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陈少禹 朗读|浩海</p> <p class="ql-block">据《东坡志林》记载:苏东坡说,我在被贬黄州的时候,恰逢曾巩在临川为母亲守孝,后来他也病死在临川。于是,就有人妄传我和曾巩同一天死去,而且,还煞有介事地说:“就像李贺死去的时候一样,天上下来一个红衣人领着他走了,这是上帝在召唤他。”现在,我谪居海南,又有传言说我得道成仙,乘坐一叶扁舟驶入大海后再也没有回来,满京城都这样说。今天,有一个从黄州来的人对我说,太守何述在黄州对人们讲,我在儋州有一天忽然失踪,只留下一身道袍,可能是升仙了。苏轼无奈地说,我生平遭遇太多谣言,大概是因为我和韩愈生辰相似,命宫在斗牛之间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选读》作者深刻地剖析道:“热衷于传谣者大体有两种动机,一种是炫耀自己,想让别人注意他、抬举他,夸他知道的多,能够联系枢要机关;二是嫉恨他人,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发泄不满,想通过舆论把别人搞臭弄垮。”</p> <p class="ql-block">电视剧《雍正王朝》就有这样栩栩如生的一幕:一群没落的八旗子弟,在酒馆斗蛐蛐、侃大山。序幕是,常七与闵四斗蛐蛐,常七败了,但是想赖账,原来,他的蛐蛐“大将军”是借来的。正在尴尬之时,主角登场了,谁?那大!那大一登场,来一个装逼三步曲:第一步,把装着茶叶的信封放在桌上,然后开始吊胃口,问道:“知道这茶叶的来历么?”大家都好奇,一起说:“不知道,您给讲讲。”那大故作神秘地说:“这是前几天江南盐道进贡九爷(指康熙的九皇子)的雨前茶,九爷又赏赐给我的。”第二步,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巧夺天工的葫芦,里面装一个蛐蛐。说“你的蛐蛐斗败他的大将军,稀松平常。我这个蛐蛐智力可以比上人了,它可以闻出陈年老酒的年份。”并当场实验,果然不假。大家正在惊诧时,那大解开了谜底,原来,是那大闻出了酒的年份,用手指弹葫芦,弹一下,蛐蛐叫一声。第三步,那大开始借题发挥,蛐蛐闻出陈年老酒是假的,这算什么?连当今皇上都是假的。此言一出,大家都惊掉了下巴,接着要听下文。只见那大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了两个字“十四”,然后在“十”字上面加一短横,下面加一个勾,“十”就变成了“于”(这当然是演绎,繁体字的“于”长这样“於”)。写过之后,那大压低声音说道,先帝的遗旨本来是“传十四皇子”,这就变成了“传于四皇子”了。</p> <p class="ql-block">那大这番装逼表演三部曲,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故作神秘,炫耀自己;二是传播谣言,打击对手;三是预设圈套,招摇撞骗。</p><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形形色色的“那大”呢!请正直善良的草根们擦亮眼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