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校友交流活动上的讲话

潜流(潜徐成淼)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在部校共建暨传媒学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校友交流活动上的讲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4年11月17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徐成淼</b></p><p class="ql-block">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贵州民族大学部校共建暨传媒学院校友交流活动,感到十分荣幸和高兴;看到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更感到分外欣喜。</p><p class="ql-block">今天出席交流活动的,有谢六逸先生的谪孙谢军先生,他的到来使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毕业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就是谢六逸先生亲手创建的。谢六逸先生还为新闻系创设了“史德、史才、史识”的“三史”原则,强调新闻教育的学术性、社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他的这些教育理念和原则影响深远。我是1955年入学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是新中国第一批五年制本科生。新中国成立后的复旦大学新闻系秉承谢六逸先生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更要在实践中锤炼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为了使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的系主任王中先生,在我们一二年级的时候,就让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报社、电台和印刷厂,还把到报社实习的时间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 </p><p class="ql-block">现在,离我入学复旦新闻系即将70年了,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化。就以贵州民族大学来说,传媒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就是全国新闻教育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贵州民族大学第一批新闻专业学生是01广电班,我给他们上《新闻采访》课。当时,教务处给的教材是北京一位知名教授编写的《新闻采访学》,拿到以后,发现整体上不能尽如人意,其中还有多处硬伤。出于为学生负责,我没有全盘采用这套教材,而是自己动手,另行改编和重写。第一课的题目就叫作“功夫在书外”,意在教育学生,要做好一个媒体人,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更要走出书斋,去到社会广阔的天地,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学期考试的时候,我在试卷最后,设置了一个“留言”栏,让学生留下他们的体会和感想。结果许多学生在留言中畅抒胸臆,写下了许多充满深情的肺腑之言。这些留言我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不时翻阅,重温我和学生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在广电班学生毕业的时候,我写了一篇题为《青春永在风中》的散文,记述我和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过了许多年,他们中还有人在博客上写道:还记得大明湖畔的淼哥吗? 2015年,在他们回到母校庆祝毕业十周年的时候,他们主题班会的横幅上,就写着“青春永在风中”的字样。每个人身上穿的文化衫,也印着“青春永在风中”几个大字。一个年级一百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之间,有着如此亲密的情感联系,也算是一段佳话。明年,是他们毕业20周年。20年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事业有成,在不同的传媒岗位上,担负着重要的工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这些年来发展迅猛。在正式启动部校共建之后,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现在,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已发展成为贵州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传媒学院,成为西南地区高级传媒和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我为民大传媒学院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和喜悦,也祝愿传媒学院今后发展得更快更好!</p>

传媒

学院

学生

新闻系

贵州

新闻

谢六逸

民族

交流活动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