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匠——农村消失的职业之十六

好侃儿

<p class="ql-block">农村的缝纫匠(图片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一行行果树/一道道堰/那个梯田层层/把山腰缠/劳动人民用双手/把山河打扮,多少汗水浇在里边-----”哼起这段旋律优美的唱词,脑海中情不自禁浮现出现代豫剧《朝阳沟》的画面,想起《朝阳沟》自然不能漏掉银环的母亲,思想转变后也跟随女儿到朝阳沟落户,参加生产队劳动,老支书让她做裁缝匠,为大家做衣服的情节。这样的安排,既是为了发挥银环母亲会蹬缝纫机做衣服的特长,也是朝阳沟的群众对其高看一眼的岗位。当时,缝纫机,在农村是稀罕物,会蹬缝纫机,裁剪做衣服的缝纫匠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成为农村备受尊敬的手艺人。</p> <p class="ql-block">  依稀记得,当年我们村里有两个缝纫匠,一个姓李,一个姓袁。李姓缝纫匠本是城里缝纫铺的学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精简城市人口的时候,带着一台缝纫机回到村里的。因为有成立缝纫铺的工作经历,技术相对过硬,缝纫的衣服合体时尚,尤其是他会做当时小青年中间非常流行的“大棉袄”,是村民心中的“洋裁缝”。袁姓裁缝,是“大跃进”时,生产队里成立缝纫组培养的乡土人才。大跃进偃旗息鼓,缝纫组解散,生产队将缝纫机作价给了他,让他回家发挥技术专长。</p><p class="ql-block">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不管城市,还是农村,都用布票买布做衣服穿,布票按人头发放。不过,农村实在穷,大部分家庭有布票,也不一定有钱买布给每个成员做新衣服。于是就有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给老三”这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顺口溜当年是作为进行艰苦朴素教育的歌谣传唱的,却是当时农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样的生活环境,是养活不了“专业缝纫匠”的。李姓缝纫匠是生产队的饲养员,袁姓缝纫匠是生产队的保管员,裁剪做衣服则为他们的业余“兼职”。</p><p class="ql-block"> “新年到,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 农村虽然穷,年,是必须要过的。过年,孩子大人做件新衣服是必不可少的。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过年习俗,只有穿新上衣服,才有过年的仪式感。因此,每到新年临近,生产队分红之后,缝纫匠总会忙活一阵子。</p> <p class="ql-block">  做衣服的人家,要先到供销社按人头买华达尼龙、劳动部等布料,然后送到缝纫匠家里排号等着做新衣服。排到谁了,谁就到缝纫匠家里量尺寸。做衣服的人直溜站着,裁缝匠根据做衣服人不同的身高和体型,用卷尺将肩宽、袖长、领围、衣长、腰围、臀围------一一量好,将数据记在一张纸上。然后,将布料铺展在一张木制平板上,对着量好的数据,用直尺压住布料,挥动粉饼,嚓嚓嚓,在布料上画出一道道直线曲线;拿起剪刀,沿着画出的线,咔咔咔,将布料裁成一块块,按顺序将裁好的布料放到缝纫机上,手扶布料,脚蹬踏板,“哒哒哒”,缝纫机发出天籁般轻柔的声音。这声音,恍如在耳边耳边述说曲曲折折的生活故事。 跳动的机针,好似五彩的画笔,描绘着大人对新一年好日子的向往,孩子们对新一年无忧无虑生活的憧憬。</p><p class="ql-block"> 缝纫完后,只是完成制作衣服的主体工程,还有三道工序需要缝纫匠用手工来完成。第一道工序,锁扣眼。缝纫匠在衣服的左前襟,沿着一条直线的方向,均匀剪开五个扣眼,开始起针,把线头藏进两层织物中间。锁扣眼眼使用双线,这样锁出的扣眼结实耐用。缝纫匠手把针头,从后向前穿出,拉过针眼处的线,绕过针头,每次绕的方向都要一致。锁扣眼,看的是缝纫匠的真本事。针飞线绕,几分钟,一个扣眼就锁好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道工序,钉扣子。在衣服的右前襟,与扣眼对齐,钉上五个衣服扣。钉扣子,缝纫匠使用的针俗称大眼针。将扣子穿过线头,然后将线头穿过大眼针,再将大眼针穿过织物和扣子的中间。轻轻拉动大眼针,调整扣子位置,并使之处于正常状态,然后反复穿透几次,就把扣子牢固地钉在衣服上了。</p><p class="ql-block"> 第三道工序,熨衣服。熨衣服的工具叫烙铁儿。烙铁儿,是一块三角形的铁疙瘩,尖头冲前,后边拖个细长的铁手柄。这烙铁儿别看其貌不扬,却是有着厚重历史的老物件。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就有烙铁儿了,不过那时候烙铁儿可不是用来熨衣服,而是做刑具呢,用来拷打犯人,或者给犯人烙记号的。到了汉代之后,烙铁儿除了作为刑具,还多出一个功能,用来熨衣服,成为最早的熨斗。做新衣服大都在数九寒冬的季节,东北家家炕上都有一个旺旺的火盆。缝纫匠把烙铁儿埋进火盆,过一会儿被烧热了,拿出来用,对着衣服的接缝熨。反复几次,衣服被熨得板板正正的。做衣服的大人孩子,接过衣服,兴高采烈回家,等着享受过年穿新衣服的快乐去了。</p> <p class="ql-block">  农村缝纫匠做衣服,手工钱很少能收到现金。最普遍的方式是做一件上衣几个工分,一条裤子几个工分,记好了,到生产队分红的时候,做衣服的人将自己挣的工分过户给缝纫匠,顶手工钱。除此之外,我们村李姓袁姓两位缝纫匠,按现在通行的说法,他们是有资质的,每年每台缝纫机国家可以多给几斤线票。</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农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开始置办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俗称“三大件”,缝纫机逐渐多起来。“哒哒哒”,从越来越多家中传出的合唱,代替了缝纫匠家的独唱。再后来,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经济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服装制作由传统的手工,进入工厂化时代。和城里人一样,农村人也逐渐习惯到商场、超市去购买款式新颖,色彩靓丽的服装。现在,更是钟情于淘宝、拼多多、唯品会等电商平台,货比多家,选购时尚新潮,物美价值的格式服装。缝纫机,已为古董,走进分布城乡的博物馆。有的缝纫技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曾经风光的缝纫匠,只在老年人的回忆中时不时被偶尔提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