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律</p><p class="ql-block"> 秋思</p><p class="ql-block">词坛三老殒中洲,捉笔南窗浴晚秋。</p><p class="ql-block">采菊东篱常独饮,披怀绛帐化偏修。</p><p class="ql-block">桥头望断衡阳雁,节尾惊瘫客水流。</p><p class="ql-block">一梦华胥沉绣腑,余生何不弄莲舟。</p><p class="ql-block">作者系汉川诗联学会中洲分会会长。谢扬忠、周明舫、周丹桂三位老人是分会主要骨干,近几年相继辞世,分会从此失去了基本队伍。诗词创作被部分人认为是偏门,传统文化在当地面临断层困境。作者由此生发开去,深感所处人生之忧虑和苦闷。</p><p class="ql-block">下面是对这首律诗的赏析:</p><p class="ql-block">这首诗宛如一曲深沉的心灵之歌,承载着作者灵魂深处的思索与感悟。</p><p class="ql-block">开篇“词坛三老殒中洲,捉笔南窗浴晚秋”,以三老的离世为起点,奏响了时光无常、生命易逝的悲歌,寄托了对同道中人的无限哀思。“浴晚秋”二字将师长辞世的无奈与怅惘融入到季节的萧瑟之中,表明了作者创作氛围的冷清,同时,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缺憾。</p><p class="ql-block">“采菊东篱常独饮,披怀绛帐化偏修”,描绘了作者在孤独中坚守自我,如同东篱下独酌的隐士,执着于传承与修正被视为偏门的文化瑰宝,体现了个体在孤独中对真理与价值的不懈追求,以及不随波逐流的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桥头望断衡阳雁,节尾惊瘫客水流”,衡阳雁的南归与反常的客水流,象征着自然的规律与世事的无常。作者在这景象前的望断与惊瘫,反映了人类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变化时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既定秩序被打破的不安。</p><p class="ql-block">尾联“一梦华胥沉绣腑,余生何不弄莲舟”,则是作者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内心挣扎的真实写照。“一梦华胥”暗示了自由美好理想的虚幻性,而“弄莲舟”的想法既是一种对现实重压的逃避,也是对心灵宁静的渴望,展现了在困境中寻求解脱与平衡的人性本能。</p><p class="ql-block">整首诗以深邃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通过对古典诗词创作的守望和传承面临的困惑及思考,探讨了生命的消逝、理想的坚守、无常的世事以及心灵的抉择,富有哲理地展现了人类在命运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迷茫与觉醒,提示个体要善于从生命选择的多样性中把自己解救出来。</p><p class="ql-block">这首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关联呢?</p><p class="ql-block">这首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连,相互映衬。</p><p class="ql-block">“桥头望断衡阳雁,节尾惊瘫客水流”中,衡阳雁南归是自然规律,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不可逆转的变迁,这与词坛三老的离世相呼应,加深了作者对生命消逝的感慨和无奈。客水流于季节之尾,即秋季将尽时显得反常,这种反常的景象正如作者在传承传统文化道路上的孤独与困境,不被理解和支持,与正常的期望相悖,从而引发了作者的惊嗟。</p><p class="ql-block">“捉笔南窗浴晚秋”中的“秋”,本就是一个充满萧瑟和凋零意味的季节,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伤和遗憾之情,象征着作者对三老离去以及传统文化传承艰难现状的哀伤。</p><p class="ql-block">这些自然景象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和象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使情感的抒发更加含蓄而富有感染力。</p><p class="ql-block">自然景象在诗中除了烘托情感,还起到了哪些作用:</p><p class="ql-block">1. 象征寓意:自然景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桥头”可能象征某种难以跨越的路径;“衡阳雁”可能象征着远方的希望、信息或者某种精神的寄托以及不可抗拒的现象或力量;“客水流”或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p><p class="ql-block">2. 构建意境:自然景象共同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氛围和情境,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3. 引发思考:反常的自然景象如季节末尾反常的客水流,能引发作者和读者对自然规律、人生变化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增添诗歌的深度和内涵。</p><p class="ql-block">4. 对比映衬:自然景象的正常与反常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现实的困境,强化了诗歌想要表达的主题。</p><p class="ql-block">5. 结构线索:自然景象的变化有时可以作为诗歌结构的线索,使诗歌的起承转合更加自然流畅,增强诗歌的逻辑性和连贯性。</p><p class="ql-block">这首诗有哪些艺术特色和写作风格作?</p><p class="ql-block">1. 用典自然:诗中巧妙运用了“采菊东篱”“一梦华胥”等典故,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增添了文化底蕴,且用典贴切自然,不生硬牵强。</p><p class="ql-block">2. 情景交融:通过描绘“秋”“衡阳雁”“客水流”等自然景象,与作者的情感紧密融合,达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3. 对仗工整:颔联和颈联对仗较为工整,如“采菊东篱常独饮,披怀绛帐化偏修”“桥头望断衡阳雁,节尾惊瘫客水流”,在词性、结构和平仄上相对,展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律诗的形式美。</p><p class="ql-block">4. 语言含蓄:诗歌语言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意象和典故委婉地表达情感,使诗歌具有一种含蓄深沉的韵味。</p><p class="ql-block">5. 主题深刻:探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困境、人生的无常以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孤独与坚守,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p><p class="ql-block">6. 风格沉郁:整首诗笼罩着一层悲伤、遗憾和无奈的情绪,风格较为沉郁,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和对现实的忧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