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镇江是中国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距离南京81公里,距离扬州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镇江地处江苏省南部,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镇江总面积为384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为322.60万人。</p> <p class="ql-block"> 镇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春秋时期称为“朱方””,三国时期为“京口”,南朝宋时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迄今。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得山水之胜,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和历史遗存。著名的历史人物包括刘裕、萧统、沈括、米芾、宗泽、刘勰、葛洪、茅以升等。</p> <p class="ql-block"> 在经济方面,2023年镇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镇江的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质量好,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镇江毗邻南京,背靠长三角,可利用的科创资源丰富,经济总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三级跳。</p> <p class="ql-block"> 交通方面,镇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中枢,拥有6条铁路和6条高速公路穿越境内,长江流域亿吨港口镇江港通江达海。镇江还拥有镇江大路通用机场和多个火车站,交通便利性显著。旅游资源丰富,镇江拥有金山、焦山、北固山、西津渡、甘露寺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镇江的自然美景,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p> <p class="ql-block"> “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这四句五言绝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诗中的京口就是如今的镇江,自古以来,镇江先后称之为宜、朱方、谷阳、丹徒、京口、武进、北府、南徐、润州。这些名称反映了镇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名变迁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 《扬子津望京口》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以远视角度写京口的地势,视野开阔,境界壮丽;三四句写江口吹起大风,涌起如山白浪,愁杀了想要渡江的人们。全诗四句,都写得平易质直,明白如话,有襄阳民歌风味。</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记载: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铁瓮城,因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京口。</p> <p class="ql-block">镇江的山虽然不高,但有好几座!除了比较有名的北固山、金山而外,还有观音山、焦山。镇江古称京口,所以镇江“三山”也称京口“三山””,这三山分别是金山、焦山和北固山。京口三山临江屹立在长江北岸,虽然三座山高度均在百米上下,但矗立在平坦开阔的江面仍显得雄伟高峻。</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三山,顿时视野开阔,放眼望去,江天一色,长江景色尽收眼底,故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论名气,镇江与隔江相望的扬州比较起来实在逊色太多。但自从有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镇江便从此带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霸气,和扬州的轻歌曼舞分道扬镳、泾渭分明起来。这座充满阳刚劲健的古城,义无反顾地担当起镇守江南的第一屏障。</p> <p class="ql-block"> 镇江的著名地标景点为金山寺,因为白蛇传的传说而闻名世界。</p><p class="ql-block"> 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热捧!历朝历代先后多次被文学艺术工作者几经修改搬上舞台走上银幕。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 作为金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金山寺属于国家AAAAA级景点之一。该寺高44米,周长520米,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寺。</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时期。魏晋南朝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于寺内创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之始。唐大中年间时,唐宣宗敕令寺院更名为“金山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帝游至金山,将寺名改为“江天寺”,题赐“江天禅寺”匾额。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寺内发生火灾,大雄宝殿和藏经楼被烧毀。1949年后,金山寺几经整修,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香火断灭。1978年,慈舟法师重返金山寺。几番周折、多年经营,寺院终重新开放。历经世代修葺,金山寺内古迹甚多,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该寺整体处于坡地上,分层筑台,山与寺浑然一体,呈现出“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之风貌。</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是临济宗的著名禅修道场,是人类建筑文化宝库中的遗产之一,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寺,“水漫金山寺”等故事流传甚广,</p> <p class="ql-block"> 这是金山寺白龙洞门前白素贞与岑碧青的雕塑,传说白蛇洞直通杭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 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海拔高度58.5米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甘露寺高踞峰巅,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屡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p class="ql-block">元嘉草草,封狼居宵,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 <p class="ql-block">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p> <p class="ql-block"> 长江边上的北固山,历史上许多名人墨客来这里观光游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p> <p class="ql-block"> 北固山上的北固搂</p> <p class="ql-block">南乡子•登京口</p><p class="ql-block">宋・辛弃疾</p><p class="ql-block">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p><p class="ql-block">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p><p class="ql-block">不尽长江滚滚流。</p><p class="ql-block">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p><p class="ql-block">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p><p class="ql-block">生子当如孙仲谋。</p> <p class="ql-block"> 登上北固山,望长江东去不复返!</p> <p class="ql-block"> 航拍“北固山”美景</p> <p class="ql-bloc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p><p class="ql-block">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 <p class="ql-block"> 深秋的“北固山”层林尽染</p> <p class="ql-block">遥望屹立在长江中心海拔70.7m的“焦山”。</p> <p class="ql-block"> 南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区南侧,坐标为东经119°25'00” 119°27'30”,北纬 32°0820”32°11'40”。南山为宁镇山脉的余脉,王峰为九华山,海拔185米,为南山的最高峰。南山大约形成于中生代末期,是燕山的造山运动中形成的山脉。南山是由褶皱、断裂等经亿万年的地质构造和长期的侵蚀、剥蚀、溶蚀作用形成的低山,包括了九华山、黄鹤山、磨笄山诸山体,诸山体统称为南山。</p> <p class="ql-block"> 南山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历代文士名流多曾在此居住游览,素有“烟雨南山”“城市山林”之美誉。南山开发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一镇江市南山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南山分布有文心阁、学林轩、听鹂山房、虎跑泉、增华阁、读书台、玉蕊亭、乌外亭、林公泉等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许多地方都有“睡佛”一说。那么镇江的“卧佛”在什么地方呢!她座落在润州区官塘桥路五风口社区的观音山圆通寺内。观音山比苏州虎丘山高,海拔111米。</p> <p class="ql-block"> 镇江圆通寺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宋淳熙年间,大约在公元1174年至1189年之间。圆通寺最初建在镇江市润州区五凤口的观音山半山腰,起初寺庙并未按照常见的中轴线布局,而是因地制宜 随意建起供人们烧香的小庵堂。圆通寺在元代至正年间、明代洪武初年、清代康熙年间多次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曾一度香火旺盛,佛事频繁。</p><p class="ql-block">圆通寺的名字来源于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被称为圆通尊或圆通大士,意味着其智慧和悟性融通无碍,能够通晓各种法则并运用自如 。因此,圆通寺供奉观世音菩萨,寺庙名称也因此而来。此外,圆通寺的历史上曾有重要人物访问,例如被佛教界尊奉为“莲宗十三祖”的苏州灵岩山寺。印光法师也曾来圆通寺讲经。这些历史事件进一步丰富了圆通寺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主城西北部的云台山麓,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一条长约800多米的古街,街区总面积约6公顷,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被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始创于三国时期称“蒜山渡”,六朝时期渡口航线已经固定在京口(今镇江)和广陵(今扬州)之间,自唐代起具有完备渡口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弘扬津渡文化,镇江市对西津渡古街周边进行修缮保护和利用。2008年4月29日,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对外开放。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内有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8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要景点有昭关石塔、英国领事馆旧日址、救生会、观音洞等历史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保存着自唐朝以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渡历史街区。2001年,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荣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在镇江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重要篇章。西津渡附近曾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场,周瑜和孔明曾在此共商抗曹大计。蒜山(又称算山)因山上生长的泽蒜而得名,传说中周瑜和孔明在此定下“火攻”之计。东晋时期,农民起义领袖孙恩曾在此渡江。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后,西津渡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南宋时期,这里成为抗金前线,韩世忠曾驻兵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津渡的渡口功能逐渐丧失,演变成一条古街。</p> <p class="ql-block"> 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共有38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3处为国家级。古街上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骑楼结构、上海的里弄胡同,甚至还有哥特式、东印度式等异域建筑。古街上的昭关石塔是藏传佛教样式的建筑,观音洞供奉着观音像,铁柱宫供奉道教许逊真人,都天行宫供奉张巡。</p> <p class="ql-block"> 镇江美食除了驰名中外的香醋之外就是锅盖面了。说起来它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p><p class="ql-block"> 锅盖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镇江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锅盖面原名“火面”,据传是由北方移民和军营的伙夫带到镇江的,因此也被称为“伙面”。在《镇江指南》中提到,1922年时镇江城内有数百家火面铺,生意兴隆。</p><p class="ql-block">关于锅盖面的来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妻子为了调治好丈夫的胃病,尝试了各种方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煮面时将汤罐盖子掉入锅中,结果煮出的面味道出奇的好,丈夫非常喜欢。从此,这种煮面方法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锅盖面的独特制作方法。</p><p class="ql-block">锅盖面的制作方法也非常讲究。面条是用“跳面”制作的,即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上下颠跳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然后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面条具有软硬恰当、柔韧性好的特点,耐嚼且富有筋道。在煮面时,通常会将锅盖放入锅中一起煮,使得面条更加入味。</p><p class="ql-block">锅盖面不仅是镇江的地方特色美食,还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成为苏菜系。中的一道经典小吃,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水漫金山寺,是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里最为精彩的情节之一。修炼千年的白蛇精所化,名白素贞,心地善良,追求美满爱情,在杭州西湖与许仙相遇,倾心爱慕,结为夫妻,端午节误饮药酒现白蛇原形,将许仙惊吓而死,她盗仙草将他救活,和尚法海骗许仙至镇江金山寺,她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其子祭塔,雷峰塔倒塌,终遇救。</p><p class="ql-block"> 2024.11.10. 苏北盐城市大丰区某摄影观光团在金山公园演绎了《水漫金山》场景片段,受到了广大游客的追捧与欢迎!纷纷与扮演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笔者2007年登金山寺慈寿塔时的留影,记得那时候还是使用的胶片机呢!</p> <p class="ql-block"> 2007年4月8日与臧姓同事游览镇江金山寺!印象中,是上午吧,只看到三两个行人,也不知道是游客还是工作人员。偌大的地方静悄悄的…我一个人顺着阶梯一直爬到塔顶。同事举着相机在下面帮我拍照。转眼之间17年了,长江东去,夕阳西下,四季轮回,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2024.11.16.9:48)</p> <p class="ql-block"> 镇江金山寺慈寿塔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 镇江北固山全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