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字背后的密意

法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论文字背后的密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文论中,尤其是经典文论中的某些特别的文字语言的背后,是潜藏着语言的“密意”的。我们惯常认为:吐之于口和写出来的语言和文字,是“显”的。但我从佛法文论中得来的体会是,当中有很多的文句却是“密”的。对此,我们不能不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本来,对这个问题我是不想说的,只是因为日前,我的一个名叫绿意的仁兄,在经过了几天群聊之后,总结了大家几天所聊的内容,而发了个文帖。他的文帖不长,但内容涵盖蛮多,形式工整,语句严谨,显说密说,一带而过。因为他当中提到了我在这几天的做派,所以,我则遥相呼应,评价其帖子是:“统摄周全,显密得当”。今天,又想起这个话题来,所以,觉得有探索一下的必要,以使有心人,能在今后与古圣先哲著作的对话中,使自己的鉴赏能力有一点点提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了!现在进入正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道了文字的或显或密处,这对于我们在阅读理解别人文章的真实义上,是大有帮助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你可能会问:既然说话和文字是示之于别人的,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直接的讲清楚?这个问题,貌似复杂,实质是一个非常简单而正常不过的事情。其理由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诸多类似而性质相同的事情,在陈述时,他不想东扯西拉地杂说,而只以一两句话进行概括,这样就可能导致了他的“密意”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道理是十分明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及行住坐卧的重复性的互动言词是必须的,否则,你和你的家人或外边卖菜的交易,就会乱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当我们看别人的文章,或与别人闲聊时,还去不厌其烦的重复性的讲说某些人所共知的生活锁事或故事,如东家长、西家短的是是非非,这是会令我们感到十分的疲劳而厌烦的。不过,说说这些事情也是免不了的,但,只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即可。否则,我会打个招呼即行离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童年的时候,我们最喜欢听别人说若干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小故事,而且是百听不厌的。以后,长大了,我们自己就去从书本上阅读别人的故事,如涉及到的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如《三国》、《红楼》,《水浒》和《西游记》等,还有《聊斋》、《三言两拍》等等,说实话,这是我们成长中的认知和必须,谈不上什么噜苏或杂说而言。因为,那时,我们有的是时间,而且总认为,后面的时间还长得很,足够我们享受的,不像现在,总是感到时间是那么的急促而催人奋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是,一旦过了四五十岁之后,特别是现在的六十开外的这个年纪,我们实实觉知到,后面的光荫短促而逼人,所以,我们就厌于这些一个个我们都听到的或看到的堆砌的杂事杂文了,因为,这是我们一生到此时经历过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我们早已是厌烦了,远离了。而现在所要做的是从这一生经历过的事情里,去明一个“理”字。因此,现在,当我去看别人的文字或自己的文字展示给别人的时候,我都是以说道理的议论性文体,去概括某些曾经发生的或眼前正在发生的存境和思境,而不去过份的在诸多纷繁的杂事上说个不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当我去看别人文字的样貌时,总是先看他能否从诸多具象的事事物物中,概括出一些抽象性的道理来,从而向着所谓的真理的方向逼进。这才是我们阅读别人佳作或别人观看我的文字意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老实话,如果现在还要我去阅读诸如《三国》《红楼》的经典名著,我是不愿意的。这并不是说我很骄慢,而是因为在过去的哪个时空里,我们已不知领略过多少遍了。可以这么说,或许,眼前的事情记不得,但对哪时我所读过的、当中感兴趣的情节、诗词名句,甚至对某一个特别注意的对偶形式的章回目录,我都记得清楚。所以,当现在我写文字,需要引用这些个故事情节或相关的诗词去说理时,我是信手拈来而无须查找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另一个不需再读这类文字的理由是:因为我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了,到了此时,我们应当是有选择性的去读哪些适合自己认识观念的哲、科、史、经、论等方面的书籍文字。因为这类文章词句,是最适宜我们现在的心境上的滋养的。所以说,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是沉淀于青少年时所读的读物上,这说明,活到现在,我们的心智一点也没有成长。如果说,我们现在在空闲时,还去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上的新闻纪实,微型小说,或网络上的哪些个专门搞人我是非的无聊戏说、八卦段子,我认为,那就没有意味而浪费生命了;抑或,如果你已退休在家,还时不时的,老花镜一撑,很吃力的去“研读”某一位所谓“名人”出版的文章或“领导”的官样化文章的话,那更是会凭空增添了许多的烦恼,而扰乱了你在家的平静的心境,这更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了!(说到这,我自感得罪人了)因为,这一类的文字,于我们退休在家的人而言,我毫不客气地说,一点作用也没有,因为,尽管这些著作是名人的,但它们的观点可能却不是具备一个“明人”(即明理之人)所应有的品位和学识,所以,对他们的文字,我是不会碰的。对于官样话的文章,它给我的印象,总是给人有一副古板的面庞,紧咬着嘴唇,中规中矩,庄严肃穆的感觉,而从这个感觉中,我似乎总是闻到某些煽情,或矫情的元素在他们的文句中,它几乎没有我们说话时的恳切的真情的诚实之言。因此,对这类文字,我现在更是不敢看的。我说这话的意思,绝不是我的高傲,请千万别误会。因为德不配位的价值取向观,所谓某些名人或官人的戏说文词,是不值得我去傲视它的。只是在我们到了这个年纪的时宜之下,认识到这一类的文字,与那些能够启发我们心智的文章所得来的快乐,确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现在式的我们,应当接受的是有发人深省的,对人生具有重大视角转换意义上的,并能够唤醒我们生命底蕴复苏的文字文章!而能够唤醒生命底蕴、回归心灵故乡的哪些文字的背后,其涵义肯定是深藏的,换句话说,也即是“密意”的!而唯有“密意”,才能启迪心智的爆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我的这个观点,只代表自己,不代表别人也应有这样的想法。虽然,你我他虽生存于同一时空,但你的时空不是我的时空,我的时空也不是你的时空。各自轻安愉悦即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有个人情感上的秘密的纠结,不肯明言,而又不得不渲泄,以使自心得到释放,故于此时,只能是“密意”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基于情感上的需要,在我们这一生的过程中,每个人肯定会有诸多的鲜为人知的,也不想别人知道的秘密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想看看:是不是在少不更事的少年青年时段,你喜欢上了一个与你相邻或相隔课桌旁的异性女生或男生,而且,他或她也注意到了你的关注,并且他或她,也能够友好的关注着你;于是,仅在课间十分钟的上厕所的休课过程中,你或者她,不失时机地故意的邂逅着你,相互之间,抬首的瞬间,双双四目,明眸对视,然后是嫣然一笑,而后又即时离去;于是,在体育课的操场上,当你的一个篮球投掷方向偏于一傍时,于是,他或她就抓紧那个节点,拼命的把那个球抢在手中,并及时的友好的传送给你,这时,当你迎面接到这个球时,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漾心的感觉;后来,在走廊上的过道里,或者是在不宽阔的小路上相遇了,他和她,故意的行色匆忙,在擦肩而过的那一刻,相互之间,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发生着碰手触脚的动作,这,好像是无意的,但你和她的心里,总是觉得用肢体语言告诉你的一个什么。这样的不经意的小事频频发生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习以为常之后,于是,在哪个早早放学回家的路上,他或她,故意的找出某个再也恰当不过的理由,为的是避开同性的男生或女生结伴而行,而只是在某个路口的拐角处,脚步踟蹰着、或前或后的专待着你到来,随后,才是一同随着追逐游戏的同学群中去打闹、嬉笑;而这时,他或她,相互之间,则会用砸石子、甩书包的“危险”动作来游戏的,而这样的危险,一般是不会落在其他同学身上的,“打击”的目标,基本上或专门是针对你一个人的。那么,后来呢!再后来,就是从双方的腼腆、羞涩中,逐渐的走到了主动互问互答、随意任然的情景下了:到了此时,为防别人调侃,他或她,总是能够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而使得他俩之间的交往在明面上说得过去,比如,她的数学成绩较好,所以我遇到难题目才找她的;他的作文写得好,我不会写,所以才向他请教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就这样的景况,以至于在后来几年的学业中,都是这样的惯常惬意。但在这种意愿中,双方谁也没有向对方说出一个如现代人随意张口说出的“我爱你”或“我喜欢你”的廉价的而又是不负责任的话。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以致后来在各自的学业进升,或高考择校,或住家迁址等等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从而使得在那不如今天信息发达,便于联络的情形下,双方各自就失联了!即使后来,有缘再会,比如同学会、同乡会、战友会,等等形式的聚会再相见时,但大家都是尘满面、鬓发白的面容了,从而也就失却了那时天真烂漫的清纯的写意,能做到的,也只是连连叹息、唏嘘不已,感言:时间和空间,才是真正的一把刀,它们把我们从头到脚、从内而外,着着实实的已雕刻得太不象个样子了……!然而,现在的他和她,虽然不象样子了,但这一段情窦初开的情事密意,各自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每每触景生情而暗自回忆的时候,还禁不住的在内心激荡起一丝丝的馨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像对这么长一段叙说,把它抽象成一两句畅怀本义的“密意”文词,就是我们惯用的手法,这在我退休前和退休后的感论里,时有发生!这是真情的流露,但这是自白的象征,更是自己经历的一段生命情感上的体悟,所以,是容不得一点点如上所说的官人们和名人们的煽情或矫情在内,否则,就不能提炼或浓缩出一两句的自认为动人美丽的抽象文句。(不好!说到这里,我自觉泄密了。我直率吧![笑] 。不过,这也能说明,我已开始逐渐的脱去世故老成的狡黠,正向返老还童的心灵故乡之路迈步了!所以,什么叫解脱?我们不但要把自己某些不必需的物质方面的包袱放下,我们还要放下埋藏在自己心灵底层的精神包袱。而渲泄掉了,你就轻松了,就相似于解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亦如此类的这样的故事,这正是我们行文表白时的“密意”之句。而这种“密意”的文句,是他或她个人的“秘密”,是他自己隐藏的情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到了要表达于文字、喧泄情感的时候,又不便于明说,所以,只能以感叹的、概括性的语言模式去示之于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这种表达方式,快乐的往事是这样的,同理,痛苦的追忆也是这样。所以,当昨天绿意仁兄提到他母亲愉快的往事时,这就激起了我对我母亲过早往生的锥痛之情,所以,我在回应回复的帖子上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绿意仁兄的这段文字,统摄周全,显宻得当。驾御文字的功力十足:既严谨,又不失幽默!宻意之处,我发现得:你为你有这样的母亲而幸福,由是,我实在感到羡慕之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 “而我却没有你这样的母子相处缘份的福气。因为我的母亲,在我二十岁刚工作后的几年里就患疾走了,那时,我的慈母才四十多岁。我与我母亲的缘份时空,除去我在外地上学的时间,算起来顶多也只有十五、六年的光景。由此,她的一走,使得我的锥痛之念,足足持续了十年之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 “每个人的文字的背后是有‘密意’的,这种密意,涵盖了诸多的爱恨情仇。貌似议论或散文抽象的句子,只是傍人匆匆一瞥却不知其生活经历的具体事件而已。象这样‘密意’文句,很多很多,其实说的就是我们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 “我说过,当我办完退休手续后是十分高兴的,因而就有写些感想的兴致。可当我写到来生之路是回归本性的时候——‘因为我现世行持不够,达不成超凡入圣的资格,所以我只能轮回;因为无法选择,所以我也愿意轮回。由是之故,我愿意回到母亲的怀抱,享受着温馨的暖意’的这一句时,本来,行文至此,意思已经够了,这一节也就可以结束了。可是,就是因为一提到‘母亲’二字,我的眼前全然现起四十年前,母亲离别我时的酸楚伤情,是那样的无奈不堪。本来欢愉的我,此刻却变得心泪倒流。那日,漫步在仙林湖边的我,停笔良久,不甘不休,感到只有下一生的母子之缘还是不够的,于是,情不自禁之下,我索性追笔道:‘我愿意回到不同的母亲怀抱,享受着清纯的假寐;我也愿意重回我们的家园国土,我也愿意多次回到那个时代的那个时空,就这样,我等待着、等待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 “写到这里,我的心情才好转一些。这在我的《不可思议的时空通道》拙作里可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 “细想起来,人世间的缘份,真是不可思议的,所谓的‘随缘尽份’,说得轻松,却是情难摆脱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所以,当我们去阅读别人的议论文或散文时,如中间跳跃出某几个抒情的排句时,我们一定要格外地注意和体会到它的言外之意,而不要被他的某些流动的华丽词藻所骗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用‘密意’句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凡是论文和散文式体裁的文章,把诸多事情抽象出一个理来,也只能用概括性的文句,如果你想要把具体的事情,全部体现在文章中,那就是小说的体裁了,这就与议论或抒情文体不相配了!再说了,我有这样的事情的秘密,难道别人就没有相似的事情的秘密?因此,凡是有心人,当读到这里时,总会勾想起自己经历的往事的。这就叫做‘共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至此,我想,对于用“密意”文字去表达的原因,大概说清楚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为启迪他人的思考而获得真实慧,作者故意去设置文句的“密意”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世俗间的文字里,隐藏的“密意”很多。可以说,《红楼梦》整本书都是密意的,不然,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红学家的长时的不断的去研究它,揭秘它?这也是人们阅读它的兴味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世俗学问是这样的。那出世的经典论著更是这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一听说宗教二字,就立刻把它与迷信联系起来。一看到经中出现天上人间、地狱、饿鬼、畜牲字句,就说成是宗教上虚构的神话而不存在。其实这都是你看不到文中的密意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教大、小乘经论中,确实是经常出现这诸多类似的字句。但这些名相(名词)的根源,并不是出自于佛陀的演说,而是它本来就源于佛法诞生之前的婆罗门教。不错,婆罗门教是有神论者,而佛教是无神论者。佛教是针对破除婆罗门教有神论者而诞生的。婆罗门教的地狱、饿鬼、畜牲等词句的神性论的思想,目的是为了奴役众生而说这些词句。因为语言这个东西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的缘故,佛教沿用这些词句是在不得已的情境下的权巧之说,是方便众生的理解而说的,是着实于人间事实的说教。也因为佛法经典的文字优美,用到这些词汇时,人们陶醉其中就会误解。佛法虽说天上人间与地狱、饿鬼、畜牲之间的差别,但他绝不是我们肤浅理解的意义,比如说到饿鬼,它是形容在我们人世间具有贪心不足的人,永远是欲壑难填,有如永远吃不饱的饿死鬼一样;说畜牲,说的是我们有些人,虽具人身,但仍然会有兽性恶作,做出一些违背人性的畜牲的事情;如说地狱,是说我们这个人,在做了如饿鬼一样的贪欲和畜牲样的行为来,就会受到严惩而有牢狱之苦。至于“十八层地狱”,和“无间地狱”,那是说的犯罪者的罪恶深重所受的重罚,比如,一个人犯了奸淫罪,只有三两年的徒刑,这是轻判在牢狱;但这个人,如果既强奸了别人,又恐怕事发而伤害或杀掉了被害者,则法律据他伤害的行为情节就判他为十八年徒刑,这相当于“十八层地狱”说。如果他是杀害了被害者,则他有可能被判为无期徒刑或死刑,这相当于“无间地狱”说。这就是经文的秘密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说,佛法中有三世轮回论,就是神性的或迷信的思想。那我得问:你怎么知道轮回论就是佛教的创说?你怎么知道轮回说的就是迷信的内涵?同样的道理,佛教的轮回论思想,还是借用婆罗门教的名相述语,来作为权巧的教说。所以,他所说的三世轮回的思想,也绝不是婆罗门教神性的轮回论。佛教的轮回论,也虽说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轮之苦,但说的落脚点还是我们现有世间的事实,比如,你昨天刚投拜于一个有品有才的长官门下做事,因为要满足更多的欲望,你今天又转换拜倒到一个品性恶劣的长官门下,见风使舵之下,你明天即刻再投拜到一个地位更高的某些大佬的门下。如此,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是你当下当世的“三世”轮回。在这三世轮回中,你迷惑,你造业,从而也就承受苦果。从这,你就体会到,所谓的地狱、饿鬼和畜牲三恶道,放眼望去,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间,不是处处都有吗?所以佛法的三世轮回观,绝不等同于婆罗门教的三世轮回观,名虽同而义实异。这有如苏格拉底心中的真理之神,绝不同于罗马教皇所说那个能够主宰一切的真神,其道理是一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我们在阅经时,常常会看到佛陀说法时,一会儿在忉利天上说,一会儿又在人间的某个祇园说;一会儿头顶放光,一会儿是足下放光。好像是神性的表现。其实,你不懂宗教情操下的喻义,你只是看到了文字的表相。佛说的天上与人间,其实是平等平等的。佛法的时空观是恢宏阔大的,他说的天上与人间位置不同,是为了转换我们狭隘的观念,其含义是:我们人间生存的阎浮提(即地球),也是宇宙时空中的一个星球之一,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有无数无量的星球在同一时空运转着。如果我们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去看别的星球,则我们自然就会说“天上的月球怎样怎样的”;可是假如月球也有人的话,他站在月球角度上,来看我们在空中运行的地球,那我们这个地球是不是同样的也在天上?所谓的天上与地上,代表的是平等无差别的时空观。也因为这个法理,他才宣说“众生平等”的理念,来破除婆罗门的等级差别。由此,我们就可看到,佛陀是把我们自认为在地球上的众生,拔高为就是天人(其实不用拔高,我们地球人也是天人的分子),意在提高我们的境界。可是,我们读经时仅仅是望文生义,看不到义趣所在,所以,死活不肯承认,我们也是与佛同在天上授受他智慧的教育,不管他怎么把我们往上拽,我们就是不敢承当。其实,头足放光,代表的是智慧的光芒四射,可我们没有智慧窥探圣意,所以偏说他是迷信的东西。请问到底什么是迷信?你说宗教就是迷信的,可你对它了解了多少?如果不了解,你怎么就能评判它就是迷信的?这就如同,如果你对一个人不了解,你怎么就能对他说三道四指手划脚的?又,如果你说宗教是迷信的,你怎么知道科学就不是迷信的?还有,在这个世界上有你值得迷信的东西吗?如果有的话,那是在你对它充分理解并令你佩服的前提下,你才够得上迷信的资格。而对这些你都做不到,却说宗教是迷信的,不是没有慧根的愚痴行为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佛法中的时间单位是以无量劫来算的,佛法的空间单位是以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来计的。其实,“劫”也好,“大千世界”也好,只是假设的名相(名词),你无须执着而死在它的名字上,但佛法又说出了表示天上人间或劫界的这些名相,目的是要你放开眼界去观照我们的宇宙人生,从而使得我们心量广大而解脱自在。如果你这样理解了佛法经论中的这些名相,也就是解开了读经的密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金刚经》结尾有个偈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人从字面上去理解说,这是个消极的思想。请问:你怎么知道这句话是消极的?《金刚经》是般若慧,在它的六度法门中,其中有一度叫做“精进度”,精进指的什么?它指的就是菩萨的专门利人的入世精神的伟大感人之处。菩萨一词的本义就是“觉有情”,请问,这种专门利人的觉醒精神,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至于经说的有为世界的一切造作如同一个梦,那是教你在做了一切利人的好事上也无须执著的意思。如果你非要把这句话当做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人生如梦”的意思,那你就看看西方哲人笛卡尔说过一句同样有意思的话,“如果说你睡梦中所见到的是夜里梦境,那你怎么知道你醒着的白天的时候,就不是生在另一重梦境之中呢!”是的,当你在外边从早上到晚上回家后,想想你整个一天所遇到的人事物的景象时,它是多么的如梦相、如水泡、如幻影、如朝露和如电光似的一掠而过呢?有什么真正实在的东西能使你抓到不放的呢?难道是权?是名?是财?还是其他别的什么虚荣心?其实什么也没有。乃至于你的一生,到最后得到了个什么?如此,你是不是应当放下你对这些东西的执着之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也因为经论文句的“密意”难解的缘故,就说读经难。其实,说难也不难,《金刚经》只有几千字,有那一个字你不认识?只是因为你有烦恼、妄想和分别执著之心,才不知它的密意所说义,所以你就认为难。“佛说般若波罗蜜(智慧),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你能看懂它的“密意”吗?象这样一类的语言摸式,在《金刚经》中反复咏吟,揭示的都是一个空性的平等义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有宗的经典上,有一部叫做《解深密经》的大乘经典,可以说,它把我们这个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中的名相,如,心、意、识等情识的,包括现代心理学上说不到的深潜意识等,几乎全部说尽了。如果读懂了它,也就是读懂了它的“密意”真涵,这时,你看人间万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会豁然开朗的。因此,我真心奉劝凡是能够认识字的人,得空时多去涉猎看一看,熏习久了,自可获得无上的法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合散归结</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面,说了俗世的和出世的文字“密意”情况后,最后,我想,散说一下,为什么我们看不懂论文,特别是经典论文语句背后的文义,换言之,看不懂的根本原因何在。然后再作一个几句话的小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浓缩起来说,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烦恼。也就是烦恼是我们看不懂经论实际义涵的根本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说这话的时候,你可能会竭力反对而不承认。你很可能说“我现在心情很愉快,很舒畅,一点烦恼也没有。可对你说的经论就是读不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我告诉你,佛法所说的烦恼,有你所说的烦恼意思,但它的义涵要比我们世间人所说的烦恼义,深广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唯识学中,把人的烦恼分为六种根本烦恼和二十种随烦恼。随烦恼又分大中小计20个的三大类。在这里,我不想把它们的名词一一说出来解说,因为说出来就是一部书,而不是简论了。我只是告诉你,我们正常人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棘手的问题,佛法也都告诉我们,那确实是个烦恼。但这只是个“粗烦恼”,也就是很明显很突出的烦恼,是根本性的烦恼,对这,很好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唯识学还告诉我们,在我们深潜的心意识中,还有隐藏着不为我们表面所觉察的烦恼,这就是“随烦恼”。假如我说,你与别人为某事发生了一场争执所带来的情绪上的不安,你肯定承认这是一个烦恼;但如果我说,你在家里无所事事,却也是一个烦恼,这你可能就不认帐了。或者,我再说,你精神昏沉、你懒惰,或者你心神散乱、思想不集中,或者你自高自大,自认为人不如你,如此等等,也是烦恼,对这些,你也很可能是不承认的。其他如:吝啬,嫉妒,奉承,亢奋,攀比,无惭愧心,等等都是烦恼,对这些你可能更不承认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佛法对这些心态的微密观照后,都认为它们是烦恼的代名词。甚至,吃饱肚子,不如法的睡眠,也都是烦恼。试想,当一个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悠哉悠哉,但看到花榭花开,或坐在自家的窗前,看到雨点散打在树叶上,而不免生起一丝丝的不快,这也是一种烦恼。还有,一切都安好,什么人也没有打扰你,而在你的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不安燥动着,这也是一种烦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如此等等的烦恼,时不时地交替滋生于我们的心意识之间,从而使得我们永不清净。你说,你在这时,再去阅读甚深论卷,你还能够理解得了吗?你还能挖掘其中的甚深义趣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有如此多的微细烦恼包裹着我们,即使看一本简单的健康科普小册子,你也不一定能够看懂,更何况是甚深的经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说的托高自我的骄慢心的烦恼是领会文义的障碍。还有一个“疑”字,也是领会文章的大敌,我们很多人,在没有储备一定知识和学识量支撑的情况下,而没有判别力的思维训练,但在阅读经典时,却总是先预存执见,自以为是的去以怀疑的态度去读某本书,而且边看边怀疑,边怀疑边排斥,而不是以“无我”的正见,先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看问题,那么,这样的一个读法,也是不得其义的一个重要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烦恼的根本原因,说到底,就是微细的贪嗔痴慢疑埋藏在第七末那识和第八赖耶识中的隐显。它是心性不清净的表现。也可以这么说,只要心不清净就是烦恼。只要有清净心,就无烦恼可生。烦恼就是心不清净的代名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你可能就会问,“什么是清净心?什么样的心是不清净的?”这又是个很深广的话题。这里,我无法多说。我想用多年前看到过的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文章,从中悟其大意。该文的内容大概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个老人,闲着没事,到邻居家串门玩。这家有一个几岁的小孩,正在客厅里玩玩具,这位老人看到这个邻居家客厅的墙面上,挂有一幅上半身踝露的西洋女人画,于是这位老人嘻笑着问这小孩:“墙上挂的什么画?”,小孩回答说:“妈妈!”老人又问:“妈妈的怀里有什么?”小孩抬起头来瞥了一眼说:“妈妈的奶!”说完即刻又低下身子,聚精会神地摆弄他的玩具了。老人一听则哈哈大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文字背后的“密意”了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大人嘴里虽然没有说哪个“妈妈的奶”这四个字,但因为自己内心污染故,就妄想纷飞,邪念丛生,所以,这个老人的心是不清净的;小孩虽然把四字说出口了,但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仅仅是单纯的直观而已,所以说,孩子的心是清净的,这是因为孩童是本真的洁白无瑕的缘故,所以他没有这位老人的邪知邪念的心。由此,你从中也就多少能够悟到一点什么是清净心了,什么样的心是不清净的道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周围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老人,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三两个聚到一块时,总喜欢拿对方的儿媳与公公是怎样怎样的寻开心;只要你肯观照,在公交车或地铁上,我们也常常看到,总有那么一些老人,喜欢故意的紧凑在异性女人的身边,倒是年轻人不这么做。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人虽老了,但他们的内心污垢却一点没有清除,从而内心不净导引着他的行业也不净,如此,智慧和德性更谈不上增长了。像这类的老人,就是孔子所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那类老人。这样的老人,就是把他们活到一百岁,又有何价值?其结果只能是浪费粮食资源的同时,又污染了空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我们常说,老了的通途,应该是回归。那请问:回归什么?因为语言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说清,于是,我们只能用“密意”的文词说:回归的是生命的故乡,回归的是自性的家园,回归的是生命的母体——也即是如上文说的,回归如孩子的洁白无瑕的本真状态,来表达那一个无法说明的清净之心的涵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读圣典,修净心,逐渐洗刷无始以来的恶习烦恼,才是获得智慧的要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这里,我如此这般地东说西说,散说合说,就难免有人可能会这样问我:“你振振有词的说显说密,说烦恼,说清净。那么,你自己本身,现在是不是已经没有烦恼,而达到了这样的清净之心呢?”那我明确回答你:“我没有,我一点也不具有这样的清净心的品格。我有烦恼,我烦恼重重,我还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无边的粗细烦恼。如果说,我与某些人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只能说,我是从圣典的学习体解中,知道了自己有烦恼而心不清净,而某些人却不知道他自己有烦恼,总认为自心是清净的,因而他的所思所行也是正确的。如是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愿大家身心健康,智慧如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树 感于2024年11月17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