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巴尔干19天之旅(上部)——布拉格续篇

一路有你

<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城堡山上俯瞰整座城市,眼前如火一般的红色海洋,是那样地耀眼,那样地艳丽,那样地炽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它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丰富多彩的建筑,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万城之母”、“建筑博物馆”、“建筑教科书”等美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 没错,这就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欧洲历史名城——布拉格。</p><p class="ql-block"> 卡夫卡说:布拉格是不可动摇的。</p><p class="ql-block"> 歌德说:布拉格是欧洲最美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莫扎特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布拉格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这座“欧洲最美丽的城市”就在我眼前,然而,大脑中却闪出一个问题,这些古老的建筑是怎样得以保存至今而不被破坏的呢?</p><p class="ql-block"> 二战的战火曾烧遍世界,广袤的土地曾被战争蹂躏,为何能将建筑保护得这么完好呢?难道布拉格例外,独善其身?</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城市安静地躺在伏尔塔瓦河两岸,仿佛一个沉睡百年的古城,安静的睡在那里等待有缘之人解开他百年的封印。</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时间推后至8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p><p class="ql-block"> 布拉格的确是在二战中没有被战火毁灭的欧洲城市之一。与列宁格勒的惨烈、华沙的血腥相比,布拉格是二战时损失最小的城市,没有遭到炮火的荼毒,一大批历史遗迹也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展开了《白色方案》闪电般的军事行动,从海、陆、空、三路入侵波兰,并且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占领了波兰,称之为闪电战。</p><p class="ql-block"> 希特勒为实现征服欧洲的野心,曾说过“我们要在1945以前,完成对奥地利的兼并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占,以消除来自东欧侧翼的威胁”。</p><p class="ql-block"> 早在1938 年3月12日,纳粹德国实现对奥地利的兼并后,希特勒把他的目标瞄准了捷克,为此他制定了一个名为《绿色方案》的军事行动。</p><p class="ql-block"> 《绿色方案》可以说是《白色方案》的前身,如果真实施起来,闪电战就该发生在布拉格了。</p><p class="ql-block"> 作为当时欧洲军事工业比较先进以及综合国力也比较过得去的捷克来说,为什么没有与德国硬拼或者展开殊死一战呢?这里面就有个英法主持下的《慕尼黑协定》在起作用。</p><p class="ql-block"> 德军大部分将领认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鉴于捷克的实力以及其他国家的压力,冒然使用武力,风险太大。</span>依据德国当前的形式应该采用非军事手段占领捷克。</p><p class="ql-block"> 所以决定先放弃《绿色方案》,采用兼并奥地利的手段,先孤立捷克,再从内部瓦解。</p><p class="ql-block"> 为此希特勒首先拉拢捷克的盟友——英国、法国。</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讨好英国、法国,希特勒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至使英法相信他的谎言。</p><p class="ql-block"> 针对捷克,希特勒除了军事演习的武力威胁外,还利用捷克的苏台德搞内部分裂。苏台德虽然是捷克的领土,但上面居住的基本是德国人,希特勒通过对苏台德德国人党头目汉莱因的扶持,从而加快进行对苏台德区的分裂。</p><p class="ql-block"> 面对装甲坦克和飞机都占有巨大优势的德军,英法德意四国首脑于1938年9月29日至30日在慕尼黑会晤,在捷克没有派人参与的情况下,单方面签订了分割苏台德地区划归德国的《慕尼黑协定》,不仅让德国如愿以偿占领了苏台德,还在次年5月份全部占领了捷克其它领土。</p><p class="ql-block"> 至此,德国扫清了家门口的战争威胁,为闪击波兰打下了物质和资源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虽然《绿色方案》最后给放弃了,但是希特勒却采用了更划算的方式吞并了捷克。</p><p class="ql-block"> 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一方面,德国拿到了捷克先进的军工生产线,发动二战的装甲坦克和大炮机枪,大部分都由捷克军工企业生产,为希特勒征服欧洲提供了军事支撑。</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捷、奥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北部,战略位置很重要,占领两国,可以从北、西、南三面包围波兰,突袭巴尔干。</p><p class="ql-block"> 再者,捷、奥在政治上与英法同一阵营,占领两国可以排除在未来战争中的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的军事实力大增,希特勒的野心也瞄准了下一个目标——波兰,所以,才有前面提到的《白色计划》,以闪电战占领波兰。</p> <p class="ql-block">布拉格战役</p><p class="ql-block">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柏林战役并不是纳粹德国最后一战,而最后一战是布拉格战役。</p><p class="ql-block"> 在柏林战役结束之后,虽然德国境内大部分德军都已弃械投降,但是德军在境外还部暑着百万大军,其中在捷克斯洛伐克就驻守着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约65万人,驻守在奥地利厄斯特马克集团军约40万人,这才是第三帝国最后的武装力量。</p><p class="ql-block"> 对于苏联人来说,他们已经攻克了布达佩斯、维也纳和柏林,自然也不会放弃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p><p class="ql-block"> 但是,苏联红军究竟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攻克布拉格呢?</p><p class="ql-block"> 参加布拉格战役的苏军计有20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0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000辆、飞机3000余架。</p><p class="ql-block"> 德军集团总兵力9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97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900辆、飞机1000架。</p> <p class="ql-block">  4月30日下午3点30分,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开枪自杀。当晚21点50分苏军将苏联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率部投降。距离第三帝国的彻底灭亡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苏联红军集结了三个方面军总兵力达到260万人,对布暑在布拉格外围的德军中央集团群以及厄斯特马克集团军群的100多万德军形成了合围之势。</p><p class="ql-block"> 5月1日,苏军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向布拉格推进。美军第三集团军也已经进入捷克西部城市离布拉格不远的皮尔森。</p><p class="ql-block"> 居住在布拉格城内的居民获悉盟军的动向后,爆发了反抗纳粹德国统治的起义。</p><p class="ql-block"> 这是继华沙和巴黎之后,又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古都对第三帝国发起的抗争,更是遭受纳粹德国蹂躏的捷克民族的反抗,一种爱国主义情绪的总爆发。</p><p class="ql-block"> 5月5日清晨,布拉格起义的第一枪就在争夺电台的战斗中打响!</p><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内手无寸铁的市民们都行动起来,捣毁德国标识,焚烧纳粹旗帜,甚至攻击落单的德国兵以夺取武器。</p><p class="ql-block"> 这些普通市民,依托街道而战,用能找到的一切材料构筑起临时障碍或道路掩体,希望用推翻汽车和堆放家具等办法来阻挡冲向街道的德国坦克和装甲车。</p><p class="ql-block"> 到6日早晨,布拉格人民已经设置了2000余个路障,占据了近一半城区,切断了德军兵营的水、电、通讯线路。</p> <p class="ql-block">  当时布拉格城内只有1万多名守军,许多德军土兵遭到起义军的袭击,如果起义成功,那么德军的退路必将彻底切断。</p><p class="ql-block"> 5月6月凌晨,德军反击战开始,缺乏战斗经验的起义军无法抵挡训练有素的德军,居民的伤亡人数不断攀升,被迫无奈只有向盟军求救。</p><p class="ql-block"> 然而捷克人并不知道,美军的推进只能到此为止了,他们不能再前进一步。</p><p class="ql-block"> 原来,根据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协定,解放布拉格的任务交给苏联红军。这样一来,尽管美军第3集团军前部已抵达皮尔森,但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下令:必须原地待命。</p> <p class="ql-block">  5月7日,苏军发起了总攻。</p><p class="ql-block"> 德军第4集团军遭遇重创,被迫向西撤退。</p><p class="ql-block"> 当天夜里,苏军近卫军第5坦克集团军推进至德累斯顿,遭遇德军顽强阻击,最后苏军在付出了损毁127辆坦克的代价下最终击毁了德军。</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苏军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向德军第8集团军的正面阵地发起进攻,同样遇到德军顽强抵抗,通过缴烈的攻击,才迫使这支德军向西撒退。</p><p class="ql-block"> 5月8日,此时的纳粹德国已经宣布投降,苏军已全国占领了德累斯顿地区。</p><p class="ql-block"> 驻守在布拉格的德国国防军宣布停战,但党卫军部队丝毫不听从命令,继续向苏军发起进攻。</p><p class="ql-block"> 5月9日凌晨,在布拉格起义军的积极配合支援下,苏军攻入了布拉格城内,将负隅顽抗的党卫军部队约4000名党卫兵全部消灭,布拉格宣布解放。</p> <p class="ql-block">  5月9日10时,苏军乌克兰第二、第四方面军形成钳形攻势,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大部与厄斯特马克集团军群围困在布拉格以东。</p><p class="ql-block"> 但是,德军并不打算向苏军投降,而是组织精锐装备部队全力向西突围。</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在5月9日11时,西面的美军已经关闭了分界线,并拒绝接受德军投降。</p><p class="ql-block"> 德军在苏军追到时,向苏军展开猛烈反击,凭借仅存少量的战斗武器装备,与苏军决一死战,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打退了苏军多次进攻,苏军伤亡急剧攀升。</p><p class="ql-block"> 苏军被迫致电盟军,要求美军向就近的德军发起进攻。</p><p class="ql-block"> 最终德军投降了,美军欣然接受了德军国防军的投降,将党卫军移交给了苏军。</p><p class="ql-block"> 此时,位于布拉格区域内的大部分德军都接到命令,纷纷放下武器投降。</p> <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10日至11日,在布拉格区域近80万德军陆续向盟军投降。</p><p class="ql-block"> 苏联红军在布拉格战役中,付出伤亡52000多人的代价,损毁各式担克战车400多辆,10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p><p class="ql-block"> 德军伤亡10多万人(包括被俘)</p><p class="ql-block"> 布拉格战役的结束,宣告了苏德战争的终结,同时也向全世界宣布,罪恶的纳粹德国已经彻底退出了二战的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布拉格成为二战中没有被战火毁灭的欧洲城市之一,从而保住了那些古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这才让我们今天能够见到这座“千塔之城”,感受到她无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来到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上最大的城堡建筑群——布拉格城堡是必须要去游览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欧洲最美首都之一,布拉格拥有众多光彩夺目的巴洛克和哥特式古老建筑。</p><p class="ql-block"> 而伫立在城中制高点、居高临下的雄伟建筑,正是城市重要地标布拉格城堡,目前也是捷克总统的官邸,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还作为政权所在地的文化遗产建筑之一。(本文开篇的布拉格全景照就拍于城堡山)</p><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城堡始建于9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唐代),屹立在伏尔塔瓦河西面的丘陵之上,有史以来都是王室所在地,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捷克共和国总统都将这里作为官邸,是名副其实的“捷克心脏”,是政治权力的中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建筑风格多样,从古代罗马式地基,到战争期间的后现代风格,每个年代的艺术特点都或多或少在城堡上留下了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城堡不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还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占地45公顷,长570米,宽130米,获得“世界最大城堡”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这个古城堡建筑群其实就是一座五脏齐全的山城,包括一所宫殿、3间教堂、1间修道院,还有古老街巷、画廊、花园等等。</p><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城堡的马提亚城门建于1614年,是城堡的主要出入口。1771年在门柱上立起“巨人之间的战斗”雕塑,因而也称巨人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走进城堡,就仿佛穿越到了过去,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浓浓的历史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布拉格旧皇宫</p><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亚国王的辉煌宫殿。</p><p class="ql-block"> 这座宏伟的建筑曾是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历代国王对皇宫的不同部分进行了精心修缮,使其成为布拉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15世纪初,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初期,由于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旧皇宫整整荒芜了80年,直到1483年国王返回布拉格城堡并下令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p><p class="ql-block"> 建筑师为皇宫增添了弗拉季斯拉夫大厅,并在设计过程中将后哥特式元素与新兴文艺复兴式风格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往后,这里一直是皇家举办加冕仪式和帝国议会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  皇宫建筑分为三层,一进门便是高耸的维拉迪斯拉夫大厅,拥有当时除了教堂以外最大的无柱式空间。</p><p class="ql-block"> 大厅南侧的中世纪房间,见证了1618年反对波希米亚天主化的贵族新教徒们将城堡包围,并将三名皇帝的代理人从窗户扔了出去,引发了席卷大半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p> <p class="ql-block">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p><p class="ql-block">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年~1619年在位)企图在波希米亚(今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波希米亚国王。</p><p class="ql-block">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p><p class="ql-block"> 1618年5月23日,武装起来的新教徒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  据说,皇宫内最重要的展品是波西米亚王冠、十字圣球和权杖的复制品,这些展品展示了波西米亚王室的权威和荣耀。二层的地方公文保管室和王室专用礼拜堂内,天花板和墙壁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贵族勋章,见证了历代贵族的荣耀和成就。</p><p class="ql-block"> 中世纪时期,骑士们在大厅内举行比赛,“骑士的阶梯”成为了皇宫的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地,更是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  一幢醒目的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整个建筑的表面是用红墙砖瓦打造,<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耸的尖塔,红墙砖瓦看上去像由放大的积木搭成,门面最上方三角形的地方刻着栩栩如生的屠龙者圣乔治的浮雕。</span></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看到建筑顶端的教堂标志的话,谁会想到这幢色彩鲜明的建筑会是一座教堂呢?</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这就是一座教堂,而且是布拉格城堡内最古老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同时圣乔治教堂也是捷克境内保存状况最良好的仿罗马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它始建于公元920年,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和其他的建筑一样,圣乔治教堂也是经历了损坏与扩建。</p><p class="ql-block"> 最初是由波希米亚大公弗拉迪斯拉夫一世创建于920年的一座仿罗马式建筑的教堂,在973年的时候又增建了本笃会的圣乔治修女院。但是在1142年的一场大火后,圣乔治教堂遭受里严重的损坏,经过一系列的重建和修缮,17世纪后期教堂经过一系列的改建,正面又有了巴洛克风格。</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从10世纪一直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 红色和米色间隔的墙面,使得圣乔治教堂和圣乔治女修道院成为布拉格城堡里唯一色彩较为明亮显眼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现在,圣乔治教堂已经很少用于礼拜了,更多的是作为音乐厅之用,在“布拉格之春”的音乐节期间,常常会在这里举行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  紧临着圣乔治大教堂的就是圣乔治女修道院。</p><p class="ql-block"> 这是波西米亚第一个女修道院,曾在18世纪被拆除改建为军营,现在为国家艺廊,收藏14至17世纪的捷克艺术作品,包括哥德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圣乔治教堂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圣维特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 圣维特主教座堂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天主教堂,罗马天主教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p><p class="ql-block"> 全名是圣维特、圣温塞斯拉斯和圣阿达尔贝特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p> <p class="ql-block">  关于圣维特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基督教传说中十四圣助手之一的圣人维特。</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名公元4世纪左右从西西里岛来的基督徒,后来因为受到罗马皇帝的迫害而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 圣人维特的事迹在意大利和德国广为传播,更有专门为其修建的修道院和创作的纪念舞蹈。</p><p class="ql-block"> 在公元9世纪开始,其在布拉格也开始拥有相当多的尊崇者。</p> <p class="ql-block">  公元925,德国国王亨利一世将保存下来圣维特的一枚完好手骨赠送给了当时的波希米亚公爵,布拉格的统治者瓦茨拉夫一世,从那以后,瓦茨拉夫一世将圣维特定为主保圣人,即祷告对象,并下令在布拉格兴建罗马式圆形建筑,这就是后来布拉格城堡的原始建筑。</p><p class="ql-block"> 十年后瓦茨拉夫一世死后葬于此教堂并在随后被天主教封圣。</p><p class="ql-block"> 六十多年后布拉格第二任主教阿达尔贝特在传教途中去世,1039年,辗转了大半个世纪才将其遗骨运回并葬在此教堂。</p><p class="ql-block"> 从此这里被称为圣维特、圣瓦茨拉夫和圣阿达尔贝特教堂,圣维特教堂的名称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这座直至1929年才真正完工的宏伟建筑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926年前后。</p><p class="ql-block"> 最初是圆形教堂。一百多年后,人们在此处建了一座长形罗马教堂。</p><p class="ql-block"> 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目前的哥德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查理四世特地从法国请来的建筑师达拉斯·达拉斯从法国哥德建筑吸取灵感,依照图卢兹和纳尔邦教堂的样式,从祭坛部分着手建筑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祭坛的规模非常宏大(长47米,高39米)。</p> <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呈现在眼前的颇具气魄的圣维特大教堂,尖塔高约96.6米、内部宽60米、纵深124米,是布拉格典型的哥特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对当初决定要兴建圣维塔大教堂的查理四世而言,圣维塔大教堂成为布拉格最大的教堂也让他名留青史。</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收藏有十四世纪神圣罗马帝国、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的纯金皇冠、金球及令牌。</p> <p class="ql-block">  西大门门楼上的玫瑰之窗和门楣弦月窗上的三幅浮雕。</p> <p class="ql-block">  尖塔、尖拱顶与飞浮雕,是哥德式教堂外观的三大特色,因为历经建筑年代过久,也融合了巴洛克、文艺复兴等风格。</p><p class="ql-block"> 大门上的拱柱和飞扶壁,都装饰的相当华丽。</p> <p class="ql-block">  钟楼上的双钟盘的时钟,一个钟盘以小时计,转一圈12小时,另一个钟盘以一刻钟为单位,转一圈为一小时,两个钟盘的时间合在一起,就是准确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高达99米的钟楼以令人震撼的姿态雄踞教堂之巅。</p><p class="ql-block"> 十六世纪后半叶,钟楼加盖了戴栏杆的文艺复兴样式的屋顶。高耸的巴洛克尖顶是1770年后加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钟楼里是全波希米亚最大的钟,圣·西吉斯孟德钟(十六世纪)。</p> <p class="ql-block">  步入教堂,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飘渺的幻境之中。</p><p class="ql-block"> 跟着地导,随着人流,流到了金碧辉煌的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p><p class="ql-block"> 这个以金色为主色调,壁画和圣礼尖塔均有金彩装饰的礼拜堂,其艺术造诣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高耸的拱顶,华丽的装饰,一切都是那样地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仿佛踏入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神圣殿堂。</span></p> <p class="ql-block">  建筑师们巧妙地将拱顶设计成交叉网格,高窗下的楼廊呈折线形,两侧还各加了一个小窗子,使得教堂墙面呈现出动态的波状形态。</p> <p class="ql-block">  塔楼和横厅入口门廊也是他们的杰作,这个门廊因其立面的金色马赛克镶嵌画而被誉为“金门”。</p> <p class="ql-block">  在教堂的各个部分,你都可以看到创造性地采用了星形和三角形构图的拱顶体系,以及飞拱(悬空肋)和有支撑的半拱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  这些形式的选择吸取了英国传统的精华。而墙壁上的革新式处理,也使得教堂的整体连续性更加突出。</p> <p class="ql-block">  而圣维特大教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彩色花窗和玫瑰花窗。</p><p class="ql-block"> 高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道道马蹄形的花窗,五彩斑斓,神秘莫测。</p> <p class="ql-block">  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墙面,而窗子很大,占满整个开间,是最适宜装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当时还不能生产纯净的透明玻璃,却能生产含有各种杂质的彩色玻璃。</p><p class="ql-block"> 这反而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全新创意的素材。</p> <p class="ql-block">  受到拜占庭教堂的玻璃马赛克的启发,心灵手巧的工匠们用彩色玻璃在整个窗子上镶嵌出一幅幅美轮美奂出神入化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  具体做法是,先用铁棂把窗子分成不大的格子,再用工字形截面的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彩色玻璃就镶在铅条之间。</p> <p class="ql-block">  铅条柔软,便于把玻璃片嵌进工字形截面中去。</p> <p class="ql-block">  13世纪中叶以前,由于只会生产小块玻璃,所以分格小,整个大窗子色彩特别浑厚丰富,并且便于色调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  13世纪之后,能够生产大块玻璃了,窗上的分格趋向疏阔。</p> <p class="ql-block">  但大面积的色调统一就很难维持了,反而削弱了装饰性,削弱了同建筑的协调。</p> <p class="ql-block">  玫瑰窗,也称玫瑰花窗,为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指中世纪教堂正门上方的大圆形窗,内呈放射状,镶嵌着美丽的彩绘玻璃,因为玫瑰花形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玫瑰窗为教堂中彩色玻璃窗的一种,由于它的位置而成为装饰的重点。</p><p class="ql-block"> 阳光从窗户外照射进来,教堂内部被渲染得五彩缤纷、眩神夺目。</p><p class="ql-block"> 玫瑰窗忽明忽暗,玫瑰花朵闪闪熠熠,斑驳陆离的光影中,让人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恍恍惚惚之中,似乎看见玫瑰五瓣花瓣在格子里闪烁,一闪一闪,一跳一跃,竟然跳出格子,又跳回去,有的甚至跳到了另外的格子中,与这格子里原来的花瓣眉来眼去,会心一笑,交换位置。</p><p class="ql-block"> 还有的牵着对方的小手,踩着节拍,跳起芭蕾。</p> <p class="ql-block">  好像是一颗颗美妙的音符,弹奏出一段优美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仔细一听,似乎是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中的那首宛转悠扬、余音袅袅的咏叹调——月亮颂。</p><p class="ql-block"> 仿佛看见:</p><p class="ql-block"> 寂静的月夜,白色的月光洒在湖面上,美丽的水仙女独自徘徊在湖边。她对着洁白无瑕的月亮,倾诉着自己的绵绵情丝。</p><p class="ql-block"> 没有刻意表达悲哀的情绪,而是歌颂了一种深切绵远的感怀,一种温情脉脉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样一种牵肠挂肚、耐人寻味的情感,让人无可救药地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p> <p class="ql-block">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生于布拉格内拉霍奇夫斯镇。</span></p><p class="ql-block"> 这位捷克作曲家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成为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的杰出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合唱曲等多个领域,对捷克音乐乃至世界古典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德沃夏克的代表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部作品创作于他在美国期间,深受美国民间音乐的影响,同时融入了对祖国的深深思念。第四乐章中引入的捷克民间歌曲《念故乡》的旋律,成为了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p><p class="ql-block"> 此外,他的《斯拉夫舞曲》系列也是广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些舞曲充满了斯拉夫民族的风情和韵律,展现了德沃夏克对民间音乐的深厚感情和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  1900年,在德沃夏克的生命历程进入最后几年的时光,创作了一部著名的歌剧作品《水仙女》,这是他晚年爆发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他的创作才能在这部歌剧得到了完美体现,童话故事的氛围激发了作曲家的想象力,剧中旋律优美,气氛朦胧,配器手法精湛无比,描绘出月光下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和梦幻般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女高音咏叹调《月亮颂》,就是《水仙女》中的一首曲子,因旋律优美、动人心扉而成为了一首名曲,是众多歌唱家、演奏家在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之一。</p> <p class="ql-block">  绕过中轴线来到教堂南侧,通道突然变得狭窄,所有人都放慢脚步驻足观看,一座纯银打造的棺墓展现在我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内波穆克的圣约翰之墓。</p> <p class="ql-block">  棺墓核心的部分由奥地利巴洛克艺术家设计,维也纳的银匠铸造完成。</p><p class="ql-block"> 最上方是虔诚的约翰手捧带有救世主基督的十字架,眼中充满谦卑和慈爱。</p><p class="ql-block"> 他脚下的银棺上雕刻着那个古老的传说:约翰正在听王后忏悔。</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在前一篇《东欧+巴尔干19天之旅(上部)——布拉格》中介绍过。</p><p class="ql-block"> 无论历史真相如何,它已被天主教认定。</p><p class="ql-block"> 银棺被两个跪着的天使托举着,据介绍这个银棺是可以被打开的,里面确实存放着约翰的遗骸。</p> <p class="ql-block">  棺墓上方的红色锦缎华盖由四个银质的天使牵拉着,这是1771年时任布拉格大主教捐赠的,由一位布拉格银匠制作。</p> <p class="ql-block">  外围的大理石栏杆是1746年添加的,四个角上的银像为捷克雕塑家设计的古希腊四枢德:智、义、勇、节。</p> <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城堡的黄金巷也是布拉格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热闹程度与查理大桥不相上下。</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布拉格城堡内圣乔治大教堂和玩具博物馆之间。</p><p class="ql-block"> 巷子是城堡中一条很短的砖石铺成的街道,道路两边是色彩浪漫的精致可爱的矮房。</p><p class="ql-block"> 它原本是仆人工匠居住之处,后来因为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在19世纪之后,逐渐变成贫民窟。</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中期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小店家,如今每家商店内可看到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例如16号的木制玩具、20号的锡制布拉格小士兵、21号的手绘衣服,19号的外观最有看头,是可爱的花园小屋。</p> <p class="ql-block">  而黄金巷之所以名声鹊起,其实是名作家卡夫卡曾居住于此的缘故。</p><p class="ql-block"> 1916年时捷克著名的文学家、当时只是一位银行小职员的卡夫卡,喜欢这里的环境,以每月20克朗租了这里门牌为22号的房子作为工作室,并在此默默完成了当时不为人知的作品《乡村医生》和《致科学院的报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卡夫卡曾居住过的22号,如今是一家小巧可爱的书店。</span></p><p class="ql-block"> 而门牌12号住的则是历史小说家玛兰纳的住所。</p><p class="ql-block"> 小屋林立的黄金巷,宛如童话故事内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较具诗情画意的街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小的老电影院</p><p class="ql-block">仿佛回到四、五十年前。</p> <p class="ql-block">漫步布拉格</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众多悲欢离合故事的起点和终点,这里浓缩了捷克艺术的精华和历史的悲欢。</p><p class="ql-block"> 它的美丽璀璨高雅,也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p><p class="ql-block"> 它是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的音乐,是卡夫卡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 是一个艺术和梦想交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流光溢彩,千回百转,布拉格的红色屋顶,流离着深沉的爱。</p><p class="ql-block"> 彩绘的玻璃窗,梦幻神秘的玫瑰花窗,哥特式的教堂,广场、鸽子、小红房……</p><p class="ql-block"> 圣维特大教堂啊,站了不知几个世纪,守了不知多久。</p><p class="ql-block"> 越过黄金巷,到涂鸦墙上寻找自己最爱的颜色,在布拉格的浪漫里,爱成永恒。</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布拉格,一个叫做千塔之城的地方,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个刚离开,就开始想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走在布拉格的石子小路上,感受着这个城市浓郁的哥特式风情,巴洛克式的奢华和洛可可式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或者坐在街角的咖啡店,沐浴着落日余晖。</p><p class="ql-block"> 伏尔塔瓦河潺潺的歌声以及查理大桥浓重的气息氤氲缭绕。</p><p class="ql-block"> 刚好,布拉格的电车打着节奏感晃过金色的阳光,整个世界都美成了画中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早上,我们来到了距离布拉格100公里左右的捷克西部城市“啤酒之乡”——皮尔森。</p><p class="ql-block"> 在大多数人眼里,德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啤酒之都,因此,作为德国的邻国,一切啤酒的光辉都会被掩盖。</p><p class="ql-block"> 捷克,位于德国的东部,提到这个国家大家可能想不到与啤酒的关联,但是说到皮尔森和百威,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所了解。</p> <p class="ql-block">  皮尔森相较起捷克众多以建筑或中世纪古迹闻名的城镇,皮尔森显得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 它是西捷克州的中心都市,以汽车工业及啤酒制造业闻名,捷克三大名酒之一的皮尔森啤酒发源于此、东欧知名汽车品牌斯柯达“SKODA”制造厂也设在此地。</p><p class="ql-block"> 世界最高级的蛇麻草(酿啤酒的香草)原产于捷克,而捷克人民的啤酒消耗量更胜德国,为全世界第一。捷克最畅销的啤酒,是皮尔森啤酒。</p><p class="ql-block"> 捷克皮尔森,也叫波西米亚皮尔森,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p> <p class="ql-block">  巴伐利亚酿酒师将布拉格啤酒的酿造工艺带到了捷克皮尔森地区,在此前,深色的艾尔啤酒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啤酒类别。</p> <p class="ql-block">  此次,巴伐利亚酿酒师大胆的采用了刚刚诞生不久的浅色麦芽,本地的较软水源以及独具特色贵族啤酒花-萨兹(Saaz),并沿用拉格啤酒的酿造工艺,从而首次酿造出了一款金色的诱人啤酒,人们很快被这款淡爽、带有明显酒花芳香和苦味、丰富麦芽香味的啤酒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玻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促成了皮尔森啤酒的大规模普及,金黄色的酒液倒入水晶般的笛型杯中,不仅可以完美的展现出金黄的色泽,更能体现出清澈的酒体以及丰富的泡沫。</p><p class="ql-block"> 此后,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制冷设备的诞生,促成了皮尔森啤酒的规模化生产与运输,从此皮尔森啤酒迅速传遍欧洲各国。</p> <p class="ql-block">  相传在13世纪时,捷克国王瓦茨拉夫决定在此建立自由王城,并给自由王城垄断啤酒生产的特权。</p><p class="ql-block"> 从此,皮尔森市把酿造啤酒作为祖传技术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15世纪时,皮尔森啤酒已驰名波希米亚地区。19世纪畅销欧美。</p><p class="ql-block"> 皮尔森啤酒厂建于1295年,酒厂有一长达9公里、深达17米的地下酒窖,可存入7000桶啤酒。</p> <p class="ql-block">皮尔森共和广场</p><p class="ql-block"> 市区古迹景点不多,文艺复兴式的古老建筑大多集中在共和广场附近,很适合漫步其间,度过悠闲宁谧的午后时分。</p><p class="ql-block"> 旧城区以长方形的共和国广场为中心,四周电车穿梭交通繁忙。</p> <p class="ql-block">  广场周围的建筑十分协调,正中央矗立着圣巴特罗明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圣巴特罗明教堂建于公元1320─1470间,耸立的哥德式尖塔高103公尺,是全捷克最高的一座,也是皮耳森的最著名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北面隔街是建于公元1558年的旧市政厅,原来建筑顶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形式,后来加建装饰华丽的屋顶。</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前有公元1681年所建的黑死病纪念柱。</p><p class="ql-block"> 有关黑死病的常识在《东欧+巴尔干19天之旅(上部)——维也纳市区游览》中已介绍过。</p> <p class="ql-block">  东北侧两条路口外是啤酒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西侧除了民族博物馆、还有旅客服务中心。</p><p class="ql-block"> 广场南边则在每周五举行露天市集。</p> <p class="ql-block">犹太教会堂</p><p class="ql-block"> 东欧许多城市都常可见到犹太教堂,但皮耳森这座犹太教会堂,外观特别庄严宏伟,是欧洲最大的犹太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 1892年时由一群住在皮尔森的犹太人所建。</p><p class="ql-block"> 教堂属于新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砖红色与白色相间的外观看起来明亮轻快,和一般犹太教堂不同。</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没有妥善维护,现在看来有些陈旧破败。</p><p class="ql-block"> 教堂内部不对一般观光客开放,不过光是外观就颇具欣赏价值了。</p> <p class="ql-block">  市内保存有许多著名的中世纪建筑物,如15世纪建造的哥特式圣巴托罗缪大教堂,其塔尖高达105米;16世纪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政厅和巴罗克式圣安妮教堂;18世纪建造的方济各会女修道院等。</p><p class="ql-block"> 市内建有机电工程学院、美术馆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皮尔森位于肥沃的皮尔森盆地中心,处在首都布拉格和德国巴伐利亚之间的公路线上,东北距布拉格100公里。</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公元10世纪,1292年设市。</p><p class="ql-block"> 14-15世纪发展成为手工业和商业重镇,17世纪末成为捷克民族文化中心之一,19世纪开始发展机械工业。</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1859年建立、闻名世界的斯柯达工厂,从1876年开始制造蒸汽机。</p><p class="ql-block">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斯柯达工厂是欧洲著名的军事工业中心,生产军火、重型机械、战斗机、机车和车辆。</p><p class="ql-block"> 皮尔森还制造啤酒、化学制品、陶器、铁器和纸张等。</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本次东欧+巴尔干19天之旅的行程图。</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系列游记《东欧+巴尔干19天之旅(上部)》所包含的地点,箭头标注的是游记已写过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