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止堂中国字砖陈列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漳浦路118号。明止堂现藏古砖三万块,陈列面积4000平方米,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精品最全,最有突出特色的古字砖陈列馆,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奇观。</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体,字砖是带有特殊文化符号的古砖,它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造,宫殿装饰,城墙修筑,陵墓营建等。明止堂所藏字砖包括文字砖和画像砖,在纸张还没有发明之前,文字一般都在甲骨,青铜器或简帛上。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文字和图案却模刻在字砖上,特别是纸张尚未普遍使用时,人们往往会把生活习俗,思想风貌和精神追求大量模印在古砖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特殊文化载体。明止堂藏有:见证完璧归赵的“宫章”秦砖,“为官箴言”汉砖,“海内皆臣”汉砖,王羲之兰亭序的“永和九年”砖和“万历十二年”长城砖。大量字砖记载了当时的姓氏,地名、官职及人物活动情况,带有年号的砖则标明了确切的年代。特别是汉画像砖则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气势雄浑,还原了汉代的特征,明止堂有:汉车马出行图,汉采桑图,月神图,汉纺织图,汉讲学图,子路大战异兽图,胡汉战争图等都是国家级博物馆都难以寻觅的镇馆之宝。更有大量反映《山海经》神话故事的汉砖如“双阙车骑图”。</p><p class="ql-block">字砖是一部鲜活的中国书法史,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天下最早行书真迹“永元十年昭义”砖也深藏在明止堂。</p><p class="ql-block">此外,不同形制的字砖以及所体现的制砖技艺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材料。</p><p class="ql-block">明止堂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砖研究保护基地。中国字砖文化研究与保护中心也设在明止堂。2019年明止堂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明止堂创始人朱明歧由于在古砖抢救保护和深入研究所作出的贡献被上海市政协文史委编入百年50位海派收藏名家。</p><p class="ql-block">感谢曼吉磁贴公司每年提供300万支持明止堂日常运营。</p><p class="ql-block">来吧,朋友们!当你遇见明止堂,你会惊讶于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和中国最早的围棋对弈图竟然出现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更惊喜的是,120平方米的打拓片互动体验空间正等着你呢……</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漳浦路118号</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00</p><p class="ql-block">周六至周日 9:00——16:00(含节假日)</p> <p class="ql-block">万岁不败墻</p><p class="ql-block">这堵万岁不败墙共有近200块字砖,年代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间跨度为800多年,这些砖主要出土于江浙一带。这些字砖上面都有同样的四个字“万岁不败”。“万岁”一词是古代人与人之间的尊敬称呼。百姓互称"万岁“以表达追求长生的愿望。自汉武帝颁布“上殿称万岁”仪制后,“万岁”开始作为皇帝御用称谓,但民间仍相沿不改,这些砖来自民间墓室就说明了这一点。到了唐代武则天时期民间就不敢使用了,只有皇帝才能称“万岁”。“不败”为不毁败,不朽之意。</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些古砖上的字体各不相同。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商代有甲骨文,西周春秋时期有金文和籀文,广义叫大篆,战国时代各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字叫战国文字。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等国盛行鸟虫篆,又称“鸟虫书”。这堵砖墙上就可以看到那个时期传承下来的“鸟虫书”,实际上鸟虫书分为鸟书和虫书,虫书其笔画屈曲如虫,可以看到类似一条一条虫一样的文字,鸟书则装饰成鸟状,就如一只只鸟一样因而得名。秦统一中国“书同文”,秦始皇令宰相李斯创立小篆。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从甲骨文到金文籀文的大篆,再到流行鸟虫篆的战国文字,最后再统一到秦代的小篆。虽然这堵墙上的砖都是秦代以后的,但它呈现了形式各异,千姿百态,丰富多样的篆书,这些砖上的“万”字廿草头就有几十种书写样式。不仅如此,不少砖上还有明确的年号,从中可以看见从小篆到缪篆的化圆为方之书写演变。所以这一堵文字砖墻,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此外,这些砖的大平面上有车轮纹,太阳纹等许多纹样,是中国纹样的最原始资料。</p> <p class="ql-block">万岁不败砖王</p><p class="ql-block">时代:民国</p><p class="ql-block">出土地: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p><p class="ql-block">尺寸:70cm × 38cm ×10cm</p> <p class="ql-block">永和五年太岁已酋劝氏</p><p class="ql-block">此砖出士于湖南省永州东安县芦洪市镇灌坝村</p><p class="ql-block">莲洁塘,砖长37.5厘米,宽18.5厘米,高5.5厘米,时代为公元349年。</p> <p class="ql-block">明止堂藏砖记</p><p class="ql-block">朱君明歧,海上嘉定人氏,卜宅练祁之阴,堂曰“明止”,明其行止也。君少慕邑先贤竹汀钱大昕先生,向学好藏,集宋元明清古籍逾万卷,先哲时彦论砖典籍数百,而尤好罗致金石瓦甓,藏古砖万盈。凡山崖水畔,荒村野舍,有断壁残刻者,必剔藓拂尘,摩挲审读,手自捶拓。或抛玉引砖,掷万金购废屋彘舍,而拆墙运甓,至磨皮见血亦不之顾也。得一二精善,欣喜莫名,视若拱壁。值国家大兴土功二十余载,历华夏几半,遂汇成古甓之渊薮。海内鲜有比肩者也。陈公兆熊当甲午岁朝制联记其盛曰:甲第宏开胪列着秦汉瓦甓晋唐碑版最是古意适意;午窗小憩摩挲些宋元珍本明清秘椠可爱书香花香。</p><p class="ql-block">君藏古籍于雅斋,而砖置别馆,西行六里,巍然耸峙于漳浦河之侧,登楼入馆,所列皆罕所寓目之精品也。砖架百余,森然壁立。似秦王之俑阵,遮目夺魄。犹汉廷之朝仪,按部就班。循序观赏,年号环合,吉语声声,画像毕现,若步历史长廊;漫游流览,如行山阴古道,应接不暇。移目可见四厅,日东东庼,始于东汉“建武”毕于东晋“元熙”,于史凿凿,明细无漏。曰东吴厂,其最有致者,“黄龙”“五凤”先后辉映,“太平”“永安”并列呈祥,及至“晋平吴”,则见孙郎江山颓然崩矣。曰南朝轩,年号、属类具备焉,其间犹可见兴替之迹,而楼台烟雨,伽蓝浮屠,忧惚目前矣。曰古砖砚室,方圆兼陈,形制多端,古意盎然,爱不释手也。又见一墙兀然,高广寻丈,百砖附壁,文皆“万岁不败”,分属数朝而字态又显诡异陆离。仰视俯察,深叹主人之匠心独运焉。环馆两侧,有画像砖数百,质形孔硕,红毯长案,罗列平铺,亦复画面雄浑,刻镂精美。又有城墙砖,自唐至民国,贯续无断。架后亦有碑版百余,而环视四壁,则金石拓片,品式琳琅,诸端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行行复行行,几不知今日何日。渺渺矣此身,复不知此地何地也。方瞠目移神,而主人在侧,恂恂如曰:“玩玩而已,其肇始也,为存先人之迹不致漶灭,今日成巨观,又当输诚于社会”。噫吁嚱,惟嘐有才,于斯为盛,君之胸次爝然矣。</p><p class="ql-block">余有幸先睹其盛,感其执着不舍,即兴题写“砖痴”为赠并跋曰:“吾友明歧兄耽情古砖,于是物聚所好。苦心经营数十年,得万余件。非常之人方有此非常之举,余故以砖痴呼之。非痴无以成其事、非狂无以致其广、非醉无以得其名也。”前人好古,今人追风,后人慕思。惊羡之情萦怀难已,乃为之记云。时甲午岁清和月之下浣。</p><p class="ql-block">一瓢斋主刘小晴撰并书</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砖</p><p class="ql-block">此砖出于湖南长沙,砖长43.1厘米,宽21.2厘米,高 11.9 厘米,时代为明朝。</p> <p class="ql-block">双龙穿璧图</p><p class="ql-block">年代:汉代</p><p class="ql-block">出土地:河南省南阳市</p><p class="ql-block">尺寸:宽114.5cm 高35cm厚8cm</p><p class="ql-block">此砖气势浑厚,两条中国巨龙穿壁而过。龙为神物是为祥瑞;璧是祭天礼器。双龙呈十字交叉状同时穿入一块玉璧中,象征天地交感、化育万物,同时象征着阴阳相合、人神沟通。因此,画面有着龙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双重寓意。</p><p class="ql-block">画像砖外框由均匀直线围成的菱形纹修饰,显得工整而精致。在刻画方式上以浮雕块面来呈现,双龙醒目而细腻,双龙之大,浮雕之精,令观者顿生膜拜之情。</p> <p class="ql-block">字砖——中国历史文化的敲门砖</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体,字砖是带有特殊文化符号的古砖,它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造,宫殿装饰,城墙修筑,陵墓营建等。明止堂所藏字砖包括文字砖和画像砖,这些砖往往通过模印,刻划和软笔书写三种方式制成。在纸张还没有发明之前,文字一般都刻在甲骨上,浇铸在青铜器上或者书写在简帛上。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文字和图案却模刻在字砖上,特别是汉晋时期纸张尚未获得普遍的使用,而对文化的崇尚却渗透进社会各个层面,因此人们把生活习俗,思想风貌和精神追求大量模刻在古砖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特殊文化载体。这些字砖记载了当时的地名、官职及人物活动情况。带有年号的砖则标明了确切的年代,带有画像的砖特别是汉画像砖则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气势雄浑,还原了汉代的特征。它们不仅可以证史而且可以补史料之不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字砖中所呈现的中国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演进,是一部鲜活的中国书法史,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此外,不同形制的字砖以及所体现的制砖技艺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材料。</p><p class="ql-block">字砖历来为金石学家所重视,自宋代就被著录记载,南宋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著有《金石录》一书。嘉定钱大昕也是研究字砖金石的清代名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带来了字砖的大出土。明止堂抢救性收集和保护了三万块字砖,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设立为古砖保护研究基地。中国字砖文化研究与保护中心也在明止堂挂牌成立,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曾担任总顾问。</p><p class="ql-block">当你走进明止堂嘉定字砖文化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件件二千多年来的特殊文物。你可以通过听一个个生动无比的故事,看一块块形象各异的字砖,仿佛已经穿越了时空,正在与千年前的古人进行对话,仿佛已经触摸到古人跳动的脉搏。如果你还能动手亲自体验一下做砖,打拓片的乐趣,一定会对中国文化由衷赞叹,一定会倍加珍惜每一块残砖断瓦,甚至梦到山崖水畔,荒村夜舍去寻寻觅觅………</p><p class="ql-block">——朱明歧</p> <p class="ql-block">李学勤</p><p class="ql-block">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p><p class="ql-block">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p><p class="ql-block">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p> <p class="ql-block">战国-秦</p><p class="ql-block">考古发现大约在6000年前中国开始烧制古砖,距今30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已使用大型空心砖。距今约2500年的战国早期已有刻划字砖出现。1987年山东省邹城市文管处在峄山镇征集到两块战国早期文字砖。明止堂《字砖研究》总顾问李学勤先生认为,其砖文内容应是对死者生平的介绍和悲悼之情,相当于后世墓志性质的铭文砖。这里陈展的是战国七雄之外的中山国的图案砖。</p><p class="ql-block">秦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素以“秦砖汉瓦”而著称于世。秦砖以戳记物勒工名,有严格的质管体系。其砖颜色青灰、质地坚硬、制作规整、浑厚朴实、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称之为铅砖。</p> <p class="ql-block">汉代</p><p class="ql-block">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强盛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历时四百零七年。西汉早期主要以大型花纹空心砖切筑墓室,文字砖较少出现。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古砖成为人们表达精神追求,价值观念的新载体。到了东汉虽然发明了造纸术,但是当时的纸张数量既少,质量也差,不能满足书写的需要,同时人们对文化的崇尚却渗透进社会各个层面,因此,砖上的文字是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如“天一后(後)四”砖所反映的周易思想。</p><p class="ql-block">“永建四年金石永寿”砖所呈现的书法则是中国艺术的大美。</p><p class="ql-block">此外,这里陈展的汉代画像砖所体现的沉雄博大,丰富内容,生动造型,精致装饰以及超于法度的艺术表现力都是震撼人心的绘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汉廿四字为官箴言砖</p><p class="ql-block">年代: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p><p class="ql-block">尺寸:宽29.5cm高41.5cm厚7.5cm</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块为官箴言砖,砖文“富贵昌 宜官堂 意气阳 乐未央 长相思 毋相忘 爵禄尊 寿万年”。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为官富贵,人之常情。然为官要勤,只有勤政爱民,才能高爵显位,俸禄至尊,史载万年。铭文字体为隶书,是汉砖中不可多见的书法精品。</p> <p class="ql-block">海内皆臣犬迹砖</p><p class="ql-block">年代:汉代(公元前202-22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曲亭镇范村</p><p class="ql-block">尺寸:宽30cm高30cm 厚2.5cm</p><p class="ql-block">砖文“海内皆臣,岁登成郭,道毋饥人,践此万岁”。</p> <p class="ql-block">汉双阙车骑图</p><p class="ql-block">年代: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樊集乡</p><p class="ql-block">尺寸:宽121cm(残)高33cm 厚10.5cm</p><p class="ql-block">此砖为一幅汉代社会生活和信仰图。左侧双阙楼,有两人骑着骏马飞奔而入,阙内有树,临风而动。阙楼右边一马拉车,正欲远行;左有二门吏恭敬相迎。画面中间靠上位置又有西王母和青鸟,西王母后有一玉兔捣药,前方有一人跪地求赐仙丹。</p><p class="ql-block">画面右侧有一人手拿网具正在捕兔,其下有一九尾狐。画面最左边有一勇士手执牛角,与牛奋力相博。</p> <p class="ql-block">三国</p><p class="ql-block">三国(公元220年- 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p><p class="ql-block">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由于东吴是三国中最后被灭的政权,持续时间长,所以出土的年号砖相对就多。其次东吴在三国中又是最不具正统性,因此年号中往往以天降祥瑞来表示自己天命正统。</p> <p class="ql-block">西晋</p><p class="ql-block">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三国之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历时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元康元年西晋皇族内部以八大封王为主展开了一场争夺皇权的内乱,称“八王之乱”。之后内迁的少数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史称“永嘉南渡”。</p><p class="ql-block">“永嘉南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移民。这里陈展的“元康元年砖”,“永嘉年二年”砖就是那个动荡时代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东晋</p><p class="ql-block">东晋(公元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span style="font-size:18px;">睿</span>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南京史称东晋。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因此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百年的门阀政治中,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长期居于权力中心,使得王谢家族发展得以延绵久长,直至南朝之末。“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王氏和谢氏家族。北人南来的大移民不仅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而且带动了江南文化的繁荣,因此东晋时期的字砖非常丰富,特别是与王羲之《兰亭序》同时期的永和年字砖这是民间书法的精彩遗存。</p> <p class="ql-block">子路大战异兽图</p><p class="ql-block">年代: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河南省南阳市</p><p class="ql-block">尺寸:宽120cm 高31.5cm 厚13cm</p><p class="ql-block">砖右有一武士执斧,追砍似牛的怪兽,武士旁题篆书“子路“,这说明执斧武士为子路。子路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并努力践行孔子的学说思想,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杀,临死言:“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忠义仁勇,君子人格,在汉代被上升力冥界的保护神。砖左有一武士执长戈,奋力而刺,旁题“陈年”,据《吕氏春秋•简选》记载,陈年为一勇士。</p> <p class="ql-block">汉讲学图</p><p class="ql-block">年代: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四川省成都市羊子山</p><p class="ql-block">尺寸:宽49cm 高39cm 厚6.2cm</p><p class="ql-block">画面描绘了汉代经师与子弟讲经论道的场景。右侧一人腰佩青铜削刀,其功能近似今之橡皮,用以修改简牍之误。弟子六人围坐于经师,神态专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观念。汉代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创建了第一所公立学校一郡学,在古代郡学叫“学”,县学叫“校”,现今的“学校”一词就由此而来。此砖是中国最早“学校”的见证物。</p> <p class="ql-block">汉车马过桥图</p><p class="ql-block">年代: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四川省成都</p><p class="ql-block">尺寸:宽45.3cm 高25cm 厚5.6cm</p><p class="ql-block">画砖描绘了两匹骏马拉着轺车疾驰过桥的场面。车上有二人,一人手持缰绳为驾车人,另一为官吏。车后紧跟一个骑着骏马的侍从。此桥为平桥,桥两侧有护栏,桥下有四排桥墩。这块画像砖描绘了汉代的桥梁结构,具有建筑史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汉代崇尚升仙,此桥也象征从生境到仙境的连结。</p> <p class="ql-block">延平柿蒂纹砖</p><p class="ql-block">年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p><p class="ql-block">出士地:四川省彭州市</p><p class="ql-block">尺寸:长32.5cm 宽24cm 厚6cm</p><p class="ql-block">延平是东汉殇帝刘隆的年号,柿树坚实牢固,故柿蒂纹具有“永不毁败,事事如意”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嘉定县工砖</p><p class="ql-block">年代:清代(公元1636-1912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千窑镇</p><p class="ql-block">尺寸:长32cm 宽16.6cm 厚6.5cm</p><p class="ql-block">嘉定于1218年1月得到南宋朝廷批准建县,第二年首任知县高衍孙建造城墙,但那时的城墙只是版筑的土城墙,仅在城门处镶砌砖石,到元代末年,张士诚派了一个姓吕的部将来守城。才改为砖城墙,即在土筑的城墙两侧镶城砖,成为砖城墙,此砖在嘉善县千窑镇的枯井中发现,千窑旧称千窑镇,素以千窑烧砖而闻名遐迩,此砖应是为嘉定烧制的城墙砖之遗存。</p> <p class="ql-block">字砖里的姓氏文化</p><p class="ql-block">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姓氏。姓氏标志了你的祖先源头,你的血统来自何方何族。通过姓氏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每个姓氏都源远流长,都有意味深长的来历和丰富多彩的故事。姓氏是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活化石。明止堂收藏的字砖姓氏只是冰山一角。</p><p class="ql-block">严格的说,“姓”与“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姓,表示你是哪一位老祖母的后代,这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母系制,所以“姓”字就由“女、生”两个元素组成的会意字,女字旁代表来源于母系氏族,而“生”则是代表你生在何方。因此早期的姓大多是“女”字旁,如“姚、姬、嬴,姜”。当母系制逐渐过渡到父系制,由“姓”来标识祖先的源头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人口越来越多,于是分出很多支系迁到别的地方,迁走的这个就叫氏。秦代以前,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统一后,秦始皇为了打破固有的社会阶层,巩固大一统帝国的需要,将姓氏合一。此后,人与人之间只需问“您贵姓?”。</p><p class="ql-block">早期的姓氏来源主要有以下三大类:</p><p class="ql-block">一、以祖先的名或字为姓,如:孔,高,常等;</p><p class="ql-block">二、以祖先的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钱等;</p><p class="ql-block">三、以所居的地名为姓,如:宋、赵、吴等;</p><p class="ql-block">明止堂所藏姓氏砖有一个显著特点,大多模印姓氏而不刻名。这里的“徐氏”砖就是一例,为了凸显家族姓氏,把徐姓用了十个不同的字体并使用了典雅的装饰纹样来衬托。这表明我们的祖先强调家族血缘重要性,而弱化个人地位。其次,砖文上往往模刻郡望,“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以标榜自己是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来彰显自己的家族地位,如“元康三年会稽上虞曹氏砖”。第三,有的砖文上的姓氏是晚辈为先人制作墓砖所记,不仅表达哀伤之情也表示自己践行孝道,如“元康七年七月孤子徐龙”。</p> <p class="ql-block">徐姓龙纹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代: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span></p><p class="ql-block">出土地:浙江上虞五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尺寸:</span>长36.5cm 宽18.2cm 厚4.2cm</p><p class="ql-block">这里的10块砖内容相同,只有姓没有名,都是一个“徐”字配上龙纹与钱纹,出自同一座徐姓墓中。但无论文字和图画,都不相同。</p><p class="ql-block">为了凸显家族姓氏,墓主把“徐”姓用了十个不同的篆书字体,实出强调“姓”的重要,而不是个人的名字重要,体现了家族血缘的重要性,从而弱化个人地位,十个“徐”字二个正书,八个反书,每个字都不一样,每个部首都不一样,每一笔或直或曲,或圆或方,或长或短,通过这种装饰来强化“徐”氏家族,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汉字的变化魅力,十块砖上没有官位,不显功业也反映了墓主认为只有“徐”姓家族才是至高至大。</p><p class="ql-block">此外,每块砖在“徐”字下面配上十个不同的精美龙紋,象征自己是龙的传人,可谓匠心独运,它不仅反映了徐姓墓主爱好艺术,喜欢变化,崇尚自然的性格,而且反映了墓主的家国情坏。以及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元•<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清</span></p><p class="ql-block">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代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文化远不如宋代,字砖极少。</p><p class="ql-block">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一步步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帝业,因此明朝特别重视修筑城墙,这里陈展了不少城墙砖,其中有万历年的万里长城砖,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永乐三年郑和首次下西洋。</p><p class="ql-block">清朝(公元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历时二百七十六年。</p> <p class="ql-block">隋•<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宋</span></p><p class="ql-block">隋•唐•宋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石刻墓志质地坚硬,承載量大,因此墓室多采用石碑,字砖大量减少。</p><p class="ql-block">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隋文帝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隋炀帝大业年间修建大运河。</p><p class="ql-block">唐朝(公元618年一907年),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后世公认的中国强盛朝代之一。</p><p class="ql-block">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公元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p><p class="ql-block">天宝年发生安史之乱后国力渐衰,公元907年,唐朝覆亡,进入五代十国</p><p class="ql-block">宋朝(公元960年一1279年)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享国三百一十九年。</p><p class="ql-block">公元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大移民,赵构在今杭州建立了南宋。</p> <p class="ql-block">宋靖康砖</p><p class="ql-block">年代:宋朝(公元1127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江西省</p><p class="ql-block">尺寸:长31.7cm 宽16.5cm 厚5cm</p><p class="ql-block">砖文为“准/未靖康二年/分宜县造建城-墙砖”、靖康二年金军破东京(今开封),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由此展开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p> <p class="ql-block">宝应残砖</p><p class="ql-block">年代:唐朝(公元762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上海市嘉定西门侯黄桥</p><p class="ql-block">尺寸:长16.4cm(残)宽13.8cm 厚5cm</p><p class="ql-block">砖文为“宝应”。此砖由明止堂主在暑期陪女儿走访古街时从嘉定西门候黄桥西北残砖堆中发现。据《吴郡金石目》记载,此砖与大唐宝应元年金大娘砖为同一墓穴所出,出土于嘉定东城门外徐家行。在唐代现今的徐行属昆山依仁冈所辖。</p> <p class="ql-block">大业元年砖 </p><p class="ql-block">年代:隋朝大业(公元605-617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福建省南平</p><p class="ql-block">尺寸:长28.5cm 宽13,5cm 厚56cm</p><p class="ql-block">大业年间隋炀帝开挖大运河。此砖上有“鱼落网中”图案。</p> <p class="ql-block">南北朝</p><p class="ql-block">南北朝(公元420年一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公元420年一589年)有宋、齐、梁、陈四朝。南方主要由汉族统治,战乱较少,因此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尤其是舍身出家四次的梁武帝时期不仅文字砖多,而且画像砖往往带有佛教文化的元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北朝字砖很少,但这里陈展的司马金龙砖,北魏太安四年砖却是十分重要的史料物证。</p> <p class="ql-block">司马金龙墓寿砖</p><p class="ql-block">年代:北魏(公元484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山西省大同市</p><p class="ql-block">尺寸:长32.5cm 宽15.5cm 厚5.5cm</p><p class="ql-block">砖文为,“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寿砖”。司马金龙为北魏大臣,其父司马楚之因刘裕诛杀晋室成员而降附于北魏。其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公元484)。司马金龙深受宠信,官至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此砖对北魏历史研究极有价值。</p> <p class="ql-block">杨氏世世吉昌砖</p><p class="ql-block">年代:北朝(公元386年—581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陕西省华阴县</p><p class="ql-block">尺寸:长33.1cm 宽16.7cm 厚7.3cm</p><p class="ql-block">此砖与南方砖截然不同,南方砖的文字多在侧面,且刻在砖模上,而这块北魏砖的砖文是在砖坯成型之后另外压上去的。此砖出土于华阴杨氏祖茔。杨氏是关陇集团的贵族,在北朝时期叱咤风云,以致后来由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天下。</p> <p class="ql-block">明代城砖:左、中、右</p> <p class="ql-block">汉 斗鸡图</p><p class="ql-block">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p> <p class="ql-block">汉 神兽相搏</p><p class="ql-block">汉代(公元前202年- 220年)</p> <p class="ql-block">汉代石棺</p><p class="ql-block">时代: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p><p class="ql-block">出土地:四川</p><p class="ql-block">尺寸:214-215cm长 70cm宽 73-75cm高 无盖</p><p class="ql-block">此石棺是从四川省大邑县一户农家征集,当时农民用作马槽,内存草料以饲马。</p><p class="ql-block">棺盖农民因无用已丢失。</p><p class="ql-block">石棺前后两面有阴刻线画像,正面有山水、房屋、人物,和车马,展示了当时丰富的生活场景,是一幅汉代的“清明上河图〞。后面的画面是一棵摇钱树和一幢房屋。</p><p class="ql-block">四周外侧面通身芦席纹底,为锤凿加工留下的痕迹。</p><p class="ql-block">石棺正面画像可分为左、中、右三组场景,共有26个人物。右侧一组,其上部二人仰身弯弓正在射天上飞来的三只大雁,其中一只已被射中,直落而下。中间是崇高而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下的水面中有荷叶荷花,水中还有游鱼,岸上有两人手拿镰刀正在收割农作物。这是一幅汉代表现山水的中国画,展示了高远,平远,近远的“三远”之法。它比中国美术史公认的最早山水画--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大概早了500年。</p><p class="ql-block">正面中间一组是八个梯形构成的四坡房屋。每个屋顶都有二根上端带有斗拱的柱子支撑(实际应 四根柱子,后面两根画面上没有表现)。八个房屋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两个房屋,中层和下层分别是三个房屋。上层左侧房屋内有二人身着宽袍、肥袖、右衽,正在宴饮。另一右侧房屋内有二人对坐正在下围棋,棋盘六纵九横共54方格。每人身旁各放置一个棋罐。一人咧嘴大笑,舞动双手,胜券在握,另一人垂头丧气,败局已定。这也是迄今所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下围棋的完整画面,弥足珍贵,也证明在2000年前中国的普通百姓已经在“黑白世界〞中博弈娱乐。中层画面有三个房屋,左侧房屋内二人并肩而坐,前有一毯子,上有两个杯状物,似在宴饮。中间房屋内坐二人,一在弹琴,一人在聆听,神态陶醉。右侧房屋内有二人,一人手举菜刀正在杀鱼,一人在剁肉当为厨子。时隔二千年,其菜刀几与今同。下层有三个房屋,左侧房房屋内两人对饮,中间房屋内一男一女正在舞蹈,女子脚下有一圆垫,当为舞毡。右侧房屋是厨房,有一个“二眼灶”,灶上一高一低有两个蒸罐,灶旁有一人手拿火筒,正向炉灶内吹气。</p><p class="ql-block">正面画像的左侧共有七人,也分成上中下三层,他们都向着同一方向前行。中间二个人坐在带盖的两轮马车上,右边一个人手执长长的马鞭,当为驾车人,马车由二匹马驾着向右前行。马车的上层,有三人步行向前,走在前面的人一手执小旗,似为前导,跟在执旗人后面的有二人,肩扛着带缨的长枪,列队前行。马车的下层有两个骑马的随从。这组画面的上端有高大的带有双层斗拱的房屋,图中沒有完整表现出来,只是显出一根柱子和一角屋檐,似是雄伟宫殿,气势非凡,象征着主人出入殿堂,有着不同凡响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汉代石棺</p><p class="ql-block">石棺背面画像比较简单,中间偏右一棵树,树枝上挂的不是树叶而是方孔铜钱,应是摇钱树。</p><p class="ql-block">摇钱树左侧是一幢简单而偏高的房屋,左右两根大柱子,柱子上端有形状比较简单的斗拱,屋面四坡,两柱之间的中部有一横梁,梁下有两扇大门,梁的位置恰在柱子的中间高度,虽然梁与屋面之间没有什么交代,想提示我们可能是一座两层楼的房子。</p><p class="ql-block">石棺壁厚10—12厘米,底厚约18 厘米左右上口有2--3厘米的企口,以期与棺盖密封。</p><p class="ql-block">这具石棺,向我们展示了两个重要的内容:其一、它呈现了二千年前的科技水平。能够制作出这样一具石棺,特别是内外四壁的凿痕,应该是使用铁制錾子。这说明当时在治金技术方面达到了相当水平。其二、画面中反映的山水,弋射,房屋,围棋,宴饮,舞蹈,弹琴,庖厨,收割,车马出行等场景,使我们了解到书面文字不可能了解到的具体形象。此外,人物的衣冠式样,无论贵贱都是宽袍、肥袖、右衽。日常生活家具十分简单,席地而坐,无桌无椅,只有毯子,而目坐姿必须跪坐。</p> <p class="ql-block">练泥</p><p class="ql-block">制砖的工序</p><p class="ql-block">Brick-making process</p><p class="ql-block">制模制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脱模</p><p class="ql-block">出窑</p> <p class="ql-block">古砖天下第一龙</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汉字是</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文字</p><p class="ql-block">那么字砖就是</p><p class="ql-block">这个星球上最迷人瑰宝</p><p class="ql-block">如果“汉”是一幅画</p><p class="ql-block">那么“字”就是一个景</p><p class="ql-block">如果汉字是一首歌</p><p class="ql-block">那么字砖就是一组乐</p><p class="ql-block">如果汉字是一首诗</p><p class="ql-block">那么字砖是一部史</p><p class="ql-block">汉字的笔划里</p><p class="ql-block">蕴含着华夏的基因</p><p class="ql-block">字砖的词句中</p><p class="ql-block">密藏着中华文明的DNA</p><p class="ql-block">——朱明歧诗并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