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将军湖,位于青阳县朱备镇东南。这里群山叠翠,风景如画——笔架山、莲花峰、九子岩、烟霞园、七步泉、天柱仙踪……山水间处处充满浪漫色彩,婀娜多姿的将军湖犹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其中,晶莹剔透,熠熠生辉,与周围景点相映成趣,也更衬托出群山的巍峨、壮美与妩媚!</p> <p class="ql-block">将军湖,本是一座人工湖。这名中的“将军”,指的是元末农民起义将领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常遇春大将当年在这里屯兵,深受百姓爱戴,为感将军恩德,百姓在当地建“将军庙”以供祭祀。后“将军庙”毁于战乱,人们为纪念常遇春将军,便为村庄取名作“将军村”。这人工湖,就位于将军村境内,故而冠以“将军”二字,既与地理相宜,又扬传统文化,兼彰显磅礴之势。</p><p class="ql-block">将军湖,还有另一个名字,也是她的本名,叫“牛桥水库”。对青阳人来说,“牛桥水库”这个名字,更加亲切且刻骨铭心,她记载了建国后一代又一代青阳人夙愿成真的激动与自豪,饱含着人们更加深厚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经历过多重自然灾害之后,青阳的干部会同有关方面的专家经过多次考察论证认为:在青通河上游的“牛桥”修建水库,可以使其下游近9万亩农田得到灌溉,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青阳县城生产生活用水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雨量集中、山洪暴发时,能起到蓄积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有效提高水库以下地区特别是县城的防洪能力。此外,水库建成后可以发电、可以成为“两山一湖”间又一处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这个构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赞成。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项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从酝酿到建设,却经历了几十年的漫长等待与不懈争取,凝聚了青阳人数不清的心血与奋斗。我在青阳工作期间,就亲历过一件关乎“牛桥水库”前途命运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地纷纷上马小水电工程。青阳县也向上申报了在喇叭河上游修建映月潭水电站项目,该项目于1996年获省主管部门批准,同时还落实了三百万贷款指标,要求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万事俱备时,我们却迟疑了——如果先建水电站,就会因为建设资金等因素,使修建牛桥水库这一计划更加难以实现。那可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萦绕在众人心头的梦想啊,谁都无法割舍!</p><p class="ql-block">面对两难抉择,我召集县四个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会议,经过反复讨论、权衡比较,最终统一思想:从根本上提高青阳城区防洪标准、解决城区供水问题,必须缓建映月潭水电站,新建“牛桥水库”!因此,1997年元月,县委做出了新建牛桥水库的决定,使这一构想真正摆上了青阳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p><p class="ql-block">此后,县里积极争取国家水利主管部门支持,申报“牛桥水库”项目。省相关部门同意暂缓建设映月潭水电站,重新启动牛桥水库项目。为做好项目前期基础工作,县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委托省水利厅设计院重启牛桥水库初步设计。</p><p class="ql-block">恰逢其时,1998年7-8月,青阳县先是遭遇特大洪水,青通河上游不能蓄洪,致河水暴涨,加之长江高水位倒灌(1998年8月1日长江我县最高水位16.14米),两岸圩堤频频告急,虽奋力抗洪,但仍有多处圩堤溃破,淹没大片农田和村庄,国道被淹,道路中断,县城也芨芨可危。后来又遇严重干旱,青阳县城居民饮用水唯一水源的青通河,河水几近干涸,开渠挖宕引至自来水厂入口处的水混浊不堪,无法饮用,居民怨声载道,讽刺当时的书记、县长,说青阳城的自来水又“黄”又“张”(脏)。严重的自然灾害,带给了我们极其沉痛的教训和巨大的压力,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牛桥水库”的必要性与紧迫性。</p><p class="ql-block">可尽管在我的任上,跑省、跑部,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在我调离青阳前,项目仍未获批准,只得愧疚地把这样一个包括我在内的青阳人几十年的梦想,留给了后来人。</p><p class="ql-block">“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坚忍不拔追求梦想的青阳人,在我离开后的那年年底,也就是2001年底,终于拿到了“牛桥水库”建设的批准书!在经过一年多的设计、资金筹措、移民安排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2003年6月,水库正式破土动工,历时4年,2007年5月28日正式下闸蓄水,投入运行。</p><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10日凌晨,青阳县遭遇特大暴雨,水库在洪水袭击中发挥显著防洪效益,直接减灾效益在亿元以上,远超牛桥水库总投资之和。青阳人无不骄傲地说,水库建成第一年,我们就通过防洪“赚回”了一个牛桥水库。</p><p class="ql-block">水库主体工程完成之后,县里接着于2008年启动建设城市供水工程,用了3年时间,修通了从牛桥水库到县城自来水厂的专用供水管道。自此,县城生产生活用水水源问题得到彻底解决!50多年来,青阳人一直渴望喝到“牛桥水库”的水,梦想终于实现!</p><p class="ql-block">青阳人的梦想,也是我当年的梦想!听到牛桥水库建成、并已能给县城供水的消息,我异常兴奋!</p><p class="ql-block">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我几乎每隔一、两年,就要去一趟青阳,而每次去青阳,“去牛桥水库转转”都成了我的固定行程。这不仅是因为那里有优美的风景,更有我深植于心底的那种情怀!</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我都会在水库观景平台上逗留半小时,眺望绵延起伏、苍翠欲滴的群山,俯瞰微波荡漾、宛如明镜的碧水,再回望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天柱仙踪和九子岩,陶醉在如画的风景之中,尽情吮吸那带着丝丝甜意的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温馨与美丽!当目光移至峡谷中巍峩挺拔、雄伟壮丽的大坝,一种自豪与欣慰之感,便随清风袭上心头。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发生在牛桥水库建设工地上那些我不曾见,但可以想像得到的饱含艰辛、团结奋战的动人场景,幻化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闪耀……</p> <p class="ql-block">前不久,我又一次到青阳。特别邀请了时任牛桥水库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法人、时任县水务局长的苏德友同志一同前往。</p><p class="ql-block">德友同志1996年底从乡镇党委书记调县水利局任局长,局长11年、主任科员7年。退居二线后,继续担任牛桥水库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法人,直到2013年退休,在水利战线上工作了18个春秋。</p><p class="ql-block">1997年初,县委郑重作出新建牛桥水库的决定之后,德友同志便把牛桥水库项目申报作为水务部门的头等大事来做,跑省跑部,不舍不弃。他用自己的忠诚与执着,感动着与水库项目审批、资金给付相关的领导、专家和办事人员。2001年冬,牛桥水库立项终获审批!</p><p class="ql-block">牛桥水库2003年正式破土动工以后,德友同志被任命为牛桥水库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法人。而后又在水库建成投入试运行一年后的2008年,被任命为青阳城区供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法人。前后8年,投入近两个亿的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施工组织、质量与安全监管、材料与生活保障等等,工作千头万绪。为确保不负党和政府重托、人民期盼,有序推进工程建设至高标准建成,德友同志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全部智慧和辛勤汗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个青阳人期盼了几十年的德政工程!当然,德友同志也因此而感到无尚光荣和无比骄傲!</p> <p class="ql-block">站在水库观景台上,他的脸上写满了自豪。“水库总投资6500余万元,其中争取国拨资金3400万元;水库大坝系浆砌石双曲拱坝,最大坝高62.3米,总库容2641万立方米,集雨面积43平方公里;水库电站装机3200千瓦,年均发电800万度;城区供水采用的是管道直通式,管道直径800毫米、长度12、53公里。”德友同志如数家珍似的,用了一连串的数字,向我们一行介绍着有关水库的情况。他还说,整个工程建设期间,做到了无一人伤亡,经受了多次大洪水和2022年特大干旱的考验。</p><p class="ql-block">我们赞许地点着头,并深为德友同志为牛桥水库项目争取、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所付出的心血与辛劳而感动,夸赞他在为党为人民工作的后十八年里,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且时代铭记的答卷。德友同志说,他要感谢党和政府对他的信任,给了他一个平台,让他有幸参与了这份伟业。十八年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足以慰平生!</p><p class="ql-block">是啊!人生能有几个十八年呢,但如果在短暂的一生中,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干劲,融入到组织和人民的期盼中,哪怕只为一件事,能够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敢想敢干,义无反顾地坚持做下去,并且努力把它做成功,就值得为之骄傲,人生就有了最大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将军湖——牛桥水库,这一宏伟工程的建成,同样是一个生动例证,她在给我们带来众多效益和美好风光的同时,也定会给我们乃至我们的后代带来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