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蒙羞百年的香港,一朝洗雪,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环抱。</p><p class="ql-block"> 香港回归的前几个月,央视的两部有关港人奋斗的电视剧热播,而纸媒却反映平平。省内一家报纸的副刋编辑打来电话,看能不能写一篇有关香港回归话题的稿子,体裁不限,稿酬从优。</p><p class="ql-block"> 此时,媒体报道了河南大学青年教授肖红设计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被采用的消息,我喜出望外,便电话采访了他。接着我又到图书馆,查阅了香港被英国人占领时,数千名香港群众揭竿而起,与侵略者奋力抗争的英雄事迹。又查阅了香港遍地生长的紫荆树和它的开花期。</p><p class="ql-block"> 材料充分,很快草出一篇八百多字的《香港盛开紫荆花》,送到约稿报社,次日就见报了。当时尚无打印复印社,便分几次用印蓝纸复写了几十份,能传真的传真,找不到传真号的就邮寄,至于投给多少家报刋,一本糊涂账算不清。只知道累了,不想再复写投稿了。</p><p class="ql-block"> 三天后,稿子陸续见了报。从收到的稿费汇款单统计,共有六十八家报刋采用了此稿。大部分发在副刋或栏目头题,几乎一字未改。就连从未打过交道的《海南日报》、《人民邮电》、《三秦都市报》、《春城晚报》等也全文编发了。</p><p class="ql-block"> 有几家报纸在所寄样报中夹一短信,或写“感谢救急!”“有稿子寄来,优先发”;或写“本报不忌讳一稿两投,只要不在本省稿件碰头即可”,云云。可是这些报刋都是反对一稿两投的呀?他们明明知道此稿是一稿多投,为何又发?究其原因,是他们当时太需要此类稿件了。</p><p class="ql-block"> 那次快乐的一稿多投,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想起那时天天收稿费单、收样报(包括所发其它稿)的情景,至今仍津津乐道,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发迖的网络时代,使一般纸媒受冷落,除了公费,已少有人订阅。就这还装着端着,不肯放下架子。一家市级晚报,申明千字稿酬三十至五十元,反对一稿两投,一经发现……不由让人哑然失笑。人家辛辛苦苦写一稿,三五十元就想把版权买走,太有点那个了吧?如今三五十元能干啥?买不起一杯现磨咖啡、喝不了一瓶盖拉菲。</p><p class="ql-block"> 别学我这个自不量力的小老头,一生一稿多投惯了,秉性难移也老了,现今也没地方一稿多投了。但我很清醒,自己正在写的长篇小说决不可一稿两投,万一被文学期刋封杀,百岁前的“作家”梦可能就彻底碎成一地鸡毛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