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的11月21日,是黑龙江逊克车陆公社上道干大队上海知青下乡55周年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那个队里的知青朋友,也准备弄出一些纪念活动的声响,闻之颇有感触。也使我想起了一个人,他们队里的一位女知青——老郁。因为十年前,在我们逊克知青的博客中,我曾转发过霍耿兄的文章《追寻老郁的幸福密码》,当时就为老郁、一位极平凡的女知青,为她朴实无华、热心善良和勇敢坚忍的事迹所感动。十年后的今天,将介绍老郁的文章重新读来,依旧非常感慨和崇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年间,老郁的生活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她的幸福密码中,也出现了波折,与她相濡以沫生活了四十载的老张,于2017年不幸病逝。但久经磨难的老郁,依然以笑对坎坷命运的坚忍,十分坦然地好好活着。日常生活中,她还担任着为居民服务的楼组长的职务,继续好好奉献着她对家人,对所有爱她的人的那份爱、那份情。下面,是转发的霍兄的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50年前,上山下乡扛过枪;50年后 ,游山玩水端着“炮”的作者霍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追寻老郁的幸福密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霍 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文豪托尔斯泰在他的世界级巨著《安娜卡列妮娜》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写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6月的一天,在北区泰山新村一间普通的民居里,老郁动情地对自己的丈夫说:结婚38年了,我们俩总算可以过上‘小俩口’的舒心日子了”丈夫会心地微微一笑……这句极似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她们俩这一辈子的酸甜苦辣麻,尤其对于老郁一个上海知青来说,所包含的就更多更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知青聚会时快乐忙碌的老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间拉回到45年前,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灾难降临到所有老百姓的头上。随后,全国1760万15—22岁的所谓“知识青年”,包括他们的家庭都一股脑地卷入到这一滔滔洪流中,青春年华的老郁和我们一样,绝对避免不了这场时代的命运悲剧,跟着走是当时唯一的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苦难是一所伟大的学校”,这是小说《复活》里的经典名句。今天,我们这帮老知青都已步入夕阳红的耳顺之年,当年“十六七、狗都嫌”的“童工”们,回忆这些青春往事,哪一个不是感慨万分、唏嘘不已?我们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尤为老郁的经历更为周折,至今她还只有一个上海户口,其他待遇仅仅只是享受“低保补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巧遇央视记者问她,你幸福吗?这是一个叫老郁无法回答的“幸福猜想忽悠”难题!可是,老郁却是活得如此平常、淡定且坚强扎实!只要看她今年与知青一起在世纪公园春游聚会的照片,一切都明白地告诉你,她不仅“活着”,而且活得自在并快乐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幸福满满的老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一位美国教授如此说。我们就沿着老郁的生命轨迹,去追寻她的幸福密码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9年11月21日,小郁16岁。头戴“知识青年”的光环,随着滔滔时代潮流,奔赴离上海8000里外、黑龙江边的边境小屯——上道干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7年,转眼小郁在上道干已经呆了8年。文革已经结束,政治的恶浪浊水慢慢消退。农民依土地找生活仍然是靠天吃饭。虽然还是大寨式的大呼隆管理模式,但靠着地多人少的优势,凡是家庭劳力多、农活手艺精湛的农户,一定在村子里有天然的威信和受人羡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郁那时24岁,多年的农村生活,她的心已经被本村老张家的二儿子张玉福——这个上道干的能小伙子深深吸引和占据。玉福妈妈也非常喜欢青春年华的郁,希望她们尽快确定恋爱关系,成婚安家。一个上海姑娘、一个边疆小屯子的棒小伙,就这样由互相吸引到爱慕至深深相爱!郁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老张,那年,她嫁给了张玉福,成为当地正宗的上海媳妇。一起共同走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的人生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郁和老张当年的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8年,郁的命运出现一个大的转折点,郁夫妇的爱情结晶……儿子小杰来到人间,为上道干村增添了一棵有出息的小树苗……那年,他们也搬进了自己新盖的土坯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9年,郁的日子在上道干村过得有滋有味,祖孙三代人日子虽然平平淡淡却充满了天伦之乐。转眼,儿子已经上五年级了。儿子聪慧好学,一直在上海外公家和上道干的奶奶家“旅行”,老郁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把儿子转到上海读书,儿子的确也争气,直到从复旦大学毕业加盟中国移动通讯公司走上社会,从来没有让远在8000里外的老郁夫妇操过半点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真是孝子一个,这无疑也是老郁不断创造自己美好幸福生活的动力和精神安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步,上海谋生的活路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开始谋划回到上海生活。他们相信只要努力肯干、肯吃苦、肯动脑筋就能赚钱。那时老郁夫妇准备策划在上海开一家摩托车修理铺子,她们的底气就是老张对拖拉机的熟悉和修理,对付摩托车的修理更是绰绰有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年的上道干知青“酸菜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酸菜节”上忙碌的老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总也闲不住的老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4年,老郁41岁。厄运接踵而来,严酷的生活现实考验着老郁夫妇。老郁老张两口子已经准备回沪开一间摩托车修理铺子,地点也已经看好谈妥了。但是,噩耗传来,小叔子夫妻先后得绝症很快离世,留下一对还未读书的儿女;老张的大哥也因心脏病突然去世。那时,老张其实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老郁就是老张家的内当家,顶梁柱的那一半!这种情况下,老郁毅然决然地放弃原来准备返沪照料儿子的打算,勇敢地面对困境,挑起生活的重担。老郁上敬公婆善待一对亲侄女、侄儿,全力操持家务让丈夫安心在林场打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们把那一对侄儿女视作己出,商定无论如何也要供他们上学直到成人!老郁夫妇就是这样做到了!老郁作为一个上海媳妇、一个普通百姓、一个朴实的插妹,有如此高尚的情怀和人格魅力,真是了不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相濡以沫的老郁和老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2年,老郁回到上海。2007年,老郁54岁,儿子媳妇在事业上都有出息,家中喜事频频。儿子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在中国移动通讯公司干得非常优秀,已经是被培养做领导的梯队人选;老郁一家从浦东乔迁到浦西北区的泰山新村;老郁丈夫老张在逊克也干得欢实,在村里就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搞副业打猎捕鱼更是行家里手。那年,老张家的第四代,老郁的孙子呱呱坠地来到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6月,老郁61岁。上半年“一喜一悲”。一喜:在老郁妇夫俩的操持下,将一手带大的小叔子的儿子送进了婚礼的殿堂。因为时年都只有三十六岁的小叔子夫妻,罹患绝症早早离开人世,留下一对儿女,完全靠老郁夫妇拉扯读书、工作直至成家。老郁夫妇并且把自己村里老宅和菜园子一并永久转让给了这个老幺小侄子,保证了他们遇到最差生活境遇时的基本生活来源。同时,拿出自己的积蓄10万元给予他们。这样,老郁夫妇其实是亲身抚养了三个孩子,她们在农村生活的压力和“苦”与“偶尔遇到困境”可想而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霍耿和老张在黑龙江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慈祥的徐大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悲:二月里,侍奉一辈子的慈母在过完88岁生日后仙逝!徐老太太这一辈子过得艰难并坚强,是一个把中国人平静淡定的传统生活观念发挥到极致的老人!她们夫妇因为是中俄混血,且丈夫又是生产队长,在文革中被捏造罪名打成“苏修特务”,关进马厩遭致严刑酷打被逼无奈含冤投井自杀身亡!老人家那年42岁!!!步入50来岁,大儿子、小儿子又因绝症离她而去,一个中年丧夫后、又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接连发生在这样一个普通农家妇女身上,她需要多大的精神定力和意志?这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泰山压顶之力!但是,老人家选择了勇敢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了下来!!!直到四世同堂!!!老太太这一辈子其实是幸运和幸福的,因为她儿子找了个优秀的上海媳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那年,老郁老张完成历史责任,终于可以过上俩口子的舒心日子了。其他,毋庸多说,以上所述,就能看出老郁是一个怎样的人,真应该请柏万青在电视里好好宣传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郁她……这辈子就这么平平凡凡、简简单单、淡定自若地的走过来了;老郁她……这辈子遭遇的厄运多多、沟沟坎坎不少,但却都勇敢地迈过去了;老郁她……这辈子没有后悔、没有牢骚、没有算计,她认为“活着”就好、“活着”就有可能去争取幸福!老郁是一个普通百姓,虽然户籍回归了原籍,但特殊的时代悲剧使她的身份至今仍是一个“农民”。人们看完老郁朴实无华的人生,肯定会问,她这辈子值得吗?幸福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霍耿在老张的店铺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郁这辈子的生活证明:……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我们再次引用了美国科学家研究的结论,放在老郁身上当之无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用白岩松的一段话结束这篇短文,并且一起共勉。“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于2014年11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转发于2024年11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中图片均为霍耿提供,特此鸣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