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将探讨一个可能引起不适的话题:揭示哪些家庭环境容易滋生心理疾病。核心论点是所谓的“双重束缚”家庭环境。<br><br>那么,何为“双重束缚”呢?这一概念最初由英国心理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提出,它涉及心理疾病的一个理论框架。经过深入研究和观察,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现象:在家庭中,如果孩子无论怎样行为都被视为错误,那么孩子可能会发展出心理问题。<br><br>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孩子吃饭速度较慢,父母开始催促,希望他能加快速度。但当孩子真的加快速度时,父母又会责备:“你吃那么快干嘛,又没人跟你抢。”孩子感到困惑和愤怒,而父母却问:“谁惹你了?怎么突然发脾气?”孩子气得不想说话。随后,父母又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可以告诉我吗?”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典型的“双重束缚”。<br><br>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他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父母满意。例如,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回家,或者即使在家也宁愿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因为在家中,无论站立、坐着,甚至呼吸,都可能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你选择躺在床上,可能会被批评懒惰;而当你决定出去时,又会被抱怨总是往外跑。如果你留在家里帮忙做家务,可能会被嫌弃做得不够好。即便父母当时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可能又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你不能每天都帮忙做家务,为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呢?”总之,无论你做什么,似乎总有理由来指责你。但当你询问父母真正的想法时,他们往往也说不清楚。因为许多父母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威感,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全能自恋”。<br><br>因此,你会发现那些缺乏“自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出现上述问题。对他们来说,只有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他们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掌控感,无论孩子现在是八岁、十八岁、二十八岁,还是四十八岁。这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在外逗留,或者宁愿躲进自己的房间,也不愿意面对家人,因为在家中他们感到全身紧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父母的批评源于“双重束缚”的核心逻辑,即任何“自发”的选择都被认为是错误的。心理学界有一句既幽默又悲哀的调侃:“想要养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吗?很简单,只需每天打他一巴掌,然后说一句‘我爱你’,不久之后,孩子就会变得不正常了。”<br><br>或许你会认为,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尽量减少了这种行为。但真的如此吗?让我描述一个场景给你听:你会告诉孩子,在感到情绪波动时,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有想法时,也应大胆地分享出来。然而,当他真的发泄情绪的时候,你却会质疑,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脾气?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毕竟我是你的父母!你凭什么这样对我呢?当他表达内心的不满时,你却反问:“难道你不应该积极地面对生活吗?”但如果他选择压抑情绪,不将其表露出来,你又会问,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无论他是表达情绪还是压抑情绪,总是无法让你满意。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能想象他有多痛苦吗?因为他感觉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br><br>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会感到非常迷茫,产生严重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双重束缚使他总是处于被动的位置,无论他采取何种行动,都会遭到对方的指责,这导致他特别困惑,情绪难以稳定。面对很小的问题,也会感到沮丧或愤怒,最终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一些人会本能地选择回避,而另一些人则自我否定和怀疑,严重时甚至引发认知障碍或精神问题。<br><br>(作者:李义勇)<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