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声音共鸣了多少人的心弦?

刘义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时间的声音》是一本散文集,刘义彬著,2024年8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得到各界诸多评议,特转载几篇报刊评论和若干读者点评如下,供文友们批评指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书孔网、当当、京东等国内各大网店均有售,特别推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孔网网购链接:#小程序://孔网/fFjHj7AuYivGlXv 今日优惠价:55.00元(五折加快递费,有作者签名盖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文原载2024年10月17日“湖南文联”微信公众号,2024年10月22日刊发于《湛江晚报》副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诗意的聆听,宛转悠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刘义彬散文集《时间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贺有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湘潭作家刘义彬散文集《时间的声音》,今年8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书封设计独具匠心,粗线条勾勒,画风简约却意境高远,寓意极深。这些年来,读过的散文集多了,难免审美疲劳,常有“似是而非”者,大众模式,不一而足。《时间的声音》却有点“另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观其“形”,精致而不失厚重,厚重中透出飘逸。后观其“神”,真情流露,诗意流淌,慢慢品读,恍惚间,徐徐行走在一去不回头的岁月深处,如近在眼前却不可触摸的画卷;闲雅静听时间的声音,如天音或民谣,飘浮而不可捉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的声音》分四辑,从“归路尽头的黄婆塘”“放不下的凤凰古城”“时间的声音”到“那些闪烁的人间烟火”,书写的是作者“对儿时老家黄婆塘故土的依恋,对年轻时工作过的凤凰古城的怀想,对半辈子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对泪水浸泡过的青春与情感的回望,以及对生命旅途中所经历的那些地理、风物、人情的记录与描绘”。此类文本的书写,触目泛滥,渐成“作坊式创作”,刘义彬却能另辟蹊径,真情是底色,衷情或专情是主流;情至深处,诗意书写,如一股清流,让人倍感亲切之余,在永不褪色的诗情画意里流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品之美,自标题始。题好一半文,好标题见才见情,如凤凰之头,一见惊艳,吸睛。刘义彬深谙此道,《时间的声音》里,好标题俯拾即是,诸如《妈妈的黑夜来得很慢》《那些晨昏和月夜》《时间的声音》等,不一而足,既有或明或暗的题材或主题指向,又蓄而不露,充满诗情诗意,引人思索,更引人入胜。许多文章的结构布局也是精心为之,常规模式之中有新意。《这棵人生树》《年年杮子红》等短小精致,行文如行兵布阵,精心打造,有新意,见匠心;《花果园里的春天》《回不去的青春栖息地》《妈妈的黑夜来得很慢》运用日渐少见的小标题,多个小标题合而为一,如建筑群起伏有致,收放自如,特色纷呈,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义彬成熟中透出新意的独特的文风或者说语言风格,在《时间的声音》完美呈现。应该说,朴实中蕴含真情或者说深情,丝滑柔顺有质感,是其语言风格主流,朴实之中有诗意,或浓或淡,自然而然。诗意浓时如工笔画或交响乐,诗意淡时如写意画或轻音乐,浓妆淡抹总相宜,“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包容了人生百味的“时间的声音”,静心聆听,百感交集,感慨系之矣……每一篇,叙写的,都是作者不同寻常的人生履历,酸甜苦辣备尝,个中滋味,如鱼饮水,唯有自知。品读之时,恍惚间,如听来自时光深处的深情诉说,娓娓道来,款款深情,既倍感亲切,如唠家长里短,又分外感人,所述人事,从时光之流里拎出来,昨夜星辰昨夜风,聆听,细思,直抵人心深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时间的声音》里,因其朴实而接地气,因其诗意而显高雅。眼前的苟且,诗意的远方,在此无缝对接,水乳交融。《孤独的旅程》和《花谢花飞》诗情画意极浓,跳跃性和情感性兼具,美不胜收;《孤独的旅程》语言跳跃性强,亦真亦假,亦实亦虚,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花谢花飞》意象纷繁,跌宕起伏,“冰糖葫芦式”书写,每一节有诗性诗意,合而为一诗性诗意更浓,耐人咀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义彬阅历极其丰富,数十年累积的酸甜苦辣,如时间的溪流在生命里流过,或疾或徐,种种人生况味,或鲜活或模糊,沉淀而成《时间的声音》。因了悲悯情怀,假以文字手术刀,对自然万物及生活中诸般细节和肌理进行解剖,精准而细腻的文字,触动读者的心灵魂;用心用情用功,情致婉转,更因多为诗散文,读来仿佛一场诗意的聆听,“时间的声音”婉转悠扬,入耳入心,宛如明湖居听书,让人沉醉不知归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者简介:贺有德,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理事,知名评论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文原载2024年10月16日《湘潭日报》读书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多元主旨的水乳交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评刘义彬散文集《时间的声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戴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湘潭作家刘义彬的散文融入了个体化的生命体验,以一种温情与敬畏的眼光关怀普罗大众,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态度去探寻生命本质,展现了其无可掩盖的诗情和才气,于湖湘文学的沃土中开辟出一脉平实、雅洁的审美风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长生活的洗礼,孕育出散文集《时间的声音》复杂而多元的主题。该书对于剖析作家的情感结构、思维模式、人格内涵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读者可以领悟到刘义彬隐逸于文字背后,将点滴生活翻覆成淡雅之美的完整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亲情是永远的诗和远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的声音》有对死亡主题的直面,也有对生命美好的希冀。刘义彬巧妙地将父母之爱等情感元素融入其中,于无声处见惊雷。如,《父亲》中描绘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面对行将就木的父亲,作家久久徘徊,转身却顾左右而言他:“刚才看见农田里都在用收割机了,速度快多了。”父亲喜不自胜,回应:“你放心去咯,崽哎!”不成想这句话却成了父子间最后的交谈。此处,激烈的愁绪被散文化的语言所冲淡,读者却能从中咀嚼那份如同被泪水洗涤过的悲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散文结尾处常采用“冰山式”抒情,故事脉络看似戛然而止,山呼海啸般的情感深藏冰下。《我与母亲》中,“随着妈妈日渐老迈衰弱,我的每一次离开,都成了我们母子之间的生离死别。”表面看起来不甚忧伤的语句,却能让读者内心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因此,他的散文像一首未完成的诗歌,余音绕梁,留给读者大量空白以进行反思和救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家反对圣人式的书写,笔下人物始终保持着真实的生命形态。通过父母操劳和奉献的一生,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平凡与伟大。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忧惧,内心不亚于烈火烹油,才孕育出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让全书的感情如洪水般奔涌,成为一颗重磅的“催泪弹”。这是作家深埋在心底的泪水,让我们在文字里看见他人,也看见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穿越岁月长河的乡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山含黛,近水含烟”,故乡是作家回忆提纯后的人间烟火,承载着或甜美或虚妄的梦。全书对乡愁主题进行了精准捕捉和细腻表达,这种深情吟唱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更是对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的挽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婆塘,这个略带粗鄙的不起眼的小地名,是作家灵魂的栖息地。多少次梦回故乡,沉睡着的“第三只眼睛”不由自主地开启,看清了几十年来自己的每一道车辙、每一个脚印。这些零散且模糊的童年记忆,温暖了作家的整个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湘西凤凰,是作家观念中的“第二故乡”。挑灯夜读沈从文著作,以沈从文的角度和思维去看待一切,因此,《放不下的凤凰古城》一辑“极有沈从文的味道”。作家曾在名为“暮云居”的老房子里度过了多年的惬意时光,若干年后故地重游,“想去那套房子看看,却有些莫名的心怯,终究没有再进去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旅程中,每走过一片无知的荒原,我就会清晰地发现,我还是回到了原来出发的地方。”回家这条路,刘义彬走了一辈子。他说:“总有一次,我回家之后就永远不会再离开。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也都终将走向一个心无挂碍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俯拾皆是人生智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的声音》中,山川湖海、花鸟虫鱼,皆能成为作家思考人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媒介。各种自然风物俯拾皆是,向外漫溢出生命的热闹,读之如观雅室小品画幅。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意义,而这些哲思无一不是从日常生活的喧哗中悄然“回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然意象经过笔墨的锤炼打磨,犹如琉璃玉片被放置进散文中,浸润着作家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如,作家通过对红梅与杨梅命运的抉择,探讨了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多样性;《放飞》通过鸽子遨游蓝天,提醒人们:生活是一场寻求平衡的艺术,人类应该拥有适时放手的优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人生这场旅行中,我们既是行者,亦是风景。哪怕只剩下“我”依旧倔强地走在自己设定的路途上,“我”依然要向那个貌似是宿命中更高处的风景孤寂地延伸着自己的枝条。《时间的声音》中这些铿锵有力的文字,让我们思考:人类何其渺小,又何其独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条谜语,其实是命运当年给我的一道考题,直到现在不经意被我答出来时,才发现为时已晚。”《时间的声音》提炼出一些普适性的智慧和原则,成为引导我们砥砺前行的“参考答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的声音》一书探讨的主题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只顾着追逐前方模糊的地平线,却忽视了沿途的风景和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人。刘义彬的散文无疑是一剂对抗浮躁的良药。它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畅快地呼吸,它教会我们放慢脚步,去爱,去倾听,去感受,因为生命本不必急于求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者简介:戴婵,文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教师,多平台签约作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文原载2024年11月10日《岳阳日报》云梦周刊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有一种声音 在轻叩你的心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海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界上的诸多事物都需要努力才可以获取,只有时间会自然而至。人生路上,我只想慢慢地走,静静地聆听时间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收到湘籍作家刘义彬的新书《时间的声音》,十分惊喜。持书在手,那些凝聚着墨香的文字,会让你哭,让你笑,更会让你思索自己走过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的声音》一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归路尽头的黄婆塘”“放不下的凤凰古城”“时间的声音”和“那些闪烁的人间烟火”,写的是作者对亲情、青春、爱情和人生旅途的感悟。没有华丽的辞藻,朴实却内涵丰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总是无情的。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去外面闯一闯,不经意间,头上就“覆满冰冷的雪花”。回望故乡,那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只是待到明白的时候,年龄已经刻在额头上。作者用朴素而灵动的语言,满怀感情地写起他的家乡黄婆塘。那些隐约缥缈在暮霭中的低山丘陵,那些蛙鸣击碎门前潭水而生的细碎波纹,那些恣意在园子里生长开花结果的树,那些偷吃树尖果实却不被驱赶的鸟儿……都成了文字里绝美的定格。那个僻静宁谧的小院子,那些温和生长的植物,那些飞过红红柿子树上的鸟,是人和自然之间一份可以互相信赖的依存,是生命中一种坚实的抚慰,是能让作者睁开“第三只眼”的静美栖息之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重要的还是那一份无法割舍的亲情。人的生命何其脆弱,总以为父亲一直都在,直到驱车赶回,抱着留有余温的父亲,才知道这个“父亲”的称呼已经从自己的生命中抹去。有些东西注定永远埋在心底,不可以轻易碰触,任何形式的掀开,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动作,都会让自己痛不欲生。对于母亲,作者更多的是爱怜。童年有着沉痛回忆的母亲,用自己的勤劳支撑起一个大家庭,只是老的时候,那些生命中的荣光也好,痛楚也罢,都在时间的声音里慢慢尘封,抓不住,也捡拾不起来。作者和父亲的诀别已经是一辈子的遗憾,更怕将遗憾留给母亲,于是每周末驱车百多里路赶回家。他说:“我的每一次离开,都成了我们母子之间的生离死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告诉我们,其实亲人就是一棵树,儿女就是一棵树上的某一个枝丫。当从树干上分叉的时候,注定就要远走,隔树干越来越远,和别的枝丫也越来越远。风来的时候还会有枝干的碰撞,雨来的时候也会有叶片的交流,但时间的流逝,终将渐行渐远,唯有珍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虽然无情,却总是记录着那些驿动的青春,动心的爱情。作者的工作经历从凤凰开始,站在凤凰古城喜鹊坡的四楼阳台上,古城的晨昏和月夜犹如灰色宣纸上的水墨画,安静而端庄。那里有啪啪的捣衣声,叽叽喳喳的方言声,薄雾绕来绕去的丝滑声,雨落小巷青石板的滴滴答答声,是经纶事物者,窥朝晖夕阴山水而忘返之宁静。九年时光之“暮云居”里,有对过往的放下、对未来的憧憬,有沈从文不屈不挠、善良包容的背影对作者彷徨青年时代的引导和激励,有黄永玉老先生对家乡至情至性、津津有味的记录,有朴实的凤凰人抢鸭子时没心没肺的快乐沉醉,也有凤凰的美食和对凤凰人脾性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那些摩托车上风驰电掣的时光更是作者回不去的青春,发动机嘶吼的激昂高亢以及它带给作者猝不及防的反噬也是刻骨铭心的。从沱江的这头,走到沱江的那头,青春就洒在沱江边的青石板上,那个英年早逝的朋友,那个寂寞的小院,那个拾荒的老人,都是作者思索人生的触发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动又自我调侃的遗憾总在爱情里。作为外地人,无法体验凤凰的“边边场”,无法体验苗族浪漫的求偶方式,是一种遗憾,可是当自己当年喜欢的女孩不知所踪的时候,把故事写进文字,写她、想她的时候,啥也不会改变。原来心里念得最多,伤害最多的爱情,原来拼命也要见一面的渴望,在时间的流逝后成为一缕缕淡淡的烟,不经意地飘散而已。刘义彬内心是柔软的,昔日的纯洁的感情或深或浅,人过中年后不过是自思自忆的调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也是有意义的。那些生命旅途中有过密切的交集却永远不能再见的兄弟,那些承载着历史底蕴的文化古迹,那些不同个性使得城市有呼吸空间的湖,那个本来寿命很长却由于“我”迟钝和无知而早早被夺取生命的龟,都是作者文字的永久记忆。作者说自己爱收藏,其实他收藏的何止是那些喜爱的东西,他收藏的是时间的声音,或欢喜,或遗憾,或顿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盏茶的工夫,水由浓变淡。几片树叶的摇动,枫叶由绿转红。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味春的绿意,秋的金黄就飞到眼前。时间是猝不及防的东西,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偷走了青丝又留下白发。它躲进亲人倚着门框送你的目光里,跑进上班下班挂在屋角的晨曦和落日里,散落在旅途中定格的照片里,掉进喧嚣和宁静的记忆长河里。《时间的声音》里那些扑面而来的画面,那些让人内心波澜起伏的文字,那些耐人寻味的墨香,叩击你的心灵,让你思索着生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者简介:李海燕,湖南省长沙县作协秘书长,长沙县高级教师,作品散见各级报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该书还收到不少名家与读者的点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刘义彬,男,湖南长沙县人,曾用笔名刘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湘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湘潭日报社文化编辑,多家杂志、微刊或网站文化栏目主持人,结业于鲁迅文学院、毛泽东文学院。曾任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新媒体协会副会长、湘潭日报社社长助理、湘潭在线新闻网总监总编辑、政协湘潭市第十二届委员。</p><p class="ql-block">作品以散文、散文诗、诗歌为主,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农民日报》《散文》《散文选刊》《中国校园文学》《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莽原》《湘江文艺》《湖南文学》《山东文学》《青海湖》《青春》《青年文摘》《海外文摘》《国际日报(美国)》《湖南日报》《解放日报》等百余家报刊及文学作品选集,公开出版个人文集《时间的声音》《情感天涯》等3本,主编《中国当代校园散文诗选》等公开文学作品集30多本,获国内文学奖项20多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