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台长城环穿

<p class="ql-block">  11月的清晨,旭日东升,漫天的彩霞包裹着绸缎般的云丝,映照在大地。远山近岱,峰峦叠嶂,那弥漫在山野的晨雾,虚无缥缈,好似走进了仙境。</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滚动的车轮,合着徐徐的微风。世间万物在朝霞映照下,宛如一副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5人,自驾出行,愉悦的心情,舒服的相处方式,让我们不离不弃,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去享受户外带给我们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的古北口镇,距离北京约120公里,是明长城的一部分,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73年),并在明万历年间由戚继光和谭纶进行整修。</p><p class="ql-block"> 司马台长城的全长为5.7公里,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共有35座敌楼(包括已毁水中的一座)。其建筑风格独特,城墙随着山脊起伏,时宽时窄,时起时落,城台、敌楼、障墙在很短的距离内变化多样,整个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造型各异,堪称万里长城中的精华。</p><p class="ql-block"> 司马台长城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2012年,司马台长城还被英国评为“全球不容错过的二十五处风景之首!</p><p class="ql-block"> 虽然做好一切心里准备,一路上心情还是有点忐忑。不知道它是不是一条难以逾越的天险。</p>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微风里,夹带着清新的空气,混合着泥土的芳香。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上,走在缓坡还是陡峭山路上,心里怀揣着对司马台长城向往,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 远望司马台长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左开始的“天眼”。“猫眼楼”,“司马台天梯”,“仙女楼”,“望京楼”。蜿蜒曲折,连绵不断的单面城墙将敌楼连接,此刻一下就被勾起了,深藏心底的那份~对司马台长城的的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  五人一路有说有笑,欢快畅谈,聊着过往,讨论今夕,愉悦的心情一路相随。</p> <p class="ql-block">  一路直爬陡坡,我们都气喘如牛。接近了垭口,那陡峭的山路更是让我们手脚并用,拉开了筋骨。这是一处长城缺口,西侧上方有较完整敌楼一座,叫“猫眼楼”,东侧是延绵不断的司马台小天梯。</p> <p class="ql-block">  攀石而上眼前豁然开朗。青砖铺就的城道还算宽阔平坦,不过也是满目疮痍杂草丛生。设想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踏足这里,我想应该有古代的将军士兵,有踏我山河的敌寇。还有踏野寻迹的文人墨客,为生计奔波的商贩农夫。加上一群热爱户外爬山的我们。 </p><p class="ql-block"> 感叹长城从过去的宏伟,壮观,整齐划一。到现在的荒草丛生,残垣断壁,还有那岁月留下的满目疮痍!让人沉思。</p> <p class="ql-block">  不过 “猫眼楼”敌楼外观保存还算完好,只是供人出入的门离地面有三米多的样子,想必这也是为防敌侵入而故意为之的吧。 </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士兵可以架梯而上,而今天的我们只能凭个人能力和队友的帮助,攀爬而上。鸽子哥首当其冲,他灵巧的身手,动作敏捷,跨入楼内接应我们。 </p><p class="ql-block"> 楼内目之所及,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不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墙砖和地面经历了百年来的风吹日晒,破损严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窗与窗相对,门与门相通,</span>并没有留下避风的地方,不难想象当时驻守的士兵何等艰苦,呼啸的冷风,还有时刻绷紧的神经,随时随地经历敌人的偷袭和一场场的恶战。此刻的我们站立在这空旷的敌楼里追古抚今,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抬头眺望远方,天高地阔,蔚蓝的天空下,散落在山谷间的村庄,附和着远山近岱,形成一副初冬的水墨丹青。</p> <p class="ql-block">  正午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古长城青砖之上,金色的光辉映照着城砖的每一寸角落,也毫不吝啬的洒在我们脸上,映照着每一张笑脸。</p> <p class="ql-block">  司马台天梯,顾名思义就是崖壁上一溜落差百米的陡峭阶梯,宽和高同为三十公分的左右的阶梯,85度倾斜的坡度。 攀登起来也有难度。宽仅容脚侧着站立,抬头看阶梯几近直立,不敢回头。只能手脚四驱式爬行。右侧为百米的深渊,令人胆寒。只有中间这一道台阶,陡如直立,台阶窄如线, 薄如刃,让人望阶兴叹!</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们也没有惧怕它,争先恐后的,一路攀爬。</p> <p class="ql-block">  一路的攀爬,锋利的岩石错落有致,上有抠点,下有踩点,不过还是有些难度,毕竟两面都是悬崖峭壁。此时也感叹!我们现在攀爬都这么困难。几百年前的工匠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刻服了多少困难,才成就了这么坚固的司马台长城。</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司马台长城以其险峻的地形和精巧的设计著称,山峰高耸入云,山势层峦叠嶂。它是万里长城中敌楼最为稠密的一段,两敌楼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00-200米之间,最近的仅有60米。‌堪称一绝。我们行走在山顶,穿梭在险峻的悬崖峭壁边缘。</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们坚守信念,同样也有信心,战胜困难,挑战困难。</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 仙女楼,高耸于司马台天梯之巅,因为其形瘦而高,像一位身姿修长,婀娜多姿的女子,所以被称为“仙女楼”,绕到入口,发现与地面三米多的落差,无攀登之处,本着保护长城的理念,也只能望楼兴叹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长城上,用肢体与历史对话,用五颜六色装点它的身姿。由于我们的加入,让长城更加鲜活和灵动。我们一起经历身体的感悟,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洗礼,让思想和精神得到升华。那些被历史掩埋的故事,因我们的到来而被唤醒。让一切过往如同投射在幕布上的影像,穿越时空,与我们交汇。</p> <p class="ql-block"> 绕过仙女楼,就是长城第一险的司马台单边墙,第一眼看到它,还是蓦然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开始的墙体呈平面阶梯式,墙体有高低不平的凸起石块,都是碎石黏接而成。</p><p class="ql-block"> 鸽子哥首当其冲,看着他一路身轻如燕,健步如飞 ,我忍着内心的恐惧紧跟其后。面对这种两边都是深渊、且宽度只有3、40公分的墙体,无疑如在刀刃上行走一般。有一段我还是骑着墙头和跪着爬行,直到20公分的那道墙体出现!</p><p class="ql-block"> 鸽子哥在前面鼓励我,我独自站立在20公分宽的墙头上,眼光无意识扫了一下脚下,那一眼看不到底的深度使我晕眩。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觉到,而此刻我只有靠自己。我慢慢站直了身体,迎着呼啸的风,慢慢的一步一步走了过去。不过腿还是有点软。</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过最窄的单边墙,抬头看前面的难度系数更大,我们决定绕行到望京楼。在鸽子哥的帮助下,我们4个顺利下撤到城墙下的小路上。 </p><p class="ql-block"> 走在落叶堆积的山间小路上,有了踏实的感觉。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如同洒落了万条丝线,<span style="font-size:18px;">拼凑出斑驳陆离的光影画卷。</span>温柔的照在我们脸上,温暖了每一寸土地。我们边走边聊着刚刚的那惊心动魄的单边长城,犹如劫后余生。不过,我们5个人都是最棒的!</p> <p class="ql-block"> 绕到望京楼下,攀石而上,望京楼估计为了保护,瞭望口已经封住,内部什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也只能原路返回。往前的路就好走得多,虽然垛口几乎坍塌殆尽,然而城道还是比较平坦的,有些地方只剩碎石破砖,让人不觉感叹岁月无情!</p><p class="ql-block"> 沿着这样的路跟快就到了下一个敌搂,我查了一下,大多数人都说是“透风楼”。我们基本上都是在乱石中行走、树丛枝叶中穿梭。零散的破败青砖,长城的残垣断壁,还依稀可见到司马台长城曾经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山路曲折。进入敌搂,满目疮痍,破败的墙砖,高低不平的地面,给我们讲述着岁月的痕迹。 两面拱门都还留有石臼,那应该是用来栓门用的,只是木门和插入孔洞的横木已无迹可寻。睹物沉思,思绪万千,岁月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幻象空间,让我们去追忆,去缅怀!</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补充能量,我们顺垭口下山,回头远望,仙女楼高高耸立,望京楼依旧巍峨,单边墙依旧陡峭凶悍。长城如盘旋的巨龙,俯瞰着世间万物。 </p><p class="ql-block"> 深秋的山野一览无余,空旷萧瑟,沿着山路一直向下。盘旋在山涧的小路,陡峭曲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落日余晖,晕染了世间万物,给大地披上了绚丽的色彩。 </p><p class="ql-block"> 我们迎着火红的晚霞,一路向前,大家谈笑风生,说着这一路的趣事,分享着彼此的快乐。欢声笑语响彻山谷。</p> <p class="ql-block">山底的一块巨石,一树红叶,都是我们此行不可缺少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  很快邻近村庄,满地的梨果映入眼帘,试吃了一下,只是那味道实在不敢恭维!</p> <p class="ql-block">  走在下山的路上,感慨万千,司马台长城每年都会有众多的驴友来挑战它,征服它。它耸立山顶,它那伟岸的身躯,磅礴大气。一路走过那份惊险刺激,堪称长城一绝。由于它的险峻每年都有坠崖事故。不过它的神秘和魅力仍然吸引着我们,一如既往的喜欢,前仆后继的追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次活动结束,都有无限的感慨,用简单的话语无法表达,其中感受只有自己知道。徒步在路上,每一段都是人生关系的缩影,人与人之间的默契。相约一起去发现大自然的美景,去领略路途的艰辛,一起去享受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和那些东拼西凑出的无数个不可复制的美好瞬间。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无数次的去回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慧2024年11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