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的美篇

儒生

寻旅苗寨 <p class="ql-block">  贵州雷山回来好几天了,苗年鼓藏节那点点滴滴,还时不时在眼前泘现,实在有点心心念念,理当记录一下,定格时刻,留下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鼓藏节,对于雷山人民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节日,就似一场超级盛大的狂欢派对,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传统风俗。节日期间,寨子里的阿哥阿妹都穿上他们最华丽的服饰,姑娘们身上的银饰叮叮当当,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苗家古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错过这一次,又得十三年,带着好奇,我们背上行装,与苗寨撞个 满怀。 甲辰冬月十一日,我们一行四人兴高采烈徒步探访教厂苗寨。这里崇山峻岭,幽谷深深,山青水秀,可谓一花一世界,一步一景色,仿佛就是书中的桃花源。如果说黔东南最后一块自然与人文秘景是雷山,那么雷山县的教厂苗寨别是秘境中的秘境。身临其境,感慨颇多。进寨以后,我们慢慢放缓了脚步,心境不由得松弛下来,感受如此的气氛,享受难得的时光,细细体会苗寨鼓藏节蕴藏的古老而甜蜜的苗族文化。</p><p class="ql-block"> 教厂苗寨,位于雷山县西北面,距城5公里,座落在深山幽谷之中。海拔近1000米,人口800,以李,滕,范姓为主。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座落于山凹之间。相对集中。在初冬暖阳的照映下,显得古朴而沧桑。鼓藏节是教厂苗寨最为隆重的节日,十三年一次,很有特色,别有风味,别有诗意。方圆数百公里,乃至国内也颇负盛名。众多游客莫名而往。我完全被苗家人的热情,苗家人的淳朴,苗家人的好客,苗寨的气氛所打动。</p><p class="ql-block"> 节日的第一天,是迎接客人的盛典,寨子门口,彩旗招展,阿妹起舞,阿哥吹笋,载歌载舞,场面非凡。沿路十二道拦门酒,没进寨子就会让你昏昏沉沉。家家户户的客人都身着靓装,披金戴银,陆陆续续的客人挑着米,鱼,鸭,酒,饮料,烟花爆竹。足见礼品之多之厚重。</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家家户户挤满了客人,有的是主人邀请的亲戚朋友,有的是仰慕鼓藏节远方的游客,我们就是莫名之一。此行的宗旨:体验鼓藏节的民风民俗,领略古老的苗寨文化。感受鼓藏节的气氛。当我们走进鼓藏头家,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热情地把我们请到屋里,倒茶,让坐。一定要我们在她家做客吃饭。古藏节于我而言当然是第一次,当我踏进寨子那一刻,就像走进一个与现代世界脱节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在阿妹家,我好奇的打量阿妹身着的服饰,衣服上的图案精美而又复杂,感觉每一针每一线都秀着古老的故事。阿妹告诉我,衣服上图案设计很有讲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寓意平安喜乐。起初,我们毫无思想准备,一时不知所措,是阿妹的热情让我完全放松了心境。一定要我们和邀请的客人同桌,共享节日之乐。同食长桌之宴。席间,饮酒欢歌,主人频频向客人敬酒,阿妹唱起劝洒歌,雅韵悠悠,情意绵绵,让人陶醉,让人心悦,气氛不时推向高潮,还真有点忘记了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遇知音, 苗歌回荡在山谷,如诗如画的短暂相遇,是心灵的触碰,是岁月长河中那一抹温柔的时光。相聚一刻,快乐益满。 岁月流转,此情永驻。苗家人的淳朴,炽热 深深的感动我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如此,寨上家家户户 过节的客人少的几十人,多达百余人 ,不管人多到什么程度,主人是高兴的。按苗家的习俗,谁家的客人越多,别人越羡慕,人气越旺盛。 唯恐客人少,不怕客人多。 </p><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客人主人酒醉饭饱,寨上的活动广场早已聚满了人群,期待篝火晚会的狂欢。此刻烟花冲天,鞭炮惊耳。麦克风传来阵阵尖叫声,阿哥阿妹的呐喊声,声声入耳,回荡在山谷,穿越崇山峻岭。篝火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帅哥靓妹左手搭肩,右手挥舞,个个汗流浃背 ,兴高采烈,自由自在的蹦着,跳着,不亦乐乎。那场面,那人流,那气氛...恕我词穷。</p><p class="ql-block"> 晚上10点左右,活动接近尾声,落下围幕。作为游客的我们告别了主人恋恋不舍的准备返回县城。</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还沉淀于今天一切的一切...,鼓藏节,的确让我收获太多太多,不仅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情趣,收获了友情,还收获了鼓藏节永久的记忆。一路上,心里一直在默默地念着,再见了 !鼓藏节,再见了!淳朴好客的苗家亲人,再见了!兄弟姐妹。苗寨的一切,阿妹家的短暂相聚,心里留下浓浓的思念,充满着万个不舍......教厂苗寨相信我们吧!世界那么大,我们还会回来的,幸福就这么简单,十三年后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