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情告白

粮园居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带着正宁暮秋的冷雨,西北的粗陋之人却一头闯进了温婉雅致、秀丽明净的烟雨江南,没有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甚是遗憾,却邂逅了一位令人无比景仰的“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叶圣陶,使我终生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携着阳周初冬的暖阳,陇东的秀气之人沿着丝绸之路,听着依稀久远的驼铃,望着连绵起伏、苍老又敦实的群山,没有听到昭君出塞的落雁低鸣,却叩开了黄河之都的绣闼,目睹了飞天凌空,聆听了新时代的教育真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若时序调转,我可能既错过了甪直,又错过了兰州,世间,或许又多了一声叹息与哀怨。所以,大唐的强盛与西天的坐标是唐僧取得真经的前提,联吴抗曹,验证了《隆中对》的三分天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序幕,《论持久战》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方向,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蓝图。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徒增烦恼。故党擘画的教育方针正是我们教育人的方向与道路,引领我们在教育的长征路上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促进核心素养,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改革是教育征程上的阵痛,是我们无可徘徊、犹豫、兜转的前进的方向,更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历史老人启示着我们,也指引着我们,他更以恋恋深情眷顾着我们。中华民族正以磅礴之势开创着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我们又何以这样的绝决?我们没有理由,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特别是青年人更应该做时代的弄潮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历史也总喜欢开人生的玩笑,在不惑之年却承接了语文教学,这是启示?是指引?还是眷顾?我常常感叹:廉颇老矣;我也默默自语: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我也曾作诗问天:师者守清贫,何人富贵哉?时隔六年多,我思考最多的是教育,从教学到育人,到教育生态,在迷茫中坚守,在坚守中动摇……通过这两次的培训,逐渐更加清晰,正如学校前院鲜红的宣传牌上赫然雕刻的大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六年来,那一枚枚银针刺入我的两鬓,使我辗转反侧,整夜难眠(“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将浓如黑夜的思绪化为滚烫的文字,镌刻在微信朋友圈。我这样写道:“时间可真是个高级美发师,一不小心就染白了黑发。”“岁月风蚀了容颜,回忆在夜幕降临之后疯长,那是怎样挥金如土而又贫瘠的一页,负了如来,负了卿。” “星稠蛩不住,漏断月无声。时令催黄叶,年轮守余庚。潜心育桃李,赤胆务耘耕。瑟瑟西风紧,孤孤窗下灯。”“鸡一声,犬一声,戴月披星早晚行,夜寒千盏灯。春一程,秋一程,倾负韶华朝夕争,白头无悔生。”我也大声地呼唤着我的教育理想:体育生命,智纳百川,德容万物,艺冶情操,美化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切都在冥冥中注定,注定我与叶圣陶先生有一次久别之后的重逢。我们相遇在青瓦白墙、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的苏南,我们相遇在甪直古老的三棵银杏树下,我们相遇在绿水微澜的叶圣陶小道,我们相遇在叶老的《稻草人》里,《倪焕之》里,我们相遇在叶老那文学精神与教育思想中。当下的我们,更要像叶圣陶先生那样教书,像叶圣陶先生那样写作,学做一个新时代的大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谈起叶圣陶,不得不说起“语文”二字,是他建议将“国语”和“国文”合并,统称为“语文”。这个绵延了75年的语文的教学却成了当下我们热烈讨论的话题。那么,我们的语文到底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最近,有一则余映潮老师的视频被老师们广泛关注,他说:“2022年版的课标有5万多,你查询大单元三个字,没有!没有,我们就不用管它了。课标也是国家标准,国标都没有,我们干什么要跟着人家走?”培训老师代老师说:“2022版课标没有提大单元,但是也没有说单篇教学呀?”而《2022版课标》课程理念中第二条却如此说“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此时,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悲剧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我们当下的语文课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学生看,这便成了悲剧,是学生的悲剧,语文的悲剧,更甚者是时代的悲剧。我们应该在单篇或大单元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一篇文章化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小问题,化成修辞、表达方式的分析,早已磨灭了学生的兴趣,还谈什么语文教学,把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悲天悯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弘扬真善美的优秀品质也早已抛诸九霄云外。培训老师黎薇娜老师说:“不要以为教课书是学生的全世界,全世界才是学生的教课书。”那么,我又一次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六年来,我一直倡导阅读和背诵,我曾无不深情的向学生说,阅读一方面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也在提升着我们的思想。我曾买来《古文观止》,买来诗人诗传、词人词传,无不深情地说,阅读吧,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我也曾无不深情的对学生说,要学好地理,多看地图,了解地理单元,了解古今地名的对应关系;要学好中国古代历史,它是语文的前身。我曾在语文课上讲与诗歌文章相关的关中地形,巴蜀、荆楚地形,只是我深情的演讲在一次次考试中化为一抹西天的云彩,再也回不到康桥的身边,那河畔的金柳也成了夕阳的新娘。我带着迷茫否定了自己,又回到了语文本身。这次金城之行,又让我明白了方向。六年来,我在语文的圆圈上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起点。但这个圆点更加饱满一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的我一生的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王昭君从汉都长安出发,经过以下地区:</p><p class="ql-block">• 左冯翊(今陕西咸阳东北)。</p><p class="ql-block">• 北地郡(今甘肃庆阳)。</p><p class="ql-block">• 上郡(今陕西榆林)。</p><p class="ql-block">• 西河郡(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p><p class="ql-block">• 朔方郡(今内蒙古杭锦旗)。</p><p class="ql-block">• 五原郡(今内蒙古包头)。</p><p class="ql-block">即穿阴山而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