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札记(二)

浅草

<p class="ql-block"> "为学"与"为道”</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p><p class="ql-block"> 日损。损之对捐,以至无为。</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为学“,有什么作用?什么是"为道",又有什么作用?老子认为,"为学"指研究"政教礼乐之学"也就是学外在的经验知识的积累。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东风积累越多,人离正道就会越来越远,逐渐走上和欲道路,最终迷失方向,危害卿卿生命。</p><p class="ql-block"> "为道"是指体悟天道即自然、社会规律法则。这种理念越多,功夫愈深,修养愈好,私欲就会越来越少,"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通过"损之又捐"即自我妀造和修养的累积,最终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那么贪官污吏会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为学与为道的对比,我们可以理解为知识与真理的关系。我们只要彻底领悟物质世界只"为学"积累是办不到的。老子又说:"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为的标准去做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老子这句话体现了损欲无为的巨大作用。当人们这样做的时候,不但事事如意,还能取信天下,做万民之主。如果有人贪婪无恥,肆意妄为,必然天下大乱,人民遭殃,国破家亡。一一翻开历史查看,哪个朝代不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老子的"为学"与"为道"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令人深思和佩服。</p><p class="ql-block"> "德善"与"德信"</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认为,"圣人"指理想的执政者,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执政者以人民为本,没有私心,人民的愿望就是他的愿望,即"是l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尚若如此,大公无私,人人平等,社会和谐。但,我们回眸看,现实社会不是如此这般:我有权,你为我好,拍马奉承,善待之;若与此相反,小子,给你穿小鞋,甚至叫你下岗,“回家吃老米“,让你敢怒不敢言,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笔者亲眼所见,不乏此例。为什么会有这种社会现象呢?原因简单:私心,用现在的话,个别执政者忘却初心。老子认为,无论执政者还是平头百姓,对待他人的态度不因自己掌权、遭遇、环境改变,无论谁,都应平等对待。一一这种博大胸怀体现"德善"德信"。</p><p class="ql-block"> 老子对执政者和理想社会的论述,体现了他对众生的慈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鲜明的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 婴儿,性本善</p><p class="ql-block"> 读《道德经》读到老子竟歌颂"赤子"(指婴儿):</p><p class="ql-block"> "蜂趸虺蛇不螯,猛兽不据,</p><p class="ql-block"> 攫鸟不博。"</p><p class="ql-block"> 老子以婴儿比喻有道德修养的人,通过婴儿生理形象的描述,阐释了虚静处下柔软无所为的道理。老子认为,婴儿天真可爱,无知无欲,体现了自然无为的宗旨。</p><p class="ql-block"> 婴儿无和无欲,不会对他人造成威胁。因此,即便大奸大恶之人,也不会伤害婴儿;毒虫猛兽也是如此,不会攻击孩子,往往选择离开。上述的引语是老子的一种暗喻: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没有为私为己,善待人和事物,自然就会得到他人的尊敬和愛护。老子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早己。"事物特别强壮就会老去,这不符合大道即自然规律的要求的,也就是"物极必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平常的公务员,不断拼博,"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旦掌握了权力,私欲不断澎涨,贪污腐败,最终走向不归路。二千多年前,老子好像预见到今天的怪现象,早已提出忠告,真令人叹为观止。</p>