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藍瑛精品山水畫

香港藝術網

<p class="ql-block">藍瑛(1585-1664),明代畫家。字田叔,人物畫像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東郭老農,所居榜額曰“城曲茅堂”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畫家之一。工書善畫,長於山水、花鳥、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師畫家沈周,落筆秀潤,臨摹唐、宋、元諸家,師黃公望尤為致力。晚年筆力蓊蒼勁,氣象峻 ,與文征明、沈周並重。</p> <p class="ql-block">藍瑛繪畫對明末清初影響很大,他所創立的“武林派”在明末萬曆到清初康熙年間足以與“松江派”抗衡。其畫風融合南北兩宗,自成一家,屬于一位文人畫的職業畫家,尤以山水畫著名,用筆頓挫,以疏秀蒼勁取勝,善寫秋景。他的山水繪畫畫法有兩種:一種作鈎勒淺绛法,另一種作沒骨法。他的山水畫創作大致可分爲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爲五十歲以前,他在臨習古人繪畫作品的過程中,打下了紮實的筆墨功底。在藝術成就的取得上,他主要得益于元四家。博采衆長是一個藝術家取得成就的途徑之一,這也是我國藝術史上久經證明的成功經驗。此時藍瑛作品呈現出的面貌基本是以中鋒運筆,皴法以長披麻皴、解索皴、荷葉皴爲主。山石的畫法潤澤渾圓,沒有過多的棱角,苔點圓潤。樹木的畫法則是多種多樣,體現了他繪畫技法的娴熟。在構圖上,近景的樹木與遠景的山巒之間具有明顯的空間感。設色平淡和潤,風格秀潤清和,疏松簡略。《秋山幽居圖》 旅順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中期爲五十至六十五歲之間,這時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馬遠、夏圭,而且對二米、雲山也精心研究,對黃公望的畫更是悉心尤力。對沈周、文徵明的筆法他也熱心師效。加之他漫遊南北涉獵廣泛,眼界寬廣,兼融南北,形成了蒼勁雄強、骨力剛硬的個人風格,此時的藍瑛已經達到能“分別宋元家數,某人皴梁法脈,某人蹊徑勾點,毫不差謬”的水平。他以自己對各家繪畫特色的見解,以中鋒、側鋒交替運筆,用各種皴法、點苔法熟練地畫出各種形態的山石、樹木。以各家的典型構圖,或高遠或平遠,或簡或繁,顯現出一種筆墨蒼勁、氣勢雄渾的境界,反映出他在三十余年仿古繪畫的實踐中漸漸脫開單純的臨與仿,開始形成了自己獨立的繪畫風格。《溪山秋色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晚年爲六十五歲以後,這是藍瑛一生中最精彩的時期。此時他在融會貫通前人技法的基礎上,自立門戶,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貌。有人評其晚年畫風“絕似仲圭,複似啓南”,一語道出藍瑛畫風在淵源上與文人畫的關系和晚年蒼勁雄渾的畫風。從此時期的作品來看,筆法蒼勁疏宕,偉峻老練,畫風呈多種面貌,有些作品筆墨含蓄隽雅,有些作品青綠重設色,畫法工細,色調濃麗,愈老而愈工。這一時期他主要以敏捷快速的粗筆山水爲主,山石的輪廓線短小、破碎、躁動,以破筆點苔,以側鋒皴擦;樹木的畫法更加曲屈蒼老和類型化。構圖上也基本形成了一種統一的樣式:巍峨雄偉的山體以棱角分明的幾何體組成並繁複堆積,占據畫面的大部分且多偏向一側,而于另一側留出一定的空間,山頂突出。山間有飛瀑叢樹,山腳以漁樵隱士、老樹茅屋點綴。同時出現了山體的立軸畫中縱向拉長,在手卷中則橫向延伸的變形現象。晚年的作品中沒有了早期所保留的一定的空間感,代之以一種逼人的氣勢,無論是仿荊浩、董源還是仿黃公望,在風格和筆墨上已經沒有了差別,它們都已化爲藍瑛的典型山水樣式。藍瑛晚年的作品,筆益精良,構圖高嶂巨壁,丘壑深遠,重山疊翠,更加蒼渾古樸。</p><p class="ql-block">藍瑛一生以繪畫爲職業,曾漫遊南北,飽覽名勝,眼界開闊,因而不斷豐富了創作內容。他的傳派可分成三類:一類是藍瑛的嫡傳弟子,如早期的劉度、藍孟等人;第二類是出自藍瑛的嫡傳弟子門下或模仿藍瑛畫風的職業畫家,如藍濤等;第三類是早年曾經出自藍氏門下,後來自立門戶創立了獨立畫風的陳洪绶、禹之鼎等。藍瑛享年八十有余,筆耕不辍,傳世的繪畫作品面貌多樣,數量衆多,上海博物館收藏有66幅真品,如《華嶽秋高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如《秋壑霜林圖》、《江臯話古圖》等代表他各個時期不同風貌的多幅精品;北京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藏有他早中期所作的《山水》冊、《曹冊圖》卷等。《溪山雪霽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溪山曳杖圖》天津藝術館藏《畫溪閣清言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白雲紅樹圖》 現藏故宮博物院《江臯話古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江臯飛雪圖》 天津藝術博物館《雲壑藏漁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秋山漁隱圖》 天津博物館藏《桃花漁隱圖軸》 故宮博物館藏《青綠山水圖 》 旅順博物館藏《秋色梧桐圖 》 北京故宮博物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