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温经典,每天进步一点点……</p><p class="ql-block">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p><p class="ql-block"> 《灵枢》这一段,今天是有争议的,首先,经脉一词,就让今天的很多读者懵逼。这到底是说血管,还是在讲的经络?我认为,这个问题,在这部巨著里面是含混不清的,比如书中随处可见的,手太阴之脉,足阳明之脉……到底是血管还是经络?十二经筋都是单独列出来讲述的,就是这十二经之脉到底是血管,还是经络?书中没有交代清楚,或者是我自己水平低分不清。比如,经脉第十篇,“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际之络多青亦;胃中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这一段,明明就是在讲鱼际上的毛细血管,如果不是说手掌上鱼际的血管,又是说什么?但偏偏又要说“鱼际络”,络就是经的下一级管路而不是血管!我个人认为,经络是经络,血管是血管,两者绝对不能合二为一。不然这针就没法扎下去。然而,读《黄帝内经》,一下经络,一下经脉,很难分辨。或许古人就是故意不作分辨,也未可知?</p><p class="ql-block"> 第二“分肉”,属于什么肉,在哪个位置,今天也有不有不同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观点认为,经脉(经络)是伏行于皮肤和肌肉与骨骼之间的筋膜间隙中,这就深了;另种观点则认为,古人把肉分为白肉和赤肉两层,皮层也就是书上说的腠理称之为白肉,皮下的肌肉称为赤肉,经脉(经络)就伏行在皮与肌肉之间。现在书上许多穴位的定位描述,也常以赤白肉际作表述。可见赤肉白肉的划分,确实由来已久,如后溪穴,京骨穴,液门穴……都是这样描述穴位的。</p><p class="ql-block"> 元朝初期,针灸学的一代宗师窦汉卿就认为,经络主要就是伏行于分肉间,亦即皮与肌肉之间,并依此而创新了众多的平刺法、透穴法,并且疗效显著。</p><p class="ql-block"> 然而,明代著名的医家张介宾确认为,“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应该是《黄帝内经》的笔误,是手太阴过于手外踝之上,因其骨露皮浅, 故不能隐。由此脉至寸口才有了可能,才有脉可以切。窃以为,张介宾的质疑是有道理滴!因为,足太阴在阴面只是过内踝,不可能过外踝。看看 ,这里又将经脉当成血管论了。总之,我读《黄帝内经》,对经络与血管的理解,是越读越糊涂……</p><p class="ql-block"> 那么经脉(经络)到底伏行在哪里?皮与肌肉之间?肌肉与骨骼之间的筋膜间隙?还是皮和肌肉与骨骼之间的筋膜间隙中?这个,目前只有神仙才知道!</p><p class="ql-block"> 我个人认为,经络应该就是伏行于皮与肌肉和骨骼之间以及皮与骨骼之间,不然只有皮与骨骼,而没有肌肉的部位,靠什么来联通靠什么来濡养呢?</p><p class="ql-block"> 经络是看不见摸不着呢!最终还是要等待将来科学技术进步了,慢慢来证实。先就这样跟着古人学习,跟着传统理论来实践,管他呢,能治病就好!话又说回来,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实际存在的东西也不少,比如手机信号,比如电视信号也看不见摸不着,你敢说它们不存在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