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9.12.午饭后,我们继续在运城的游览,下午游览了鹳雀楼、大铁牛、普救寺三个小景区。</p> <p class="ql-block">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该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557-580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所建,最初是一座军事戍楼。后因常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历经隋、唐、五代、宋、金等朝代,存世约700余年,于元初被毁。明初时其旧址尚存,但因黄河水泛滥,楼址被淹没。1997年重建,2002年正式对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 走进盛唐广场,广场呈轴线对称和棋盘式布局,空场地全部用彩色地砖拼接为唐代广泛使用的传统图案,美不胜收。未曾登楼,就已感觉到盛唐风韵的氤氲,感觉到盛唐文化的充盈和盛唐人格的感召。</p> <p class="ql-block"> 鹳雀楼建成以后,人们无意中在这里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回音效应:站在广场中央击掌静听,可以听到鹳雀的叫声,这种声音随着从广场走向主楼的脚步变化而不断变化,就好像鹳雀从小长大一样。</p> <p class="ql-block"> 鹳影湖为东西走向、平面呈鹳雀展翅飞翔之状的人造湖,湖中一座三孔拱型石桥,仿佛鹳雀鸟背,桥的总跨度为36米,桥面宽4.8米。</p> <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的鹳雀楼为四檐三层仿唐式建筑,总高度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内部为九层使用空间,并设有电梯和楼梯。楼体外观古典风雅,采用了唐代彩画艺术,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鹳雀楼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闻名于世。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佳句,描绘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色,使鹳雀楼成为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胜地。该诗不仅让鹳雀楼名扬中华,也使王之涣因此诗而名垂千古。</p> <p class="ql-block"> 一楼的中央大厅展示的是唐代蒲州的盛景,盛唐的蒲州可以和洛阳、长安并称,号称中都,他的建筑鳞次栉比,商业贸易一片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 楼内每一层都有丰富的展览和展示,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登在鹳雀楼上,近处的中条山层峦叠嶂,远处的华山连绵起伏。一条玉带那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黄河。</p><p class="ql-block">据说,历史上的黄河多次改道,“十年河西十年河东”说的就是这里。</p> <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触景生情,赋千古绝唱《登鹳雀楼》。</p> <p class="ql-block"> 时间关系我们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二、四层的展览,冶铁和制盐技术在这里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一位美女翩翩起舞的做直播。</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来到蒲津渡遗址,看大铁牛。</p> <p class="ql-block"> 蒲津渡遗址是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修建的“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的遗迹。1991年完整出土了明代护岸石堤70余米,铁牛四尊,各长3.3米,高1.5米,重约50~70吨,每条铁牛旁各有一铁人,高约1.9米,重约3吨。南侧铁牛下还发现有铁山铁镦柱,铁牛尾部立有铁制的七星铁柱7根。其中的黄河大铁牛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传世之宝,被称之为“四尊铁牛、气势磅礴、威武雄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01年,蒲津渡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蒲津渡遗址博物馆展览厅已于2013年重新布展开放,时间关系没有参观。</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来到普救寺。</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山西省"十佳"旅游景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因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的动人爱情故事在此发生,而成为驰名中外的爱情圣地。</p><p class="ql-block">"天下寺庙不谈情,唯有山西普救寺",这座千年古刹每年9-10月举行"世界情侣月"活动,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始建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初名为西永清院,后在五代时期因后汉将领郭威攻城问策后更名为普救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的建筑布局分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规模恢宏。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等,展示了从唐代到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寺后的园林花园则以其活泼的形式和精美的叠石假山著称,成为游客喜爱的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寺内举行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佛龛上三尊大型石雕佛像是一九八五年七月从此殿基址地下一米五处出土的,据有关专家初步鉴定,石佛像为南北朝晚期的遗物,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此殿是一九八七年在原址上修复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为寺内最大的仿唐建筑。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中"张君瑞闹道场"一折即发生在此殿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塔院过廊,系普救寺西轴线上第三进建筑,唐代形制,共44间,前设龟须座门,后设随墙门,廊柱敞朗,周设坐栏,结构严谨,时代特点明显,一九八七年修复。</p><p class="ql-block">《西厢记》中,张生游寺时,"登了宝塔,将迥廊绕遍",即指此院。</p> <p class="ql-block"> 莺莺塔,原名舍利塔,是寺院内的瞻礼建筑,因张生与莺莺恋爱的故事发生在塔下,后俗称"莺莺塔"。原舍利塔创自隋唐,明嘉靖乙卯冬(公元1556年)毁于地震,现存之塔系地震后八年(公元1564年),由蒲州知州张佳胤倡导修复的,塔身通高40米,底层边长8.3米,属内方外方密檐式砖塔。</p> <p class="ql-block"> 莺莺塔以奇特的结构、精湛的工艺、明显的回音效应而著称于世。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并称为我国四大回音建筑。并与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齐名,被学者称为世界六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击石听蛙鸣蝉噪声</p> <p class="ql-block">莺莺小道,一九八六年夏天,在修复普救寺清理基础时,与迥廊西向地表下一米处发现了一条瓦棱小道,据专家鉴定,属唐代寺内的遗存。适逢我国著名《西厢记》研究专家王季思带领戏剧年会学者来寺考察,对此小道倍感兴趣,他认为这是当年崔莺莺走过的路。从此,人们便将这一历史遗存称之为"莺莺小道"。如今,游人来到这里,都要从小道上走过,以图吉祥。</p> <p class="ql-block">梨花院,俗称"莺莺院",一九八七年修复。此院是《西厢记》中老夫人、莺莺、红娘在普救寺寓居之所,北正房为老夫人居室,西厢房为莺莺与红娘居室,东厢房为欢郎的居室。</p><p class="ql-block">《西厢记》中的"惊艳"、"赖婚"、"邀宴"、"跳墙"、"拷红"等情节都发生在此院之中。</p> <p class="ql-block"> 运城市是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面积1.4万平方千米,人口470万,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我们在这逗留了两天,看到市容市貌很整洁,人们很热情豪爽,留下深刻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