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和照顾,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尊重和关爱。它要求子女在思想和行为上遵循父母的教导,尊重父母的意愿,并在生活中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孝道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p> <p class="ql-block">孔子说的“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一个孝顺父母,尊长爱幼的人,而去作奸犯科的,很少。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没看到一个对父母忤逆不孝,糟践荼毒的人,而能在社会上携老扶幼,爱岗敬业,道理很简单,谁也不相信连生养自己的人都不爱,怎么可能对别人去行善呢?所以说百善孝为先。</p> <p class="ql-block">《弟子规》教导我们: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不难做到;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时,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反省自己,体会父母心意,努力改过并做得更好,这样的孝顺才最为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父母就是我们身边最大的活佛,他们如果还健在,说明自己的福报深;与其说是他们需要我们尽更多的孝,还不如说是给我们更多的机会,来磨砺我们的意志和秉性,成就我们的修行。孝敬老人说明知敬畏懂感恩,明来处有精神追求和志向;在今天中国的太平盛世,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由近及远爱集体和公司,乃至家乡和祖国。</p> <p class="ql-block">"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成了一句俗语。这句俗语老百姓口头婵,一般是用来教育人不要忘本的。以现实主义来说,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到最后走向坟墓,在我们的一生中,会经历无数的风霜雪雨、人间沧桑。但无论我们如何发达和富贵,无论父母有多少缺点,都不会削弱我们对父母感恩之情;然后爱自己的故乡和国家,关于爱国当今西方政客也是非常看重的!</p> <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沈诸梁因封地于叶被称为叶公,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的叶邑,叶公向他请教怎样治理一个地方。孔子回答:“近者悦,远者来。”告诉他要先让境内的人民欢悦无怨,于是远处的人就会慕名而来投奔。如今太平盛世的中国,我们只有齐好家的前提下,才能由近及远治国平天下!</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时时刻刻都妄想利用我们与生俱来的贪嗔痴慢疑来腐蚀我们的思想,颠覆我们的制度。平心而论,由于西方文明起源于游牧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就是赤裸裸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正因为缺乏应有的道德和善良,人类文明发展的美好未来必然在东方!</p> <p class="ql-block">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离婚率高居不下,资本驱动下的毒鸡汤盛行,传统家庭的伦理道德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西方人生哲学崇尚追求外在的刺激和高消费,获取愉悦与满足,正如叔本华所说人生像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动,欲望没得到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传统经典则教导我们: 德行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百善孝为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向內求安顿灵魂,远诱惑亲自然咏而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