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往事(57)储金会

旭日东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几天整理厨房,无意间看见九0年十二月单位发的印有“储金会纪念”字样的搪瓷杯,让我感慨万分!储金会全称是“互助储金会”,顾名思义,就是互相储备资金、相互帮助的基金储备会。储金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一首团结互助的时代颂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世纪8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单位干部职工每月工资一般都是几十元,几乎很少有人工资超过百元的。那时老同志一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困难,年青人刚参加工作,面临结婚、生子压力,经济上也不宽裕。那时的上班族都是只有工资性收入,遇上天灾人祸时往往捉襟见肘。为此,单位干部职工自发成立了互助“储金会”,帮助大家应付燃眉之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单位的“储金会”就是单位干部职工每月自愿交存5元钱的工资作为基金,遇有谁家有临时经济困难时,可以向互助储金会借款,约期归还 (一般不超过当年末),保证资金的灵活周转,年末除保留少数周转金外,可以退还给会员。会员调动工作或不愿续存的,随时可以退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应该说单位的“储金会”那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形成了团结互助互济的社会风尚。上个世纪60一80年代,国家经济非常困难,人们的收入很低,不少家庭入不敷出,生活艰难。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倡导开展互助互济,解决彼此间的困难,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职工互助储金会便应运而生了。我们单位的储金会资金收齐后统一存入银行,到年底取出利息,视利息多少购买一些诸如雨伞、水瓶、茶怀、搪瓷碗(盆、杯)之类的实用物品分发给会员以作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储金会”是互助性质的群众性自发组织,我们单位的储金会由单位工会组织实施。储金会管理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原则,有自己的一套章程和运作模式。宗旨是互帮互助,自愿参加,救急不救贫。储金源于干部职工的集资,但不同于现在的非法集资。职工需借用储金会资金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储金会,它因应急而生,因救急而兴,因作用渐弱而亡。到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的深入,国富民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金会作用渐弱,便自动退出了历史舞台,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储金会作为群众性的互助组织形式,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不复存在,但它在单位和社会上所起到的拾遗补缺作用,以及它所折射出的他人为我,我为他人的互帮互助、守望相助的精神,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去珍视与回味的。它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之意的诠释,它留给人们许多追忆,许多思考,其精神本质应当发扬光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虽然早已没有了“储金会”,但那时很多同事通过互助储金会,结束了自己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习惯。特别是我个人养成了勤俭持家,收支有计划,合理开支的好习惯。那时工资虽然不高,但除了参加单位的储金会外,我还在银行办理了零存整取存款户头。每个月工资到手,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银行,按自己定额存好钱,剩余部分再合理安排生活所需,量力而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几十年过去了,随着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巳进入小康社会,我们早已摆脱了贫穷的日子。但每每想起当年的情景,心里依然热乎乎的,还能感觉到当年来自互助会的温暖。更重要的是,通过储金会,我们都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识。看到现在很多啃老族和月光族,真心希望年轻人都能学会规划生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依然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平安地度过了那个艰苦岁月,迈入了富起来,强起来的新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3、4来自网络,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