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沙以前来过数次,每次都是因公出差。景点几乎都没有去,这次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观了天心阁,令我很震撼,想起了保卫长沙之战。</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公园是以天心古阁和古城墙为主要景点的历史名胜, 占地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 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长沙的地标之 一,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楼之 一, 素有“ 潇湘古阁 秦汉名城 ”之美誉。 其不仅是长沙史文化的见证者, 也是这座城市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天心阁的门前,门上方写着“天心阁”。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天心阁不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更是无数英雄儿女的象征。我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刻,希望将这份记忆永远保留。</p> <p class="ql-block"> 崇烈塔,又名白塔,守望塔,始建于1946年,系抗日纪念性建筑。塔高66米,全麻石结构,塔基为六边形,圆盘和圆柱构成,圆柱上端的圆球寓意地球,球面刻有中国地图,球的上方昂首屹立一头石狮。石狮明眸远望,寓意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p> <p class="ql-block"> 崇烈门,是一座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三次会战中阵亡的将士而修建的牌坊式建筑。它始建于1946年,由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人带头捐款修建,采用全麻石打造,宽8.5米,高5.9米27。崇烈门不仅是对抗战英烈的纪念,也是长沙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中间对联“气吞胡羯,勇卫山河”,两侧为篆书字体“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於生”。</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期间崇烈门被毁,现在看到的是2006年在原址重建。</p> <p class="ql-block"> 崇烈门、崇烈亭、崇烈塔,为纪念长沙会战而建。</p><p class="ql-block"> 长沙会战,又称“长沙保卫战”,是指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的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长沙三次会战歼灭日军11万,中国军队损兵9.4万。</p> <p class="ql-block">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军侵略取得的重大胜利,有力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走进的是天心阁北拱门</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始建年代不详。清代至民国曾数次大修。主阁居中,栗瓦石栏,檐牙高啄,通高14.6米。两侧副阁辅佐,廊庑相连,1938年天心阁及园内建筑毁于“长沙大火”。现阁为1983年在原址重建。站在天心阁前,我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这座古老的建筑见证了长沙的兴衰,也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这座三层楼高的建筑,屋顶覆盖着黄色瓦片,显得庄严肃穆。我沿着石阶缓缓而上,每一步都仿佛在触摸历史的脉络。登上阁楼,俯瞰整个长沙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这里曾是保卫长沙的重要据点,无数先辈在这里浴血奋战,守护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天心阁前,我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这座古老的建筑见证了长沙的兴衰,也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也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和城市规划的重要对象。</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由于地势高,为攻守险要,是兵家必据之地。太平天国时,西王萧朝贵率军攻打长沙就是从这里进攻的。至今城墙上还留下了一些炮眼。1905年,孙中山、黄兴在日本派遣同盟会会员陈家鼎回湖南组织同盟会机关,其秘密机关一度设在天心阁内。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领工农红军攻入长沙,也在天心阁向部队作过报告。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时,天心阁化为一片瓦烁。</p> <p class="ql-block"> 道光三十年骆秉章任湖南巡抚,下令将铁佛寺内几尊大铁佛铸成一大一小的两座大炮,大的五千斤炮置于草潮门城上,命名为“ 红袍大将军 ”,小的一座置于南门城上。骆巡抚的本意是想让神灵与军威合 一,为社稷与百姓保安宁。1852年在太平军激战长沙时,大炮被抬上天心阁城头,致使西王萧朝贵阵亡。</p> <p class="ql-block"> 大型红袍大将军炮被固定在一个石制基座上,背景是一座城墙和城市天际线。站在这座炮台前,我不禁想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些大炮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下的这段古城墙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为长沙王吴芮所筑,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修复加固,其长为8.5公里,呈南北长、东西窄条状,共设九座城门,大大增强了长沙城池的防御能力。</p> <p class="ql-block"> 1924年原国民政府修筑环城马路,仅保留天心阁这段古城墙,其长251米,高13.4米,存南、北两月城,是我国古代城防工事现存实例中极为罕见的,对研究古代军事城市防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古城长沙为数不多的文化载体和历史遗址。</p> <p class="ql-block"> 照片捕捉到的是一个宁静的画面——一棵树倚靠在一堵古老的城墙旁,城墙上开有两个圆形藏身洞,楼梯通向其中,这就是月城。这幅画面让我感到一种静谧与庄严。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月城又名瓮城,因形状似月而得名,为旧时屯兵与设置炮台之所。走进月城,我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月城不仅是一个军事要塞,更是长沙人民智慧与勇气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1923年,长沙市政公所下设的马路工程处成立,环城马路的修筑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拆墙修路扩城”。1924年曹典球以命相搏,当局最终决定修改环城马路规划,将原拟拆除古城墙的路段改为绕城墙而过,才保留了长沙这部分古城墙和天心阁得以让我们今天相见。</p> <p class="ql-block">南屏门</p> <p class="ql-block">出天心阁</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北进南出的</p> <p class="ql-block">警示钟</p> <p class="ql-block">警示碑</p> <p class="ql-block">碑文:</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实行“德之抗战”政策。1938年11月12日,日军逼近长沙,长沙警备司令部奉命制定放火焚毁长沙的计划,并预定以天心阁举火为号。凌晨,南门某处突然起火,放火员误以为信号,便四处点灭,一场旷世大火骤然而起。大火烧了五天五夜,城区建筑毁之七八,死难同胞3000余人。长沙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的财富顷刻间化为灰烬,长沙人民为民族抗战作出了最大的牺牲。由于12日电报韵目代码为“文”,史称“文夕大火”。值“文夕大火”67周年之际,特铸“文夕大火警世钟”,铭耻励志,以庆长沙的伟大复兴。</p><p class="ql-block"> 长沙市人民政府立</p><p class="ql-block"> 公元二00五年十一月十二日</p> <p class="ql-block">天心阁里陈列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中供奉有文昌帝君和魁星两尊神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p> <p class="ql-block"> 天心阁自古就供奉着文昌帝君和魁星,以福荫长沙文运昌盛,也是古代诸多学子的祈求金榜题名、步步高升的参拜对象。这个传统也沿袭 至今,每当七月初七魁星诞的时候,各方而来的游客都会在天心阁诚心参拜文魁二星以求学业有成。</p> <p class="ql-block"> 1928年,宁乡人鲁岱接任长沙市政筹备处长,呈请省政府拨付专门款项,天心阁进行重建。重建工作由刘敦桢主持,他为了使新的天心阁和旁边的古城墙融为一体,凭借自己建筑学专业的绘画功力,数易设计稿纸,终于把一座崭新的天心阁镶嵌在了天心公园里。重建的天心阁,三阁鼎峙,气度不凡,阁之南北两端,以旧城垣为引道,中嵌石磴,左右护以白石栏杆。阁上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别有一番新气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