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上海电视台新闻坊播出的节目中获悉,一场名为《邬达克密码》的展览,正在外滩源虎丘路128号广学大楼展出。</p><p class="ql-block">邬达克,是近些年上海人很熟悉的一个名字。</p><p class="ql-block">拉斯洛·邬达克(Laszlo.Hudec,1893年1月8日~1958年10月26日),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上海历史上最传奇的建筑师。</p><p class="ql-block">邬达克在上海寓居的近30年中(1918年11月—1947年1月),留下了诸如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武康大楼等为数众多的经典建筑作品,其设计的作品大多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邬达克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代上海文化史上多元文化和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2024年,恰逢“中匈建交75周年”,鄔达克作为中匈交流的代表人物,此次展览得到了匈牙利领事馆和匈牙利国家电视台的大力支持。</p><p class="ql-block">展览在邬达克设计的广学大楼举办,从1932年起,邬达克曾经有8年时间把办公室常设在,也是他设计且与广学大楼连体、相通的真光大厦的8楼。这两座楼都是上海市政府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策展人找了这么个地方办展,真是用心良苦。</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国内较全面呈现邬达克档案原件的一次公开展览。由匈牙利邬达克文化基金会近年所发掘的50余件邬达克私人文物首次公开亮相。同时,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也将其部分展品授权本次展览,使展品总数达到200件以上。</p><p class="ql-block">展览内容,详细呈现了邬达克一生的传奇经历和他在上海生活、奋斗过程中的种种细节,由六个板块组成:从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与求学经历,到参加一战沦为战俘并逃亡中国的冒险经历,以及在上海空前成功的职业生涯与晚年寓居美国的经历,完整回顾了这位被称为“上海现代主义建筑之父”的建筑师的一生和他与上海之间长达近30年的不解之缘。</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建筑世家的少年,与生俱来的多面手。</p><p class="ql-block">邬达克是六个兄弟姐妹中的长子,父亲是一名建筑承包商,同时也是当地相当成功的企业家。 </p><p class="ql-block">邬达克9岁那年就已经去他父亲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12岁那年,他竟然成为了父亲建筑公司的一名签约雇员,这是一个小到不可思议的年龄。每年假期,他都会和泥瓦匠、木匠、甚至是盖屋顶的人一起工作。在中学时代,他就已经怀揣着泥瓦匠、石匠和木匠这三张职业证书,这是一名未来杰出的建筑设计师最初的暗示。</p><p class="ql-block">此外,邬达克毫无疑问有着语言上的天分,他的家庭构成和那个时代周遭的社会环境要求他熟练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匈牙利语、斯洛伐克语以及德语交流。 </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生机与憧憬——邬达克的求学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年时的邬达克几乎就是在父亲的工地上长大的。中学毕业时,作为家中的长子,他选择了追随父亲的事业。 </p><p class="ql-block">1910年,邬达克考上了皇家约瑟夫理工大学,来到了“二元帝国”的其中一个首都布达佩斯。尽管此时的布达佩斯包容最多样性的文化与建筑趋势,不过约瑟夫理工大学毫不动摇地坚持传统且严格的普鲁士体系。邬达克在校学习勤奋且踏实,他终其一生的心愿就是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的专业素养很快受到了教授与同学的认可与尊重。在校期间,邬达克参与了两个小教堂的设计。他还参加了建筑系组织的两次考察旅行,前往德国和意大利“学习和绘制这些国家的建筑”。并且,邬达克还订阅了《柏林建筑世界》的期刊。后来的事实表明,邬达克的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德系建筑的影响。 </p><p class="ql-block">1914年6月18日,邬达克通过了国家考试,荣誉毕业。旋即进入拥有“匈牙利皇室建筑师”之称的拉约什·伊伯尔骑士(Knight Lajos Ybl)的事务所工作。一个似锦的前程似乎在等待着这名踌躇满志的青年,至少看上去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邬达克生平中的第一个建筑设计完成于1911年的5月,在他的故乡拜斯特尔采</p><p class="ql-block">巴尼亚郊区的温泉小镇维切尼亚。在导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一座教堂:圣母玛利亚教堂。这是邬达克在欧洲唯一现存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命运的指针彻底偏转:从参加一战,到沦为战俘并逃亡中国的冒险经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4年,一战爆发,邬达克不得不搁置了成为建筑设计师的念想而应征入伍,加入了匈牙利第一国防炮兵团,接着又被转移到第十六国防步兵团。邬达克1914年12月30日,通过了预备军官的考试。</p> <p class="ql-block">邬达克获得过英勇大银制勋章。</p><p class="ql-block">邬达克在战斗间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专业,他将自己所学到的建筑知识用于为帝国军团设计坚固且轻巧的火炮、重机枪和探照灯等掩体,他巧妙地利用火车路基和沼泽地形的特点构筑防御工事,在长达一年半的防御战中,使得俄国军队始终无法予以突破。1915年深秋,邬达克在卢茨克南部斯特帕河谷地区382高地争夺战中表现出色,因此获得了一枚英勇大银制勋章(之前他还获得过一枚英勇小银制勋章),并被破格提升为中尉。</p> <p class="ql-block">1916年6月6日,俄军突破了奥匈帝国第二十步兵团在布列斯特南部的防线。邬达克所在的第十一连被迫撤退,在执行一次侦查任务的过程中,他率领的小分队遭遇了优势兵力的哥萨克骑兵的围攻。邬达克头部受重伤并被俘。</p><p class="ql-block">1917年春,邬达克被转运到了距离伯力200公里外位于红河村的一个战俘营。他因被认为有斯拉夫血统而受到优待,被准许与家人通信。</p><p class="ql-block">1918年5月,邬达克因腿伤被丹麦红十字会接收,坐上遣返回欧洲的列车,但因俄国革命之后沙皇军队与红军的频繁交火,火车被困于彼得罗夫斯克数周之久。邬达克因此开始计划一场大胆的逃亡计划。</p><p class="ql-block">邬达克设法来到临近城镇希洛克,并在那里找到了一份维护西伯利亚铁路的工作,还设法买了一本假的俄罗斯护照。直到1918年9月,狂热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打破了此地的平静,他们强迫每个战俘加入军团,否则便以叛变的名义处决。邬达克开始了一场冒险小说式的逃亡,他和几个意志坚定的同伴跳上了一列手摇电动火车,经历了千辛万苦到达了哈尔滨。之后向南出发,于1918年11月初抵达了上海。</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确切的建筑,不确定的人生——邬达克与上海的缘份。</p><p class="ql-block">1918年11月邬达克抵达上海,展开了人生新的一页。即使他千里迢迢从西伯利亚战俘营逃亡上海,甚至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但这座城市也无条件地接纳了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港,即使是没有任何身份的人也可在此居留。</p><p class="ql-block"> 1919年1月,这个匈牙利皇家约瑟夫技术大学建筑系毕业的高才生,以绘图员的身份加入了美商的克利洋行。此时的邬达克没有想过要在这里扬名立万(腕),他人生唯一的动力是回到他的拜斯特尔采巴尼亚,只要攒够回家的路费。 </p><p class="ql-block">但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由于出众的才能,两年后他就成了公司合伙人,嬴得了几乎所有客户的信任与尊重(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华人客户)。1922年6月,邬达克与德国富商的女儿吉塞拉·迈尔结婚,在上海组成了美满的家庭。</p><p class="ql-block">1925年,他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并开始独立执业。</p><p class="ql-block">可能是出于自身的敬业,同时又被太多人需要,邬达克在上海一直寓居到1947年。生活和事业推动他本不确定的人生一路向前,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开弓没有回头箭" 。</p><p class="ql-block">邬达克依靠自身的勤奋与卓越才华,最终在上海这片充满生机和机遇的土地上,成就了他辉煌的建筑事业。他在上海留下了为数众多丰富多样的建筑作品,从独立式住宅到公寓,从医院到学校,从酒店到教堂,再到办公楼、电影院、俱乐部、银行以及工业建筑,几乎涵盖了所有建筑门类。其建筑风格既有西方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也有功能主义和表现主义的现代风格。时隔百年,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建筑作品已然成为上海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19 18-19 24年,邬达克在上海美商克利洋行工作期间,邬达克与老板克利共同完成了众多建筑项目,大到私人住宅、公寓、办公楼、工业建筑、小到围墙和花园等等。其中也不乏非常出彩的建筑作品:包括被当时报纸头条评为“远东最现代的建筑”的美国总会,以及当时上海最现代化的公寓武康大楼(诺曼底公寓)等一系列标志性作品。</p> <p class="ql-block">1925-1947年,跨越文化的壁——独创的现代性。</p><p class="ql-block"> 1925年1月,邬达克在实践自己建筑理想的道路上又迈进了重要一步。他在外滩24号的横滨正金银行租赁了办公室创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由于在克利洋行的工作经验,邬达克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技术、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在上海外侨圈和中国业主之间树立了很好的口碑,从而在独立创业后踏上了一条令人瞩目的成功道路。 </p><p class="ql-block">20世纪的20-30年代, 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攀上了顶峰,邬达克的事务所也迎来了鼎盛时期。 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跨度极大,包含了宽广的建筑意象。他为西方业主所作的设计风格多样而混杂,为中国业主创作的作品方向则比较明确:以现代欧式建筑为基础,同时强调建筑在德国美学和技术上的创新。</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建造的真光和广学大楼、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等建筑至今为人所乐道,并永远会是上海天际线上永恒的地标。 </p><p class="ql-block">尤其对于中国雇主而言,邬达克没有任何风格上的束缚。他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品味,选择一种精致和非传统的现代性表达,一种能够表达“现代化”,又具有“识别性”的建筑语言。这种建筑语言在上海是独创的,跨越了异文化之间的壁垒,带有一种现代的优雅感,从业已广为人知的平庸的折衷主义形式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评论界和普罗大众的一致赞赏。用最简单的话说,这些建筑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统一的外在风格,但每栋都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国际饭店是邬达克最伟大的杰作,也是当之无愧的远东第一高楼。邬达克在1929年访问美国期间,目睹了美国摩天大楼和酒店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雷蒙德-胡德的“每日新闻大楼”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栋建筑可能是邬达克设计国际饭店最直接的参考。国际饭店不仅在外形上独树一帜,其结构和设施也代表了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的顶级建筑水平,在上海柔软的泥沙地层上,这栋建筑在竣工后至今从未出现沉降。由此证明了邬达克将西方技术应用于东方的独特才能,从而奠定了他“远东高层建筑之父”的先驱地位。</p> <p class="ql-block">在大光明电影院的设计上,邬达克没有简单地模仿欧洲现代主义风格,而是在机械美学的外表下巧妙地融入了高贵和奢华的内在气质。</p> <p class="ql-block">邬达克在上海的家。</p><p class="ql-block">照片上有他租住过的地方,也有他自己设计、建造的住宅。今年2月份闭馆的邬达克纪念馆,就是他自己设计、建造、居住过的住宅,我曾经去参观过两次。</p> <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敏锐的社会记录者。</p><p class="ql-block">邬达克的设计灵感几乎都来自于他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订购的欧洲建筑期刊,以及遍布世界的旅行经验。他甚至制定了一项计划:在上海每工作三年便回家六个月。每一次旅行都伴随着对建筑艺术以及城市社会的深刻洞察,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速写与照片,记录了各地独特的建筑景观与人文风貌。 </p><p class="ql-block">甚至早在1927年,邬达克便买了16毫米胶片的摄影机。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不但拍下那些激发他灵感的地方,而且也拍下了许多关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纪录影像。这种高度的敏感,展现了邬达克对社会的深切情感与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邬达克于1927年至1938年期间在中国和欧洲拍摄的16毫米影片。其中还包括他的孩子、妻子和邬达克本人的家庭影像。邬达克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师,还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和摄像师,对社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p><p class="ql-block">这次展览首次公开展出了邬达拍摄的16毫米影片。</p> <p class="ql-block">邬达克在旅行中拍的照片、画的图片、在照片、图片背面留下的文字,在这次展览中都有展陈。</p> <p class="ql-block">第六部分,虔诚的归宿: 漂泊者的终章。</p><p class="ql-block">上海——梵蒂冈——美国。</p><p class="ql-block">1942年,邬达克被任命为匈牙利驻上海荣誉领事。在作为领事工作期间,邬达克不仅保护在上海居住的匈牙利人,还为匈牙利出生的犹太人提供庇护。他不顾个人安危抨击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先后帮助了12个犹太人避免被投入难民营。</p><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中国的时局动荡加剧,在上海居住29年之后,邬达克携家人登上波尔克总统号前往瑞士暂居。并在那里作为教皇的建筑顾问,前往梵蒂冈参观了圣彼得大教堂地下进行的秘密挖掘工作。考古学是邬达克一生的爱好,他在此期间绘制了圣彼得广场的建筑草图,并用于后来他在伯克利大学的演讲。 </p><p class="ql-block">1948年6月23日,邬达克移居纽约。1951年获得美国国籍。在美国邬达克并没有继续他的建筑实践,而是在加利福尼亚山脉的斯阔谷为自己设计建造了一所具有瑞土风格的避暑住宅,这所房子的特点是框架结构采用木头拼装,并未使用一根钉子。这幢木屋是邬达克最后的建筑设计。</p><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26日,邬达克因心肌梗塞在加州伯克利去世,享年65岁。</p> <p class="ql-block">展览会的一个小房间里,展陈了邬达克写的书信、文件,画的草图,收集的建筑设计类的书籍杂志等文物,被称为“邬达克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邬达克密码》展览,对传奇建筑师邬达克的生涯,以及他与上海城市记忆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p><p class="ql-block">开放的世界,需要善于吸收多元文化的营养,敢于突破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解读邬达克的“密码”,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启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