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的故事 一 红糟房记忆

木君

<p class="ql-block">1780年(清乾隆45年)乾隆盛世,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宁。一雷姓人携家带眷沿着小龙坎石板大道,过天星桥,走到岩口佇立望去,眼前风光无限,歌乐山下,山青水秀,清水溪流跃下高滩岩瀑布,又弯弯绕绕流经这里,转个大湾流向嘉陵江边,溪水清澈见底,小道旁几户人家,炊烟袅袅,秀丽的一片田园风光让人留恋。这雷姓家传酿酒手艺,见如此佳地,定神良久,与家人相商便决定在这里安家落户。在乡邻的帮助下,购材备料,垒墙安顶,添物增俱,锅瓢碗筷,筑灶生火,酒坊建好,备料酿酒,开始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家用心酿酒,粮好艺精,酒香味纯,生意日渐兴隆,不久名声远扬,这里原有一条大道经过到芭蕉沟爬上歌乐山,是通往青木关,白市驿,壁山,连接成渝古道。来往客商多,沿着河沟边的房屋多为铺面,经营农俱种子,杂物齐全,日用百货,品种繁多,茶馆酒店,餐饮小吃,,香味彿面,饮烟袅袅,,逢场天人众熙熙攘攘,挑蓝背筐,铁匠铺响叮当,叫卖声喧吼叫,平常乡村,热闹市井,好一派热闹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这一片房屋多为稻谷草铺就房顶,少数是瓦房顶,因当地烧制房瓦为土红色,酒坊房顶铺盖土红色瓦,出酒糟是红高粱籽,于是人们就俗成喊此雷氏酒坊为"红糟房",日久就为当地地名了,又因街上有喂骡马草料红瓦房,人们也喊红槽房,于是这里人们几百年就混喊成了红(糟)槽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初,区民政局及所辖区内相关单位就统一名称召开会议,尊重历史,标准化地名清理工作,并在第二次全国地名复查数据中进行修正,统一为"红糟(zao)房"正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带地区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小男孩,大都熟悉这个地方,每逢夏天,一群又一群小孩,多数光着屁股,欢快雀跃在溪流中戏水,在浅浅的水中用竹编篾箕捞到小鱼小虾,小有收获,是回家后借口,可免一顿打骂。偷着去游泳是儿时最大胆的行为。这条溪很浅,除几条跌水下水较深些、我有次不注意淹在深水中,好在拼命挣扎浮了出来,当时吓惨了!每年都有不幸的事发生,但暑天清凉的溪水永远是吸引孩童的心,我在这里学会了游泳,是儿时玩耍的一个难忘的地方。我们叫它"松林畔岛"。溪流在这里绕了个几字形大湾转向并纳入沙坪公园旁一条溪流经杨公桥方向,最后汇入嘉陵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糟房街右侧溪流上原有一单孔石桥,叫荔枝桥,修通公路建了混凝土结构桥,碎石公路通向歌乐山下梨树湾铁路货场,矿石由高架钢索铁筐运下山来卸于火车货箱中,运往双碑二钢厂。这段轨道因历史原因荒废多年,近年随时代发展,又依托歌乐山红岩烈士陵园景区,改造重塑为网红点,成为人们休闲游玩好去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糟房也是我最难忘的地方,在场街中间一间肉铺,很小,一张肉案板。在购买许多物品都凭票证的年代,这里居住人较少,我凌晨四点起身,走拢5点推队等候,6点左右肉铺开张,卖肉师傅将半边猪肉放在肉案上,依顺序按肉票数量卖给人们,有时候,我等候轮子排拢时,。案板上猪肉己割到后腿了,我只好。站在一旁等候,等师傅卖下一块猪肉卖到保肋(正排骨位置)时,我才付票购买,卖肉师傅还是很善良的,对其它顾客解释说,小孩卖肉孬了,回家要被吵的。我从那时就基本认识了猪肉各部分各称,坐臂(蹲)肉,排骨肉五花肉,腱子肉,后腿肉,前夹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随邻居申伯伯和其子文忠一道去红糟房溪沟去捞鱼,用一个网兜在放在水中,右手拿一三角形细竹架、下边有细竹杆上套几个短竹节,在网兜前用竹架在水中上下提动绕一圈,将鱼赶进网中,多少都有收获。流经这一段约4公里长的河道也叫扬家沟河,水塘密布,上游曾建过鱼场,逢暴雨天气,溢进溪沟中鱼虾很多,是小孩们捞小鱼的好时机,也是快乐的天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岁月流逝,红糟房这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2009年内环快速立交桥道通车,双方六车道,四条匝道连接四方,车龙水马。蓝溪谷地,融会温泉城等小区,社区公园的相继建成,昔日宁静之地彻底消失,溪河也变了模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历史记载:</p><p class="ql-block">1944年,重庆十四区红糟房镇公所驻地在这里,</p><p class="ql-block">1951年覃家岗第一届乡人民政府驻地在这里,</p><p class="ql-block">1972年沙坪坝革命委员会审定该地名为"红糟房正街",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没出名人显贵,也没有惊天事件发生,只有普通百姓的耕耘播种,日常生活,日升月落……。</p><p class="ql-block">六十多年过去了,让我感怀时代的变迁,我梦中的红糟房仍然是那老模样让我留恋,孩童的影子仿佛还在眼前,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稿,2024年11月于海棠晓月 木君</p> <p class="ql-block">1987年画于沙坪坝红槽房正街小石桥</p> <p class="ql-block">1996年画于红糟房小溪边</p> <p class="ql-block">2021年摄于红糟房正街</p> <p class="ql-block">2021年摄于红糟房正街</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于红糟房溪边,原小石拱桥已拆除</p> <p class="ql-block">2023年于红糟房溪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 图片</p><p class="ql-block">速写 溪边老房</p><p class="ql-block">油画 红糟房老 街石桥</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1日 木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