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浅冬薄念,秋色仍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素冬静好,适宜游院</b></p> <p class="ql-block">共合楼:又称养病所,始建于1914年,是当时医院最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关教堂是浸礼会在济南设立广智院之后建造的一座礼拜堂。教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906~1907年),建筑面积为625.9平方米,可容纳500人。教堂前建有两座钟楼,平面图型为十字架,曾为浸礼会的中心办事处,1928年之后为山东大会的南关教堂。</p><p class="ql-block">南关教堂的由来和历史背景与浸礼会在济南的传教活动密切相关,见证了济南近代宗教和社会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广智院位于济南市广智院街,始建于1904年,由英国传教士怀恩光创办,是济南首座博物馆。1952年由山东省自然科学研究所接收,后成为山东省博物馆的东馆和自然陈列室。</p><p class="ql-block">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求真楼:建于1911年,原是医院的诊病所(门诊部)。</p> <p class="ql-block">新兴楼:又称山东共合医道学堂医学大讲堂,1909年兴建,是共合医道学堂的主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博施楼(原门诊病房楼、新医院楼)建成于 1935 年。其东南角下的奠基石上“博施济众”的字迹仍清晰可见。这四字是当时国民政府卫生部长刘瑞恒题写,至今仍是医院的办院精神。</p><p class="ql-block">说起其来源,取自《论语·雍也篇》“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意思是说,学生子贡问老师道,假如有这样一个人,广泛地给予人民好处,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个人怎么样?可以说是达到仁的境界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那他一定是达到圣人的境界了。</p> <p class="ql-block">齐鲁医院拥有多处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齐鲁医院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些历史文物不仅是医院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济南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近现代医学史、建筑史以及文化史都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齐鲁楼</p> <p class="ql-block">华美楼</p> <p class="ql-block">妇儿楼</p> <p class="ql-block">供应楼</p> <p class="ql-block">2024.11.17华为手机拍摄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