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绍兴 ‍从八字桥到书圣故里及阳明故里 ‍2024.9.23

江南女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九月份与发小相约游绍兴,二十三日虽然天气不太好,我们一行还是兴致勃勃的开始古城游览。从这个不起眼的古老牌坊进去,就是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绍兴古城东北部。为绍兴古城中街河布局的典型代表,街区内有南北向的稽山河和东西向的都泗河,两条河道流经街区并相交成“T”字形,为绍兴古城东部的主干航道。街区内的道路或临河而建,或石板铺路,或为深邃古朴的巷弄,凸现了古城独特的街巷风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区内多种宗教建筑并存。除龙华寺外,还有建于清末的天主教堂,整幢建筑呈拉丁式风格。为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区内还有一些保存较好、格局基本完整的台门式民居。位于长桥直街的胡家台门,坐南朝北,现存二进三开间式木构架,中间门斗为石门框,砖雕泥门,墙面采用防火墙。屋脊上有福、禄、寿、喜四星砖雕,以示吉祥,形象逼真,呼之欲出,建筑风貌古朴典雅。此外,曹家台门、赵家台门、王家台门、章家台门等,都为保存较好的台门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老石桥、蜿蜒碧水、石板街巷、枕河人家、台门院落、古迹遗址,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是人们欣赏、游览绍兴水乡风貌的胜地。2014年6月,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与浙东古运河绍兴段主体一起列入了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区以八字桥而闻名。八字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建于宋嘉泰年前。嘉泰《会稽志》记有:“八字桥在府城东南,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是一座梁式石桥,造型构思十分巧妙,布局合理,建造稳固。桥架于稽山河、都泗河、断河头三河汇合处,兼跨三河。桥南落坡有纤道,但未穿过主孔。桥东端折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桥西端向西、南两个方向落坡,东端南落坡与西边南落坡,就地形而建成八字桥型。桥于宋宝祐四年(1256)重建。桥栏板为镂空如意雕刻,望柱上端雕刻覆莲,栏板尾部置抱鼓石。桥与三条道路相衔接,这种灵活巧妙的布置,展示了宋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两侧是石板铺地的沿河道路,沿岸每隔十余米便有石阶下水,古朴的八字桥与河道两旁怡淡素雅的民居相得益彰,是典型的“一河两街”水城风貌。这种顺乎自然、匠心独运的构筑,极富水乡的特色和韵味。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主桥为东西向,横跨稽山河,西面台阶直通八字桥直街;东端有平台,经平台分出两组南北向台阶,以避开沿河民房。东端南面台阶连接一座小桥,跨越金鉴溇,通往东双桥东河沿;北面台阶直达八字桥河沿。主桥西南面台阶为辅桥,跨越断河头,连接东双桥西河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整桥踏跺分三面四道与三条道路相贯通,南面分二道与主河两岸道路连接,其中南面西岸一道横跨小河,西面一道踏跺连接八字桥直街,北面一道在主河东岸与南面东岸一道位于同一线上,分南北两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的两边为踏步台阶。桥的东墩逼近民宅,踏步下方一沿河岸北下于广宁桥直街,一南下于东双桥东河沿。西墩踏步,除从八字桥直街直上正桥踏步外,南下东双桥西河岸也有踏步,在通向东双桥东河岸、西河岸的踏步下,还各筑有一梁式桥洞,桥墩上所有踏步,和正桥一样,两侧都筑有石栏、望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其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设计特点是顺应绍兴城内已有的街道、房屋等布局,善用地形,不拆房,不改街,既能解决交通问题,又不会对城内大兴土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字桥桥梁外侧用石二层,略作月梁形。石制栏杆,望柱上刻有造桥捐资者的姓名。柱头雕作覆莲形,有“普渡众生”之意,寻杖下用云拱斗子。在八字桥下西侧第五根石柱上刻有“时宝祐丙辰仲冬吉日建”字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桥下石壁转角处保存有被纤绳磨出的痕迹。八字桥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立交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圣故里是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是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求学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圣故里位于蕺山南麓大片古民居之中,东起中兴路,西临解放路,北至环城北路,南到胜利路,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景区布局为前街后河,有众多名胜古迹,如蔡元培故居、戒珠讲寺、蕺山书院、题扇桥、探花台门、太平天国壁画等镶嵌在街弄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社区的主要街巷属于绍兴历史文化重点保护街区。众多名胜古迹散布在社区内的四街六弄之间,如笔飞弄的蔡元培故居、西街的戒珠寺、蕺山街的题扇桥、肖山街的探花台门等,使景区内平添了几分历史文化气息。里弄小巷、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青石板路、庭院深深,让景区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街市文化,成为绍兴历史文化古城的缩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戒珠寺依蕺山临西街,为城中八大名寺之一。建寺前,是王羲之的住宅,后王羲之弃宅为寺。初名“昌安寺”。到唐大中六年(852)起开始叫“戒珠寺”意思是“戒律洁白,犹如珠玉”。 咸通三年(862)衢州刺史赵磷直书“戒珠讲寺”额,今存。王羲之为什么舍宅为寺,这里有一段传说。王生前最喜欢鹅和珍珠。一天他在家里玩赏一颗宝珠时,一位僧人前来造访。王随手将珠子放在案桌上招待客人。这时又有一个朋友来访,王请僧人在屋内稍候,自己出去会那个人。王回来时发现桌子上的珠子不见了,便怀疑僧人拿了。虽不便明言,但脸上流露鄙夷之色。僧人深感委曲,却有口难辩,回去后郁闷而死。几天后,王羲之家的大白鹅也死了,刨腹一看原来是鹅吞下了珠子。王心中悔恨交加,从此戒掉赏珠子的习惯,并舍宅为寺。其实通过这件事,王羲之在后面的《兰亭集序》中也有感叹:“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这是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蹲下起身一瞬间就过去了,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寺起名为“戒珠”的原因有二:一是取《法华经·序品》中“精进持净戒,犹如获明珠”之意。二是阐明舍宅之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绍兴阳明故里景区位于绍兴古城的西北面,是由阳明故居、阳明纪念馆、阳明广场等项目组成的综合性文化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绍兴古城是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古城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水乡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