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大中桥位于城东南龙蟠路与大光路(东)、白下路(西)交汇处,是杨吴城濠上一座东西向的古桥加强版水泥桥。大中桥是南京为数不多的的千年古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唐建于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地区的政权。南唐城池沿杨吴城濠,东门在今白下路东,跨越护城河建有一座木桥——白下桥,即今大中桥的始祖,这是通往浙江、苏州、杭州等地最重要的出城通道。</p> <p class="ql-block">据明代陈沂所著《金陵古今图考》唐江宁府图记载,白下桥北建有白下亭。唐李白诗云“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金陵五月酒,祖余白下亭”。说明李白多次在白下桥过往。</p> <p class="ql-block">1204年,南宋上元知县郑缉改白下木桥为石桥。王安石罢相居住南京城东半山园,进城从东门入城,必经白下桥,曾写过“门前西水可扬舲,有意西寻白下亭”诗句。图为宋建康府图所示白下桥。</p> <p class="ql-block">据《明万历上元县志》,白下桥西侧有清溪大桥、中桥,白下因意不祥,故撮名曰大中桥。图为洪武京城图志标注大中桥。</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最早的的地图——1898年江宁府城图标注大中桥。</p> <p class="ql-block">1923年8月,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朱自清著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写过“大中桥有三个桥拱,都很阔大”,有意思的是,大中桥并不是秦淮河上的桥,有人考证,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后来在温州凭印象写就,对内秦淮河起于东水关不甚了解。图为1923年大中桥。</p> <p class="ql-block">图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中桥,背后是通济门镝楼。</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的80年代初,白下路、大光路尚未拓宽,古桥依然保持原貌。</p> <p class="ql-block">1993年,南京市政扩建改造大中桥,保留古桥之居中,水泥加宽两侧,形成加强版古桥——新大中桥。</p> <p class="ql-block">石拱桥基是宋代?还是明代?亦或皆有。</p> <p class="ql-block">大中桥的混搭模式,虽然祖上辉煌,只能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今日大中桥车水马龙,紧挨着的是一个建设中的景观——通济门遗址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