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们常用“鸟语花香”形容美好的生活环境,然而这样的生活环境需要有生态文明的理念及行为来支撑。我以前主要爱拍花花,现在学拍鸟儿,都是想通过照片传递美好,为生态文明建设尽点微薄之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没有鸟,就会害虫猖獗、鼠害蔓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农业减产、疾病传播,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爱鸟护鸟应成为人的自觉行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爱鸟护鸟就要认识鸟了解鸟。我们平时看见的鸟儿很多都不认识,现在可以拍摄后经微信小程序中的“懂鸟”软件识别,从而认识鸟并了解鸟的特征及生活习性等。我愿与朋友们一起来认识鸟,增长关于鸟的知识和爱护鸟的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作点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本次认识灰林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灰林䳭(英文名:Grey Bush Chat,学名:Saxicola ferreus),是雀形目鹟科石䳭属的鸟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南部和越南中部。通常成对或小群出现在林缘、开闊灌丛及农地,以其银灰色的雄鸟和暗褐色的雌鸟为显著特征。此鸟种常见于亚洲东南部,冬季至亚热带低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灰林䳭雄鸟全身银灰色,脸部呈黑色,有明显的白色眉纹、喉部和腹部。雌鸟整体呈暗褐色,尾羽红褐色,头部像雄鸟的褪色版。两性均有白色翼斑,雄鸟翼斑更显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灰林䳭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甲虫、蚱蜢、蜘蛛和小型软体动物,偶尔也会吃种子。它们的捕食习惯典型,会从显眼的栖息处飞扑到地面捕捉猎物,也会在空中追捕。冬季时具有领地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灰林䳭繁殖期在5月至7月,营巢于地上草丛或灌丛中,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细草茎和草根编织而成。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约为12天,雏鸟晚成性,留巢期约15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已被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第819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24年11月制作。图片均为本人拍摄于湖北利川市苏马荡,介绍性文字源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