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三十多年的老朋友们,有的依然在专业领域里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有的则游走于国内国外,纵情于山水之间,各自的生活都过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因工作关系,大家年轻时都不止一次的到过巍山,却都未能尽情游览过这个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的地方,于是在巍山慢慢游览、细细品味的共同心愿让我们在年逾花甲之时又相约同游。2024年11月9日,三位老友乘坐动车从昆明出发,我在半途上车与她们汇合,一起来到了巍山。 <p class="ql-block">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巍山,是位于大理州南部的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彝族回族自治县,因县城东边有巍宝山而得名,这里是南诏国的发详地和故都。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在此设立的邪龙县,是云南省最早设置郡县的地区之一;唐开元25年,南诏王皮逻阁以巍山为基地,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兼并了洱海地区的五诏和其他小部落,建立了历时253年的南诏国,传了十三代王位;明清两朝,巍山实行土司制度,彝族左氏任土司,先后承袭了十八世土司;明代巍山的彝族左氏蒙化府是云南“三大土府”之一(另外两个是丽江的纳西族木氏土府和元江的傣族那氏土府);在清乾隆年间,巍山因人才辈出被御封为“文献名邦”。悠久的历史使得巍山境内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众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巍山古城和巍宝山。</p> 动车到达巍山站后,我们走出车站打了车准备进巍山古城。路上与驾驶员聊天时,得知离古城三十多公里一个叫“东莲花村”的地方有很多精美古建筑,于是我们与驾驶员商量后临时改道,先到东莲花村游览。<div> 东莲花村是一个典型的回族村落,这里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圣纪节、开斋节等伊斯兰传统节日体现出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回族"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婚礼习俗、丧葬习俗等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村中以清代、民国年间建成的清真寺、马家大院等三十多处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div> 始建于清朝初年的东莲花清真寺,座西向东,主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宣礼楼、朝真大殿。宣礼楼为四重檐歇山顶建筑,檐下饰五踩如意斗拱,翼角飞翘,巍峨秀丽;朝真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十一间,前设廊道和月台,后设窑殿,檐下饰五踩斗拱,内墙均书有经文,宝顶为星月图案,古朴雄伟,气势非凡。 <p class="ql-block"> 主要由马如骥旧居、马如清旧居、马如骐旧居三个院落和五个碉楼组成的马家大院,是民国时期由马帮首领修建的融汉文化、农耕文化、伊斯兰文化为一体的家族宅院,具有传统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窜阁楼的建筑特点。其中采用"六合同春"建筑布局的马如骥旧居则是马家大院古建筑群中的典范,院内东西耳房、厅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构成南院的"三坊一照壁",主房、东西厢房、大门和角楼则构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整体二层、阁楼三到四层的建筑两端均有楼梯上下联通;院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精心装饰的门楣、藻井墙边的彩绘、还是匠心独具的花窗,至今都还能让人感受得到主人开阔的眼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p> 东莲花村的马帮文化博物馆里还展出了许多反映马帮文化的实物,有铜或铁质的茶壶、皮质或木质的马鞍、银质饰物、马蹄铁、马帮生活用品等,以及马如骥与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白崇禧、龙云等人交往活动的照片,还有马如琪与泰国王室互动的照片等。 <p class="ql-block"> 巍山古城是南诏古国的故都,也是茶马古道经过滇西的必经之地。早在唐贞观23年(公元649年),南诏始祖细奴逻建立了南诏国,便在现在的巍山县城北约二十公里的山坡上建立了南诏国的第一代都城——山龙山于图城。现在看到的巍山古城又叫蒙化城,始建于元代,在明洪武年间由彝族左氏土知府拓建为蒙化府和蒙化卫城,整座古城东靠文华山、南依巍宝山、西面瓜江,形成山环水抱的格局。城中以星拱楼(又称“文笔楼”)为中心,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出的四条主街道分别通达东门忠武,西门威远,南门迎熏,北门拱辰四座城门,但历经几百年的风云变幻后,古城的东、西、南三座城门均已损毁,仅有北门古楼(拱辰楼)和星拱楼幸存下来。如今拱辰楼和星拱楼已成为了巍山古城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虽经历史长河的洗礼,巍山古城如今依然较为完整地保持着六百多年前建城时期的棋盘格局,城内民居基本保留了明、清古朴典雅风貌的中式结构,有的是三坊一照壁、有的是四合五天井;古城内外也还完整的保有文庙、双塔、东岳宫、文华书院、玉皇阁、萧公祠、太阳宫等一批规模宏伟、造型大方、结构严谨、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1994年巍山古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巍山县城的建筑都限高六层,所有建筑中以星拱楼为最高。从高处看,整个巍山县城都显得非常沉稳祥和;古城中居住的、经商的基本都是本地人,商家平心静气、行人从从容容,丝毫感觉不到商业气息。</p> <p class="ql-block"> 距离巍山古城十多公里的巍宝山,是集自然风光、南诏根源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一体的一座名山,山势雄伟,林深树密、古树参天、曲径通幽,景色迷人。山中从汉代开始就有道士居住,唐朝时期,南诏始祖细奴逻在此创南诏基业,因而以南诏文化的发祥地而闻名;明末清初,很多道士进入巍宝山隐居修炼,收徒传教,并在山中建起了星罗棋布的众多道观,十方道士往来不绝,道教盛极一时,因而巍宝山又以道教名山而称世。在全国14座道教名山中,以巍宝山道观殿宇最多、规模最宏伟、建筑风格最具地方民族特色。山上依势而建的宏大而又精美的二十二座道观,完整的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山中碑文、石刻、壁画等文物瑰宝也仰俯皆是。</p> <p class="ql-block"> 巍宝山是南诏古国的根和南诏文化的源头,山前的南诏土主庙,是唐王朝御准建盖的南诏家庙,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土主庙。土主庙的正殿祖皇殿里供奉着南诏开国君主细奴逻的巨大铜塑像,左右两侧的偏殿则分别供奉着六尊第二代至第十三代南诏王的铜塑像。据清《重修巍山青霞观碑记》记载,南诏开国君主细奴逻昔日在此躬耕时,得到太上老君点化,遂创南诏基业,建立了显赫一时的西南少数民族政权,传位十三代。因此南诏土主庙也是古今往来各地彝族群崇拜祭祀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在巍宝山上众多精美的道观殿宇中,灵官殿(又叫主君阁)大殿里供奉着道教地位最高的护法神王灵官,殿内有一株明代古山茶,树高十八点八米,树龄近四百年,是世界茶花之冠;文昌宫因过去当地群众在这里祭祀龙王,又叫龙潭殿,前后两个大殿里分别供奉着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两殿之间有一池清泉,池中有一个六角形的文龙亭,亭的前后有拱桥联通前后两殿,亭西面墩壁上绘有一幅展现两百年前巍山彝族人民踏歌习俗的珍贵壁画“踏歌图”;玉皇阁是巍宝山古建筑中规模最弘大的地方,殿字飞檐重叠,巍峨壮观,层层递上的殿里集中供奉着天、地、水三官,吕祖以及财神、灶君诸神,精美的殿宇建筑与院中的苍劲古树交相辉映;三皇殿的大殿内供奉着道教创始神炎帝、黄帝、伏羲,过厅中供奉着道教神话中名气很大的女性神女娲;观音殿的过道正面供奉着弥勒佛、背面供奉着韦陀佛,大殿内供奉着观音菩萨(观音本是佛教人物,至明清时期儒、释、道三教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发展到其活动场所多交相杂处而相安无事,于是巍宝山就有了观音殿,民间还解释观音为道佛双修之士);凌空欲飞的斗姥阁正殿园明阁内供奉着道教星宿神中众星之母斗姥(斗姥是掌管天文形象的女神,也是掌管农业节令之神),殿前的大幅浮雕龙活灵活现,这里也是巍宝山登临览胜最佳的地方;三清殿(又名玄极宫、无极宫)里供奉着道教所崇奉的地位最高的三清神: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培鹤楼门口有一株节节攀高的迎客古松,巍峨精美的大殿里供奉着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培鹤楼旁的苍夫子殿供奉着孔子的父亲苍夫子。巍宝山上这些道观与观音殿、苍夫子殿共奉,彰显着巍宝山儒、释、道三教相交相融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 老友同行,一起在东莲花村欣赏具有独特风格的清真寺和马家大院的精美建筑;一起登上巍宝山,在美丽自然风光中了解南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穿越在一座座精美的道观、殿宇之间,体味巍宝山儒、释、道的三教融合;流连在南诏博物馆、文华书院等地方,感受着“文献名邦”的浓厚人文气息;穿过拱辰门和星拱楼,游走在古城里的大街小巷,欣赏着沿街的古民居,品尝着粑肉饵丝、奶酪、豌豆皮等当地的特色小吃;也回忆着曾经一起奉献出人生最好年华的往日时光,聊着那些彼此熟悉的人和事,畅想着各自对未来岁月的展望,游得从容又温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