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美篇 : 美篇原创</p><p class="ql-block">浏览顺序 : 文上图下</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 醉 乡</p> <p class="ql-block">大浦潮音禅寺</p><p class="ql-block"> 大浦桥北堍有一寺庙,大门朝南,原为城隍庙,后改名为潮音禅寺。潮音禅寺位于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的太湖西岸一一大浦。大浦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58一一1399),清乾隆年间重修,占地3亩1分半,寺庙历史悠久。</p><p class="ql-block"> 相传,明洪武九年(1376)宜兴城隍庙建立后,大浦的信众每年农历二月十五,都要肩挑“猪头三牲″等物品到宜兴城隆庙供奉城隍菩萨。由于水路有风浪之险,所以常走陆路。然而陆路经过宜城梅林,又常遭山贼抢劫,最后仅留少量的供品能挑到宜兴城隍庙。几次遭劫之后,地方绅士商议组织人员到宜兴城隆庙巧取头像,回大浦塑身,建造了大浦城隆庙。后期又在其左侧建大浦潮音禅院(同治年间重修)罗汉堂,斜对面建有祠山殿。</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建成后,太湖西岸南北数十里信众都到大浦城隍庙朝拜。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和七月十五都要举行庙会(旧时叫出会)。庙会期间,鸣锣喝道,众人抬着城隍菩萨四处出巡,南至丁蜀双桥、西至张泽、北至新庄。所到之处都以最高的礼节迎接供奉,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扮演民间三十六行的人员戴着大头娃娃等各式面具,舞着马叉,进行各种表演,非常热闹庙里曾挂有朱元璋追赠该城隍庙菩萨为“显佑伯”匾额。</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庙宇佛像毁废殆尽,庙宇房舍先后改为学校 . 乡政府 . 百货商店. 供销社物资仓库,1995年11月经无锡市人民政府宗教管理部门批准,原大浦城隍庙遗址恢复为宗教合法活动点,改名潮音禅寺。</p><p class="ql-block"> 寺院经张益平居士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先后建立起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城隍殿、左右厢房及生活用房。殿内重塑弥勒萨、韦驮萨、四大天王、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城藏萨、海岛观音、千手观音、城隍菩萨等等佛像数十余尊。目前寺院已初具规模,香火日渐兴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浦老街</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浦老街,位于宜兴市东郊12千米处,东濒太湖。大浦港在大浦街的北侧,是联通东氿与太湖的主要交通和泄洪要道。大浦港是宜兴太湖百渎之一,为清雍正四年(1726年)所划荆溪县和宜兴县的界河。大浦老街是历史上重要的农村集市,太湖渔港。</p> <p class="ql-block"> 大浦老街分别隶属大浦村(河北街)和浦南村(河南街)。据清乾隆年间金友理编纂的《太湖备考》中记载 : “大浦港,通,有汎。《旧志》: ‘在县东三十六里。李蠙所谓太湖浦也’。今桥港外弥望芦滩,意即浦之淤涨”。1911年设大浦镇,1949年11月改为大浦乡,1959年成立大浦公社,1983年10月又改为乡,1995年撤乡设镇,其行政管理机关一直设在大浦老街。2000年与张泽镇合并为大浦镇,镇政府所在地改设在张泽。2007年4月并入丁蜀镇。</p> <p class="ql-block"> 大浦老街以大浦街心河(楼渎港)上的老石桥为中心,南北走向的为主街,长约150米,北首连接横跨大浦港的大浦大石栱桥。老石桥北境沿楼渎港、东西走向的街道约30米。</p><p class="ql-block"> 大浦老石桥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修,光绪年间再修。桥堍北端有明成化、清康熙修桥碑铭各一块。此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7.2米,中宽2.7米,堍宽3.1米。南北走向,南坡有石阶28级,北坡为33级。青石花岗石.阳山石混砌切。青石望柱,柱头上端刻莲瓣纹。花岗石长条形护栏,护栏上刻浮雕莲花纹,刻工十分精美。桥孔净跨8米,矢高3.8米。现桥北端紧接潮音祥寺,南端与大浦老街相连,周围建筑环境仍基本保持旧貌。</p><p class="ql-block"> 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大浦桥</p><p class="ql-block"> 大浦老石桥北堍西侧和南境两侧各有一栋二层小楼。南堍东侧为昇平楼,西侧为近水楼茶馆,北堍西侧为饭馆店,饭馆店对面为南北货商店。大浦街心河北侧街道的西面。</p> <p class="ql-block">沈氏节孝坊 </p><p class="ql-block"> 大浦街心河北侧街道的西面,离大浦桥约100多米处,有一沈氏节孝坊,单向双柱,是清代建筑。只见它庄严肃穆,巍然矗立数百年传颂着农妇沈氏礼教习俗的动人故事。现已列为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桥梁是连接两岸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可以缩短距离,提高通行效率。对于行人来说,桥梁提供了方便的出行方式。许多桥梁本身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色,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游客可以通过游览桥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今天(2024年11月18日)上午经过这里,看到刚刚前几天才更新的桥碑,只因旁边停泊了摩托车 . 汽车,找不好拍摄角度,只能这样了,看看下次能否拍摄得好些。</p> <p class="ql-block"> 桥梁是连接两岸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可以缩短距离,提高通行效率。对于行人来说,桥梁提供了方便的出行方式。许多桥梁本身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色,成为了这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游客可以通过游览桥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昇平楼建于1913年。据传该楼在筹建时,来了好几拨建筑匠,却都因地形复杂畏难而去。后来邻近的张泽南湾村有个木匠叫强品生,决定接手建造。他汇集了当地的能工巧匠,先在河边筑起浜岸,底楼四周用数根木柱支撑,建起独具风格的昇平楼。楼分上下两层,上大下小,沿河有走廊,大石桥南堍中间有台阶可直接上二楼茶馆,底楼是茶炉和烧饼店。整幢楼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其取名“昇平"有两层意思 : 其一,楼建成时,正值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胜利,从此中国人民可以太平过日子了;其二,茶馆三面是窗,早晨打开东面的窗户,茶客可看到朝阳从太湖上升起,红日映在太湖水中,寓意茶馆生意兴隆,现昇平楼茶馆依然存在。</p> <p class="ql-block">浦南老街</p><p class="ql-block"> 浦南老街,保存完好,在此基础上,把遗存的老街修旧如旧,还他逝去的面貌风韵。</p><p class="ql-block"> 老石桥,横跨两岸,是历史最好的见证,石桥堍的石碑.篆刻,也陆续恢复出来,给子孙一个交代。</p><p class="ql-block"> 鼓励支持过去有名望的家族,修造家谱族谱,家规家训,这是一个家族的兴亡史,也是整个老街的兴衰史。以史为鉴,可以直省自强。</p><p class="ql-block"> 用科学的方法,依照历史脉络,整理拯救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文化,如民谣.农具.戏曲等,每个村庄排查发现,找到传承人,让散落的民间艺术开枝散叶,后继有人。</p> <p class="ql-block">浦南老街上的裁缝店,有着近百年的历史。画面中的裁缝师傅查洪石老人,自出生就一直生活在这祖屋里。他以精湛的手工缝制技术而著名,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工艺,传统中式汉服或西装,在他手中均得心应手。在大浦浦南这条老街上,从事裁缝事业62年有余了。尽管他今年77岁了,但每天依旧是忙忙碌碌,见证了老街兴盛衰竭的历史沧桑变化,执著于自己传统的裁缝老手艺,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深受村民们的爱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查建明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大浦社区人民北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2号(大浦老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查建明宅,建于民国,面朝西,共两进,为两层楼房,通面阔两间7米,进深16. 6米,第一进进深六架7米,天井进深2. 6米,第二进进深六架7米,进间有天井,两侧有厢房。建筑内部梁架仍留存,第一进正面木质门扇已改为砖墙。现存建筑仍然保持着民国时期建筑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老街的快乐时光,就像是一段永不褪色的录像带,愿你的每一天都像在那个老街上一样充满欢笑 !</p><p class="ql-block">一一和美友在美篇中互动。</p> <p class="ql-block">浦南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大浦社区居民委员会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大浦雪窨桥</p><p class="ql-block"> 西出大浦有一座石拱桥,其桥铭“雪窨桥”。当地人大多姓黄,所以也称黄家桥。该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为单孔石拱桥,青石基,券石.桥面.护栏均为花岗岩石质。桥长13.24米,中宽3.38米,堍宽3.80米,雪窨桥南北堍各有23级石阶。桥孔净跨度为5.95米,矢高3.60米。相传桥建到凿刻桥名时尚未想出名字,是夜,村中人聚在一起讨论桥名,此时天降瑞雪,想到宋代张彦实诗作“天上新骖宝格回,看花仍趁雪霙开”,何不叫作“雪窨桥″!于是便题名“雪窨桥”。现为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下图为雪窨桥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浦黄家桥</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小桥流水人家旁,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中。清澈的小河悠然地流淌着,带走了喧嚣与烦恼;两岸青翠的柳树轻轻摇曳,宛如仙女的秀发飘舞在空中;古朴的石桥横跨两岸,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透露出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流连忘返。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江南小镇里,每一处风景都是一首诗,每一步旅程都是一首歌谣。让我们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吧!</p> <p class="ql-block">保存完好的雪窨桥</p> <p class="ql-block">雪窨桥为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上联:贯通八百里重湖,浩渺今看联一线;</p><p class="ql-block">下联:翻遍几千年历史,巍峨那见有斯桥。</p> <p class="ql-block"> 古石拱桥下的流水潺潺,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与情感。每一次的跳跃都是时光的秘密传递。让我们在桥上冥想,感受这份宁静与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文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