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最后一个匈奴部落

秋叶文媒

<p class="ql-block">  探寻最后一个匈奴部落</p><p class="ql-block"> 立冬后的一个周末,随池州市作协举办的“山水升金·和美东至”采风队伍,再次来到皖南山区花园乡的南溪古寨。此时此刻,古寨在我的脑海里愈发清晰起来。来过多次南溪古寨,但这两次与先前的几次有所不同,是带着任务来的,一是市作协采风要交稿,二是县文联与南京一个教授决意为南溪古寨出一本书。我是特邀撰稿人之一,为此这两次的到访,我是认真听,仔细看,勤发问,生怕遗漏什么东西,所到之处,不但倾听村干和非遗传承人的讲解,还用手机和相机记录这谜一样的大山深处的匈奴部落。 1、古寨风水与八卦图南溪古寨,又名金家村,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地处东至县花园乡的一个深山峡谷之中,世称“隐居在大山里的匈奴部落”居住地。沿着平坦且整洁的水泥村道移步前行,迎面村口处便是一个石刻的牌坊,正面横匾上刻有“南溪古寨”四个楷体大字。行进约200米处,再见一牌坊,据说,这两个牌坊都是贞洁、守孝牌坊。金氏族谱上有载,金氏祖先为匈奴王室王子曰(音mi)磾(音di)。唐朝末年,金氏祖先为避黄巢起义之战乱,从徽州迁徙到至德县南溪定居。这里也是古徽道必经之处,当时商贾云集,异常繁荣。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就到过此地。</p> <p class="ql-block">  从无人机拍摄的照片上看,南溪古寨就是一个巨型的八卦图案。进村头有曰:玉女河的三条小溪,由西向东,且溪水倒流,溪上建有两座石桥,前后只有两三步长,接通人行道路。到村口有溪流上又建三座单孔石拱桥,分别起名为会源、奎壁和中兴,村民们称之为三把锁,意为锁住古寨风水。正因为南溪古寨山水建筑均按照八卦风水图而建,寨子就像一座迷宫,一般人进的去,出来难。寨子以三条小溪为主轴,以99条巷弄为经纬,曲尽通幽,溪水依着巷弄,石板小道绕小溪而行,寨子背依山脉,呈梯形走向,环小溪有序排列,溪水从房檐屋脚下流淌。</p><p class="ql-block"> 据解说讲,寨内建有大小祠堂15幢,村前建有文昌阁、牌坊等。由于南溪古寨风光秀丽,地形奇特,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抗日战争时期,至德县政府和县城中学曾迁到此处,以避免战火纷扰,直到抗战胜利,才迁回至德县城。</p><p class="ql-block">2、金氏大成祠是南溪</p><p class="ql-block"> 古寨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金氏大成祠,迄今已有420年历史,建于万历丁丑年(公元1577年)。大成祠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留完好。大成祠属三进深,抬梁式大木结构。全祠建筑面积1069平方米,共有顶梁89根,其中一根为避免与皇家犯忌,将其中一根柱子从底部锯短一截,悬空而立。祠的门楣高大,两旁有花鸟麒麟浮雕图案,山墙耸立,上面墙体为标准</p> <p class="ql-block">的明代阶梯式码头墙。进得祠内,抬眼向上望去,一个诺大的天井非常壮观,露天面积达120平方米。祠的正中,供奉着匈奴祖先金曰磾巨幅画像,画像上匾额写“南溪世泽长”几个烫金大字。画像两边有一对联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右写“珠山灵至西岐凤”,左边是“壁水深藏北海龙”,我想,这幅对联是抒发金氏族人的一种怀念和豪情吧。画像下有个条几,条几上摆着香案,抬头望,在其顶上还有一个宫灯。值得探究的是茶几两边地下各摆着一个石碑,左边石碑上刻的是“圣旨”两个字,右边石碑上刻有“恩荣”字样,出于好奇,便询问随行的村主任,金主任解释说,这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挥笔御赐的,两块石碑是“文革”时期,村口牌坊被毁,村民们从残垣中捡回来的,并把它埋在地底下,后来才挖出来的。再看祠的两边墙上,布置了一些介绍兰溪古寨的宣传文图,有简介,有匈奴族人的嫡系渊源和风土人情等等。在墙边的玻璃柜里,还摆放着族谱。据族谱载,南溪金氏祖籍为匈奴王室。始祖为匈奴休屠王太子日磾叔父归汉,赐“金”姓,汉武帝时官拜侍中,汉昭帝时与霍光、桑弘羊等同为顾命大臣。世祖身世显赫,后裔辗转徽州迁至建德县(今东至县金家村)安家。</p><p class="ql-block"> 据讲大成祠的建造者金日磾后人。而今村中辈分最小的“向”字辈,是金日磾的88代孙。</p><p class="ql-block"> 3、箭楼诉说着匈奴后裔的思乡情</p> <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一支强大的匈奴队伍在漠北崛起,他们横扫草原入侵中原,当时,汉武帝两员大将卫青和霍去病挺身请缨,亲率大军到漠北讨伐匈奴,意在与匈奴决一雌雄,最终匈奴大败,此后匈奴再也没敢踏入中原半步。</p><p class="ql-block"> “山里有个溶洞,洞里有两条雌雄石狮,高达30多米,在石狮前面还有一个宝剑一样的石柱,顶上还有一座深井,泉水从石狮嘴里流出来。”村里人告诉我,群山中有九条山脉,像九条龙在嬉戏三颗龙珠一样。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一座建于元末时期的古建筑前,村主任告诉我们,这个建筑叫箭楼又名碉楼,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了,目前还保留着匈奴民族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匈奴人勇猛彪悍,骁勇善战。他们除了迁徙、作战住在帐篷里外,一般都住在碉楼里,以便抵御来犯之敌。站在箭楼前面,我发现这幢碉楼墙壁的夹角和别的房屋不一样,金主任告诉我们,一般房屋夹角都是90度,而箭楼夹角却只有60度,它如同利剑的锋刃直刺蓝天,带给人有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我仔细打量着这幢建筑,发现它很结实,门窗都很窄小,原来是用来瞭望和射箭用的。带着浓厚的兴趣,我们进到屋里,正厅前方有一茶几,上面摆放着两个过去放鸡毛掸子的筒式花瓶,茶几两头各有一个和汉人不同油灯,上面还有玻璃罩子,很是特别。上得阁楼,体验一下瞭望敌情的感觉,阁楼上一侧还摆放着弓箭等匈奴民族以前</p> <p class="ql-block">用的东西。下了阁楼,走出碉楼,我们驻足在一座名为“思乡亭”的亭子里,大家纷纷拍照留念。我想,这幢箭楼,保留这么完好,一是寄托着古寨金氏村民对先祖匈奴民族的一种思念;其二也是一种乡愁吧!</p><p class="ql-block"> 南溪古寨这个千年古村落,不仅仅是一种八卦迷阵的布局,村民姓氏为汉武帝所赐那么简单,这里流传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传说故事和谜底,尚待人们去深入挖掘和探寻,它像流经寨子的玉女河一样,溪水倒流,从西边流到东边,源远流长,世世代代经年不息,流向很远很远的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