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庄园

耕夫

<p class="ql-block">  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康店镇庄园路59号,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末清初初具规模。康百万庄园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p> <p class="ql-block">  明朝初期,连年战乱使中原人口锐减,土地大面积搁置。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从山西大批迁民至河南,康家先祖就这样在巩县(今巩义)康店镇洛河边安家。为解决温饱,康家先祖在洛河岸边开了一个小饭馆。寒来暑往,小店逐渐成为河洛一带知名的客栈。后来,客栈所在地被称为“康家店”。</p> <p class="ql-block">  到了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时期,康绍敬读书致仕,初任洧川(今河南尉氏县境内)驿丞,后晋升为山东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大使。康绍敬在地方水陆交通、盐业和税务等方面担任要职。到了清朝时期,康氏家族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际,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长达十年与布匹有关的军需品订单,在这之前康家还垄断了陕西的布市。同时,康氏家族又靠造船业发财、靠土地致富,人称“百万富翁”。</p> <p class="ql-block">  从明代至清代,在40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康家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清朝时期,康家已经是富甲一方,方圆几十里都是康家的田地。随着家族财富的积累,康家在原有庄园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从最初的山腰建到了山顶,在邙山的脊背构建具有中世纪风格的城堡。小小的“康家店”变成了一座占地240余亩、包含19部分的庞大庄园。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于一体,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及房舍1300多间,庭院建筑为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兼具园林艺术和宫廷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康家酒庄</p> <p class="ql-block">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代,共计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康百万庄园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全庄园由占地240余亩,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窑洞,共571间。</p> <p class="ql-block">  地下金库,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这次算是开眼界了。看似一个普通的门洞,一次只能容一人通过,弯腰沿台阶进到金库,着实惊着了,里面空间很大,有独立账房,金灿灿的金条 元宝很耀眼。</p> <p class="ql-block">  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三院有一组门枕石,是康百万庄园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这对门枕石选用整块青石上下分三层雕刻而成,构图新颖,雕工精湛,人物、动物形象生动逼真、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它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一级石刻的定级标准。</p> <p class="ql-block">  康百万庄园建筑群仅有一个入口。没有知情认路人带领,陌生人极难找到出口,庄园中的路弯弯曲曲宛如迷宫。与绝大部分有钱人家所建的房屋不同,康家庄的建筑风格别具风采。庄园的大门入口可以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相依。门里还有一个仿照北京长城的瞭望台而建的居高临下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贞节牌坊</p><p class="ql-block"> 康百万庄园栈房区前面的牌坊,是约100年前康家向清朝皇帝请旨修建的贞节牌坊,石墩、石柱、石匾各部位均精雕着《二十四孝图》《渔樵耕读》、龙凤、珍禽异兽等图案。康百万庄园牌坊原来靠近伊洛河大堤,如今已经深陷在地下,只留上半部分在地上,这个牌坊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康氏家族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顶子床</p><p class="ql-block"> 顶子床是用金丝楠木雕刻,由十个能工巧匠,耗工1700多个工时,做了将近5年时间才做成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用各种雕刻形成,共雕有“麒麟送子”“双猩舞绳”等三十六幅图案,有十七个部分组成,拆开可以搬运,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不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环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顶子床中的精品。它采用透雕、镂空雕的雕刻手法,床柱的雕刻,都是竹节型的,象征竹报平安,节节高。中间雕刻的有福禄寿三星,象征“三星高照,福寿安康”。最上面一层有一官员骑高头大马,两边有整齐的依仗队,象征青云直上。第二层雕刻春、夏、秋、冬,象征四季平安。第三层雕刻有礼让、课读、对奕等人物故事,下面雕刻有小孩戏金鸡、麒麟送子图,有“吉祥如意”之意。这张床的另外一个精妙之处,是可以自由拆卸。它由37个部分组成,通体没有用一颗钉子,完全是铆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栈房区</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最大的栈房区是康百万庄园的商业中心,靠近主宅区和码头,是康家数百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部分。该处的楹联匾额大都是关乎诚信经营的。较有代表性的,比如“厚农资商农商皆是本,重信守义信义全在人”,可以看出康氏家族有着农商并举的意识。“审时度势诚信至上商之本,化智为利化利入义贾之根”,则明确提出诚信是“商之本”,重义是“贾之根”。这两副楹联都悬挂在迎客厅门外。迎客厅是用来接待各方来客以及康家各地栈房的大小相公(各地商业经营负责人),是负责商业信息上传下达的地方。康氏家族用这种方式告诫子孙牢记重信守义的商业理念,同时,也把这种价值观传递给了当时的合作伙伴们。</p> <p class="ql-block">  “留有余地,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地,不把俸禄得尽以还给朝庭;留有余地,不把财物占尽以还给老百姓;留有余地,不把福份享尽以留给子孙后代。”大概老天爷反对贪得无厌,做事过份。因为太过份了,没有不留下悔恨的。明朝隐士高景逸说过:“遇事让人一步,自然有周转的余地;遇到财物放宽一分,自然就有其中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康百万庄园被充公。其中1/3的房屋被征用,用作政府办公、学校和邮局,其他2/3的房屋被分给了当地贫农。20世纪60年后,政府接管的1/3部分就是当前的康百万庄园景区。而康家其他的房屋早已被水泥和瓷砖替代。</p> <p class="ql-block">  康百万庄园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它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一个文化的传承。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勤劳,也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无论是为了欣赏美景,还是为了了解历史,康百万庄园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下次有机会,我还会再来这里,继续探寻那些隐藏在庄园深处的秘密和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