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池散记(一)、千年古城

白桦树

<p class="ql-block"> 东华池散记(一)</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城</p><p class="ql-block"> 东华池是华池县东北部一个小镇,确切地说,是子午岭山麓下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坐西朝南宝塔山下平坦的高台便是其处所,它依山傍水,幽深静谧,林木葱郁,景色迷人。</p> <p class="ql-block">  据考,这处高台原是一座古城,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武经总要》记载:西魏太统六年(540年)华池县首次设立于此,因绕城南下的葫芦河古称“华水″,别名华池水,县名因此水得名“华池″,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废县。隋仁寿二年(602年)华池县再次设立,唐武德四年(621年),华池县成为林州总管府的治所,贞观元年(627年)州废,华池县仍存在,宋代,华池县存在了111年,县治均在东华池古城,宋熙宁四年(1071)十月,华池县与乐蟠县合并为合水县,因合水县境内也有一地称华池,故将华池境内华池称为东华池。元𧙗六年(1091)八月改为华池西寨,明置华池巡检司,清置华池镇,分属合水、安华(庆城)二县,华池县在千年的建制变更中,治所均在东华池古城。民国二年(1913),民国政府改安化县为庆阳县,1934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同时成立华池县,1958年4月至1961年合并于庆阳县,成立庆阳县南梁人民公社东华池大队,1962年1月改为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大队,1983年11月改为东华池村至今。</p><p class="ql-block"> 岁月的侵蚀和王朝更替,早己使昔日繁花的东华池古城威武不在,站在半山腰,透过茂盛的草丛和树木,城墙隐约的轮廊依稀可辨,它巧妙地利用了东南北三面的山势地形,在原有4、5丈高的台捡上墙加了丈许高的城墙,使其更加高耸险要,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屏障,延伸的城墙至西山腰间,和山脚下北面的墙体落差约在7、80米左右,细观其形状,整个城郭呈梯形,上小下大,按说,作为古时的边陲古城,其战略地位不言而语,它依山虎踞,成犄角之势,形成了天然的可攻可守可退的边防要塞,据说,北宋重臣范仲淹率军于此,修筑城堡抵御西夏来犯之敌,应该说,其城池的防御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如垛口、箭楼,角楼、暗门等,但这些设施在长期战乱的撕杀中早己烟灭灰飞,就其现在的地势形态而言,相隔一千余米南北两边的上坡处,应该是出入的城门,应有挺立的城门楼,门搂前面也可能是曾经的瓮城,北面沿城而过的风川河,葫芦河则是天然的护城河,雄据三河交汇之处,依山,傍水、高台,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眼光独特和用心之巧妙,而这一切,只能是我心中的假设和想象罢了。</p> <p class="ql-block">  沿街而上,古城的北头为三水交汇之处,它们分别为东面的豹子川河,西面的大风川河,及向南流淌的葫芦河,平坦开阔的河床为交汇后的河流提供了便利的流向,飘带似的河水绕村而过,半圆的高台古城,婉如一块朴素的美玉镶嵌在葫芦河西畔,南北相向的老街在这块美玉中逶迤伸展,街道狭长而古朴,两旁的小巷曲曲折折,上下台阶高低错落,青石扳铺就的门口光滑发亮,一些有了年头的土墙青砖和老石块砌成的石箍窑得以保留,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屋顶覆盖着六寸长的青瓦,木质小方格的窗棂,户与户之间筑起的石头墙,还有挂在房檐下金黄的玉米,红红的辣椒,一切物件,无不透着黄土高原古朴悠长的韵致。</p><p class="ql-block"> 街道东面的商铺,饭馆、诊所、小超市、理发店和收集山货的铺面一字排开,西面是东华池林场,抗大七分校旧址,医院、学校,社区等,以前,这里四周居民云集,烟火气息浓郁,每逢集日,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逛街的,访友的,收药的,卖山货的、收购杂粮的商贩及川道村舍赶集的人们络绎不绝,铺面和街道边展示的野生香菇、木耳、蜂蜜,羊肚菌,特色杂粮红小豆,洋竽,白瓜籽,黄酒等,手工制作小板登,小案板,还有本地的土猪肉,这些舌尖上的美味和古朴实用的物件,虽然不值多少钱,但它总会给逛街的你带来小小的惊喜和心动。</p><p class="ql-block"> 经过中街的几家饭馆,诱人的香味随风飘散,一不留神便会立马勾起你的胃蕾,青椒炒肉,木耳炒肉,洋葱炒肉,干煸豆角,家常豆腐,醋熘瓜片,还有颇具特色的猪血绘豆腐,荞面饸饹等美食,酒性十足的三五好友,会在饭馆的一角,要一壶用本地玉米酿制的烧酒——土炼油,叫几样洒菜,吆五喝六地海吹一番,或聊今年收成的好坏,挣钱门路的多少,也聊家长里短,花边异事,饭饱酒足之后,喷着酒气,迈着任性的步子,溜达回家,太阳偏西,凉风习习,在惬意温润的时光里,日子舒坦而随意。</p><p class="ql-block"> 疫情过后,情形大不如前,一夜之间,人们仿佛消失了一般,人流锐减,门面关闭,商业萧条,街道一片寂寞,为了生计,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有的家长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在县城租房倍读,昔日热闹的村子人迹渐稀,少了鸡鸣犬吠,少了晨烟暮光,少了孩子奔跑的脚步和欢快的笑声,街道的生机繁华也逐渐没落,象一个经历了生活捶打的汉子,接受了现实,回归于自然,东华池也慢慢归于宁静和安逸之中,街南头老胡的″万人来电焊部"时不时闪着刺眼的狐光,街北头张老板的山货商铺畅开着门头,那只伟武的大黄在门边打盹,中街李师酒馆门头上的召凤在秋风中无精打彩的飘动着……</p> <p class="ql-block">  和葫芦河沿线的小镇一样,东华池同陕西延安遥遥相望,直线距离约百十公里,与陕北吴起县、志丹县,定边县毗邻而居,元代始未,蒙古军征战中原,使土地平瘠的陕北赤地千里,人烟荒无,明初建国,朱元璋为了改变国穷民苦的现状,在全国推行″世军制″,“令军士屯田自食″,达到“以兵养兵″的目的。陕西军屯主要分布地为陕北各县及甘肃庆阳,今华池县的山庄,南梁、林镇、东华池、太白是当时军屯的主要区域,其人员来源主要有起义的士兵,降服的元朝军士、发配的犯罪,还有一大部分从山西南部人囗稠密的府州等地强制迁移过来的老百姓,经过百年生息发展,陕北各地居住人口有了较大幅度增长,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陕北居民达到了85863户,人口总数达列了59.1万人,较明建国初增长了13倍,再经过480不断发展,到了清道光年间,陕北人口已增185万,民国十七年至十八年(1928至1929年)大旱以后,渭北一千余口饥民移入本县山庄、南梁、林镇一带,陕甘边时期,1947冬至1948年6月,小风川大风川安置陕北难民3600余人。70至80年代,陕北志丹部分农民侈入东华池豹子川平定川垦荒种地,自谋生路,1987年,华池县政府正式将其编为张岔行政村,共计三百余人。</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时过境迁,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军屯变成了村镇,军户变成了民户,慢慢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和说话口音也改变了,广柔的黄土高原和曲折变幻的山沟峁梁,频繁的商贸交流男婚女配使世代居住的外来户彻底溶进了陕北的风土人情之中,也使甘陕毗邻的区城溶为一体,就象用黄土捏的两个泥娃娃一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因此,在葫芦河道川里,有一半人是陕北口音,当地人称其为″东路人″。</p><p class="ql-block"> 东路的男人充满了阳刚之气,粗犷豪放,豁达纯朴,讲义气重友情,女人则俊俏聪慧,温柔善良,坚韧勤快,性情烈,敢爱恨,因此而演译出了动人心魄的《兰花花》,《走西口》等凄美的陕北民歌,他们的方言及具特色,说话时鼻音厚重,掷地有声,多以声韵中的仄声发音,他们把男孩叫男娃,女孩叫女娃,未娶亲的男人叫后生,未嫁人的女人叫女子,结了婚的男女分别叫老汉和婆姨,土块叫土疙瘩,玉米叫金稻黍,高梁叫红稻黍,台阶叫圪台,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互相说话叫拉话话,他们爱给原来的单音字加上重叠词,使语气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如绿格菌菌、慢格腾腾、苗格条条、俊恪丹丹、白格生生、嫩个蛋蛋等等,这种叫法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给人很亲切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东路的人热爱生活,敬重自然,信奉神灵,高天厚土,地广人稀,山沟峁梁众多道路婉延曲折出行不便,老辈人外出,都要拜路神、山神,祈求出行顺利一路平安,因为山大沟深,出门多赖步行,出远门的穷人骑驴,富人骑骡马。“骑驴婆姨赶驴汉,怀中抱个内蛋蛋”,形嫁地反映了陕北人仙行旅之风。</p><p class="ql-block"> 迎亲,是东路人走在黄土高坡上最光的一段旅程,一路唢呐,一路欢笑,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亲娘坐着红色花轿,喜庆的日子,是幸痛生活的高光时刻,更是每个年轻后生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古城行走,在烟火中寻找远去的故事,古城虽小,繁华散去,但它依然古风遗存,街头村舍旁的老农,或沉默不语,或翘首远眺,朦胧的东山,苍茫的豹子川,宁静的大凤川,秋色斑斓,层林尽染,赏河山壮美,览秋日胜景,以山川为笺,折河柳为笔,饱蘸这一泓山水,将我眼中古城的景致,说与君听……</p><p class="ql-block">(2024.11.16日住笔于东华池)</p> <p class="ql-block">尚广元,甘肃宁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庆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东华池林区派出所所长,一级警督警衔,三级高级警长,庆阳市作协会员,闲暇之余,爱好习作,摄影、书法、在《今日头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新报》《美丽D西北》《陇东报》《北斗》《九龙》《庆阳乡情文艺》《美篇》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通讯,散文及随笔感想七十余篇,愿以文会友,交流生活感悟,体验百味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