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28日下午,运送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车队浩浩荡荡驶过沈阳青年大街文化路立交桥,宏大壮观的场面瞬间点燃了全城军民“追思岁月、缅怀英雄”积蓄已久的沸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几乎同时,“三十八军后代小小群”几位发小一起登上了东行高铁列车。一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最靠近志愿军跨境出征地方--丹东五龙背温泉小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次日(11月29日),是这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的日子,解放军礼兵们抬上了覆盖国旗的棺椁,缓缓走进了沈阳北陵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地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也是在同天上午,“微信小小群”八位后代来到了温泉小镇上的丹东振安区烈士陵园(原五龙背烈士陵园)祭扫,高耸的纪念碑上刻着”抗美援朝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英魂不朽,今日普天同祭”,这座陵园建于1950年冬季,埋葬的大多数烈士都牺牲在朝鲜战场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它坐落在小镇西南角,规模较大,安息着近千名烈士,无名烈士较多,有619名,约占烈士总数的72.6%……</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陵园里有能辨认出姓名、单位的墓碑234块,我们一共找到五位来自志愿军第三十八军英烈们,他们名字、单位、职务分别是:孟宪觉(38军2师、班长)、孙大城(38军1师、班长)、许振发(38军2师、战士)、叶生祥(38军2师,副班长)和蓝金凯(38军、战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脚步纷纷,赶路匆匆,没有带来家乡好酒,没有献上厚重祭品,甚至没有来得及换上一身标准素服。凌铁军(左)、刘东玲(中)、申卫平(右)三位后代,脱帽静静地从他们身旁走过,轻轻地念道着每一位前辈的名字,分别向英灵忠魂鞠躬致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过这些留有信息的墓碑,职务大多都是战士、班长,少有连、排长以上干部。那么问题就来了,当年政府规定,《抗美援朝烈士享受回国安葬待遇》仅包括一级战斗英雄和团以上干部,“可为啥五龙背小镇上建有一座安葬达不到国家要求烈士的陵园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战争期间,“卫生列车”运送、救治志愿军伤员的故事说起……</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安奉线是指安东(今丹东)至奉天(今沈阳)之间的铁路,1965年改称为“沈丹线”。这条路线原是日俄战争期间,日方</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为运送军需品而修筑的窄轨轻便铁路.......</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中,这条通道成了志愿军“打不烂、炸不断的运输线”,它从安东站(上图)起始,终达“奉天站”(下图),</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全长约270多公里。在东端起点安东,建有两座</b><b style="font-size:22px;">横跨鸭绿江</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铁路桥,直接连接朝鲜国土,其中一条直通釜山。1950年11月8日,美机炸断一座桥,只剩下残留在我国一侧的断桥,它见证了朝鲜战争历史。</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有硝烟炮火就有流血牺牲</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在抗美援朝期间,东北铁路局和志后司令部发送了数以千计的“卫生列车”,专为志愿军重伤员批量快速后送、救治而运行,构筑了战场上淌血流汗英雄勇士们的生命线</b><b style="font-size:22px;">.......</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1950年冬季,“联合国军”意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发起了总攻势。志愿军诱敌深入,防御反击,退敌至三八线以南,朝鲜战局初步扭转。</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几场战斗下来,部队减员率大,伤病员救护任务繁重。同时,战争地点经常变换,前线</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医院频繁转移。志司决定将不能随队伤病员转送回国治疗,当时,这类伤病员约占总数的90%以上,因此,“卫生列车”需要过江开赴朝鲜各个战场,迅速完成转运、救治重伤员已成当务之急。</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战争开始时,铁路管理部门在人力、物资方面做出了部署</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 1.在东北境内建立医疗后方基地,将安东、通化、本溪、长春四个铁路医院改建成接收重伤病员医院,并组建运送志愿军伤病员回国救治的“卫生列车"。</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 2.在境外,由志愿军朝鲜铁道军事管理局总局、分局和站段地区,分别设立总医院、分局医院和医疗所,形成为多层次的医疗救护网络。</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 3.为入朝担负铁路抢修任务的志愿军铁道兵团和志愿军铁路工程总队配备卫生队。</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每趟执行任务的“卫生列车“编有14节车体(包括治疗车1节、伤病员车11节、餐车1节、</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工作人员宿营车1节),可乘载伤病员近300名。</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11月,首列“卫生列车”开出沈阳站,东北军区卫生部长李资平(左一)赶到出发地站台上,为他们送行。此后,他又分别几次前往朝鲜,考察战场,深入兵站,研究解决伤病员后送问题。</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这位领导曾这样总结:“在东北和朝鲜前线,开通“卫生列车”,抢救、治疗大批伤病员很及时、很有必要。”</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张卫生列车上全体司乘人员和救护队出行前合影,他们身着志愿军军装,按连队编制:车长及检车人员由军事管理总局派驻,工作人员40-50名,其中医务人员占60%。救护队设队长、指导员各1人,医生2-3人,护士长、司药、管理员各1人,护理员24人,救护团队负责将伤病员转运回国,途中治疗、护理.......</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梅辑线”暂时没有开通</b><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进入朝境”卫生列车都走“安奉线”,车厢、车体外部披着草绿色隐蔽网。出境前,列车白天隐蔽在安东(丹东)、凤凰城一带的山洞里, 晚上才挂上车头,摸黑开过鸭绿江,奔向朝鲜境内......</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过江后,“卫生列车”频频遭遇空袭,</b><b style="font-size:22px;">列车在前面跑,敌机在后面追,一串串机关炮弹打得车厢、车体上火花四溅。</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这时的“卫生列车”常挂两辆车头牵引,前拉后推,艰难向前;到了夜间,实行灯火管制,车窗都挂上厚厚的帘布,敌机发现列车后,先打照明弹,然后俯冲射击、投弹,险象环生.....</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卫生列车”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打开所有车门、车窗,需要转运的伤病员多数病情危重、不能自理,需要迅速将他们抬上车。这时,车上、车下人员一起动手,就连年纪小的护士,也要参加抬、背重伤员。在寒冷的冬天,伤员和工作人员都穿着大棉袄,一些伤员还打着石膏,衣着不整,背起来费劲耗时........</b></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每次完成转运任务需要几个昼夜,车上医疗、护理工作都很繁重。各车厢里配备2名护士,伤员都在五、六十人以上,任务包括观察病情变化,执行医嘱处置;照看日常生活,包括洗脸、刷牙、喂饭、喝水、协助排解大小便。列车行进时,各车厢内的医疗紧急救治都由护士完成,等到停站时才能去请医生诊查.......</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1~5次战役期间</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我方共组建了12组卫生列车,完成转运任务732批次,过江接送伤病员23.84万人。5次战役后,“卫生列车”直接归志后司令部建制与领导,下设卫生列车大队,队部驻安东。下有两个分队,第一分队部在朝鲜安州,第二分队部在辑安,对“卫生列车”实行直接行政管辖、任务派遣及生活保障服务。这时战场局势发生变化,“卫生列车”基本上在边境口岸停靠,接受伤病员.......</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参战部队增多,伤病员也增量惊人。这时,总部迅速开通了“梅辑线”运输通道,“卫生列车”扩编到22组,基本上在安东、辑安口岸停靠,接受伤病员。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卫生列车”共完成转运伤病员60.4万人次,在列车上救治22.5万次。她被称为“最可爱人的生命列车”,为取得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群白衣官兵们当年出征照。为了抢救伤员生命,减轻伤病痛苦,“卫生列车”医护人员费劲心血,进行着繁重体力劳动,他们中的许多人留在了东北境内,扮演着“抗美援朝未过江”的角色。</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另一部分人则跨过了鸭绿江,直接在战火硝烟中救死扶伤,这些医护人员都夜以继日、抢救伤员、舍生忘死</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b><b style="font-size:22px;">在铁路运输线上唱响《英雄赞歌》</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战争期间,“卫生列车”也收到近万封感谢信和数百面锦旗。1951年元月,在沈阳召开的东北军区后勤英模表彰大会上,135名“卫生列车”工作模范出席了会议,并受到了表扬嘉奖。</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安奉线上运行的“卫生列车”入境后首先停靠在安东站,伤员迅速由担架、车辆转送到东北军区第六陆军医院(原满铁医院</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这是一所担负志愿军伤病员初诊、救治和转运任务的大型医院。</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它原为“辽东军区卫生部附属医院",在1947年4月</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成立于吉林省临江县大栗子乡,1948年10月,从通化迁到了安东。1950年3月,更名为东北军区第六陆军医院,1956年3月,改编为志愿军总医院。1959年12月,回归解放军医院序列,编为第230医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形成、完善的“一切为了伤病员”医护精神,成了全院代代新人传家宝。</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当时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卫生列车”运送回国伤员数量很快超出了接收能力。于是,第六陆军医院把已改建的3个所增加到6个,之后又编成5个分院。医护人员和床位数都翻了五六倍,最多时日收容量接近6000,</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被称为是志愿军伤病员的“生命之舟”。</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第六陆军医院“五龙背”分院建在</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安奉线上山区小站旁,它属于安东市辖,距离口岸20多公里,编有1000多张床位,同样执行着对伤员的分类、救治、转运任务。朝鲜战争结束后,这个医院保留下来,改为解放军第220医院,1970年,进入“要准备打仗”年代,开赴内蒙赤峰市;1998年,部队大裁军,该院解散撤去</b><b style="font-size:22px;">.......</b></h1> <h1> <b>据在这个医院工作过的林欣老兵回忆,朝鲜战争期间,五龙背分院负责接受前线转运过来的战伤患者,先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和重新包扎,然后分类后送到各地医院疗伤。对一些伤势重伤员还需截肢,五龙背墓地附近的坑穴,还掩埋过许多英雄勇士们的残肢断臂</b><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1> <h1> <b>五龙背小镇还建有荣军疗养院,收容那些存活下来、病情稳定、残肢残障(1~4级)的志愿军官兵,并给予终身供养。</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抗美援朝期间,第六陆军医院(包括5所分院)共完成了2000多趟列卫生车和34万多名伤员的抢救、接转任务,其中,抢救伤员6.3万例,按着志后司命令,</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向后方转送伤员26.3万例,分别送到哈尔滨、 沈阳、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医院进行治疗........</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5次战役后,“卫生列车”转运伤员的另一通道是“梅辑线”,它的西南端与朝鲜的满浦站相连,国内终到吉林梅河口市。1951年夏季,志后司令部在辑安设立了“卫生列车”分队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卫生列车”通过梅辑线返回,到达的第一个重镇是通化市,战争爆发后,这里建立了东北军区后勤部伤员第二分配处,下辖四所医院:第31陆军医院(驻通化市)、第11陆军医院(驻通化二道江镇)、第10陆军医院(驻吉林临江县)、第9陆军医院(驻吉林辉南县)。</b></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1950年3月,属于二野序列的西南国防3院改为东北军区第31陆军医院,奉命开赴到通化,负责外科和传染病科伤病员收治和转运。全院编有2400多名工作人员,展开收容床位4000多张。朝鲜战争结束后,这所医院改为206医院,主要为驻地驻军38军官兵服务……</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战争期间,安东鸭绿江铁桥曾几次被炸断,“卫生列车”改走梅辑线,31陆军医院任务空前繁重,每日伤员收容量增加到3000多人,最多日收容量多达3948人,日转出量1461人……</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第2次战役后,国家又作出补充规定,“志愿军伤员转运中牺牲和在国内抢救无效牺牲的烈士都应安葬在国内陵园里”,这就解释了美篇开头提示的问题,“为啥建有一些安葬达不到国家要求烈士的陵园呢?”</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卫生列车”经过的几个主要车站都有烈士陵园,</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比较大的陵园有:五龙背、花园沟、石棚子、蛤蟆塘、浪头镇、凤城大堡等处.......</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其中安东五龙背(上图)和通化石棚子(下图)烈士陵园紧邻志愿军</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伤员两大转运、救治、分诊中心医院,许多危重伤员医治无效牺牲,他们与列车上去世烈士一起,长眠在这里.......</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12月,通化市政府选择东昌区石棚村北侧山坡为烈士安葬地,加上卫生列车上还有一些重伤员在转运过程中已经去世了的,到1953年7月,安息在这个陵园的就有558名志愿军烈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无名烈士有337名。剩下刻有姓名、单位的墓碑中,有一块是三十八军欧阳萍烈士,她原在112师 335团卫生队担任护士,是三十八军苗敬芬前辈妻子,1953年牺牲于一次敌机轰炸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为欧阳萍烈士与她的几个月大的孩子苗健的一张珍贵的合影,一个多月后欧阿姨就牺牲了。后来,她的尸骨几经辗转,最后埋在了这里,背后还有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郭守德(1919-1985),山东莒南籍,1945年入伍,曾任东北民主联军1纵1师1团3连班长。1947年在四平攻坚战中,获得“全国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参加全国英模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1964年转业前曾任38军112师336团参谋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朝鲜白马山战役中,112师奉命夺取394.8高地,身为营长郭守得带领战士冲锋,一发炮弹打过来,炸伤了他的腹部,肠子淌了出来,在卫生员帮助下,他用饭碗扣住了伤口,又继续战斗了。1985年,郭守德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政府将他埋在了紧靠石棚子陵园的一块墓地里,郭守得选择了与朝鲜战场牺牲了的战友们安息在一起,英雄相惜不孤独……</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五龙背和石棚子烈士陵园与国内其它地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相比,有这样特点:1.这里安葬烈士人数多;2.无名烈士多;3.名气都不大,祭祀者较少。</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一些作者解释了其中原因:1.两所墓园都非常靠近志愿军两大伤员救治转运中心,当然牺牲烈士多;2.战场上负重伤官兵后送急促,没有留下身份标识和信息;3.阵亡官兵多来自火线,年轻未婚,没有子嗣,所以前来祭祀亲属较少。</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已知国内还有两座“卫生列车”转运伤员背景的烈士陵园,当年它们附近都一个救治志愿军伤员的部队医院。其中,一座建在湖北赤壁羊角洞村,老营盘得胜山下。</b></h1> <h1><b> 上个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四十军119师驻地,医院序号为中南军区第七预备医院,先后收治了“卫生列车转运过来的3100多名伤员,其中142名伤势过重去世,埋葬在这里。</b></h1> <h1><b> 142名烈士中,有137名留下了信息,他们的名字、籍贯、年龄和部队番号刻在了风雨侵蚀过的墓碑上,这至少说明当年他们被后送时,意识清醒。</b></h1> <h1><b> 这个陵园曾经荒芜了好长一阵子,墓地、墓碑都被野草、枯枝遮盖了。改革开放后,政府投入资金重新修缮,移走了老墓碑,建成墓碑墙,重新刻凿褐色理石新墓碑,安放在坟丘上,每年后人前来祭祀时,经常擦洗一新。</b></h1> <h1><b> 2014年6月,这座墓园被列为”湖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b></h1> <h1><b> 另一个烈士陵园比较闻名,它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后街村,占地3300平方米,1984年,建成了“窦店志愿军烈士陵园”。</b></h1> <h1><b> 1950年~1955年,后街村驻有部队103野战医院,接受“卫生列车”运送来的志愿军伤员,其中有23名抢救无效,埋在了这里。</b></h1> <h1><b> 2020年秋季是志愿军赴朝参战七十周年纪念日,三十八军后代们组团前往这座陵园祭奠。</b></h1> <h1><b> 我军利用”卫生列车“后送伤病员始于朝鲜战场,其后在中越边境作战、唐山地震救援、汶川地震救援等战争和非军事行动中多次应用。但上述列车均为普通民用列车,缺乏相对齐备的救治手段、医疗设备等配置,无法"在后送中展开救治",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列车"功能。 </b></h1> <h1><b>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早在2002年即提出了建设卫生列车和组建卫生列车医疗队的设想,2005年正式立项,他们集科研、训练、实车模拟为一体,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卫生列车”的研制和创新。</b></h1> <h1><b> 在未来现代化战争及平时各类抢险救灾中,大批伤员急需快速后送和周转,一线医院与战略后方医院亟待衔接</b><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b style="color: inherit;">"医院列车"将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