<p class="ql-block"> 一.合理化:孩子在学习、人际交往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难挫折,自己做了思想斗争也找过应对办法,但因不能解决问题而逐渐没有了勇气直面现实,选择了给自己办不到做不成的事找理由,这些理由有些是客观存在的、并逐渐将自己选择躺平逃避合理化,这些合理化的理由大多数指向父母、学校、他人:父母对待自己如何不行不好,学校或他人如何不好令自己讨厌等等。通过这些理由将自己的躺平合理化,然后就觉得自己的行为理所应当,师长规劝他时他听不进去、和你争辩,即便他不反驳、也不认为你说得对可以指导自己,或者争辩不过你、他就说自己难受得不行,甚至用扎自己胳膊这样的方式跟你抗争,反正就是不去上学、不去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二.性格和行为发生变化:这个阶段的人将合理化的理由信以为真以至于坚信不疑,而且越想越把自己合理化的理由想得周全,“我就是对的、你们就是错的”成为一种信念,如果此时你还用以前的办法规劝他、跟他讲道理,他会很有能力很敏锐的抓住你说话中的某一个漏洞或弱点,如果你在这个方面跟他争辩、很容易把你带跑了,因为他说的也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一面,唯独放弃了自己。这个阶段,人的性格已发生变化,已有明显的外显行为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三.无能无力彻底躺平(社会能力丧失,即去社会化):这个阶段的人即便想去做事,发觉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没有能力去做了,无法面对人际关系、现实生活,像同学聚会甚至家庭聚餐也不去参加了,学习、工作就更别提了,只钻进手机里、游戏里、虚拟的聊天里面不能自拔,此时他自己已经感觉到自己啥也做不了了,整个的社会功能都不行了,你不让他学习、工作,出去游玩、旅游之类事,他也不去了。</p><p class="ql-block"> 这三个阶段逐步加深加重,家长和老师如果不能助力孩子走出泥潭沼泽,就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陷入困境不动时千万不要让他挣扎而越陷越深、逐渐加重,家长的痛苦、焦虑、催促只会让孩子做无谓的挣扎而越陷越深,此时父母能做、该做的,是深深的理解自己的孩子、懂自己的孩子,爱能助力孩子走出泥潭沼泽。(本文基本思想源自勇哥心里话视频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