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在青岛出生,在青岛长大。多少次经过青岛的天主教堂,但只是远远地眺望它高耸入云的双塔,从未走近它。这次回青,我们沿着德县路上行,近距离地瞻仰并有幸进入其中,感受了教堂建筑的雄伟壮丽和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 从德县路口远望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 青岛天主教堂,亦称青岛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建筑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设计,始建于1932年,1934年竣工。占地面积11480平米,建筑面积6301.54平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处设有平台,两侧有两座对称高耸的钟塔,高度为60米,上方矗立着高4.5米的十字架。钟塔内悬挂4个巨大的铜钟,每当响起的时候,钟声洪亮浑厚,悠扬绵长。</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到了教堂的后面。与教堂隔路相望的是青岛圣功女子中学的原址原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中国罗马天主教会女子中学,1931年由青岛教区德藉主教维昌禄委托美国威斯康新州圣方济各创建,名私立圣功女子中学。开始只设初中,1932年增设高中。以“崇道、守业、敬业、尚艺”为校训。 1951年3月,由国家收回主办。</p><p class="ql-block"> 我的姐姐、堂姐、二嫂都毕业于这所女子中学。后扩建并同时招收男生,为青岛市第七中学。</p> <p class="ql-block"> 修旧如旧,保护利用了这座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青岛七中。</p> <p class="ql-block"> 圣功女中的对面是青岛天主教堂的背面。是教堂的半圆形圣坛,用半穹顶覆盖。按罗马教会规定,圣坛位于教堂的东端。</p> <p class="ql-block"> 教堂侧面。</p> <p class="ql-block"> 教堂大门之上有一大型彩色玻璃玫瑰花窗。</p><p class="ql-block"> 教堂以钢筋混凝土和花岗石结合而成,屋顶覆以舌头红瓦,气势宏伟,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进入教堂正面广场。</p> <p class="ql-block"> 从西南方向拍摄双塔。</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南侧院落及南立面。</p> <p class="ql-block"> 圣母玛丽亚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进入教堂。</p><p class="ql-block"> 教堂装饰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室内大厅高18米,悬有七个大吊灯。后方设祭台,配以穹顶圣像壁画,庄严简洁美观。</p> <p class="ql-block"> 中厅通向圣坛。</p> <p class="ql-block"> 沿边廊前行。</p><p class="ql-block"> 圣坛前设横向空间,高度和宽度与中厅相应相等,但短于中厅长度。也配以穹顶壁画,形成拉丁十字空间。</p> <p class="ql-block"> 十字形向南的空间及玻璃花窗。</p> <p class="ql-block"> 十字形向北的空间及玻璃花窗。 </p> <p class="ql-block">圣坛上方的玻璃花窗。</p> <p class="ql-block"> 从平台上拍摄教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 反观教堂大门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教堂正面的玻璃玫瑰花窗内景及大型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 青岛天主教堂在文革期间受到严重破坏。1981年4月恢复使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第六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让我们看到历史建筑的风采,体验不同文明的独特风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向文物保护单位及所有参与决策及维修设计施工的人们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