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求艺的流光岁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碎言偷艺往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涂少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从事戏曲职业在这条求艺的路上艰苦是必然,能够获得的艺术成就终是有限。在哪个电话都是奢侈品的时代,谈何摄录机,电视机,学习戏曲表演技能全凭着脑子记忆去仿模仿样,历尽千遍的练习做到熟练,可也未必能够做到熟能生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传统戏开禁了,戏曲剧目如同一片废墟。戏曲剧团在瓦砾中拾砖检瓦,补锅搭灶,真是从一堆死灰中复燃苦不堪言。记得江西省京剧团第一次走出去先到安徽铜陵演出《樊梨花》《杨门女将》,尔后在江苏南京中华剧院增加剧目《孙悟空横扫无底洞》《七侠五义》。我那时正值三十多岁,所应工的是小生行。所会的剧目能够演出的戏极少,基本上是等同于流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演出期间,说也凑巧那时江苏省京剧院,正在赶排恢复剧目蒋慕萍的《借东风》,赵麟鹤的《杯酒斩华雄》,钟荣的《六月雪》,黄孝慈的《勘玉钏》,沈小梅,杨小卿的《倩女离魂》…能够观摩看演出绝对是长见识的机会。白天赶到京剧院的小剧场看排练《凤仪亭》《雁荡山》,晚上看演出。据说这些剧目是准备赴香港文化艺术交流演出。那时距离香港回归还有15年,演出的院团都是国内享有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所见到南京京剧名家演出的剧目,对我来说是不一样的感受,演员的个性特质别有风采令人耳目一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被沈小梅,杨小卿主演的《倩女离魂》这出戏深深吸引,《倩女离魂》全剧藏头去尾,在结构上只设了:定情、诀别、追舟、荣归。表演的难度直追“对子戏”,非常考验旦行,小生的表演功力。于是下定决心要全身心地“搂叶子”,把这出戏“偷”到手。要偷到这出戏最重要的“作案”工具,必须要有小型录音机,只要有了它就能够解决剧本,音乐的翻录。身段表演及调度我坚信自己的记忆力。于是,我求助于团里的灯光师龚多宝先生,借到了当时稀有的录音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倩女离魂”我早在传奇故事里曾经读到过,爱情的理想追求几乎是小“牡丹亭”。沈小梅,杨小卿主演的《倩女离魂》戏曲艺术演绎,开启了我对京剧表演艺术结构方式时空自由上产生新的认知。“定情”一场戏在同一个时间地点,出现两个间隔的独立表演,两个角色人物发出一样的心声。我完全置身其间视点集中在一个落幅,产生全景式视听美的效果。“追舟”单场戏里倩娘魂魄的虚无与王宙实体存在,杨小卿大段前所未有的大段“反二黄”和沈小梅的“二黄”凄美动听,超越了文学描述,真是动人心魄悦动心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偷戏”用心消化细节,用脑摄取印象。我随后把记住的路数同时“分赃”给四位旦行演员,防止万一有失漏。夜以继日连续不断地翻写剧本,标记锣经,记录唱腔,一路回到南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出戏少不了要经过精磨细合才有“台下练千遍,台上才一现。”感谢我团的王超群老艺术家为提携我们年轻演员,主动提出请王振元老艺术家饰演颜良,在首演的那一场在《倩女离魂》前面垫一出《关公斩颜良》。如今二位艺术家已经仙逝,我心里依旧感恩难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戏曲剧目浩瀚,表演精彩纷呈,一辈子也学不过来。老师手把手教,教戏传技法,悟道是找范儿。戏曲行业“搂叶子”偷玩意儿不算偷,“偷”是“熏”的一种。老师傅说:“砍的不如旋的圆,偷的不如学的精。”“旋”也好,“偷”也罢,有老师点拨也要靠个人的修悟,没有修悟也是劣木一块难得其园。我说偷是熏的一种,人知好赖见好才“偷”。偷学来的玩意儿更费精神,外形可仿照,内意解析难。要做到形意二元合一才是熏偷的精神所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时代因物质而变,时代不同而社会生态环境不同。戏曲舞台表演艺术是直面欣赏感受的艺术,“空中剧院”视频音像再好,没有现场观众参与创作也是海市蜃楼。院团没有了巡回演出,演员戴上了编制的枷锁,成了家门口的大黄,不是近亲繁殖就是跟随录像录音照虎画猫。求艺之路路断人稀,便捷快捷只剩下艺术信息,随着人口更新戏曲表演艺术危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2px;">2024-11-17·南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