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冬天很冷

莲叶何田田

<p class="ql-block">  前天中午跑操还热得只穿一件纱裙。今天就陡然降温。秦岭昨天晚上已经下雪,今天晚上城里也下起来了。朋友圈里尽是浪漫唯美的画面,雪花像仙女般从天而降,如梦似幻。</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气温的下降,心里不由得缩紧了一下。一直都很不喜欢冬天。寒冷冬天的到来,总让人感到不舒展、狼狈、窘迫、不体面。</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因为有暖气,似乎觉得冬天没有小时候那么冷了。大约是在城里的缘故,人员密集,就算下了很大的雪,也很快消融。城里的冬天毕竟没有乡下冷,没有小时候冷。乡下的山上白雪皑皑,厚厚的积雪甚至一个冬天都不消融。有一年,春天已经来临,我们早已脱下冬天厚厚的羽绒服,爬上龙王尖山顶时,看到厚厚的积雪,仿佛进入了北欧的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 城里冬天的狼狈,只是雪水混合着地上的污泥,踩在不平的道路上,一不留心溅起一腿泥水,也是够狼狈的;满地的梧桐树叶沾在泥水里,让人心生萧瑟零落之感。但是这远远不如我们小时候的尴尬、狼狈、窘迫。</p><p class="ql-block"> 都说逝去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也不尽然。小时候冬天是让人厌恶、恐惧的。夜降临的很早,也没有什么作业,更没有课外书可读,要早早的睡,可被窝里却像冰窖一样,不愿脱掉衣服散发热量。妈总是在烤火时烧一壶水,这样烤火的时候没有那么暖和,但是晚上睡觉时被子里会有装了热水的葡萄糖瓶子。现在医院挂吊瓶是塑料袋子,轻便。原来打吊瓶是真的玻璃瓶子。用完之后的瓶子可以有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冬天装热水暖脚。但是那个玻璃瓶子离远了不暖和,挨肉了又太烫。后来我用枕巾或秋衣包裹着解决了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早上起床更是一件艰难的事。暖和了一夜的被窝,怎么会愿意伸出胳膊腿儿呢?妈将贴身穿的秋衣秋裤、毛衣毛裤提前放在被窝里捂暖,一层又一层的裹在身上,外面再套上厚重的对襟的棉袄,还要穿外套,棉袄是要穿一个冬天的,脏不得。用冰冷的手去扣那手工做的盘扣,盘扣的眼儿又很小,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扣不上扣子,难免挨一顿臭骂。终于一层层穿上,粗笨的样子就像一只熊,哪里有什么美感可言。</p><p class="ql-block"> 早上洗脸也是一件狼狈的事。烧的热水是有限的,一壶水有很多用途,所以洗脸只能将洋瓷盆靠在墙角、椅子边,让盆儿侧着,而且不能放毛巾,那时的毛巾都很大,放进去水很快被毛巾吸走,毛巾却只湿了一小部分,也不能加凉水,热水本来就少,再加上一点凉水洗脸水也就没有什么热度了。于是热腾腾的一点水迅速地冒着热气,白雾中用手撩水浇在脸上,后来每每想起总想到原始社会人类对热量的保存的渴望,或是影视作品中干旱地区人们对水的珍惜。我不知道为什么家庭条件挺好的,要这么节俭?是对寒冷的惧怕,是物质的匮乏,让人想节约一点热水,就像那么冷那么漫长的冬季,想要节约每一块儿辛辛苦苦打出来的煤球一样。那种节俭到让人窘迫、自卑的感觉让人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 冬天去上学,是允许拎一个火盆儿的。火盆儿是不大的洋瓷盆儿,边沿上钻三个眼,穿上铁丝,火灰上放上顶多三、四块儿烧着的木炭,如果火不旺了,可以抡起来。有些孩子并不是因为火不旺了抡火盆儿,纯粹是为了炫技。有些胆子大的孩子可以抡过头顶,360°的抡,而火盆里的火灰、木炭不会从盆儿里掉下来,就像后来看到的打铁花一样。后来物理课上知道,火灰、木炭之所以不会从盆里掉下来的原理是惯性。</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冬天正好学算盘,背着书包和比自己个头儿小不了多少的算盘,再拎一个火盆儿,下坡的柏油路结满了冰,一不小心摔得后脑勺儿着地,屁股坐在算盘上滚了老远,火盆儿摔出去,这狼狈的样子至今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孩子大多到了冬天都是会长冻疮的,只看程度的轻重。手上、脸上,甚至屁股上都会长,红肿并不怕,难受的是痒,不挠痒得厉害,挠了抓破了后果更严重。屁股上长冻疮大约是长时间坐在冰冷的凳子上,而棉裤上絮的棉花又薄吧,或者是棉花板结了,如果孩子们不肯长高,棉衣棉裤是要穿两三年的。第二年春天把外面的布拆下来洗晒,里面最多再添一点棉花,加长。大孩子穿了,小孩子再接着穿。如果能给孩子做新棉花的棉袄棉裤,这个孩子冬天就有福了。帽子、手套、围巾几乎是没有的。自己做的棉衣又不像现在的连帽羽绒服,是不可能做一顶帽子的,北风吹来,像刀削头皮一样,从硬硬的棉袄领子钻进脖子,钻进胸口。</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快乐,那时候的冬天,无论男孩儿女孩儿都玩儿挤油儿的游戏,也是因为实在没什么可玩儿,一下课了,靠墙排成一排,挤一挤又暖和又有趣,哪个孩子被挤出去,就爆发出一阵欢笑。打雪仗,偌大的操场上是不分男生女生、班级的,冒着雪花打雪仗更是趣味无穷,大片的雪花钻进衣领里,也不觉得冷了。不小心摔在地上,也不觉得疼了。如果又大又硬的一个雪球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砸到你头上,脑袋嗡嗡的响,你却找不到是谁干的,也只会自认倒霉,如今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事?还有,前面所说的拎火盆到学校,不可能的事。所以说,那时候我们可以拥有简单的快乐,这是今天的孩子体会不到的。悠悠上一年级刚进学校,和同学追逐打闹,被拉到舞台上罚站,从此以后下课在教室里画画。可这,能怪学校吗?他们又怎么能想象我们小时候无拘无束的快乐?至于冷,在自由面前就是小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