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众康国旅一山东聊城游记</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李双庆</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老年社会中,银发族出游巳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其受关注程度逐渐上升。老年旅游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让人们不再因为年龄而局限自己的生活,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旅行活动中。旅游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在旅游活动中,老年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增加与其他同龄人的互动交流,尽情地享受旅游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幸福的晚年是所有老人的最终追求,在人生的旅途中,中老年阶段往往赋予了更多的淡定与从容。随着岁月的积淀,这一群体对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并未因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反而更加渴望在旅途中寻找心灵的慰籍和生活的乐趣,所以中老年旅游市场正在升温,成为旅游大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山东聊城古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扩建和修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聊城古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等脍炙人口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给世人带来了许多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 聊城曾经的年代里,文官盛世,武将辈出,商贾云集,百业杂陈中,每一处都彰显着古城的历史和记忆。战国军事家孙膑、明代文学家谢榛以及近代抗日名将张自忠,国学泰斗季羡林,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均出生在这里,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他们的闪光点。</p><p class="ql-block"> 聊城,说无聊也无聊,这里没有知名度极高的景点,也没有足以震撼天下人的奇观,但聊城的美在于每一条巷子,某一处古迹,古城的街巷,都是一个个充满了故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青石板路已被万千鞋底磨的光亮,酒肆茶馆的旗子在微风中飘荡,就连店铺名号都起得古风古韵……太白楼、状元楼、考院街、不花茶馆……还有那人人侧目,沿街叫卖的“武大郎炊饼”。</p><p class="ql-block"> 在雾气蒙蒙的古城街巷,给古老的建筑披上一层灰色外衣,石板路有些凹凸不平,走在上面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那些木质房屋的铺面,古铜色的木板,镂刻的门窗,墙根的拴马桩上,维妙维肖的狮头雕刻出了别致的韵味,还有那路边停放的马车,默默地等待着主人的归来。</p> <p class="ql-block"> 秋末初冬的聊城,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总是让人倍感惬意和美好。随着冬天的临近,大自然也渐渐开始转换着它的脸色,变得愈加清丽,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也在这里悄无声息地上演着,既可以领略古老的韵味,也能体现大自然变幻的奇妙。</p><p class="ql-block"> 聊城的古城一直藏匿于喧嚣之外,静静的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里的街巷如同古城的血脉,蜿蜒曲折,串联起一段段历史的记忆。作为一个小城市,它恰到好处地保留了乡野的质朴气息,聊城小而精致,朴而不凡,虽然谈不上繁华,但那淳朴的市井生活气息,那质朴的乡土人情,恰恰是聊城独一无二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来到聊城才知道,聊城的光岳楼竟然与黄鹤楼齐名,光岳楼,这座明代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明代楼阁之一,是聊城古老文明的象征,在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沿河而过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都登临此楼,《聊城县志》及现存碑刻中都记载了清康熙、乾隆皇帝九过东昌,六登光岳楼,并题匾赋诗,将光岳楼列为南巡行宫之一。</p><p class="ql-block"> 光岳楼位于古城中心,是聊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古城中最为突出、最鲜明的建筑。它犹如一座顶天立地的巨人,庄重而威严的矗立在小城的中心,它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记忆。</p> <p class="ql-block"> 聊城古称东昌府,如今冠以江北水城的美名,这是一座被水轻轻托起的小城,悠悠的京杭大运河从城中缓缓地拍门而过,使得聊城水道纵横、湖面宽阔。东昌湖水烟波浩渺,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鲁西平原上,开阔的水域环绕古城一圈儿,形成“城中有湖、湖中有城”的独特城市风貌。</p><p class="ql-block"> 初冬的东昌湖,湖水清澈、水天一色,古城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我们乘坐在一艘古色古香的龙舟船上,品味着聊城的慢时光,初冬的湖面上,早已没有了夏日的喧嚣,多了一份宁静深邃,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它们或低飞,或捕食,打破了这宁静的湖面。</p><p class="ql-block"> 水是聊城的魂魄,如果没有东昌湖,聊城或许就是个灰头土脸的城市,东昌湖也是聊城的一张名片,是国内江北第一大人工湖,古运河水静静地从中流淌,湖中央的光岳楼默默地伫立在这里,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了,静逸中忘却了城市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它是以孔繁森光辉事迹作为主题,孔繁森是个普通平凡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在普通和平凡中衡量出了人格的界尺。</p><p class="ql-block"> 一处展板上,展示了孔繁森第二次接受援藏任务后,临行前与娘亲依依不舍的告别:“娘,儿要出远门了,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要翻过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舍不得孩子离去的老母对孔繁森说:“三儿啊,咱不去不行吗?”孔繁森深情地对老母亲说:“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深明大义的老母亲忘不了关心儿子的衣食冷暖,对他说:“那就去吧,俺知道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些干粮、衣裳,路上别喝凉水……”。</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儿子沉情一片,还是老人爱子的拳拳之心,这里有孝心,有亲情的自然坦白,然而忠孝不能两全时,就有割爱,有取舍,这样的亲人对话及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感慨。</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参观的人们更清楚地感受到高原上的寒冷环境,展览厅还原了当时的恶劣环境,深厚的积雪,简陋的帐篷,但是最感人的是孔繁森同志的一封遗书,遗书的尾部写着:如果我发生了不幸,就请把我埋在那里,切记!切记!甘愿冒死的风险,也要迎着寒风往前闯,这就是孔繁森同志的无怨无悔,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清正廉洁的人格,现在很难见到了,当今社会,父母官们心中装没有装着人民,胜任不胜任本职工作,都不重要了,只要溜须拍马就能升职,只要不贪不色的就算是好干部了,底线之低令人无奈。</p><p class="ql-block"> 反观孔繁森,他的事迹不仅感动了西藏人民,也是“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授予他人民的好干部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 在齐鲁大地的怀抱中,古老的运河水默默地流淌着,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明,而位于历史长河之畔的山东大运河博物馆,仿佛是时间的守护者,静静的向来访者诉说着那些被岁月雕琢的故事,让每一位踏入其中的游客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光的震撼与感动。</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那些古老的船只在光影交错中缓缓驶来,每一艘船都镌刻着那个时代的繁荣与艰辛。墙面上的壁画细腻地描绘了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及一幅幅生动的场景,耳边似乎还能听到船工的号子声。</p><p class="ql-block"> 探索大运河的历史,就是感受一种文化,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展品,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馆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故事,让我们从中探索运河的过去与现在,才能感受到它那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流淌千年后成为一首壮丽的史诗。它见证了运河两岸不同时代的兴衰,每一次潮涨潮落,旱灾洪涝的交替,都是一次绝处逢生,在历史的变迁中,沿岸城市和运河的儿女们共同谱写了时代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旅行团成员大多居住在华业东方玫瑰小区,几乎都是被生活和儿女们捆绑了半辈子的中老年人,他们内心一直期待着属于自己的放松,家门口的“北京众生康健国际旅行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感谢旅行社为我们提供的优质服务和难忘的旅游体验。</p><p class="ql-block"> 人生是一段旅行,旅行也是一段人生,旅程中我们走得不仅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尤其是在退休后逐渐迈入老年阶段,更觉得时光易逝,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游历更多的地方,看不一样的世界,在旅游中见天地、见众生、跋山涉水、风尘仆仆,最终是为了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谢谢关注与分享!</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