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克里雅古道,是一条充满艰险的自驾路线,被称作“进藏第九线”。一路遍布峡谷绝壁、激流火山、高原湖泊、多座5000多米的达坂,让这里几乎成为生命禁区,对人或对车,都极具高难度挑战。</p><p class="ql-block"> 它是一条弥满神秘的千年古道。横穿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古丝绸之路刻意避开了它,国外探险家在此遭遇滑铁卢,新藏公路筑路大军放弃在这里修路,传说这里有着人类的终极秘密,为这条千年进藏古道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它也是一条写满传奇的英雄之路。七十年前,解放军先遣连孤军深入,把五星红旗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现在古道上仍能看到四万头牲畜留下的累累白骨。</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来克里亚古道始终是许多户外人魂牵梦萦之地,时下更是成为了越野圈里最火的进藏线路,它撩拨着越来越多越野爱好者的神经,让人心生向往。去年2月份我和青华,宝清曾试图穿越,但半路遇踏方堵路,未能成功,今日我们再次穿越但愿能够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10月25日早上六点,高原上还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我们六辆车21个人,早早地起床吃早饭,加满油,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踏上了穿越克里雅古道的征程。准备一天完成穿越克里雅古道。从改则县城出发,沿216国道驶入茫茫的羌塘大草原,这是曾是先遣连部队进藏的终点,如今成为了我们反穿克里雅古道的起点。 </p><p class="ql-block"> 两个小时后,天渐渐发亮,我们抵达了先遣乡,这个以纪念进藏先遣连而更名的地方,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来到了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向各位烈士敬献哈达,并深深三鞠躬。那飘扬的哈达,仿佛是我们对英雄们的敬意与感恩之情的寄托;那深深的鞠躬,是我们对那段历史的铭记与尊重。</p><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按照领队刘总的安排,来到了先遣乡学校,为那里的孩子们献上我们的一片爱心,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逐一发放到孩子们手中。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那纯真的笑容仿佛能融化心中的坚冰,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过了公安检查站,我们继续沿 G216 向羌塘无人区进发。沿途没有村庄,没有人,手机失去了信号,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但这里却是动物的王国,自由的天堂,孤独的星球。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高原精灵随处可见,与戈壁、草原、湖泊、山川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让人陶醉其中,忘却了一切烦恼与疲惫。</p><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我们来到了月亮湖十字路口,峰豪越野俱乐部贾总的两辆车决定继续沿216国道前行,最后到新疆民丰,我们四辆车在刘总的引领下下了国道216,转走省道519,然后走克里雅古道进无人区,到新疆于田。我们分别给车辆加满汽油,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前进。在国道519上行驶了90多公里后,我们走进了戈壁滩,路面变成了砂石路,高低不平。但对于我们这些硬派车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即使车辆无节奏的晃动,我们的眼睛仍不离窗外的美景。在 西藏 行走,永远不会寂寞,只要把眼睛望向远方,永远不会觉得疲倦。</p><p class="ql-block">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们车子突然底盘下面不时有金属的响声,几次走走停停都找不到毛病,大家心里都开始着急起来。如果机器出了问题,坏在无人区里面,那就只能弃车了。宝清和白师傅换了车开,仍然找不出原因。但凭白师傅多年开车的经验判断,车子的机器和制动肯定没问题,车肯定能开出去。有了白师傅的断定,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不管下面怎么响,我们还是加速前进,争取今天早点穿越出去。</p><p class="ql-block"> 下午二点多,我们走过了羌塘无人区的最后一个大湖——邦达措。湖边天然牧场里,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高原精灵成群结队,向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投下了好奇的目光,它们仿佛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见证着我们的穿越之旅。</p><p class="ql-block"> 过了邦达措,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头车刘总驾驶着白色坦途率先从冰面往过走,或许是车上拉着汽油和装备过重,或许冰就冻得还不够结实,车子陷进了冰窟窿里。经过来回几次冲顶,总算上了岸。我们的路巡第二个下水,连冲连撞,好几次也不成功,岸边一米高的冰墩墩就是上不去,只好头车用拖绳把车子拖了上来,这是我们这次无人区穿越的第一次救援。谁知,我们车下的备胎经过冲撞和磕碰掉进了河里,白师傅为了拿轮胎,两条腿全部掉进了刺骨的冰窟窿。面对这困境,青华手拿活佛临行时送给他的佛珠,默念“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三十六遍。我们全体人员齐心协力,有的搬轮胎,有的拉拖绳,有的指挥,在海拔 5300 多米的无人区展开了救援。泳士救援的实力和精神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经过半个小时的折腾,我们四辆车全部脱困,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们车子的底盘突然不响了,原来是备胎勾松起的祸,没有这次掉河脱胎,也不会发现这个问题,真是菩萨显灵,让我们过河遇险,却把车响的毛病找到了,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踏实了。</p><p class="ql-block"> 过了这条河,告别了羌塘草原,开始横穿昆仑山。昆仑山的地势地貌与羌塘截然不同,这里海拔很高,终年积雪,到处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我们的车子在古里雅冰川脚下穿过,连绵起伏的冰盖,攀附在山顶上,像盘旋的龙的逆鳞,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耀眼的银色光芒。这一刻,我们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它的雄伟与壮丽</p><p class="ql-block"> 克里雅山口是西藏和新疆的分水岭,也是古道的核心段。山口分水岭不太明显,没有明显的上下坡,也看不出是个哑口。这里海拔很高,虽然地面开阔,但河谷里的路越来越难走,石块越来越大、越密集,车子需要一边爬坡一边躲避碎石,平均时速只有 5 到 10 公里,这就是传说中的火山沟。</p><p class="ql-block"> 走出乱石滩,就到了红土达坂。红土达板又叫阿特塔木达板,是克里雅古道的最高点,也是整条路最险峻的地段,海拔 5500 多米,因整个山体呈红色而得名。走在达板下面,仿佛进入一个红色的世界——红色山坡、红色岩石。此时天空飘起了雪花,给达板披上一层薄薄的“白毯”,把达板装扮得格外亮丽。</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红土达板比去年我们穿越时有了明显的道路,几个狭窄路段和大石头好像被人们修理过,看上去不是那么吓人,但要上红土达板对车辆的动力和人员的驾驶水平也将是极大的考验。 </p><p class="ql-block"> 领队刘总开着坦途挂着高四率先登上哑口,我们汲取去年的教训,打开差速锁挂上低四,也一次冲顶成功。当冲上顶时,我的五脏六腑几乎被全颠了出来。其他两辆车也陆续登上了山顶。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很好地诠释。山下晴空,山上飞雪,我们在哑口冒着狂风和大雪合影留念,记住这惊险的一刻。</p><p class="ql-block"> 过了红土达坂,以为是胜利了一半,结果才是噩梦的开始。一路上乱石滚滚的河道,一条条水冲沟,一不留神就会把车担在那里,还有在山体严重塌方的地方,车子要过必须斜着挂着山体走,相当的危险,考验着司机的驾驶技术。</p><p class="ql-block"> 下到阿克苏河谷,河边平坦的草滩上有一间用卵石垒砌的房子,这是当年筑路人留下的窝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房屋早已面目全非,仅存残缺的墙壁。这里就是阿克苏卡子,去年我们就在这里因塌方堵路,不得不无功而返。这里距普鲁村 130 公里,克里雅古道走了一半。</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翻过了海拔 5030 米脱特拉尕特达坂,进入了昆仑山深处的乌鲁克高原盆地。即使是盆地,但这里平均海拔也有 4700 米,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带水草丰富,有很多藏羚羊、野牦牛和野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没想到在昆仑山深处还有这样的地方,阿什库勒湖、乌鲁克库勒湖碧波闪闪,在荒芜的盆地里格外抢眼。有了湖水自然就有绿色,也就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来此栖息。</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里是阿什库勒火山群,山体像金字塔顶端被切掉了的梯形,四边都是光秃秃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个大土堆、大山包。如果当年火山没有活动,那新藏公路就要从这里走了。</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当年解放军修的路基还清晰可见,有十几公里的土路,走起来相对轻松。我们加速前行,争取早点走出无人区。可随着天渐渐黑了下来,行路更为艰难了。我们来到了喀拉塔什山口,由于当年火山喷发硫磺的气味很重,筑路部队测绘人员考察时为其起名为硫磺达坂,这是克里雅古道上的一个标志性达坂。我们在这里稍作停顿后,就开始翻越昆仑山的北侧山脊,朝普鲁河谷往下走。接近四十五度的陡坡,着实让人心惊胆战,我坐在车里,一手握扶手,一手抱前座,想睁眼看不敢看,想闭眼又怕出危险,这种感受自己知道,同时也造就了驾驶员独一无二的开车体验。</p><p class="ql-block"> 普鲁河谷,两侧是高耸的昆仑山,沿着中间一条狭窄的河道前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间不断渡河,来回爬山,河流两岸乱石铺路,一不小心便会听到“咚咚”的声音,把车卡在了石头缝里。但也许正是这种艰难,才是克里雅的魅力所在吧,它不会让任何一个人顺顺利利地走近它。</p><p class="ql-block"> 晚上十一点多,我们终于到了阿拉叫依卡子,有一种“回归人间”的感觉。这里是个公安检查站,旁边还立有“阿拉决依卡子”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阿拉叫依卡子的路标也非常显眼,两米多高,红黄相间中,一个大大的数字“9”显然是指进藏第九线。上面还标有英雄之路、克里雅古道、昆仑天路等,这是于田县对这条古道的全部定位。我们在汽车的灯光下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继续向普鲁村前行,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上不时有落石和塌陷路段,还有倒下的绕着山体铺设的铁丝网。前车扬起的沙尘遮挡了后车的视线,所有的车辆只能拉开距离,茫茫夜晚,司机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行驶。大约十二点,我们终于来到了克里雅古道的终点——普鲁村,然后返回于田县城。 </p><p class="ql-block"> 这次成功穿越,对于我们来说,克里雅古道不仅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段历史、一个传说、一个挑战。它代表着勇敢、挑战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体验到最纯粹的越野乐趣,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还可以挑战自己的极限,实现自我超越;更可以领略到不同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多元文化的交融。对于我们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勇士,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越野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致敬这条英雄之路!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