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游记(二)

丰庆老树

<p class="ql-block"> 拜谒曲阜孔庙</p><p class="ql-block"> 感受千载儒风</p><p class="ql-block"> (张世辉)</p><p class="ql-block"> 山东曲阜,孔子故里,素有“东方圣城”之誉。这里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都,儒家思想文化的发祥地。青岛战友聚会结束后,我和老伴专程到曲阜拜谒孔庙,走进这块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走进了历史的深处。</p><p class="ql-block"> 来到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峨厚重的“万仞宫墙”,这里原是曲阜古城正南门,又名“仰圣门”。“万仞宫墙”四字出自《论语》,为清乾隆皇帝手书,其意是赞颂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穿过翁城门道进入孔庙景区,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古柏森森,牌坊林立,建筑庄重典雅,处处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和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庙宇。据说,目前全世界有2300多座孔庙,其中,中国国内就有1600多座,保存完好的有300余座,但曲阜孔庙规模最大,且为本庙。有资料显示,孔子去世第二年,鲁国国君鲁哀公将他的故宅改建为庙,以祭祀孔子。当时的孔庙规模很小,后来历代帝王多次加封孔子、扩建孔庙,规模逐渐扩大。到了清朝,雍正皇帝再次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孔庙前后有九进院落,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这里模仿北京故宫样式修建,整体布局左右对称,一条长约1300米的中轴线贯穿南北,重要建筑都排列在中轴线上,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美学原则。走进孔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四道古朴典雅的牌坊,然后是宏伟庄重的四座门坊,这些都是孔庙扩展的印记,见证了历代统治者对孔子思想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第一道牌坊名为“金声玉振”坊,这座石坊是孔庙的起点,其坊额题字为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山东巡抚胡缵宗手书。据说,“金声玉振”四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是敲钟的声音,玉振是击磬的声音。古时演奏一首完整的乐曲,以敲钟开始,以击磬结束。这里意在赞美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p><p class="ql-block"> 金声玉振坊后面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名曰“泮水桥”。过了泮桥是为“棂星门”。此门始建于明代,门额为清乾隆皇帝亲笔题写。棂星门为三间四柱,柱的顶端屹立着四尊天将石像,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柱下石鼓抱夹,建筑风格看上去稳重端庄。</p> <p class="ql-block">  所谓“棂星门”其实也是一座牌坊,在古代文化中,棂星就是“文星”,即文曲星,代表着智慧和学问。此门以“棂星” 命名,意味着孔子就是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文星下凡。棂星门是孔庙的第一道大门,也是孔庙第一进院落的开端。后面还有两座牌坊,前为“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这两座石坊均为明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太和元气坊”结构造型与金声玉振坊基本相同,坊额“太和元气”四个蓝色大字是为明朝进士、时任山东巡抚的曾铣题写。据说,“太和”二字取自《易经》,意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和,“元气”意指金木水火土。以“太和元气”命名是表示孔子的思想像整个天体包孕万物一样,循环往复永不泯灭,隐喻孔子之道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大和境界。</p> <p class="ql-block">  “至圣庙坊”始建于明朝弘治十三年,当时叫“宣圣庙”。清朝雍正七年,雍正皇帝大修孔庙,将此坊改名“至圣庙”。坊额上三个红色篆字“至圣庙”,就是雍正皇帝御书。所谓“至圣”就是至高无上的圣人,是道德最高尚的人。</p><p class="ql-block"> “至圣” 二字最早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故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全国很多地方都建有孔庙,但只有曲阜的孔庙叫“至圣庙”,而其他地方的孔庙大都叫做“文庙”。</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封建社会,立牌坊有着严格的规制,个人和官府不能擅立,必须要经朝廷准许,由皇帝赐封才可以立牌坊。牌坊代表着丰功伟绩,曲阜孔庙里一进门就有四座牌坊,充分反映出封建帝王对孔子历史地位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两道石坊漫步向前,宏伟庄重“圣时门”映入眼帘,这是孔庙的第二道大门。据导游介绍,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说,所有的圣人中孔子的思想是最适合时代的。</p><p class="ql-block"> 圣时门有三个拱门。中间的拱门前后台阶上都有精美的浮雕石陛,雕刻着云龙戏珠。在封建社会里,中间的拱门平时不开,只有皇帝来了才开。皇帝从此门进入。由于此门是皇帝专用,所以台阶上会有浮雕石陛。而文武大臣入门是按照文东武西的顺序,文臣从东门进入,武臣从西门进入,以体现严格的尊卑秩序。</p> <p class="ql-block">  走进圣时门,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往碧水桥。这里古木参天,拱桥纵跨,环水有精美石栏,因水环绕如碧而得名“碧水桥”。北京天安门有金水桥,这里有碧水桥,显示了孔庙与皇宫地位等同。</p><p class="ql-block">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来此祭孔,在这里刚走上桥时,随行大臣纪晓岚幽然地逗皇上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您步步高升”;当皇帝走到桥中时,纪晓岚又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您人才两旺”;看到皇帝走下桥,纪晓岚又接着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您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当时有皇子跟在皇帝身后)。这段轶事既体现了纪晓岚的机智,也为孔庙增添了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  按照导游的说法,站在碧水桥上我也来了个左右两望,以期人财两旺。只见桥下碧水清清,不禁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据说,在孔子看来,水有美德,所以每当他看到水时,都会驻足观望。故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 <p class="ql-block">  走过碧水桥,抬头便是“弘道门”。据导游介绍,这里是明代孔庙的正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雍正八年,即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钦定为“弘道门”,后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二字立于门额。</p><p class="ql-block"> “弘道”二字出自《论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处是借“弘道”二字赞扬孔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集先圣先王之大成,成为“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孔子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道”的信仰与坚守,这个“道”是他的理想信念,强调通过“为政以德”的治国策略去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这里还有一层意思是说,要想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就得踏入“弘道”之门,只有深刻领悟孔子的思想学说,提高自身的修养,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推动社会进步。</p> <p class="ql-block">  穿过弘道门前行,我们又来到了“大中门”。这里是宋代孔庙的大门,门上匾额系乾隆皇帝手书。“大中”这一名称意为赞扬‌儒家的“‌中庸之道”,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此门最初称“中和门”,明代扩建时改称“大中门”,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孔庙的历史变迁,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便是“同文门 ”。中文门是宋代最早的孔庙大门,始建于北宋初期,明代孔庙南扩,此门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如今是孔庙的第五道大门。此门原名“参同门”,取孔子之德与天地参同之意。因孔子晚年从事整理我国古代文献工作,对我国文化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雍正八年清世宗钦命此门为“同文门”。</p> <p class="ql-block">  大成门是孔庙最后一道大门,走过这里才是孔庙的核区域。据导游介绍,此门因大成殿而得名,始建于宋崇宁三年,即公元1104年,后因火灾被焚,现在的建筑为清代重建,其正门匾额及两侧楹联为清雍正皇帝题写。</p><p class="ql-block"> 大成门为单檐黄瓦歇山顶,金龙和玺彩绘,前后四根石柱上的浮雕“二龙戏珠”绕柱盘旋,栩栩如生。此门展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独特魅力,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据说,此门宋初名为“仪门”,只在祭孔大典时开启,平时只能从两旁侧门出入。</p><p class="ql-block"> 大成门与著名的“十三碑亭”相邻,站在这里抬头望去,彩绘斗拱,黄瓦飞檐、犬牙交错,有的相互勾连,有得抵在一起,这种“钩心斗角”的独特建筑景观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p> <p class="ql-block">  所谓钩心,就是众多建筑的飞檐都向中心攒聚而相互穿插。所谓斗角,就是相邻的两座建筑的飞檐两两相对。这种匠心独具的建筑设计,不仅巧妙地解决了空间狭窄所造成的拥挤现象,显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更以一种文化现象留给后人不尽的思索。</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穿过四道古朴典雅的牌坊,走过三座承载着孔庙历史变迁的门坊,我们来到了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的“奎文阁”。</p><p class="ql-block"> 这座雄伟的高阁是孔庙前半部分最高的建筑,初建于北宋天禧二年,即公元1018年。当年,它是为收藏历代帝王御赐图书典籍而建,故原名“藏书楼”,后来重修改称“奎文阁”。“奎”指的是“奎星”,为西方白虎之首,我国古代,因有“奎主文章”的记载,认为奎星就是天上文官之首。故将此楼命名为“奎文阁”,意思就是赞扬孔子乃天下文官之主。</p><p class="ql-block"> 据说,奎文阁完全是纯木榫卯结构,建筑非常坚固,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袭和多次地震岿然不动。清康熙年间大地震,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安然无恙,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是我国木质结构建筑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孔庙里石碑非常多,可谓“碑碣如林”。这些碑形制不一,令人目不暇接。据统计,庙内保存汉代以来的碑刻1044块,仅次于西安碑林,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奎文阁前有四幢最为著名的明代御碑。东北为“洪武碑”,西北为“永乐碑”,东南“成化碑”,西南“弘治碑”。</p><p class="ql-block"> 奎文阁后面是著名的十三碑亭,这里空间不大,却保存了唐代到民国57座石碑,其中金代碑亭两座、元代碑亭两座,清代碑亭九座。因均为皇帝批准所建,故又名“御碑亭”。其内容多是对孔子追谥加封的昭告、拜庙祭祀的祭文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碑文用汉文、满文、蒙古文等多种文字书写。这些御碑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庙祭祀,是入主中原的各民族政权确立文化正统性的必然选择,体现出少数民族对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这里驮碑的动物叫“赑屃”,是神话传说中龙的儿子,其特征是龙头龟背,鹰爪蛇身,善于负重而且长寿。厚德载物,因此统治者要用它来驮碑。</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最重的石碑是清康熙御制石碑,为康熙25年所立,重35吨,加上下面驮碑的赑屃、水盘等,重约65吨。据说,这块巨石是康熙在北京西山上亲自挑选的石料,刻制好后经京杭大运河从通州运到济宁,后从济宁征用民工600人,耕牛443头,趁冬季结冰,地上泼水运输,45公里用了15个昼夜才运到了曲阜。</p> <p class="ql-block">  这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孔庙第一碑的明“成化碑”,其全称为《御制重修孔子庙碑》,是明宪宗朱见深立的御碑。明宪宗年号“成化”。此碑立于成化四年,即公元1468年,故称为“成化碑”。 </p><p class="ql-block"> 导游介绍,成化碑又称“双绝碑”。所谓双绝,一是碑文内容极力赞颂孔子及思想,将孔子思想推崇到了极致,就像人们吃饭穿衣一样,不能缺少。二是书法浑厚庄重,字体端正大方,结构严谨,是历代以来楷书临摹之范本。让人遗憾的是,这块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御碑,在上世纪文革中曾被人砸断过。</p> <p class="ql-block">  我国历史上对孔子的批判共有两次,第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第二次是上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据说,1966年11月,山东曲阜突然杀来一批狂热的红卫兵,他们在北师大造反头目谭厚兰的率领下,闯进孔庙砸碑焚匾,要“火烧孔庙”,彻底砸烂“孔家店”。当时他们看到这块比较大成的“成化碑”没办法砸时,就调来了一台拖拉机套上绳子将其拉断。 </p> <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旁边的明“洪武碑”同样是皇帝立的碑却没有被砸。原来此碑中间有一个“留”字,意思就是要留下来!因为朱元璋在这块碑文中写了,自己要过饭,当过和尚,种过地。这可是典型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东西不能砸,于是就保留了下来。其实,这“留”字是当时曲阜文物局得知红卫兵要来砸碑时连夜写上去的。当时红卫兵砸碑时,曲阜文物局还连夜拍了一封电报到北京,周总理迅即批示,命令红卫兵立即返京才避免了其他文物的毁坏。</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漫步青砖铺就的长长甬道,抬头是湛蓝的天空,两侧是参天的古柏。古柏遒劲苍翠,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常言说:“千年松,万年柏”。孔庙的柏树大多是高龄古柏,有的像巨龙盘旋,有的像凤凰展翅,既传递着古老的气息,又展现着生命的韧性,真可谓“岁老根弥壮,阳娇叶更阴”,一枝一叶似乎都珍藏着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孔子崇尚松柏,曾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所以,在孔庙遍植松柏是最恰当的。据说,孔庙内有古柏1065棵,其中属于一级古树的侧柏和圆柏822棵,这些古柏象征着儒家文化万古长青。这里很多古柏上分别挂有红、蓝、绿三种不同的牌子,导游介绍说,挂红牌都是500年以上的古柏,挂蓝牌都是300年以上的古柏,挂绿牌则是100年以上的古柏。</p> <p class="ql-block">  在大成殿前有两棵著名的汉柏,一棵为2100年树龄,另一棵为1800年树龄,被誉为孔庙的柏树之王,他们应该是孔庙中最老的文物。这两棵古柏,挺拔粗壮,胸围4米有余,至少要三人合抱才能围拢,树皮颜色呈灰褐色,虽年代久远,但看上去枝繁叶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站在这两棵古柏前,我觉得他们就像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智慧长者,不知见证了多少王朝兴衰、世事变迁。它们的年轮里一定写满了故事。</p> <p class="ql-block">  奎文阁东侧有一颗树龄千年左右的古柏,树干上有一条凸出的纹理,弯弯曲曲,从树根一直延伸到树冠,像一条腾飞的龙,人们称其为“龙纹柏”。</p><p class="ql-block">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九下江南,每次都要路过山东,其中有八次来孔庙祭拜先师。最后一次来到孔庙来祭拜孔子时,因为拜师讲究要步行而进,但乾隆毕竟也年龄大了,孔庙规模又大,走着走着累了,就依在旁边的树上靠了一会,没想到这棵树沾了皇帝的真龙气息后,便出现了龙型树纹。</p><p class="ql-block"> 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导致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上前摸一下此柏。据说“从龙头摸到龙身,可以青云直上”。以至于龙树的树干已经被摸出了包浆,为了保护此树,景区就用铁栏杆将其围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孔庙大成门内石陛的东侧有一棵桧柏,其身份很特殊。据说是先师亲手种植。此柏高达十多米,树冠向南倾斜,葱茏苍翠。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特别重视、特别保护,周围用一圈石栏围起,旁边石碑显示“先师手植桧”。据说,这块碑立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即公元1600年,碑字为明代进士杨光训手书。</p> <p class="ql-block">  桧柏也叫圆柏,是柏科圆柏属植物。古人喜欢叫它桧树,今人就叫柏树。相传,先师当年在故宅旁边亲手植下三棵桧树,到晋代晋怀帝永嘉三年时都枯死了。因为是先师手植,孔氏后裔舍不得损毁枯树,仍然守护如初。过了309年,其中一棵枯树的根部生出新芽,新芽逐渐长成大树,这是第二代手植桧。</p><p class="ql-block"> 谁知51年后,第二代手植桧又枯死了。又过了374年,枯树根部又生出新芽。就这样荣而枯,枯而荣,此柏虽枯死四次但却一直绵延到了今天。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五代新芽长成的,它生于清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掐指算来它也快三百岁了。据说,杨光训书写碑文的时候己是第四代手植桧,故在“植” 字上多加了一条小竖,意在告诉后人,这棵树是古树桩下复生的新枝长成的。</p> <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来,此柏饱经风霜,阅遍人间沧桑,成了活的文物。无论遭遇怎样的变故,它深植地下的根一直保持生命活力。在条件合适时,就会萌生新芽长成大树。据说,孔氏后裔把这棵树与家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于是,他们把这棵树当做神灵保护起来,谁也不准动它一枝一叶。</p><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人观察发现,这棵柏树的枯荣生死能预示社会兴衰,能占验国运家运。它枯死的时候,往往也是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的时候;它欣欣向荣、枝叶繁茂的时候,往往也是国泰民安的时候。儒家思想教人向善做事,两千多年来被国人学习推崇,成为一种信仰。虽然也遭受过劫难,但是它的根深植于国人心中,就像这棵树一样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杏坛”是孔庙内的著名景点,位于孔庙最大一进院落的正中。这里是一座重檐方亭,四周有精致的石栏围护,亭上“杏坛” 二字乃乾隆皇帝御书。石栏外环以杏树,芳草萋萋,环境十分优雅。据说,杏坛乃孔子聚徒授业的讲学之处,可以称得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相传,孔子为了开办平民教育,曾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垒土筑坛,作为授课的讲坛,并移来一株银杏栽在坛边,故取名杏坛。但事实上翻阅与孔子关的诸子文献,包括《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对于杏坛讲学都没有记载,甚至连“杏坛”的名字都未出现过。</p> <p class="ql-block">  有资料显示,“杏坛”这个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篇寓言故事。即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杏坛”就是其休息的地方。故后人就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事实上孔子当时讲学的杏坛到底在什么地方,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但是杏坛作为孔子教育的光辉象征以及广收弟子三千,教授六艺之学的事迹,自古传为美谈,为后代所称颂则是不争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宋代以前孔庙内并没有杏坛,现在的杏坛是宋天禧二年,孔子第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为纪念孔子讲学,在原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修筑了一个土台,周围植杏树,名曰“杏坛”。 由此可见,眼前这个杏坛纯粹是后人为纪念孔子杏坛讲学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里,我不禁触景生情,想到《论语》,想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斯人已逝,言犹在耳,斯人已逝,尚有杏坛可怀念,杏坛之于先师,就像菩提树之于释迦牟尼佛。</p><p class="ql-block"> 这里立有一个古碑,表面斑驳沧桑,但却保存完好。碑上“杏坛”二字是金代文学家、书法家党怀英的篆书。有趣的是这个“党”字让这块铜碑在文革中逃过了一劫。据导游介绍,当时一群红卫兵看到杏坛碑,领头的发现碑上竟有“党怀英”三个字,坚定地说:“这块碑不能砸。”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他说这上面有“党怀英”三个字,“党”这个字我们无论如何是不敢砸的,党正关怀着我们这些英雄,我们如果砸了岂不辜负了党的期望。此乃杏坛一大幸运。</p> <p class="ql-block">  从杏坛前行,我们来到了宏伟庄严的“大成殿”。这里是孔庙的正殿,不仅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据说,大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即公元1018年,但后来毁于战火和雷火,现存的大成殿是清朝雍正年间按照故宫太和殿的规制重新修建的,重檐九脊,黄瓦飞龙,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的重檐正中有一块竖匾,上刻“大成殿” 三个贴金大字,是雍正皇帝御书。大殿正面横向九间,纵深五间,叫做“九五开间”,寓意“九五至尊”,至高无上。</p><p class="ql-block"> 大殿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雕成。两山和后檐的18根石柱为八棱形,浅雕云龙图案,每面九条龙,每柱72条龙,总数1296条。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前檐的10根龙柱。20条龙两两相对,各具变化,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堪称我国石雕艺术中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来曲阜祭孔时,当地官员得知消息后非常紧张,皇宫里都没有这么精美的石柱。担心皇帝看见石柱的规格超过皇宫而怪罪。于是,便急中生智,连夜用红绫将石柱包裹起来,美其名曰“ 结彩迎接皇帝 ”。</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内的孔子塑像,高贵威严,一副君王形象,这是被历代君王神化了的孔子。中国三教,以佛修心,以道修身,以儒治国,把儒学放到了国家的高度。因此,历代帝王不断对孔子进行加封,最后加封到了孔子最高,即“大成至圣文宣王”。</p><p class="ql-block"> 仰望圣人塑像,我不禁心生感慨。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价值观,使我们懂得了“仁、义、礼、智、信”的真谛,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倡导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为无数贫寒子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为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人才。</p> <p class="ql-block">  在曲阜短短两日,我和老伴两次进入孔庙游览,第二天上午,有幸目睹了祭孔仪式。仪式现场八音齐奏,乐歌舞礼,细节满满。场面庄严,古朴凝重,只见舞者身着绛红色的明代服饰,左手拿籥,右手拿羽,每个动作都形象地阐述着孔子学说中“礼”的含义。据说这是我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儒家思想。正可谓“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冦拜素王”。</p> <p class="ql-block">  走出孔庙,我感慨万千。深感这里就像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一座悠久的历史博物馆,到处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气息。斯人已逝,斯文在兹,思想长存。伟大的儒家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光辉,它照亮了世人的内心,也照亮了世人脚下的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p><p class="ql-block"> 离开曲阜时,我心中满是不舍和留恋。这次旅行不仅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朝圣。这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期待今后有机会再次踏进这片神圣的土地,聆听先哲的教诲,感受文化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