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研”以致远——陆清华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纪实

一念执着*

<p class="ql-block">  金秋诗意满,教研正当时。为提升工作室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2024年11月14日,陆清华工作室全体成员在余江区第四中学进行教研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有余江区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陆清华老师、陆清华工作室全体成员和余江四中部分语文老师。他们汇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语文教学新思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课例展示助成长</b></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由工作室成员易芷怡老师带来一节示范课《大雁归来》,易老师充分挖掘文本,研读文本,回归课本本身,抓住文眼“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以点带面,环节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学生任务由易到难。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去发现,教师也能够注意情绪的调动,跟随文本转变自己的语言、体势。多形式带学生入境,学生回答后,抓住契机、多样式肯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交流研讨共提升</b></p>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研亦无境。示范课后,易老师阐述了自己的课堂设计理念、教学思路,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在场的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交流中不断深化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之路上的努力方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专家指导引方向</b></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安排余江区第四中学艾红庭校长和工作室主持人陆清华老师评课议课。</p> <p class="ql-block">  艾红庭校长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活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易芷怡老师执教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并提出了具体建议:</p><p class="ql-block">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p><p class="ql-block">2.教师问题设计一定要准确,指向性强,不能太泛;</p><p class="ql-block">3.教师上课前不仅要备知识,还应该备学生、备学情,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时间的把控。</p> <p class="ql-block">  陆清华老师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内容处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对易芷怡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肯定,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与建议:</p><p class="ql-block">1.教师在课程中不仅要关注本单元边默读边勾画重要语句并作摘录的要求,还可以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p><p class="ql-block">2.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课外链接的意识非常好,但要注意拓展的知识与课本之间的连接,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p><p class="ql-block">3.教师应注重1+X教学,引导学生从学一篇文章到阅读一本书。</p> <p class="ql-block">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陆清华老师最后总结:他希望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采撷,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老师的教学风采,彰显了灵活多变的巧思设计,也让大家深入感受到教学的魅力,是一次充满智慧碰撞的教学共研之旅。教育路漫漫,我们要继续潜心专研,深耕细耘,不断求索!</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更新了工作室成员的教育理念,拓宽了教师教学新思路,老师们带着收获与启发。精耕细研,踔厉笃行,全体成员在专业成长路上实干前行,在集体教研中蓄力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