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随想

家里的摩卡壶似乎有点太小了,每次只能煮一杯多一点的咖啡,两个人喝咖啡往往须得分两次煮,实在是有点麻烦。今天索性用不锈钢的小壶在电磁炉上加水烧煮。待水烧开,关火,再稍等片刻,让水温稍降一点,然后将刚刚磨好的咖啡粉倒入开水中轻轻搅拌几下后马上用咖啡专用滤纸进行过滤。这样一次就能够冲泡三四杯香浓的咖啡了。浓淡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加减咖啡粉的量。——端起来轻轻啜饮一口:味道好像还不错!如此这般一如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烧制奶茶的方法用来炮制手磨咖啡的这钟奇葩事情也许只有我这样的懒人才会做得出来吧! 在这初冬傍晚时分略显薄凉的静谧时光里,靠着沙发坐在地毯上,一边慢慢啜饮热咖啡,一边透过阳台的落地窗目送夕阳渐渐隐入西边的天际,看暮色渐深渐浓,灯光渐次点亮。远处的丘陵和森林背后那片灯光交辉的地方就是前几天才刚刚去光顾过的那家崭新而气派的三甲医院。眺望着那片灯光,让我想起了今年春天去医院就医的那次经历。 那日一大早起床没吃早饭就驱车前往医院去寻医问药。到了医院按照就医流程先网上预约挂号,然后在诊室前的沙发上坐着等待叫号、再依次就诊。终于等到电脑系统呼叫自己的名字了,赶紧起身走进相应的诊室。诊室内的桌子后面坐着一位六十开外的男医生,这就是需要多掏钱挂他专家号的那个家伙。我隔着桌子坐在专家对面,恭敬而谦卑。专家却不作声,只投过来一道询问的目光,我赶紧会意地回答:最近感觉非常的疲乏倦怠,精神萎靡,前几天还出现了低血糖反应。<br> 专家:你怎么知道是血糖低了?(灵魂拷问?)<br> 我:当时大汗淋漓,心慌头晕,四肢无力,家人赶紧于路边水果摊前买来水果急急吃下方觉症状缓解。<br> 专家:那你有什么根据说这就是低血糖症状?(就职面试?)<br> 我突然变得有点口吃:呃呃呃……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症状。<br> 专家:这样的症状就一定是低血糖吗?(十万个为什么?)<br> 我:……呃!我白细胞也低,已经有段时间了,最近一次化验检查的结果白细胞只有2.75……。<br> 专家停止拷问,不再说话,十指按在面前的键盘上“劈里啪啦”,不到一分钟打出一张纸片递过来:去采血化验,把结果拿来看。<br> 我:哦。好吧…<br>  于是去缴费,采血,等结果,拿给专家看……<br>  专家看了化验报告后说:有些人白细胞低可以查到原因,有些人却查不到原因的,你这个属于后者。先服药试试吧。半个月后来复查。我只有周一出门诊。<br>  我:……好吧! ……这个专家自始至终都没有耐心听取我的主诉和心理预盼,而我却为此付了五张大钞。至于专家的医术究竟如何,我虽心存疑虑,但拿回家的药还是老老实实地根据医嘱按时服用,毕竟那都是花大钱买来的。——这便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病人去某医院就医的一次经历,完全不同于从前上班时偶尔去看病的那些感受。从前只要感觉身体哪里有不舒服,只须利用工作之余去相应的某个科室去找一个既是朋友又是同事的医生,等他或她忙完手里工作后便一起坐下来闲聊一会儿。那感觉就像是去邻居家串个门似的。<br> ——嗨,怎么有空过来?<br> ——来看看你嘛!<br> ——最近在忙什么呢?<br> ——能忙什么,不就是天天上班呗!不过,我最近怎么老觉得哪哪哪……的有点不舒服呢,你说会是什么情况?<br> ——哦…那…是这个原因呢?还是…那个原因?或者又是…另一种情况?…我看不然还是去B超室让那谁给你“超”一下,或者去放射科让那谁抽空给你扫个CT,路过检验科的时候再顺便去采一管血查查那…什么,咱就一项项地排除一下也放心嘛!<br>  ——哦,说的也是哈。好,那我就抽空去查查吧!<br>  然后再坐会儿一起聊聊医院的新闻和八卦,直到有病人进来才起身告辞,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做自己的工作。直到某一天突然又感觉到身体不适感再次来袭,恰好此时手里也没有什么太急的工作,才想起了朋友的建议,于是便抽空分别去了B超室和放射科,做了B超和CT,再去检验科验了血液。若是结果都正常,则继续安心工作过日子。若只是小恙,则忽略不计一笑了之。若有问题,就约个自己方便的时间,该住院住院,该手术手术。住院流程都懂得,住院押金不用交,病床安排的很满意,医生护士都是朋友,见面有问候,进出有笑容,家人一般的亲切,阳光一样的温暖,住院就如同在疗养,心情好,病自然也好的快。可如今在这举目无亲的千里之外,一切都得按流程进行,看医生没选择,遇良医靠运气,所有的都须听从安排,轻重缓急,冷暖自知。<div>  <br></div> 不过,这座医院也有其可取之处,那就是整个医院占地面积非常广阔,设计合理,环境优美。门诊大厅及各候诊区都十分宽敞明亮,干净舒适。大厅楼梯处还有一家星巴克的卡座,非常现代和洋派。窗口服务人员都态度和蔼,礼貌周到,连门卫的态度都温和有礼。场内车位充裕且提供免费停车,院内摆渡车迎来送往体贴入微。楼内快捷餐饮干净卫生,休闲区开阔洁净。大楼内部设施非常先进,从挂号、缴费到取药等服务几乎全部实现智能化,方便快捷,童叟皆可,是一所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医疗服务机构。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些大牌专家如果能够再多一点耐心来聆听病人的心声和诉求就好了。 <p class="ql-block">  这让我联想起一个很多年前曾经一起共过事的前同事。当时的那位同事年纪尚轻,腹有几多医书、怀揣几多技艺尚未可知,但其工作态度确是极好的,温文尔雅,礼貌谦虚。记得当时在ICU,这里几乎集中了全院的危重病人,随时都需要面对病人的抢救。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那位同事总是会非常亲切又温柔地站在病人床边,眼中满是同情与关切,一边拉着已经失去意识的危重病人的手,一边坚定且真诚地对病人说:“别害怕。有我在呢!”可他却全然忘记了他自己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是赶紧做出诊断并即刻下医嘱,立刻组织大家对病人进行有效抢救措施,而不是在这里对着已经没有意识的病人春风满面,和声细语。然而他却把抢救病人的重任非常信任地交给了护士,任凭那些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病人进行有条不紊的抢救。</p><p class="ql-block">——29%的氧气持续吸入;</p><p class="ql-block">——肾上腺素2毫克静脉注射;</p><p class="ql-block">——多巴胺20毫克静脉给药;</p><p class="ql-block">——阿托品0.5毫克静脉推注;</p><p class="ql-block">——氢化可的松200毫克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给药;</p><p class="ql-block">——地塞米松10毫克由茂菲氏滴管给药;</p><p class="ql-block">——心三联上(目前已不用);</p><p class="ql-block">——呼三联上(目前已不用);</p><p class="ql-block">——利多卡因100毫克静脉给药;</p><p class="ql-block">——360焦耳电击除颤;</p><p class="ql-block">——联系麻醉科,备好呼吸机,准备行气管切开……</p><p class="ql-block"> 病人若是被救过来,皆大欢喜。护士送了一口气,擦去头上的汗水,那个同事也松开病人的手说一句:“你真棒呀!终于挺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倘若病人没能救过来,护士在结束抢救后会忙着撤去抢救物品,拔掉输液,关闭氧气,取掉所有导管,为死者做终末护理。而那个同事则对着渐渐冷却的死者沉痛地道一声:“唉,真遗憾!我们尽力了。”每每听到这话,护士总会投过来一瞥意味深长的目光,其中包含着某种无以言说的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但无论病人的结果是好或者是不好,事后那位同事只须根据护士在抢救过程中使用的药品清单在医嘱栏上一一写进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就行,然后在下医嘱的医生签字栏里签上自己的名字,护士则在医嘱执行栏里填上执行护士的名字。最后,那位同事再根据护士抢救记录编篡一份关于病人的抢救措施、抢救过程及病情结果的记录。如此,一份完整的病历书写就这样被完成了,完美地无懈可击。</p><p class="ql-block"> 后来那个同事又轮转了几个科室,涉及了几个不同领域的医疗专业。暂且不论其专业技术究竟有了多大的进步和提高,但至少人家从来不曾被病人投诉过,可见这样的医生还是很受病人喜爱的。许多年过去了,这位同事也顺顺当当地从谦谦年少走到了成熟中年,专业职称也随着工龄的增加而逐级晋升。随着职称级别的升高自然而然地也被誉为某某领域的专家了。不但如此,据悉还升了官,已然昂首挺胸地走进了中层领导干部行列。而当年那些曾冲在前面抢救危重病人的护士却早已凋形遁影,无人问津。可见,不是所有能救人性命的并非是专家,也不是所有专家真能救人性命。医术精湛技术高超固然重要,善于洞察精于表现也不可或缺,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分工、地位与时运。</p> 当然,每个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一面。比如对于身患重病力求活下去的病人会更希望遇见再世华佗救其于膏肓之中,只求技精而不计其态度优劣。而对于那些濒临死亡、身患绝症回天乏力对人生绝望情绪低落者,或有病乱投医者……如果恰巧遇到像那位同事这样的医生,无疑就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微光,在严寒中遇到了燃烧的火柴,在沙漠里发现了一碗泉水……虽然这些不足以带给他们希冀与转机,然而那一丝光亮和微弱的温暖总会让那些回光返照的刹那记住人世间最后一缕微茫。如此,那些徒有虚名而无实才的所谓专家也并非一无可取,不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嘛,做不了栋梁还不允许人家做个能给人带去温暖的木材!<br>  呵呵,扯远了。还是收回目光,继续品尝眼前这杯已渐渐变冷的水煮咖啡吧。然后按时服药,认真休息,等待下一个复诊的日子再去会会那个喜欢拷问的医学专家吧。<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11月18日星期一再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