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不朽,汉字煊煌-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5日,我们从河南省鹤壁市乘火车来到了河南省安阳市,在安阳火车站广场坐3路公交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站下车即到中国文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是一所以文字为主体,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专题性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p> <p class="ql-block">河南安阳是一座因甲骨文而闻名的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这座豫北小城无数个灿烂辉煌的故事,历史的风吹拂了三千年,安阳始终完好的保守着关于殷王朝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楼大厅四周的浮雕展示着中国文字的发展史和书法的演变,一片片甲骨文更是令人惊叹不已。这些文字,见证着古老文明的璀璨,传承着先民的智慧,让人感叹文字的力量之巨大。</p> <p class="ql-block">安阳是中国文字的摇篮,是甲骨文、司母戊鼎等珍贵文物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汉字,是华夏先民的伟大发明,是传承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与文明的精神纽带,是一笔珍贵的人类文化财富。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汉字作为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符号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字系统之一。</p> <p class="ql-block">几千年来,汉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不仅促进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也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随着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展开,先后出土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且与汉字起源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史前阶段出现在陶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刻画符号,它们为研究汉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成热的商代文字出现以前,远古先民曾经走过了从结绳记事、契刻、图画符号记事到发明文字的没长历程,今所见各史 前符号地域色彩浓重、背景复杂。在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符号,都可能逐渐融汇到汉字产生的主流道路上。</p> <p class="ql-block">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制了汉字,许慎《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颅被尊称为汉字的“字祖”。</p> <p class="ql-block">蚌埠双墩遗址出土,蚌埠市博物馆借展。双墩符号看上去比同时期的仰韶文化陶器符号要复杂多样。它们大致可分为图象记事和几何记事符号。这些符号造型取材广泛,线条方圆而富有变化。有些较为复杂的符号,还表现了如编织、渔猎等具有生活意义的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原始文化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是保存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安阳殷墟是甲骨文的主要出土地。此外,郑州商城发现过早商时期的牛骨刻辞,山东济南大辛庄出土了晚商时期的甲骨文,陕西岐山凤雏村和周公庙、扶风齐家村、长安张家坡、北京昌平白浮、房山镇江营和琉璃河、河北邢台南小狂及河南洛阳均发现了先周至西周时期的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早商时期,已出现在骨头上刻写文字的现象。郑州商城出土的早商吋期的牛骨刻辞,虽然不像殷墟甲骨文那样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卜辞,但从其内容看,可能与占卜活动有密切关系。</p> <p class="ql-block">早商时期的卜用骨料主要为牛肩胛骨,其次是龟甲,还有少数鹿、羊、猪、狗胛骨。占卜前,人们通过往甲骨上施以火灼,或者先钻孔,再施以火灼获得卜兆。</p> <p class="ql-block">殷墟甲骨文材料迄今发现有13 万片左右,其时代约在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按刻辞内容,一般可分为占卜记录和记事。</p> <p class="ql-block">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出士的甲骨,不论从修整、钻凿,还是字形、文法句式,都与殷墟甲骨文属于同一系统。</p> <p class="ql-block">先周至西周早期甲骨与殷墟甲骨有相似之处,但在甲骨整治、钻凿形态、刻辞内容、行款书体等方面又独具特点。先周至西周早期甲骨文大多数文字刻写精细,字形普遍细小。</p> <p class="ql-block">目前殷墟甲骨文字数总共近4,500 个,其中可释字在1,500个左右。甲骨文在文字结体及造字方式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不仅具有象形、指事、会意等早期基本造字形式,而且还大量利用形声字,并出现假借字,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因为文字的诞生,我们可以抚今追昔,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国首座文字主题的博物馆,踏入中国文字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老文字的海洋中。</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青铜器上的小篆,再到秦朝的篆书隶书,随着时光的演变,再到我们现在的简体字,中国文字走过了若干年,漫步在主馆一楼大厅,仿佛置身巍巍天圆地方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三个展馆:宣文馆、徽文馆和博文馆,每一个展馆都如一本古老的书卷,诉说着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简称《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2003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录刻辞甲骨561片•全书分为6册:第1至第3册为拓片和基本;第4册和第5册为照片,包括部分局部放大照片;第6册主要为释文、花东H3甲骨的钻凿形态研究、索引、检字表等,释文部分也包括整理者对卜辞行款、宇词等方面的考释。</p> <p class="ql-block">《小屯南地甲骨》(简称《屯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中华书局在1980年、1983年分上册(含2分册)、下册(含3分册)出版,著录甲骨4612片。该书所收甲骨皆按出土单位著录,每片甲骨拓片均注明考古发掘单位(灰坑、房基址、墓葬)、原出土顺序号,标明层位关系,并附有清晰的甲骨幕本《屯南》还把能看出钻凿形态的甲骨作了类型划分和统计,对一部分钻凿甲骨进行了墨拓或画图(集中发表在下册第3分冊中),为研究甲骨整治和考察钻凿形态提供了宝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殷墟卜辞》明义士著,出版于1917年,是西方学者编著的第一部甲骨著录资料,收录了明义士自己收藏的甲骨摹本2369片,是较有代表性的早期甲骨着录作品。</p> <p class="ql-block">《铁云藏龟》刘鹗著,是我国第一部辑录殷墟甲骨文的著作,初版是1903年抱残守缺斋石印版。此书线装6册,与《铁云藏龟之余》合刊,不分卷,无著录片名。花口,单黑鱼尾,四周单边,版心处有“抱残守缺斋所藏三代文字之一”等字。</p> <p class="ql-block">自宋代以来,考古发掘见已著录商代有铭文的铜器6000余件,其中可确认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商代有铭铜器至少有1100余件。商代金文通常只有一到两个字,到商代晚期出现少数较长铭文。内容主要是族氏名号、先人日名与作器者名。一些铭文内容可以和甲骨刻辞相互印证。</p> <p class="ql-block">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金文应用的年代有 1200多年。金文字休整齐遒丽。古朴厚重。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方折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圆笔多,转折圆。和甲骨文相比,字形变化更加多样。</p> <p class="ql-block">在众多的先秦文字中,金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秦用小篆统一文字前1000多年间中国文字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金文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事件的记录,以及对祖先及王侯们功绩的颂扬。</p> <p class="ql-block">商“贞”铜爵-爵,古代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该爵通宽8.1厘米,通高16厘米,残长10.06厘米,重400克。曲口窄流,尖尾上翘,双茵状柱立于流折处,兽首扁环整。腹部饰兽面纹,三棱锥足。</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贾伯壶,这是一对西周晚期青铜重器,保存完好,壶横切面为圆角方形。壶身平口,鼓腹,上有田字形扉棱,十分罕见,隔着漫长的光阴,和古老的时光对话,这样奇妙的穿越感,也是我喜欢博物馆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经过专家的翻译,铭文内容记述了某年二月,贾伯为要嫁往世国的长女铸造铜壶一对,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和祈求万寿之用,这样的古文物,对于我们了解西周时期的历史也有很好的认证。</p> <p class="ql-block">商“父丁”铜爵-爵,古代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该爵残高15.6厘米,通宽8.1厘米,重440克.直壁圓底,窄平长流,扁环鋬,尖尾上翘,菌状双柱位于流折处,三棱锥足,腹部饰弦纹。</p> <p class="ql-block">商息鼎-是烹煮肉食、实牲祭祀、或用于蒸飨之器。该鼎为鬲鼎,平沿圆唇,口沿上一对立耳,分裆三柱足,圆腹.腹饰兽面纹,整个面部突出,图案中心部位正对鼎足,两边费纹相衬,兽面角下卷,愛尾上卷,云雷纹衬底,填黑漆。内壁铸铭文“息”字。卜辞中见有“妇息”•“息伯”之语,可见“息”是一伯国,且息国与商王室有联姻关系。该息鼎出土于今信阳市罗山县蟒张乡天湖村,且此地出土各类息铭青铜器近30件。</p> <p class="ql-block">商乍册祝鼎-鼎是烹煮肉食、实牲祭祀、或用于燕飨之器。该鼎为鬲鼎,侈口束颈,分裆,口沿上有拱形立耳,足上粗下细,断面呈橄榄形;颈饰三组由爽纹组成的兽面纹,其上下以连珠纹镶边,腹饰三组兽面纹,以扉棱为鼻梁,从整体看,如三个象首,足为象鼻。内壁铸铭文“乍(作)册祝”3字,“作册”为官职名,管理册命之事,“祝”或为作器者私名,或为族氏名。</p> <p class="ql-block">商·王出母級方彝-方彝是一种盛酒署.该方彝方体,深腹,直口,直壁,器腹向下延伸为足,蓋作屋顶形,顶上一钮,盖、腹均有八凸棱,足有四豁口,聋、腹均饰兽面纹.盖、器皆铸铭文“王业(侑)女(母)叙”4字,“叙”字从又,从反啄之兽形,在卜辞中一般作为祭祀动词,“业(侑)”亦是祭祀动词,故铭文大意应是说王用“业(侑)”、“叙”这两种祭祀方法来祭祀其女性先祖。</p> <p class="ql-block">商·铜觥-觥,古代盛酒器,主要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该觥通高19.2厘米,圈足长颈9厘米。分盖、身两部分。盖一端为鹿头,另一端为鹿尾,盖内有铭文。器身为长流,束颈,鼓腹,圈足。身上残留有娟痕。</p> <p class="ql-block">西周·善夫吉父鬲-鬲原是炊粥器,袋形腹是为了扩大受热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后来袋形腹逐渐蜕化成为盛粥器。1940年2月陕西扶风县任家村窖藏出土,同出三件,形制、铭文相同,大小相近。属宽体平裆式鬲,宽平沿,束颈圆肩,裆部近平,三蹄足,与足对应的腹部各有一条扉棱,体饰一对卷鼻兽组成的兽面纹。口沿铸铭文17字(重文2字):“語(膳)夫吉父乍(作)京姬尊鬲,其子子孫孫永寶用。”“京姬”应是膳夫吉父对其妻子的称名,铭文大意是说膳夫吉父为其妻京姬铸造这件鬲,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永宝用享。</p> <p class="ql-block">西周·善夫吉父鐳-是小口大腹的盛酒器,出现于西周晚期,沿用至春秋时期。1940年2月陕西扶风任家村窖菠出土,同出两件,形制、铭文相同,大小相近。喇叭口,长颈广肩,肩上左右各有一个卷龙形耳,口沿下前后各有一个小环钮,敛腹凹底,底部有十字和V字形凸线纹和铸补痕,盖面隆起,图状提手,有长子口,肩、腹均饰垂纹。盖、暑同铭,各铸15字(重文2字):“益(膳)夫吉父乍(作)旅镭,其子子孫孫永寶用。”“吉父”是作器者私名,“膳夫”是“吉父”官职名,掌管王的饮食膳馐,“旅:”是该器的自称,“子子孫孫永寶用”是西周中晚期金文中习用的祈愿吉语。</p> <p class="ql-block">西周·散氏盘-盘为古代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该盘腹深 9.8厘米,底径41.4厘米。</p> <p class="ql-block">战国·下官共作鼎-通高15.5厘米,腹围54厘米,口径14.5厘米。</p> <p class="ql-block">春秋·薳子昃鼎-鼎是烹煮肉食、实牲祭祀、或用于燕飨之器。该鼎出土于南阳市浙川县徐家岭10号楚墓,有盖,子口敛,圆角长方形附耳外修,鼓腹平底,下附三兽面蹄足,盖隆起,盖顶正中有一桥形纽,纽内套一圆环。盖上有两周凸弦纹,附耳内、外侧皆饰卷云纹,鼎腹部有一周凸弦纹。盖、器同铭,各有阴文铭文6字:“邸(薳)子昃之飯鼎”。“遠子昃”是作器者名,“薳(wii)氏”是楚国地位显赫的氏族之一,春秋时期,楚国朝政一直为斗氏、成氏、屈氏、薳氏四大公族把持。“子昃”是作器者私名。</p> <p class="ql-block">春秋·曾子甗-甗是春秋时期的蒸食用具,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是鬲(用途相当于锅),用手煮水,P半椰是飯(就是笼屈,帆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该额1071年出北于河南新野县坡关镇小西关存秋喜。甑、鬲分体,甑敞口,沿外折,直腹予底,底部有长条状和十字状镂孔,两个方形附耳,耳内外饰重环纹,预饰无目窗曲丝:陈为直乃数腹,三款足,足下部星圆粗形(后补铸),两只小附耳,素面无饰。甑内壁铸铭文21学(其中派文27)1“住(m)曾子中《仲)護,用其吉金,自仁(作》派眼,子子孫孫其水用之,”门铭如该器为曾国器。</p> <p class="ql-block">秦代的青铜器铭文主要是大量的兵器题铭,内容多属“物勒工名“以明产品铸造责任。另外,秦兵器铭文中常有“ 二次刻铭“现象。一般是残旧兵器回收后经过修治,加刻铭文后再发放给其他机构或某置用地。秦代兵器上的铭文有铸款和刻款两种:铸款铭文一般都是较为规整的小篆;刻款铭文则比较潦草,字体更接近隶书。</p> <p class="ql-block">秦-二世元年诏版拓片。铭文:元年制詔丞相斯、去疾,口(法)度量,盡始皇帝為之,皆有刻辭焉。今襲號而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刻此詔故刻左,使毋疑。右。</p> <p class="ql-block">二世元年诏版指出“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肯定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功绩,同时表示要将统一度量衡的法令继续推行下去,这体现了新皇帝即位之后秦中央决心贯彻原定方针。</p> <p class="ql-block">秦代玺印、封泥内容丰富。对研究秦档案的传递与保密制度,以及秦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军事状况、都城制度、陵园制度、工宫制度、宫廷文化等,都有一定价值。其中秦私印、成语印真实地再现了秦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到了汉代,隶书以其实用性强、易于书写等优点,取代小篆的地位,成为主要字体。两汉四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为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楷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书体的不断变化,使汉字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灵气和勃勃生机。这一时期“鲁壁经书”的发现和许慎《说文解字》的诞生,也为汉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汉魏简帛-考古发现很多汉魏时期的简帛文书,分布地点广,内容丰富,字体多样,展示出汉字从隶变到楷化的演变过程。其中西汉是汉字隶变的完成和成熟期,这个时期的简帛文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汉字隶变过程中的不同文字形态,也显示隶书书体已经成熟。</p> <p class="ql-block">西汉-兔子山七号井汉简·兔子山七号井汉简出土于湖南益阳市。简牍内容多为西汉前期益阳县街署公文文书,具体记录了当时长沙国辖下益阳县、乡、村、里行政运作以及官民日常生活,是当时基层社会的实录.七号井出土大量习字简,包括字书和乘法表,这些习字简是当时人们学习过程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汉碑多为隶书,故隶书又称汉隶或八分书。现存的二百多种汉代碑碣,都集中于桓帝、灵帝前后不足五十年的时期(公元147-189年)。公元2—3世纪,隶书演变为楷书,其间还出现了隶楷书体(或称“新隶体”),南北朝刻石上的书体千姿百态,以魏碑体最为著名。南北朝至初唐时期,楷书逐渐取代隶书。</p> <p class="ql-block">两汉玺印文字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构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汉印之风兴盛,书体风格为后世推崇。</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继《史籀篇》之后又一部启蒙识字课本,最初由三篇文字构成,分别是秦丞相李斯的《苍颉篇》、中车府令赵商的《爱历篇》和太史令胡毋敬的《博学篇》,共20章,是泰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卓有成效的语言文字改革运动,开始使用更便于识别和书写的简化字。同时,标准的拉丁字母注音方案也相继出台,统一规范的普通话成为中国官方语言。</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我们可以领略甲骨文的神秘魅力,感受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每一个展品都像一座历史的丰碑,参观过程也十分享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