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那一抹旧绿 ‍ (第四期)】 ‍ 重回叫吉沟 ‍时光深处的眷恋与变迁

周文彬(1296527)

<p class="ql-block">重回叫吉沟:时光深处的眷恋与变迁</p><p class="ql-block"> 2018年6月4日,从雅安荥经出发,踏上回康定的路途。这一路,我的思绪早已飘向那阔别42年的叫吉沟——那片镌刻着我青春记忆、饱含汗水与成长的故地。</p> <p class="ql-block">  泸定下高速,沿着G318逆大渡河而上,抵达康定姑咱镇。记忆里的姑咱坝子,只有制药厂、地震站、邮政所等少数单位散落其间,显得寂寥而冷清。可如今,从瓦斯沟口至黄金坪的5公里路段上,崭新的移民新居紧密排列,如鱼鳞般有序。大中专中小学、形形色色的单位、琳琅满目的商铺与住宅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徐徐展开,它已然成为高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其活力与繁荣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内地的城镇。</p> <p class="ql-block">  然而,我的心却全然系在姑咱对岸的叫吉沟。听说村道狭窄崎岖,果断放弃自驾,选择乘坐摩的前往。渡过摇晃的索桥,那3.5公里曲折蜿蜒的盘山村道,像一条巨龙,倔强地攀升至大渡河谷山腰的台地,那里便是我心心念念的第二故乡叫吉沟。</p> <p class="ql-block">  当我再次踏上叫吉沟的土地,眼前的一切让我怀疑自己踏入了仙境。曾经杂草丛生、乱石遍地的荒坡,如今已被改造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台地。台地上,核桃树、花椒树、苹果树、李子树、桃子树郁郁葱葱,繁茂的枝叶交织在一起,远远望去,恰似一片波涛起伏的绿色海洋。民居点缀其中,疏密得当,排列规整。藏汉杂居特色的外墙由形态各异的石头精心垒砌而成,质朴中彰显着岁月沉淀的厚重与坚实。一条条水泥路如灵动的丝带,轻盈地延伸至各家各户的院落。短短几十年的时光,叫吉沟已破茧成蝶,处处洋溢着阳光与希望,美得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摩的的轰鸣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吸引了乡亲们好奇的目光。我急忙跳下摩的,大声表明自己当年知青的身份和来意。乡亲们听闻后,纷纷热情地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我,我们曾经居住过的房屋依然完好无损地矗立在原地,仿佛一位忠诚的守望者,默默地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变迁。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惊喜与感动,一股暖流在心底缓缓流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寻那段尘封的往昔。淳朴善良的村民们主动为我带路,脚步匆匆。没走多远,便看到了迎面走来的陈明全阿哥,简单寒暄之后,陈二哥热情地接过向导的重任,带着我开启了这一场充满回忆与感动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那座低矮的知青住房,在历经岁月的无数次洗礼和波折后,被原大队长陈正华在包产到户时精心保留至今。站在这座几乎未曾改变模样的旧居前,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孤独地挂在门上。尽管铁锈已侵蚀了它的身躯,但却无法锁住那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的回忆。 </p> <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插队的日子,生活中的每一件琐事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仿佛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面前。就拿砍柴来说,在当时,那可是关乎生存的头等大事,毕竟烧水煮饭取暖,无一能离开柴。</p><p class="ql-block">  轮到我和忠义上山砍柴的那天,天刚蒙蒙亮,我们便匆匆吃过早饭,拿上早已准备好的绳子,前往邻居陈二哥家借来砍柴刀,然后毅然决然地向后山进发。上山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可供行走,我们只能在乱石丛中手脚并用地艰难攀爬。一会儿被横亘在前的巨石挡住了去路,只得绕路而行;一会儿又被荆棘紧紧缠住手脚,挣脱之时,已是伤痕累累;一会儿还需鼓足勇气跨过那深深的沟壑,稍有不慎,便有失足之险。一番折腾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有杂木生长的地方,此时的我俩,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手脚也被荆棘刺得鲜血淋漓,惨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  稍作歇息后,我们便强打起精神,开始了并不熟练的砍柴工作。由于力气有限且毫无经验可言,砍一根仅仅几公分粗的杂木,都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往往十几刀下去,方能将其放倒。待砍倒之后,还需费力地除去枝叶,再将其统一砍成一米长的柴段。就这样,我们好不容易将砍断的柴火集中到一处,用绳子紧紧捆扎好。那七八十斤重的柴火背在背上,直压得我们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仿若风中残烛。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忠义“哎呦哎呦”的痛呼声,我急忙回头,只见他从坎上失足滑进了沟里。我大惊失色,赶忙放下背上的柴火,几步冲过去将他扶起,帮他卸下背上那沉重的柴火。他却强忍着疼痛,笑着看了看受伤的手,说道:“没事没事,只是手掌擦伤了一点皮,不碍事。”而后,我们又重新背起柴火,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缓缓地往回走。就这样,我们相互陪伴,彼此慰藉,共同跨越了一道又一道看似无法逾越的难关。</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叫吉村,共有61户人家,总计27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村里新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并且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成立了“康定市联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力发展130亩红富士基地。村主任陈福元满脸自豪地继续介绍道,现在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安心居家务农,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新房,村庄的面貌日新月异,往昔的贫穷落后早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抹旧痕,一去不复返。</p> <p class="ql-block">  我几乎走遍了全村的每一个角落,拜访了原民兵连长孙素华、原生产队长李顺林的遗孀杨国秀、陈明元与陈明康夫妻、庞贵华、陈福元、陈福选等乡亲。只是,心中仍留有一丝遗憾,未能见到随儿子定居康定的陈正华。同时,也无比怀念那位享年98岁高寿、于2015年辞世且深受村民敬重与爱戴的党支书瓦厂山老人。</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张华清小老弟突然快步上前,紧紧拉住我的手,那一声饱含深情的“周老师”,仿若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瞬间将我拉回到了当年给他们代课的那段难忘时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站在沟的最顶端陈福选家门前,我静静地伫立,俯瞰着整个村庄,那美丽的新村风貌尽收眼底。各类经济作物茁壮成长,枝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瓜果,散发着诱人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  三个多小时的回访,满心不舍,却又不得不与这片饱含深情厚谊的土地挥手作别。二哥和建国前来为我送行,乡亲们更是热情地将核桃、花椒、腊肉、盆栽石斛等满含深情厚爱的特产,一股脑儿地塞到我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农村,这片我曾经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它是我人生的第一所大学校,也是我初涉社会的起点。无论诗和远方有多远,叫吉沟都将永远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在我心灵的深处,永不落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