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淡清清的月光-访作家竹乙先生

杜玉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矿山,隐藏着热与光,矿山,煤山雀与百灵交替欢唱,矿山,让河流乡村改变模样,日新月异的矿山,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土壤。2024年10月16日,在抚顺市文联副主席、抚顺市作家协会主席周明率领下,我们来到了永安台附近的台东花园,拜访辽宁省作协会员、辽宁省藏书达人、抚顺市作协散文委主任竹乙先生。此前,曾与竹乙先生多次相见。一次在宁远一农家菜馆。他请客并获赠他的长篇小说《黑脸》,描写的是抚顺他熟悉的矿工生活。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村里有抚顺矿的下放户,家乡有一座吊桥,就是抚顺矿援建的。最早记起的是龙风矿,瓢屯车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参加工作时,乡里和老虎台矿结成帮扶对子,矿上还在各村招农民轮换工,也有给正式聘为正式工人的。来到市里后,对矿山生活更进一步了解,曾下西露天矿 坑底参观,见升井后的煤矿工人。八十年代,农民轮换工的生活区还是平房,虎西、汪良、刘山、万新,后来结识了一位老乡,他是老虎台矿的矿长。尽管如此,我对矿山工人的生活还是不太了解。印象中,作家萧军有以抚顺矿山为背景的《五月的矿山》,抚顺市作家协会的会刊曾经就叫《五月》,我们这些文艺青年都在上面发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黑的煤,最亮的光,我在露天矿的几百米深处发现一个世纪前人们挖洞掘煤的劳动痕记,产生无限遐想。抚顺的四方台、计军台、老鼓台、将军台历史悠久,抚顺煤矿不仅有著名作家萧军来体验生活创作小说,著名诗人郭小川也在这里写下诸多有广泛影响的诗篇。早在一九四九年,郭沫若等各党派代表人士也曾在这里参观过。那时候开始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竹乙先生是一位低调的文人,不善言辞,不善豪饮。收到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时我挺惊奇,现如今能耐住寂寞构筑长篇小说的作家并不是很多,写矿山普通工人生活的更为少见。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目前所谓的长篇小说都是以荒诞见长。其实,描绘现实生活的作品更受读者青睐。《黑脸》写的是真真切切的矿工故事,《黑嫂》则从另一角度反映矿工生活状态,不但没有离开矿山,从人物刻画到场景描写更立体更逼真更生动。竹乙的小说是矿山文学的延续,是继《五月的矿山》后,文字艺术绽放奇光异彩的琥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竹乙的家里,感受到一位孜孜不倦笔耕不辍者的大道至简,也从琳琅满目的藏书中看到他饱满的文学情怀,来自国家级的获奖证书展现出一位扎根矿山基层作家的才华。一百多平的房间里以书为主,额外增加了一个越层,下面实木旋梯令人联想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记得参观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印象最深的也是竹梯,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图书馆,建立于1592年。图书馆收藏了圣三一学院最古老的书,其中许多是爱尔兰的国宝也是世界顶级的著名图书馆之一。电子书盛行的时代。纸质书仍如窖藏老酒,散发淡淡的清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书房位置不大,我见到的只是他藏书的一部分,这里就是他先后创作出两部长篇小说的地方。墙上贴着写作提纲,他的写作风格和方式一下子将我拉回到二十多年前,当时我也是将一篇小说写在十几张纸拼成的"加长"稿纸上,挂在墙上随时增减。我将他的新的创作构思拍摄下来,期待另一篇巨著问世。这两天抚顺上空的月亮很特别,从竹乙家出来,想起《五月矿山》一句话:当她走下那山坡,一片淡清清的月光,洒到她底身脸上来。弯弯的一角新月牙,正在天西垂挂着,距离月尾不远正缀着那颗闪亮的小星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