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

红纹石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4日,抽空专程到国博观看了两个专题展览,最主要的是想亲眼一睹卡拉瓦乔的著名油画《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神秘真容。</p><p class="ql-block">观看时拍摄了部分照片,并编辑此篇做为回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1月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联袂推出的“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拉瓦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引领光影革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给黑暗赋予光明”,这句话精炼地概括了米开朗基罗。梅里西(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卡拉瓦乔)的伟大,他的名字来源于家族起源地-意大利北部的小镇卡拉瓦乔。卡拉瓦乔的生活动荡不安,但他能够通过艺术作品真实地诠释他所处时代的现实,并将其永恒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欧洲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拉瓦乔强烈地展现了现代人的矛盾性与多面性。他出身于平民,并且生活在频繁的争斗和武装冲突中,但他依然努力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地位之间找到平衡。他因非凡的艺术才华,获得了与红衣主教德尔蒙特、朱斯蒂尼亚尼侯爵及科隆纳家族等显赫赞助人交往的社会地位。尽管卡拉瓦乔因其动荡的个人生活而广为人知,但他的艺术成就同样不容忽视。实际上,他被视为那个时代人类和艺术家现代性的一个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完全理解卡拉瓦乔的神秘个性。由于缺乏直接的证据且他未育子嗣,我们只能依赖同时代人有限但富有启示性的记录来了解他。而这些记录又往往相左,如朱利奥·曼奇尼(1552-1630年)在1620年前后写就的《绘画思考》,以及后来的许多评论家都对他有着不同解读。又如毛里齐奥·卡尔维西(1927-2020年)认为他受到了天主教改革的影响,而费迪南多波隆纳(1925-2019年)则认为他是一个近乎异端的放荡不羁者,与教会等级制度格格不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拉瓦乔是宗教绘画的坚定拥护者,但他的作品以平民化视角呈现宗教题材,常与教会的正统思想发生冲突,后者认为他在宗教绘画中选择平民形象是不敬的。他的一生放荡不羁,但他却始终渴望从罪恶中获得救赎,为此不断向显赫的红衣主教和其他宗教人士,以及马耳他骑士团的大团长展现自己的价值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610年7月18日,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在托斯卡纳大公国南部沿海的波尔托埃尔科莱结束了他短暂而动荡的39年人生。卡拉瓦乔孤独地死去,就在他等待已久的撤销其罪行判决的消息传到那不勒斯时,被草草埋葬在一个公共墓地中。虽然生前卡拉瓦乔备受喜爱和赞誉,但很快就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被意大利乃至欧洲最受尊敬的艺术评论家之一罗伯托·隆吉(1890-1970年)重新发现。在一系列令人难忘的文章中,使艺术史学界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这位神秘的伦巴第画家的艺术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拉瓦乔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现代评论家和艺术史学家赋予他一项殊荣,即仅以卡拉瓦乔这个单名称呼他。这项殊荣只有乔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几位意大利艺术巨擘才能荣享。卡拉瓦乔是贝加莫地区的一个小镇,是梅里西家族的发源地。近期的研究则表明,那里还是他的出生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雷尔·范曼德尔在《画家之书》(1603-1604年)中写道:“罗马有一位名叫卡拉瓦乔的米开朗基罗,他做着奇妙的事情。然而,正如好谷物中也有杂草一样,他并不总是潜心研究绘画,每当他工作了几周之后,就会带着仆人和佩剑四处游荡一两个月,从一个球场到另一个球场,随时准备引发争斗和混战,因此很少能看到有他规律地工作…..尽管如此,他的画作还是毋庸置疑的出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那时起的几十年后,这位“卓越画家”的作品被他跌宕人生的戏剧性事件逐渐盖过了风头,吸引着一代代的专家和艺术爱好者,不断被后世乐此不疲地谈论。战后,关于卡拉瓦乔的大量科学和通俗文献开始转换风向,成为意大利文化中的一种身份认同,甚至有时接近现代“神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拉瓦乔晚期艺术杰作原作现身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一场以一幅真迹作品为中心而展开的展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作为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旷世之作,是其在生命最后阶段带在身上的画作之一。展览从“光的觉醒”角度切入,带领观众细读卡拉瓦乔及其这幅杰出作品。在展陈空间上,设计师们充分突出该画作的“主角”位置,观众走进展厅参观完任何一个部分都将“回到”这幅画作,再开启下一个部分的参观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拉瓦乔及现代人所不能及,在蒙昧时代用自己的艺术照亮了17世纪的画坛。他是“光影科学”最伟大的诠释者,运用光线使人体成为画作的主角,而将背景置于黑暗之中,强调了一种从未如此生动的自然主义表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拉瓦乔不仅描绘了他所处时代的“全新的人”,体现了现代性的矛盾,也成为首位诠释现代绘画的艺术家,将之前的理想主义视角转变为扎根现实的表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是卡拉瓦乔不朽遗产中的一盏明灯。这位艺术大师的一生充满戏剧性,他的艺术成就亦充满革命性。这幅作品是对卡拉瓦乔作品中深邃的灵性和强烈的人类情感的赞美。据说,这幅画作是1606年卡拉瓦乔逃亡期间,在静秘中悄悄完成的。画作曾短暂地被收藏在科隆纳家族拉齐奥的庄园,随后它的命运就与档案文件、19世纪的遗产清单和17世纪早期的纸片标签紧紧交织在一起,将其神秘的身世娓娓道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幅作品并非孤立存在,它属于一个更广泛的艺术叙事,其中包含了多个版本的描绘,这些版本在传达原作情感的同时,也各自展现了独特的诠释。其中,芬森在马赛的复制品和属于维朗德里卡瓦略收藏的变体尤为突出。最近,曾被认为可能是原型的《忏悔的抹大拉》或《玛德琳克莱恩》与我们所讨论的作品受到了同等关注,这引发了关于作品真伪和艺术探索的新讨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2015年面对公众以来,这幅画作开启了它的全球巡展之旅,卡拉瓦乔的名字也随之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众多著名博物馆中。展览包括了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卡拉瓦乔及其时代”、米兰皇宫的“走进卡拉瓦乔”以及巴黎雅克马尔·安德烈博物馆引人入胜的展览。从亚洲到欧洲,每一次展览都为艺术爱好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卡拉瓦乔灵魂的窗户,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展现了卡拉瓦乔艺术风格的成熟,尤其在明暗对比、肌肤和织物的逼真质感以及情感表达的深度上,充分显示了他精湛的技艺。著名的卡拉瓦乔学者米娜·格雷戈里枚举了画中卡拉瓦乔绘画风格的典型特征,她认为这些特征是确认作品出自卡拉瓦乔之手的确凿证据。其中,包括抹大拉的马利亚金色流瀑一般的头发,对她宁静外表下极度沉醉的表情的细致描摹,以及画家特有的明暗对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幅迷人画作的修复过程是一个关于耐心、精准和对原作深深致敬的故事。当这幅画作抵达修复工作室时,尽管其保存状态相对良好,但仍然面临着美学和结构上的挑战,需要修复团队采用精细和创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应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幅画作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抹大拉的马利亚这一传奇人物作为基督的伴侣和门徒的形象。画面庄严神圣,马利亚身处洞穴的黑暗中,被一束倾斜的光线戏剧性地照亮。年轻的圣人似乎被面前细长的木质十字架及其上的荆棘冠所征服,她身着深红色的羊毛斗篷和带有明显皱褶的亚麻衬衣,这些服饰在卡拉瓦乔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它们使得艺术家能够通过光线的闪烁,细腻而精致地描绘出织物的质感和褶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画中,抹大拉的马利亚置身于一个素净的背景中,穿着白色长袍和红色斗篷。作为悔过的象征,马利亚正在祷告,她的目光被十字架的光辉和荆棘冠所吸引,这一刻,她仿佛被灵性与感官的狂喜所充满。她的金发如同厚重的帘幕般倾泻在肩头和胸前,肌肤呈现出苍白的色调,色彩与光影的精妙变化令人赞叹,强烈的阴影效果主宰了整个画面。抹大拉的马利亚的泪水在脸颊和下巴上流淌,耳朵在精心设计的光线下若隐若现,这些都是卡拉瓦乔标志性的艺术表现手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幅作品中,长袖的褶皱通过宽阔、有力且自由的笔触得以呈现,在背景的深邃黑暗中,隐约可见洞穴的入口。画面中还可以辨认出十字架、荆棘冠和骷髅,这些元素为画面中手臂下方的开口提供了合理的解释。骷髅象征着冥想,而荆棘冠则是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两大标志性象征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幅作品反映出卡拉瓦乔的艺术成熟度,在明暗对比、肌肤和织物的写实触感,以及精神沉醉的情感深度方面展现出其精湛的技艺。著名的卡拉瓦乔学者米娜•格雷戈里枚举了画中卡拉瓦乔绘画风格的典型特征,她认为这是该作出自卡拉瓦乔手笔不容置疑的证据,其中包括抹大拉的马利亚金色流瀑一般的头发、对她宁静外表下极度沉醉的表情的细致描摹,以及画家特有的明暗对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606年,卡拉瓦乔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首次将宗教之爱与世俗情欲之间的微妙界限表现出来,抹大拉的马利亚形象由此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在卡拉瓦乔的大胆描绘中,这一圣经人物被置于昏暗、单一的背景之中,呈现出一种献祭的姿态:她仰着头,双眼半闭、眼神迷离,衣衫滑落,即将袒露出胸部。卡拉瓦乔很迷恋这一主题,在他的作品中至少存在18个版本,不仅为同时代的艺术表达开辟了新的思路,还直接影响了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后者著名的雕塑--《圣特蕾莎的狂喜》就受到这种图示的影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卡拉瓦乔之前,大多数艺术家表达领受神圣恩赐的马利亚这一主题时,仅简单描绘成她伴着天使的合唱声,飘向五彩斑斓的云端。而卡拉瓦乔是第一位将超自然感受完全转变为内心体验的艺术家。在他的画作中,马利亚独自站在昏暗的背景前,被一束强烈的光线照亮,她抬头仰望,双眼闪烁着泪光。这种自然主义的传奇性诠释在当时具有革命性意义,通过马利亚沉醉的表情和裸露的肩膀,卡拉瓦乔得以展现出神秘之爱与情欲之间微妙的对比。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艺术中,对于“狂喜”最真实的描绘往往存在于喜悦与绝望间的模糊地带。狂喜的本质不在于极度的快乐或极度的绝望,而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现象。因此,对狂喜主题的描绘就要把握它的主要特征主体性的丧失,当“自我”消失时,便无法自控。关键在于,沉醉不是喜悦的至高境界,也不是绝望的狂暴深渊,而是通过各种极端情感的交织而到达的超脱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巴洛克时期,抹大拉的马利亚成为表现神秘心理一情欲狂喜的对象。根据卡拉瓦乔时代流行的一个传说,马利亚每天被“天上乐团的美妙和声”感动七次。这幅画展示了她在一次神秘体验中的情景,她仿佛陷入了某种情欲的狂热,以至于无法站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根据正典福音书的记载,抹大拉的马利亚被认为来自加利利海西岸的抹大拉镇。她是新约中提及最频繁的女性之一,并成为基督的门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基督教传统中,抹大拉的马利亚代表着转化。她曾经是一名生活放荡的风尘女子,后来放弃了短暂的享乐,投入对精神生活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抹大拉的马利亚的艺术形象通常被分为两种典型的视觉符号:一种是她作为基督虔诚追随者的美丽形象,另一种则是她作为悔过自新的苦行者的悲哀形象。在艺术史上,抹大拉的马利亚常被刻画为“美丽的罪人”,在基督在世时,她的内心悔悟尚未完全显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形象逐渐变得更加正直和圣洁。特别是在目睹耶稣复活之后,她的悲伤和痛苦达到了悔改的高潮,这一转变在艺术表现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画作散发出真实的情感张力,这在双手克制的姿态以及面部光影的交互中尤为明显。通过抹大拉的形象,卡拉瓦乔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个人动荡,这种动荡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主题和艺术诠释。抹大拉的马利亚深刻地表现了悲伤、忏悔和对罪的深刻意识,这些情感贯穿于梅里西(卡拉瓦乔)的艺术作品中,激荡人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对这幅画作的技巧和风格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认这是出自大师之手:无论是作品的精湛工艺、肤色的细腻过渡、表情的深刻传达、金色长发的流畅垂落,还是白色长袍的精致描绘,都体现了卡拉瓦乔特有的艺术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这幅画的背面,发现了一张17世纪的手写便条,第一句话写道:"卡拉瓦乔所作的仰卧的抹大拉的马利亚”,这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表达。当时更常见的用语是“狂喜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尤其在卡拉瓦乔的作品中。接下来我们注意到“基亚亚”一词,它对于理解这份文件至关重要。“基亚亚”指的是画家的赞助人科隆纳家族的住所,同时文件中也提及了罗马的红衣主教博尔盖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画作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两处题字依旧充满谜团。最初,人们猜测左上角的“3 di 19”可能表示一个日期,但这一猜测很快被排除。一个更合乎情理的推测是,这串数字指的是某个清单上的序号。至于“FF”后面跟着的点号,其形式让人联想到一种担保签名,这可能象征着拉丁短语“fidem facio”,意为“我承诺”或“我保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次展览以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旷世之作《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为中心,借由文物修复师的视角,通过“光的觉醒”“修复时光”“互鉴之光”三个板块,从多重维度带领观众走进卡拉瓦乔的世界,让观众在杰出艺术作品的前世今生中,感悟艺术作品的修复之美、新生之美、交融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修复过程细节一一呈现。在艺术史上,《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是谜一般的存在,后世摹本高达近20个版本,但始终不见原作真容。直到2014年,消失400余年的原作横空出世。著名修复专家辛齐亚•帕斯夸利及其团队对这幅传奇画作进行了鉴定修复,整个过程耗时半年。展览通过对画作被发现,特别是被修复的过程细节,引领观众读懂卡拉瓦乔及其艺术创作的魅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