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创作的几个问题——荣西安在西安诗词学会主办的诗词大讲堂上的讲座内容

荣西安

<p class="ql-block">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在座诗友: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就关于诗词创作的几个问题,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学诗、写诗心得。</p><p class="ql-block">一、诗的一般定义与解读</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一个基本认知问题,就是我们应该给“诗”下一个怎样准确的定义?按照一般的普适性理解,诗不过是押韵的,分行的,短小的,抒情的一种文字编码、思想载体、意识出口。一首七律,无非就是七个字一行,写够八行就完成了;一阕卜算子,五个字,五个字,七个字,再五个字,然后再重复一遍就算定稿了。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表面的认识中,我觉得就有点流于表面、抓不住根本了。比如我无意中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他是这样写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绝·如此造假成网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蓝田白鹿影视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景区造假人鼎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外地游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浏览观光成网红。</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样的诗,我不做评论,也请大家只是看看而已,如果这就可以成为诗的话,那么诗也就太好写了,如果真的诗就这么容易写,我估计每一位在座的朋友,每天写作七八首甚至几十首都不成问题。</p><p class="ql-block"> 唐代张打油的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虽然写得很形象,也有一些生趣,但还是难登大雅之堂,最终也只能成为人们阅读后的一种笑资,或者说,它只能成为后世快板书的开山鼻祖,而不被严肃经典文学所选取。为什么后世把唐诗宋词元曲的用韵叫做“押韵”,快板书的用韵只敢叫“合辙”,而不敢称押韵,大概也就不言自明了。</p><p class="ql-block">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诗究竟是什么?诗人在问,不是诗人的人大概也在问。对于一个不喜欢作诗的人,诗应该就是除了把它冠以分行,齐言,读起来上口之外,再没有其他可以证明的东西了。诗同样也不能被认为不过就是诗人们远离人间烟火、躲在世外桃源、皱着眉头、低着脑袋苦思冥想、搜罗雅词并把一些不相关的梦呓词汇拼接起来、形成让人即看得懂又看不太懂的密码文字而已。而对于一个真正喜欢作诗的人来说,这些都不过是一些作诗时心理活动的一般形态罢了。</p><p class="ql-block"> 举个例子,我们走在大街上,走在公园里,走在田野间,走在灯光下,说不定什么时候你猛一回头,忽然发现一个秀色可餐的妙龄少女或帅气小哥就在你的身后优雅地、或很绅士地漫步赏景,你会不会因之而怦然心动?除非你视力不好,看人模糊,你又不是柳下惠,难道还逼着你坐怀不乱不成?同样道理,你出外旅游,见到山,见到水,见到花,见到树,见到雪,见到霜,只要它在你眼前凸显出一种不一样的美,那么我想你的心弦就要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拨动了。你的这种心慌的、心跳的、心悸的感觉就应该是诗的感觉,至少,你如果是一个喜欢诗的人,就免不了要在唐诗宋词里寻找到对此相应的佳句来形容你此时此刻的心动。比如,你上了庐山,来到香炉峰下,见到那条著名的瀑布,你是不是会马上想起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呢?即使是你到了别的什么山,见到了不一样的瀑布,你也免不了要想起李白的这首诗的。那么,如果你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动呢?是不是就要找到一支笔一张纸,饱蘸墨水把这种心灵的触动描述下来呢?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p><p class="ql-block"> 可是你掌握的唐诗宋词没有几首怎么办?自己又不会写诗怎么办?那就只能在游历天下的时候,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照,别人一问,啥也不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目前所要讨论的这个叫做诗的东西,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牙塔尖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大千世界中,人的爱好有很多种,但大概不外乎有如下几种,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吃喝玩乐,再加上坑蒙拐骗。在这二十种人生形态中,诗,是毫无疑问排在第一位的。它的高雅,它的高贵,它的高冷,是其它门类所有的学问所无法匹敌的。</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从上古时代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等短音节民歌开始,后来发展到诗经、楚辞、汉赋、汉魏六朝诗,直至唐宋时代的以规范格律为表现形式的韵文达到巅峰状态,可以说,如果用美女做比照,无疑中华诗词是大半截身子已埋进黄土的老掉牙的丑婆子了。你爱她吗?你愿意让她嫁给你并且陪伴你终生不离不弃吗?要记住,一个古玩爱好者,绝不在乎一辆两辆新上市的豪华商务车。也就是说,古玩的魅力是有其自身的价值存在的。英国作家艾略特·克里斯蒂曾忠告过正在恋爱中的年轻人:“请你嫁给一个考古学家吧,你越老,他越爱你。”我们这些喜欢诗词的人,大概就属于特殊意义上的考古工作者。你所赋予诗的语言,尽可能是新的,但你赋予诗的气韵,则最好是包了浆的,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诗,应该是兵马俑博物馆中那尊特别陈列的铜车马,是精品中的精品,国宝一字号。屈原、曹操、李白、苏轼们,则是这铜车马上那位不可一世的驭马夫。我们爱铜车马,就是爱它的那种飞动,那种英气,那种能摄人魂魄的冲击力。我们爱诗,同样也是爱它的那种飞动,英气与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有话不便向家人述说的时候,我们便去对朋友说,当我们有话不便对朋友说的时候,我们便对日记本说,而当我们有话时,即使对每天该记的日记都无法厘清头绪的时候,诗,就要喷薄而出了。当你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但又无法用直截了当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时候,诗的语言就应该是最好的心灵表达方式。因为,对于敏感的思想来说,诗可以含蓄,诗可以隐晦,诗可以藏拙,诗也可以喷发。</p><p class="ql-block"> 请看李商隐这首最著名的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 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相见时难别亦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风无力百花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蚕到死丝方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蜡炬成灰泪始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晓镜但愁云鬓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夜吟应觉月光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蓬山此去无多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青鸟殷勤为探看。</p><p class="ql-block"> 你说这首诗作者究竟表达了什么?是歌颂的教师?是歌颂的恋人?还是歌颂的其他什么人,比方父母?比如上司?比如就表现自己的怀才不遇?它是悲伤的?还是喜悦的?这恐怕只有作者李商隐本人知道。但不因为你读不懂,而不说明这首诗没有生命力,它能够流传至今并被研究家与广大读者津津乐道就是证明。这就是李商隐的高明之处,高就高在,我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而读者你未必,你读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你却已然按照你的生活认知去理解它并陶醉于它的文字魅力了。</p><p class="ql-block"> 诗是什么?诗是我们在空山幽谷的溪边一声沉闷的呐喊,诗是我们在惊涛骇浪的岸边一个无言的呆望,诗是我们灵魂深处的金属与金属的撞击声,诗同时也是我们的餐桌上由葱、姜、蒜、芥末加白糖、陈醋经搅拌后,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又特别是一种滋味的小蘸碟。诗是苹果树旁开放的梨花,诗是葡萄架中突现的丝瓜,诗是沙漠中的一眼甘泉,诗亦是广海边的一只帆船。诗是发现,诗是发酵,诗是诗人用韵文浓缩的小说,诗是诗人用肩膀扛起的太阳。诗是凝固的,它写在纸上,印在书里,可以一千年一万年保持原样,诗是流动的,它饱蘸深情,注进溪流,可以一千里一万里融进海洋。诗是把魔鬼拉到人间晾晒的草席,诗是把神仙推到人间展览的橱窗。诗可以关公战秦琼,诗可以春桃恋秋菊。</p><p class="ql-block"> 诗是窗前明月,诗是马上纸笔,诗是洛阳亲友,诗是阳关故人,诗是慈母手中线,诗是夜半捣衣声,诗是庐山飞瀑,诗是峨眉明月……诗,又是江南红豆,诗,又是洗手羹汤。</p><p class="ql-block"> 诗是兴,是观,是群,是怨,诗是真情,是激情,是才情,诗,更是人情,是世情,是亲情、友情和爱情。诗是无声之雷动,诗是有声之梦境,总之,诗让我们空灵,诗让我们美好,诗让我们纯真,诗,更让我们睿智。</p><p class="ql-block"> 诗是一切人类现实对自我自由灵魂的放逐,是人类理想在现实世界的逐梦中的超前消费,它更是人类生活现实对理想境界的提前预支。</p><p class="ql-block"> 那么,说清楚了诗是什么,我们紧接着就再来讨论一下诗不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要明确,诗不是报刊社论,不能简单把社论上的主题思想改装成有韵脚的分行,诗不是新闻联播,不宜把每天国内外大事做一个讲平仄的叙述。诗不是我们手中的烟卷,可以见了熟人在互相恭维的同时,互相递来递去,诗不是帽子,在天气转凉的时候,盖上头顶遮挡风寒,诗不是名片,可以印上自己的职务、官阶,并往往在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面前做一次被人很快丢弃的广告。诗不是麻将,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揪上三个陪伴者,做一次乒乒乓乓的连轴战斗。诗更不是沙发,在没有客人来访的情况下,它只能成为占用空间的简单摆设。</p><p class="ql-block">二、什么是格律诗?</p><p class="ql-block">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中外文明史纲》下编“外国文明史”第8章中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把语言巩固在书面文字里,使人们的思想可以传之久远。”而诗歌的语言,则应该是对话语言与记录语言的典雅化、凝练化、形象化。</p><p class="ql-block"> 我的恩师姚平先生在他的《诗词写作入门》一书第一单元“诗词三要素”中指出,诗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全人类文字主要有象形、拼音、形音义一体等三大系统。汉字是形、音、义三元结合的文字系统。它的形是方块、单体,以形声字占大多数,约占全部汉字的60%以上,便于对偶、书写、篆刻和阅读,具有整齐的建筑美。它的音是单音节,有声调,高低疾徐,抑扬顿挫,便于调平仄,协音律,有优美的音乐美。它的义是多义,蕴含丰富,表达准确,便于选择、提炼,富有精致的意蕴美。三元合一,使这种文字,独具特色,成为最丰赡的交际手段,最简约的书写工具,最完美的国之瑰宝。</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我个人的学习,在读书中我发现,全世界几千几万种大小语言,只有中国的汉语和东部非洲的斯瓦希里语有四声系统,其他任何语言,要不然只有单音系统,要不然只有轻重音系统,而这两种四声系统的语言中,斯瓦希里语却不是方块字。而除了汉语、日语和几个小众语种之外其他所有文字都是靠声音拼写的拼音文字,既然是拼音文字,它在书写的时候,就不可能像汉字一样,一个字,一个音,一个方块,七个字,七个音,就整齐地占用七个方块。这样一来,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唐诗的齐言,平仄,对仗,韵脚,是不是就只有中国这块土地才配拥有?</p><p class="ql-block"> 方块,单音节的汉字,都有声调,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如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是不分平仄的。那个时候的诗人,对汉字的声韵系统还处在懵懂无知的状态。汉明帝时,佛教传入,到魏晋南北朝时有很大的发展,在梵经汉译中,对音素文字有了较多的接触,由传统的急读法加上外来语的拼读法,而导致反切法的产生,人们对汉字的声、韵、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北方胡人的南下以及所导致的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的语音,也对汉字的声调产生了一定影响。南朝周颙和沈约等终于发现了汉字读音的四声音节的升降规律,沈约的著作《四声谱》就明确提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概念,当时文坛精英谢朓、王融等人,又对此竞相鼓吹,大力宣传,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完成了五言律诗的定型,盛唐杜甫完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中国诗歌从此便走向了一条更加使后世诗人有章可循、有格可守、有法可依,有装可着的创作之路。</p><p class="ql-block"> 大家或许会问,为什么写诗要搞出那么多条条框框?唐朝之前的人不按格律写诗,不也写出很好的作品吗?比如陶渊明,比如曹孟德等等。这个问题如果不厘清中国汉字的基本规律,就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你们想啊,古人为什么那么傻,放着自由奔放的诗歌写法不去坚守,非得要一代一代经过百多年前赴后继、承前启后的去给自己戴枷锁呢?对不起,如果当代的人这么理解,只能说明当代的人对此有认识上的误区。</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妨找来两首诗比较一下:</p><p class="ql-block"> 请先看一看秦末楚霸王夫人虞姬的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和项王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p><p class="ql-block"> 我们再随便选一首五代花蕊夫人的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述国亡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君王城上竖降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妾在深闺那得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平平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仄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四万人齐解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更无一个是男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仄仄仄平平仄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仄平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 两首诗都是爱妃写的,都是写亡国的,都是感叹失败的,很有可比性,这里的意境优劣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单就这两首诗的语言结构论,哪一首阅读起来更顺口?这一下大家明白了吧?依我看,还是有格律限制的唐诗更具备音乐性。那么,那个年代的诗人为什么对声律这么穷追不舍呢?有什么道理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阵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杜 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p> <p class="ql-block">  大家从中看到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在中国,乃至在东方诸国人人都应该知道的太极图,在古人类成熟的文字产生之前,大概是当时的人类唯一可以从中感悟很多东西的一张图腾。但大家能看懂它的深刻含义吗?</p><p class="ql-block"> 这张图,是一张合抱在一起的两条鱼,两条极抽象又极具象的鱼,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阴一阳地拥抱着,盘旋着,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可你要上,我就得下,你要动,我就得挪,边是两个半圆组成的浑圆,中间有一条S形曲线把两者隔开,组成一个宇宙的整体,人,便在这宇宙中生存繁衍,永无极限。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至极处,便转化为阴,阴至极处,又转化为阳。作为一张图,它是静止不动的,但如果你把他看作是时间与空间的车轮,它则是向前运动的,在运动的过程中,上与下之间,左与右之间,前与后之间,刚与柔之间,缓与急之间,矛与盾之间,甚至天与地之间,昼与夜之间,水与火之间,生与死之间,神与鬼之间等等等等的世象生态,其实都是按照这种无形的自然规律前行的,它是中国人最早的对宇宙对立统一规律的看法。这种哲学观念,只有中国人能够认知并拥有。它属于不偏不倚的一种平衡学说。为什么说月满则亏,水盈则溢?不过就是平衡被打破的缘故罢了,否则还能怎么解释?</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理解,对于格律诗的平仄、对仗、拗救、黏句、用韵是不是就有了全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格律诗中为什么讲究平对仄?本句里还要讲究两平配两仄?这本身就符合阴阳平衡的自然规律,只有这样一阴一阳的彼此合理搭配,我们笔下的诗句才更易于朗读,朗读的句子才更容易抑扬顿挫,这大概就是杜甫之前的文人们要花费功夫寻找到的最佳作诗方案的缘故了。</p><p class="ql-block"> 从唐诗产生完善的格律诗之后,即使是后世的不同章法、不同格调的宋词、元曲,也再没有人打破这种基本法则了。这样,对格律诗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的规律运用,也就一目了然了。还有格律诗中的对仗、黏句、拗救,用韵,无不是按照这个基本规律,既不打破合理范畴,又在合理范畴之内,得以灵活运用的。</p><p class="ql-block"> 解决了平仄对应等这样的技术问题,我们是否还要解决诗词创作如何把握意蕴、风格和色调的问题?那么,就请我们再分析一下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产生的五行图:</p> <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东方,属青,属木;南方属赤,属火;西方属白,属金;北方属黑,属水;中央属黄,属土。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物质不灭,天人合一。所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谓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有了这样的规律可循,我们在构思运笔时,布局如何更加合理,主线如何更加明晰,主题如何更加突显,余味如何更加曼妙,在文字的强弱搭配上,音调的强弱把控上,虚与实的协调上,就会更加合理安排。</p><p class="ql-block"> 比如,一首律诗的尾句,如果能充分照应诗题的主旨,而不使一首诗写到底让人感觉越扯越远,这就把这个圈画圆了。明白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对律诗中的对仗、黏句的合理搭配,大概也就一目了然了。</p><p class="ql-block"> 比如如果一首五律对仗句中第一句是平平平仄仄,第二句就肯定要采用相反相生法,即,平对仄,仄对平,把句子写成仄仄仄平平即可。次联对首联怎么对?我们把认识颠倒一下,从相生变成相克就好。物理学中有“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概念,我们不妨把物理学的这个概念转换一下,变成“异性相生,同性相克”即可。既然相克的对象是同性,首联对句的句式是仄仄仄平平,我们就照同性处理,用仄仄平平仄接句即可。以此类推,五律的八句,就按相生相克相生相克的规律写下去,肯定不会出大的错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中说得很明确,“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事物都是在即对立又统一中存在的,并且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p><p class="ql-block"> 总之,诗无达诂,文无达诠。</p> <p class="ql-block">三、如何把一首诗改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就从我的几个学生的习作开始给大家分析解读一下如何把诗写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的一个零基础学生的模仿作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飞 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雪却嫌春色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故穿庭树作飞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匆匆不觉冬将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岁月缓缓迎春归。</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乍一看,明显就是模仿韩愈的《春雪》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年都未有芳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月初惊见草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雪却嫌春色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故穿庭树作飞花。</p><p class="ql-block"> 他的首两句,完全照抄韩愈的后两句,可见作者对韩愈这首诗尤其是这两句特别喜爱。而后两句呢,没啥写了,就只能凑了,不过,由于作者没有任何关于诗词方面的知识,因此,他的续貂,就不尽人意了。首先,诗,是要押韵的。不押韵的诗,让我们阅读起来,是不是就感到淡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姑且先不要着急批评作者两句抄袭,毕竟是初学阶段,要允许他先从模仿开始才是。那么,我们不妨把这首诗稍微给调整一下看看效果如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飞 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玉雪不知春到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斜穿庭树作飞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但知冬色终将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漫把银装着满家。</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改,模仿痕迹淡了,自己的风格出来了,整体格律,黏句,用韵,也都不成问题了,这样,是否就是一种进步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门映莲湖静,窗含丝路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赐福地居,春来岁月长。</p><p class="ql-block"> 这是另一位零基础学生的习作,这首诗,作者虽然对其他格律诗基本要素还没有掌握,但至少,他懂得押韵,这就比上面一首更进一步,只需把这首不合格律的诗略微调整就行了。这首诗,首两句姑且不猜测它是不是冒碰的,十个字完全合格律,又有意境有画面,那就不用动了。下面两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好了,我们从中看到了“居”,这个字不用押韵,既然不用押韵,就要相应用一个仄声字替换,这才符合阴阳平衡之道,用个什么字呢?在不违背作者原意的基础上,我们不妨这样调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门映莲湖静,窗含丝路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福居天地赐,春来岁月长。</p><p class="ql-block"> 这样改,是不是阅读起来就顺多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半年多的反复写作练习,中秋节前夕,这位学生又给我发了一首七律让我帮他看看,结果,我认为他的进步之快,肉眼可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秋夜吟(通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银河旷远隐天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月到中秋分外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桂吐芬芳遍邻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菊开缱绻绕台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手机收看亲朋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头像伴随儿女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缕缕相思滋静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间最是玉壶情。</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们再看看我一个家在贵州,人在哈尔滨上大学的学生的习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望月寄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忆君夜半赋诗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别黔州已二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情挚何忧山水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宵共月算团圆。</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遇见过一些初学写诗的朋友有如下表述,即,只要感情写真挚了,诗就应该是好诗了。果真是这样吗?</p><p class="ql-block"> 很明显,如上这首,就是一首人在他乡、思念故乡,借月抒怀的真情之作。但,虽然通过罗列语言把真挚感情写到位了,却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它还有一些技巧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大家请看他的第二句,“一别黔州已二年”这句,诗当然写得很真,明白交代了他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但仅仅用一个“已”字连接前后语序,是不是显得有点淡了?“已”,是虚词,所谓虚词,就是在独立成文字时,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叫虚词。这里如果用这个虚词,我们不妨感觉一下,是不是觉得它缺点什么?你不过就是离开家乡两年嘛,又不是不回去了,这又有什么可说的呢?那么,我们如果把这个“已”字,修改成“历”字呢?把句子变成“一别黔州历二年”,意思是不是就更丰厚了?一个“历”字,是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经历、履历、阅历,是可以令人一辈子回味的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历史。“已”是含混的,而“历”却是清晰的,我个人感觉,在这里用清晰的文字比用含混的文字要好一些,也更厚重一些。</p><p class="ql-block"> 至于尾联“情挚何忧山水隔,今宵共月算团圆”,我的建议是,把它改成“情挚虽无山水隔,今宵只与月团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把“何忧”改成“虽无”?我个人的看法是,如今信息十分发达的时代,已不存在古人那样的一旦山水相离,就预示着杳无音信的复杂情怀。一部手机,完全可以与家乡无间隔连通,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亲友,随时都可以与他乡游子联系交流,因此,说“虽无山水隔”是基于真实现状的。既然这句改了,下一句就得相应改成“今宵只与月团圆”,为什么这样改,就是因为,山水虽然难隔,人却不能相见,这样修改,意脉就一下子贯通了,整首诗经过加工,最终使意境得到了升华。</p><p class="ql-block"> 两个月后,这位学生又给我发来了一首七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秋与友夜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君俱乃少年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意气相投饮十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佳节正愁无旧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秋尚喜有华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言今夕为何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但把他乡作故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必天涯寻胜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所行脚下自殊方。</p><p class="ql-block"> 至少,通过两个月的认真学习,我个人认为,他的进步是很快的,这首诗,我只给他建议改了三个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秋与友夜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君俱乃少年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意气相投三百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佳节正愁无旧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秋尚喜有华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言今夕为何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但把他乡作故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必天涯寻胜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所行脚下即殊方。</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他自己把这首诗又改了一遍让我看,修改后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秋与友夜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君俱乃少年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意气相投饮百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佳节正愁无旧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宵尚喜有华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暂忘今夕为何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且把他乡作故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必天涯寻胜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神州业已更辉煌。</p><p class="ql-block"> 注:我是贵州人,好友是云南人,于哈尔滨上大学,中秋皆未返乡,闻其欲出国留学。</p><p class="ql-block"> 我问他,为什么要把尾句改成这样呢?</p><p class="ql-block"> 他说,所行脚下自殊方,感觉有点弱了。</p><p class="ql-block"> 我说,神州句,是社论式语言,虽然励志,但却有点大而空,最好不要这样写对吧,追求强,出发点是好的,不能强到让人够不着对吧?何况你本来的尾句“所行脚下即殊方”应该更好,为什么?古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这一句正好照应“不必天涯寻胜地”,两句粘连得天衣无缝,即鼓励了对方,又鞭策了自己,并且这个建议是切实可行的,人生辉煌只是理想,人生行动才是现实。因此,还是不改的好,于是,这位学生接受了我的建议,维持原作不动了。</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们再看一首习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安雨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谁驱疾雨入长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曲水波盈灞水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雨送新凉堪好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梦随滴沥至更残。</p><p class="ql-block"> 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从初稿到完善的修改过程。</p><p class="ql-block"> 作者问:老师,我新写一首七绝,您给拍拍砖,看有什么问题?</p><p class="ql-block"> 仔细分析了一下,然后我回答:曲水,与灞水似乎行不成对应水系,因此,建议曲水改沣水。沣水在西,灞水在东,可以涵盖大长安了。</p><p class="ql-block"> 作者说,好,我再改一下。然后就改成这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安雨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谁驱疾雨入长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渭水波盈灞水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雨送新凉堪好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梦随滴沥至更残。</p><p class="ql-block"> 他解释,渭水比沣水大。</p><p class="ql-block"> 我给他的回复是,渭水在北,灞水在东,估计两条水包不住长安吧?写诗,尤其是格律诗,要讲究阴阳和合,秤砣秤杆,这不是水大水小的问题,而是对应比重问题,阴阳不能失调。以方位词组为例,东西,或南北,给人感觉是一条线,东北,或西南,给人感觉只能是一个点。你体会一下。如果渭水和灞水放到一起,估计读者不会联想到你写的是大长安,只会联想到灞桥区的新筑镇,哪个大哪个小,不言自明。</p><p class="ql-block"> 看了我的留言,他又发来如下这样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安雨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谁驱疾雨入长安,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曲水波盈八水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雨送新凉堪好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梦随滴沥至更残。</p><p class="ql-block"> 他声明说,这首才是初稿,上面发的,是修改后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我的回答是,曲水对应八水就对了,这样场面更宏大,没必要改得那么小家子气嘛。曲水,写实,八水,写虚,曲水,写小,八水,写大,所谓一张一弛是为道,这样多好?修改,一定记住,千万不可用力过猛,用力过猛就预示着,把一把好牌没准就给打烂了,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讨论到这里,作者还不踏实,他又进一步问我,您觉得,把梦随改成通宵,或穷宵,是否比梦随好一些?</p><p class="ql-block"> 我的进一步回答是这样的,你想过没有?如果把句子改成“通宵”的话,“我”在哪里?没有主观的“我”在其中,这不就是人们说的纯景描写吗?如果用梦随,画面里就有了“人”,即“我”的存在,既然有“我”在其中,主观意蕴就更加丰厚了。很成熟的一首诗,千万别过度修改了。衣服哪怕旧一点,但千万别打补丁,一打补丁,就有了痕迹了。</p><p class="ql-block"> 然后,我又建议他,请把“梦随滴沥至更残”这句里的“至”字,改成“到”字,因为“至”是副词,是已经到了尽头而没发展了,这其实不符合实际情况。如果改成“到”,也就还有时间的延伸。大家仔细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安雨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谁驱疾雨入长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曲水波盈八水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雨送新凉堪好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梦随滴沥到更残。</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借一点对中医学的粗浅认识,引申一下我的创作观点。</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别小看了中医学,如果你了解了中医学的哪怕一点点概念性的东西,你就会明白,你今天写的诗,与明天写的诗,与后天写的诗,以及与后来许多天、许多年写的诗,如果有同质化现象,或与前人写的诗,与诗友写的诗亦有同质化的现象,你肯定会感到这是一种失败。</p><p class="ql-block"> 一般医生给病人开药,一个疗程开五副,因为中医学认为,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天。吃上五天的药,看身体的小天地有什么变化,再根据病症论治调整并化裁药方。同样一种病,因男女而异,因老少而异,因轻重而异,因季节冷暖而异,因地域干湿而异,草药的搭配,该用的,即使是毒药也不用忌讳,不该用的,即使是蜂蜜也绝不添加,中药之道,就是以偏纠偏,用对了,砒霜都是良药,用错了,人参也是毒药。一个疗程五服药,患者吃完了,再去找医生号脉,下一疗程的五服药,跟上一疗程就肯定不一样。要知道,一个中医大夫,开了一辈子药方,没有一副药方和另一副药方是重样的,假如他一辈子开了一万副药方,就会有一万种形态,即使偶然有药料相同,剂量也绝不相同。如果相同了,那就不是药方了,那就是普通的偏方了。</p><p class="ql-block"> 要清楚一点,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每个人和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世界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不同的个体,人和人之间,出生年代不同,出生家庭不同,出生环境不同,出生季节不同,而出生以后,每个人的成长境况不同,所受到的教育不同,所阅读的书籍不同,成人以后,面临的困境不同,接触的社会面不同,个性不同,思维不同,对所见事物对不同的人大脑皮层的冲击自然也不尽相同,因此,你对你笔下的诗作,角度选择,自然与其他人都不同,即使是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教你学素描的美术老师讲课,你所面临的那尊大卫雕塑头像,由于跟其他同学坐的位置不同,因此大卫头像上反应到你瞳孔里的最亮点与侧重面也有所不同,因此,你们完成的作业尽管大同,却有小异。</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的建议是,在开始初学阶段,模仿经典诗句倒是无妨,但最终如果只认准模仿一条道,即使你非常努力,你也最多被称作当代李白,再生杜甫,而不是你自己。你自己的作品,就应该是你自己的,无法被任何人取代的,而不是李白的,也不是杜甫的。</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简单欣赏一下唐代几首边塞诗的不同表现手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军行七首其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昌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青海长云暗雪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孤城遥望玉门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沙百战穿金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破楼兰终不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己亥岁二首其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曹 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泽国江山入战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民何计乐樵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凭君莫话封侯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将功成万骨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怨(一题伊州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金昌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p><p class="ql-block"> 三首都是写将士守边关的,都是写战争的,但由于不同作者的切入点不同,表现手法不同,其凸显的主旨自然也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否能从中得到点启发?</p><p class="ql-block"> 以上讲座,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粗浅认识,因此,如有不足和错讹之处,还请在座各位学会领导以及诗友见谅。</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