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路》自序

小心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看了李娟老师的《我的阿勒泰》,朴实的文字把她的生活经历娓娓道来。我忽然想起:这样的故事,我的脑海里也有很多啊,为什么不记录下来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我打开手机,在美篇点下“创建”,记忆里的那些事、那些人便像长了脚似的,迫不及待地跳到屏幕上来。我根本来不及思考,只恨手指在手机上打字太慢,生怕那些故事精灵等得不耐烦要从我的指尖溜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脑子像上了发条似的在不停地转。跳健身操的时候,我在想;收拾房间的时候,我在想;开车去买菜的路上,我还在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知疲倦地写啊写,有时候一天写五六篇也不觉得累。只是越发严重肩颈疼痛提醒我:该悠着点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即便不得不躺在沙发上,用按摩仪来缓解肩颈疼痛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拿着手机,试图抓住脑海里那些跳跃的文字,把它们放到屏幕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有到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我才不得不停下来。老公和孩子们在家,我得尽到全职妈妈的责任,料理三餐,陪他们好好聊天,陪他们做各种运动。这个时候我才会想起,照料家庭是我的“主业”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啊!我从小就喜欢文字,却没有正儿八经地写过,为什么不趁这次机会集结成册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到这里,我才去翻“美篇”里的作品集,发现童年的印记已经写了三十多篇了。再翻翻以前写的关于亲人的文字也有好几篇。后来发现,之前看了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后,也曾经心血来潮写过十几篇身边的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么多的文字,够一本散文集了吗?这水平,够得上出书吗?我心里没谱。可内心有个声音在呐喊:印出来,印出来!哪怕只是去网上印一本自己留念也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向来是个行动派,这么想着,便就马上着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给这本散文集命名为《来时路》,灵感来源于“不忘来时路”这句话。来时的路不是绊脚石,而是成长的阶梯;来时的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每一步都是我们成长的脚印和宝贵的财富;不忘来时路,心中有光,脚下便有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故事大部分是真实的,除了名字是虚构的,内容基本上“用事实说话”。但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事,有些可能记忆上有点偏差,有些则做了一些文学上的升华。“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点点的微调,我想读者们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的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